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紫菀、款冬配伍中紫菀的祛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借助祛痰实验,筛选紫菀的有效部位及款冬的相须部位。方法:以酚红排泄量为指标,确定紫菀、款冬的提取方法分别为30%乙醇回流提取、水提取。将提取物醇沉,分别得到3个部位:60%乙醇部位;90%乙醇部位;90%乙醇溶液部位。结果:紫菀的有效部位是紫菀90%乙醇部位(RA2),款冬的相须部位是90%乙醇溶液部位(FF3)。结论:紫菀的有效部位是极性较大的部位,款冬的相须部位则是极性较小的部位。 相似文献
2.
3.
止咳糖浆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止咳糖浆口服给药,能减少氨水引发小鼠咳嗽反应次数、并延长咳嗽潜伏期,延长组胺引发豚鼠哮喘潜伏期,增加小鼠气管内酚红排出量,与空白对照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01),提示止咳糖浆是一种有效的止咳药物。 相似文献
4.
紫菀、款冬花配伍对抗炎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紫菀、款冬花部位配伍后的抗炎作用,探讨两部位配伍关系。方法:通过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氨水致小鼠急性气道炎症模型及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变化来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RA2部位、FF3部位及其配伍均能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率分别为45.1%、45.3%、51.8%)和氨水致敏引起的急性气道炎症(抑制率分别为48.0%、53.4%、61.4%),配伍组作用更强;RA2部位和FF3部位中、高剂量组抑制LPS刺激巨噬细胞后NO的产生(P〈0.05),配伍后作用增强(P〈0.01)。结论:紫菀、款冬花部位配伍后显著提高抗炎效果,符合相须、相使配伍理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枇杷止咳胶囊的功效。方法氨水引咳、酚红分泌及组胺致喘等有关试验。结果枇杷止咳胶囊可延长小鼠因氨水所致的咳嗽潜伏期及枸橼酸所致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痰量;对抗豚鼠由组胺所致哮喘症状,使动物跌倒潜伏期延长;具有抑制醋酸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抗感染消肿作用结论枇杷止咳胶囊具有镇咳、祛痰、平喘及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6.
蛤蚧定喘分散片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蛤蚧定喘分散片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及最大耐受量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法对小鼠进行分组,给药后分别考察小鼠对氨水,酚红的反应及豚鼠哮喘现象的变化和最大耐受量.结果 小鼠止咳、祛痰的实验研究表明,蛤蚧定喘分散片0.54g/kg、1.65g/kg两个剂量组能明显延长小鼠氨水引起的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P<0.01).蛤蚧定喘分散片1.65g/kg剂量组比定喘丸组作用更显著(P<0.01).蛤蚧定喘分散片0.54g/kg、1.65g/kg两个剂量组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气管酚红分泌量(P<0.01).豚鼠平喘实验表明,蛤蚧定喘分散片0.27g/kg、0.83g/kg两个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哮喘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最大耐受量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423倍.结论 蛤蚧定喘分散片具有良好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成人按日剂量服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百部荆芥合剂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百部荆芥合剂在止咳、祛痰及平喘方面的药理学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浓氨水法、酚红法及豚鼠喷雾法观察百部荆芥合剂在止咳、祛痰及平喘方面的作用同时,分别选用磷酸可待因和氨茶碱作为阳性药物对照比较。结果:百部荆芥合剂对小鼠浓氨水法诱发的咳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咳嗽的潜伏期(P<0.01),使咳嗽次数减少、排痰量增多,对乙酰胆碱、组织胺混合喷雾造成的豚鼠哮喘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P<0.01)。结论:百部荆芥合剂具有较强的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8.
山紫菀与紫菀镇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山紫菀(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 Turcz.)作了镇咳、祛痰作用的研究,并与紫菀(Aster tataricus L.)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比较,它们的浓缩水煎剂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而无明显的镇咳作用,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它们的挥发油乳剂及水煎剂也均未表现出明显的镇咳作用。紫菀挥发油毒性大于山紫菀。 相似文献
9.
10.
桉叶止咳糖浆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桉叶止咳糖浆止咳、平喘、祛痰、抗炎功效的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平喘作用采用喷雾致喘法,止咳作用采用氨水喷雾法,祛痰作用采用气管酚红法,抗炎作用采用小耳廓肿胀法。结果桉叶止咳糖浆大、中、小剂量组对小鼠氨水引咳的R值分别为182.7%、172.7%、164.5%;明显延长氨茶碱致豚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促进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泄量;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桉叶止咳糖浆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炎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款冬花水提物对肥胖小鼠血脂血糖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方法对款冬花水提物成分进行鉴定;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款冬花水提物中总萜的含量;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利司他组以及款冬花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制备肥胖动物模型,边造模边给药45 d。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LDL-C)、葡萄糖(glucose,GLU)、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和脂滴分布。结果 款冬花水提物含有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G、CHO、LDL-C、GLU、GSP水平显著升高(P< 0.01或P<0.05),HDL-C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脂滴聚集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款冬花水提组均能显著降低TG、LDL-C、CHO、GLU、GSP,升高HDL-C,减少脂滴的蓄积,给药各组血脂血糖状况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其中款冬花水提物高剂量组效果最好。结论 款冬花水提物能够通过降低血脂、CHO,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形态,起到改善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海藻、大戟、甘遂和芫花分别与不同剂量的甘草配伍对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进行分组。小鼠分别ig给予海藻甘草、大戟甘草、甘遂甘草或芫花甘草合煎液1次,分别于给药后20,60,30和20min后,再ig给予5%印度墨汁混悬液0.2ml。给予墨汁20min后处死小鼠,测定小肠推进率(IPR)。结果大戟甘草合煎液组小鼠在总给药剂量0~30g·kg-1范围内且总给药剂量一定时,随甘草剂量的增加小鼠IRP降低(R=0.7853,P<0.05)。芫花甘草合煎液组总给药剂量低于5g·kg-1时,小鼠IRP未见明显变化;总给药剂量>5g·kg-1且一定时,小鼠IRP随甘草呈剂量依赖性增加(R=0.8414,P<0.05)。海藻甘草合煎液和甘遂甘草合煎液组海藻和甘遂与甘草配伍比例的变化对IRP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一定的总给药剂量范围内,大戟甘草合煎液对小鼠肠功能的影响与配伍比例密切相关,甘草剂量增加时小鼠肠功能减弱。芫花甘草合煎液对小鼠肠功能的影响也与配伍比例密切联系,甘草剂量增加时肠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剑花提取物的止咳、祛痰、平喘功效。方法通过动物模型引咳、祛痰和引喘实验研究剑花止咳、祛痰、平喘效果。实验分为对照组,剑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的2种剑花提取物均能显著减少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次数(P〈0.05、0.01);剑花水提物和剑花醇提物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泄量(P〈0.05、0.01);剑花水提物和剑花醇提物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枸橼酸所致豚鼠的哮喘潜伏期(P〈0.05)。结论剑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区分葛花、扁豆花、槐花3种易混淆花类中药,避免混用。方法:结合本草考证,从基源、性状、粉末显微、理化鉴别等方面对3种中药分别进行鉴别。结果:根据以上方法可鉴别出三者有明显不同。结论:三者虽外形近似,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则可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7.
HPLC法同时测定款冬花中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生药款冬花和蜜炙款冬花中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方法,以提取时间、方法、溶剂、溶剂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9个分析物的总量为评价指标。分析物的色谱分离用Dikma 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Dikma Easy Guard C18保护柱(20 mm×4.6 mm,5μm);以乙腈(A)-0.03%三氟乙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25℃。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为1.00 g生药样品用20 mL 95%乙醇超声提取1 h。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2.5~2000μg.mL-1(r=0.9999),2.5~80μg.mL-1(r=0.9994),15.62~500μg.mL-1(r=0.9995),25~800μg.mL-1(r=0.9995),50~1600μg.mL-1(r=0.9992),37.5~1200μg.mL-1(r=0.9994),0.195~12.5μg.mL-1(r=0.9991),15.62~500μg.mL-1(r=0.9991),125~4000μg.mL-1(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42%~105.0%范围内,RSD均在0.45%~4.5%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可用于款冬花中9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芍配伍制川乌经皮给药对白芍中芍药苷组织分布的影响,探讨制川乌的"引经"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皮给予白芍凝胶及白芍-制川乌凝胶,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后4,8,20 h采集大鼠皮肤、脑、心、肺、肝、脾、肾等组织,用甲醇沉淀蛋白,上清液氮气吹干,流动相复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组织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SPSS、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分析软件,比较配伍前后芍药苷在各组织中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白芍单用组比较,经皮给药4,8 h后,配伍组中芍药苷在皮肤、肝组织中显著增加(P<0.01);同时给药8 h后,芍药苷在肾、肺组织的分布亦明显提高(P<0.01);变量重要性因子(VIP)分析表明,芍药苷在肾组织中的VIP值最大。结论:白芍配伍制川乌可以改变芍药苷的组织分布而发挥"增效"作用,而组织分布的改变可能与制川乌的"引经"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