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中枢神经症状12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综合征出血热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很普遍,有严重中枢神经症状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作者分析了126例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临床表现探讨分型的可能性,以利诊断和鉴别诊断;简要讨论了临床上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病理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3.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尤以少尿期移行阶段及多尿早期发生率最高。我院收治220例HFRS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20例,占9.9%。  相似文献   

4.
5.
于1998年发生洪水后,我站进行了关于肾综合症出血热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近几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治疗经验,作者收集了五莲县人民医院2004~2005年住院治疗的HFRS308例,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重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我院自2005年--2010诊治3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 6例H F R S患者诊断经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一HFRSV-I gM抗体.中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为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其中危重病例4例,重型11例,中型2l例.心律失常在低血压期36例均存在,发生在少尿期23例,多尿早期12例.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惊厥较为多见。其发生急骤 ,预后差 ,抢救不及时 ,易致呼吸及循环衰竭。 1995— 2 0 0 1年我院收治 41例出血热并发惊厥的患者 ,现将发病前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1例患者均系本科首诊住院患者 ,符合1987年卫生部颁发的出血热治疗方案 (试行 )中所制定的诊断标准。既往身体健康 ,无癫及高血压病史。男 3 2例 ,女9例 ,男女之比为 3 .6∶1,年龄 8~ 62岁 ,平均为 3 5岁。临床分型 :均为重型及危重型。发热期未见惊厥 ,低血压期 3例 ,少尿期 15例 ,少尿期至多尿期移行期 …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是以发热、低血压、出血、急性肾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本病里地区流行性发病,病死率较高。危重型病人常造成全身多脏器损害,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1996年5月~1999年11月,我科共收治HFRS病人192例,其中49例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占25.5%,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49例病人,男32例,女17例;年龄9~62岁,平均46岁。所有病人出血热荧光抗体均为阳性。49例均属重型、危重型HFRS病人。1.2入院时情况 49例病人在发病 4~…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呈现季节性发病特点,每年4月~6月为小高峰,11月至来年1月为大高峰。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临床经过,为一自限性疾病[1]。临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脏损害为特征,可并发全身系统损害,现将并发心脏损害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我院自2001年至2003年10月共收住肾综合征出血热197例,并心脏损害76例中,小高峰26例,大高峰50例;男56例,女20例,年龄15岁~72岁;发热期入院53例,低血压休克期入院8例,少尿期入院15例。患者既往无器质性心脏…  相似文献   

11.
瞿剑峰  高志伟 《医学综述》2014,(9):1641-1643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其具有强大的清除自由基功能,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氧化应激等。除了已广泛应用于缺血脑卒中的治疗外,近来还发现对出血性脑卒中、脑和脊髓损伤、神经退行性病变、癫痫、周围神经病以及神经痛等疾病也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该文着重对依达拉奉在神经科各类疾病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为依达拉奉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春华 《医学综述》2015,(3):568-570
目的观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CNS-p SS)的临床表现。方法筛选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菏泽市立医院、菏泽市牡丹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p S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1∶1配对筛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p SS合并CNS和单纯p SS患者各22例作为CNS-p SS组和p SS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非CNS-p SS)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非CNS-p SS组伴典型干燥症状病例高于CNS-p SS组(59.09%比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S-p SS组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患者比例高于非CNS-p SS组(36.36%比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S-p SS组有14例脑损害,8例慢性脊髓炎。结论 CNS-p SS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上呈多样性,TGAb异常可能与CNS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13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病早晚不一。2例无任何临床症状;3例症状明显,脑脊液正常;3例在情绪波动后急骤发病,示早诊早治及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易感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4月笔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学。结果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原发病中较常见的为脑外伤16例(32.0%),脑室肿瘤8例(16.0%),血管畸形9例(18.0%)。共分离出32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12株(37.5%),革兰阳性菌19株(59.38%)。5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5例痊愈(30.0%),好转25例(50.0%),未愈7例(14.0%),死亡3例(6.0%)。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是脑外伤,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5.
细胞移植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细胞移植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Huntington病、癫痫等疾病的治疗现状,同时还介绍了基因工程和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治疗和转归。方法总结近10年来我院诊治的7例PCNS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治疗方案及随诊情况。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颅内压增高、中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影像学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影,肿瘤周围水肿相对较轻。7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采用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和大剂量地塞米松(HD-DEX)为基础的系统化疗联合鞘内(或侧脑室内)局部注射加或不加全颅脑放疗,生存期6~83个月,平均生存32个月。结论PCNSL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脑组织活检是重要的确诊手段,PCNSL多为B细胞来源的NHL,预后与年龄及行为状态相关。以HD-MTX和HD-DEX为基础的全身化疗联合鞘内注射治疗PC-NSL效果较好,远期神经毒性轻微。  相似文献   

17.
陶鹏飞  雷素云  杨欣平  黄石珍  聂皎 《医学综述》2011,17(16):2515-2517
目的探讨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这部分患者的诊断识别能力,防止临床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50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结果 80例患者中AIDS痴呆综合征5例,结核性脑膜炎15例(包括结核性脑膜脑炎),隐球菌脑膜炎30例,弓形虫脑病20例,脑梗死4例,巨细胞病毒神经根炎3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3例。所有病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后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诊断为艾滋病。结论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AIDS患者病情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使患者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70例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检测其脑脊液标本,分析其中49例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临床特点。结果共检出EV感染49例(70.00%),17例脑炎,32例脑膜炎;脑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3例柯萨奇病毒B3型脑炎患儿病情危重,治疗后1例康复,2例遗留后遗症;脑膜炎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腹泻、畏光、乏力、肌痛,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脑膜炎和脑炎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重症脑炎可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冲击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DXM)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收集该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86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脑脊液(CSF)中蛋白含量及细胞学动态变化。结果试验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免疫活性细胞及蛋白含量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DXM)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并缩短脊液细胞学检查免疫活性细胞及蛋白含量恢复正常时间。  相似文献   

20.
从1972年1月至1985年10月收治的182例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确诊CNL39例(21.4%),其中急淋(60例)被诊断出18例(30%),非淋(117例)诊断出21例(17.9%)。急淋与急非淋组CNL在加以比较时发现:在急非淋组中,无症状CNL病例常见(13/21与3/18,p<0.05);而急淋组中,脑脊液白细胞数>10个/μl的病例较多(15/16与11/19,p<0.05)。本组病例总的CNL确诊率偏高,这可能与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