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敏CRP、尿酸的检测在代谢综合征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酸的检测在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1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High uric acid,HUA)血症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统计,HUA血症与MS相关指标的关系统计,hsCRP与MS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统计。[结果](1)MS组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8.38%,显著高于非MS组高尿酸血症状的患病率4.17%(P〈0.05)。(2)高尿酸血症组TG,腰围水平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HDL水平显著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S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MS组(P〈0.05)。(4)hsCRP与TG、HDL、GLU、收缩压、舒张压、腰围、UA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HDL—C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hsCRP,UA的检测在代谢综合征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温州市老年人(≥60岁)的血糖、肾功能、肝功能异常情况。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2月温州市社保局对全市老年人进行大规模的体检.我们收集5285例随机在我院体检的老年人血清葡萄糖(GLU)、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值.根据我院参考范围对其进行异常率分析。结果各年龄组老年人生化指标异常率以高血糖为首位(总计为37.3%),在年龄60~69岁组,男性高血糖明显高于女性(P〈0.05),并且异常率男性随着年龄增加明显下降(P〈0.05),女性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次之(总计为12.5%),各年龄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70岁以上的老年人明显高于60~69岁组(P〈0.05);高BUN和高Cr异常率除70~79岁组外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异常率明显升高(P〈0.05);高ALT和高AST异常率较低.且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老年人应定期体检、注意饮食和加强运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温州市老年人(≥60岁)的血糖、肾功能、肝功能异常情况。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2月温州市社保局对全市老年人进行大规模的体检.我们收集5285例随机在我院体检的老年人血清葡萄糖(GLU)、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值.根据我院参考范围对其进行异常率分析。结果各年龄组老年人生化指标异常率以高血糖为首位(总计为37.3%),在年龄60~69岁组,男性高血糖明显高于女性(P〈0.05),并且异常率男性随着年龄增加明显下降(P〈0.05),女性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次之(总计为12.5%),各年龄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70岁以上的老年人明显高于60~69岁组(P〈0.05);高BUN和高Cr异常率除70~79岁组外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异常率明显升高(P〈0.05);高ALT和高AST异常率较低.且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老年人应定期体检、注意饮食和加强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世居和移居高原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平原地区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12例世居和移居高原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138名世居和移居高原的健康人作为对照。抽取空腹12小时以上静脉血,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对两组间及两组民族、性别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TC、TG、LDL—C、VLDL—C均高于对照组,TC、TG、LDL—C具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5,〈0.001);VLDL—C相近(P〉0.05);HDL—C则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组汉族TC、TG、VLDL—C均高于藏族,TG、VLDL—C具有显著异(P〈0.01);HDL—C、LDL—C略低于藏族(P均〉0.05);对照组汉族TC、HDL—C、LDL—C均低于藏族,HDL—C差异显著(P〈0.05);TG、VLDL—C略高于藏族(P均〉0.05)。高血压组男性TC、TG、LDL—C、VLDL—C均低于女性,TG、VLDL—C差异显著(P均〈0.01);HDL—C略高于女性(P〉0.05)。对照组男性TC、TG、HDL—C、LDL—C略低于女性(P均〉0.05),VLDL—C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是增高的;汉族和女性高血压患者在高原缺氧条件下更易发生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尿酸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10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211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的血尿酸及血脂检测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血尿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动脉硬化指数(LDL/HD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高血压组中占17.8%;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组血尿酸与TG呈正相关(r=0.138,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135,P〈0.05)。结论 血尿酸升高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尿酸升高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与高血糖、高血脂的关系,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在本院疗养健康体检的1256例飞行人员血标本进行血尿酸(UA)、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血尿酸组进行比较。结果高尿酸血症组Glu、TC、TG、LDL—C值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而HDL—C值低于正常血尿酸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脂与高尿酸血症有直接关系,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 以2002年在我院体检的2165例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法测定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男女均以血尿酸416 μmol/L为界限,大于该值者为高尿酸血症。甘油三酯≥12.3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胆固醇(CH)≥5.69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结果 血尿酸增高和正常者分别为262例和1903例,前者占12.1%;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及收缩压值明显增高(均为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明显相关,重视高尿酸血症及其伴随表现的防治,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袁飓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8,9(5):251-252,255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两百多名本单位60岁以上老干部进行血压、FBG、TG、TC、HDL—C测定并作比较,其中健康者53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32名,原发性高血压病者63名。[结果]糖尿病者与健康者比较收缩压、FBG、TG、HDL—C、TC/HDL-C、TG/HDL-C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有差异(0.02〈P〈0.05);糖尿病者与高血压病者比较FBG、TG、TG/HDL—C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体重指数、HDL—C、TC/HDL—C有差异(0.02〈P〈0.05);高血压病者与健康者比较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01),HDL—C有差异(0.02〈P〈0.05)。TG/HDL—C比TC/HDL—C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大于老年性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9.
高三酰甘油血症与肝脂酶启动子710T/C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蕾  倪培华  应雅韵  金磊  张洁 《检验医学》2006,21(3):210-214
目的探讨高三酰甘油(TG)血症与肝脂酶(HL)启动子710T/C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12名正常TG者和103例高TG者的HL启动子710T/C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HL启动子710C等位基因频率在高TG血症组(42.86%)与正常TG组(49.51%)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TG组各基因型的各项血脂指标与正常TG组相同基因型的血脂指标比较,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TG女性组TT型、TC型的各项血脂指标与正常TG组相同基因型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CC型中除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其他血脂指标也与正常TG组相同基因型的血脂指标有差异(P〈0.05)。在正常TG男性组中可见CC型的HDL—C浓度有增高趋势且明显高于TT型(P〈0.05);在高TG男性组中,CC型的LDL—C浓度明显高于TT型和TC型,载脂蛋白A1(ApoAl)则明显降低(P〈0.05)。未发现C等位基因是高TG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脂酶启动子710T/C多态性与高TG血症的发生相关,并可影响血浆脂类的代谢,但不是一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对187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不同的血压水平(1,2,3级)及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分组,分别比较血尿酸的变化。结果:高血压1,2,3级之间血尿酸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无心血管事件组相比血尿酸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血管事件组之间血尿酸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级别高低无相关性;与高血压发生心血管事件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长春市18周岁以上30 405例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探讨HUA与血脂、空腹血糖(FB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接受检查的30 405名18周岁以上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LD-C)、空腹血糖(FBG)及尿酸(UA)的水平。整理并分析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并分析血脂、空腹血糖与HUA的关系。结果 30 405例体检人群中,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及HUA检出率分别为18.37%、7.7%、8.53%、10.64%、15.30%、24.41%。男性和女性HUA患病率分别为36.28%、12.42%,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女性别分组后可见HUA组的TG、TC、LDL-C、FBG水平高于尿酸正常组,而HDL-C水平低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年龄、高TG、高LDL-C、低HDL-C、高FBG为HUA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春市18岁以上体检人群高血脂、高血糖、HUA患病率较高,尿酸升高与血脂、血糖代谢异常有一定相关性,合理膳食、加强运动并定期体检对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与银行退休老年人血糖血脂和尿酸的分布趋势,对比职业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8年进行健康体检的年龄60岁及以上的的教师和银行人群,测定人群静脉血的血浆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uA)水平,分析人群中血糖、血脂及尿酸变化趋势。结果中学退休教师与银行退休职员之间血脂水平显示出不同特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学退休教师男女之间均有明显差异,而银行退休职员男女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中学退休教师总胆固醇男性低于女性,而银行退休职员则是男性高于女性,中学退休教师人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银行退休职员,中学教师退休女性总胆同醇明显高于银行退休女性。两职业人群血糖及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教师与银行职业对人群血脂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血糖及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健康中老年人血尿酸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血尿酸与血脂各成份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肾功能与血脂各成份等生化指标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尿酸与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B(apoB)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A1(apoA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高低血尿酸两组间的TC ,TG ,HDL C ,apoA1,apoB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两组的血脂异常率分别为 33.5 %和 6 5 .1% ,存在显著性差异 ;高低TC两组间的血尿酸均值分别为 0 .392和 0 .35 6mmol/L ,血尿酸异常率分别为 36 .1%和 2 4 .3% ;高低TG两组的血尿酸均值分别为 0 .4 1和 0 .34mmol/L ,血尿酸异常率分别为 4 5 .8%和 16 .1% ,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中老年人群中 ,血尿酸和血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血尿酸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的关系。方法:测定130例GDM患者(GDM组)及12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空腹血浆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两组比较。结果:校正孕妇年龄、孕龄、孕前体重和孕前体重指数(BMI)等因素后,GDM组100 g葡萄糖耐量试验各个时点血糖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GDM组的TC、TG、LDL-C、UA、FINS、ISI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HDL-C值则比对照组低,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GDM孕妇的血糖、血脂、血尿酸及胰岛素水平均比正常孕妇高,而胰岛素敏感性则比正常孕妇低,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IR)。GDM是IRS在妊娠期的一种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15.
扬州地区脂肪肝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扬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体检包括10 334例.通过超声检查肝、胆和肾脏,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应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BUA).结果 总人群、男性、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20.4%、26.2%、8.O%,60岁以下各年龄段脂肪肝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TC、高TG、低HDL-C、高LDL-C、高BUA、胆结石、肾结石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包括高TG、高血糖、高BUA、高血压、男性、低HDI-C、高BMI.结论 扬州地区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高TG、高血糖、高BUA、高血压、男性、低HDL-C、肥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脂、血糖、肝功能联合血尿酸检测在诊断老年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4-11月该院收治的62例老年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4mL空腹静脉血,速率法检测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酸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己糖激酶法检测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血脂指标水平;过氧化物酶比色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水平;以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迈瑞BS-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水平。对比血脂、血糖、肝功能、血尿酸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脂肪肝的性能。结果研究组TBA、GGT、AST、ALT、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LDL-C、LDL-C、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A1c、FB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尿酸水平[(447.12±91.03)μmol/L]高于对照组[(353.41±70.3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血糖、肝功能、血尿酸单独检测对脂肪肝诊断的灵敏度(80.65%、79.03%、82.26%、77.42%)、准确度(90.32%、88.71%、90.32%、88.71%)低于联合检测(95.16%、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存在血脂、血糖、肝功能及血尿酸水平异常现象,联合上述指标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可提高灵敏度与准确度,为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缨缨  钟远 《华西医学》2006,21(3):524-52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伴高尿酸血症与心力衰竭(HF)发生及程度的关系。方法:197例EH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两组,高尿酸血症(HUA)组103例,血尿酸正常(NUA)组94例。对两组的HF发生率及分级、高血压分级、血中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糖(Glu)浓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HUA组的HF发生率、血中UA、TC、LDL-C、TG和Glu浓度均高于NUA组(P<0.05);EH伴HUA组的HF有症状组血UA浓度高于无症状组(P<0.01)及高血压3级(P<0.05);HUA组高血压3级的血UA浓度高于1级、2级(P<0.05);EH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血UA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伴有HUA的EH患者与HF的发生和程度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血UA可作为EH患者评估HF病情进展的一个有意义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安市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按脑卒中诊断标准,从整群抽样调查中纳入脑卒中高危人群807例,血糖(GLU)采用己糖激酶法;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采用循环酶速率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选择性抑带l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选择性清除法;载脂蛋白A(APO-A)、栽脂蛋白B(APO-B)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748例进行比较,同时进行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斑块,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与健康对照组血浆GLU,TG,TC,LDL_C和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HDL-C和AP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0~49岁血浆TG,TC,LDL-C和APO-B水平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其水平女性高于男性;观察组血浆TG,TC,LDL_C和APO-B水平有斑块高于无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浆GLU,TG,TC,LDL-C和AP()-B水平和斑块均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是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监测血脂、血糖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组成MS的因素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异常、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病历资料完整的住院病例654例,年龄30~90岁,中位年龄65岁.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采纳国内标准.检测血清尿酸(SUA)水平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1.0版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超重、空腹血糖(FBG)过高、高TG、高HDL-C增高及高血压(EH)患者的SUA水平均高于非超重、FBG正常、TG正常、HDL-C低及非EH患者[(270.52±81.63)μmol/L比(226.61±67.42)μmol/L,t=-7.387,P=0.000;(265.71±73.50)μmol/L比(235.03±75.00)μmol/L,t=-4.459,P=0.000;(262.80±74.44)μmol/L比(235.82±75.04)μmol/L,t=-3.927,P=0.000;(243.97±76.33)μmol/L比(212.78±57.60)μmol/L,t=-2.412,P=0.016;(282.87±64.79)μmol/L比(180.22±41.60)μmol/L,t=22.586,P=0.000].在654例患者中,MS患者107例、非MS患者547例,MS患者的SUA水平高于非MS患者[(301.22±68.55)μmol/L比(230.72±71.63)μmol/L,t=9.376,P=0.000].经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TG、HDL-C、FBG均与SUA水平呈正相关(t值分别为3.409、13.401、6.979、2.943、3.514、4.706;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0.003、0.000、0.000).结论 MS患者的SUA水平高于非MS患者.SUA 水平与组成MS的因素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和血尿酸变化的关系。方法:女性高血压患者181例,分绝经前组(61例)及绝经后组(120例),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绝经年限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相关性,并与103名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绝经前高血压组TC、LDL-C、UA显著高于对照组。绝经后高血压组TG、TC、LDL-C、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绝经后组TG、TC、LDL-C、UA显著高于绝经前组,HDL-C低于绝经前组,TC、LDL-C与绝经年限量显著正相关。结论:女性高血压绝经后TG、TC、LDL-C、UA增高,TC、LDL-C与绝经年限量显著正相关,而HDL-C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