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计划行剖宫产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宣教方法,宣教对象主要为初产妇本人;选取2022年3-7月在我院计划行剖宫产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98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知识情况;干预前后初产妇婴儿喂养态度、母乳喂养家庭支持;干预后初产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和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干预前2组初产妇及照顾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母乳喂养知识,以及初产妇婴儿喂养态度、母乳喂养家庭支持、泌乳Ⅱ期启动时间和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产妇及照顾者的母乳喂养知识,提升婴儿喂养态度及母乳喂养家庭支持,缩短泌乳Ⅱ期启动时间,提高产妇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为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泌乳显效122例,乳汁充足达到81.3%;对照组产妇泌乳显效65例,乳汁充足43.3%,两组泌乳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的泌乳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 对2002年在我院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实验组对孕产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即对孕产妇进行多次评估,了解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再根据每一位孕产妇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咨询、指导等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2组坚持母乳喂养的人数和不能坚持母乳喂养的原因.结果 实验组生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93.18%、2个月母乳喂养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2个月母率乳喂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生后2个月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应用母乳喂养指导卡对母乳喂养进行院外护理干预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应用母乳喂养指导卡对母乳喂养进行院外护理干预来提高母乳喂养率,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方法选择产妇3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150例,对照组150例.为干预组的产妇详细制定母乳喂养指导卡,于孕妇待产时及产后由责任护士按母乳喂养指导卡的内容进行个体化教育,教育对象为孕产妇及家属,产妇出院后母乳喂养指导卡交由随访保健人员管理并给予随访指导;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产后6个月内婴儿喂养方式及产妇和家属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在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中,干预组的知晓率(92.30%)显著高于对照组(56.43%).结论应用母乳喂养指导卡对母乳喂养进行院外护理干预可提高母乳喂养率,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母乳喂养指导卡的实施,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潘旅平  邓云清 《现代护理》2007,13(9):846-847
目的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2002年在我院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实验组对孕产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即对孕产妇进行多次评估,了解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再根据每一位孕产妇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咨询、指导等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2组坚持母乳喂养的人数和不能坚持母乳喂养的原因。结果实验组生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93.18%、2个月母乳喂养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2个月母率乳喂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生后2个月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级护理在妇产科初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待产孕妇200例,实验组101例,对照组99例,实验组产妇采用医护合作分级护理,由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共同制定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方案,确定产妇护理级别,安排医生和护士的具体任务及实施时间,对产妇进行持续性评估,调整护理分级;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级护理.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满意度、相关知识达标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分级护理,实验组的孕产妇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对围生期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科护理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包括刺激乳头、乳房按摩、母乳喂养知识强化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泌乳量、乳房胀痛发生情况及产后42 d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首次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且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乳房护理干预能缩短产妇首次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及提高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对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和促进持续母乳喂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400例,接受过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200例产妇为观察组,未接受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母乳喂养健康知识教育.结果 观察产妇4~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为94.80%,对照组为79.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孕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建卡分娩孕产妇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将护理程序应用于孕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技巧掌握情况、实际母乳喂养率、乳汁分泌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技巧掌握情况、实际母乳喂养率、乳汁分泌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产妇运用整体护理程序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能全面评估孕产妇的状态,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泌乳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泌乳时间、泌乳量、母乳喂养率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实验组首次泌乳时间以及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可有效促进泌乳,提高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减轻其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效果。方法:将2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72h泌乳充足率、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产后72h泌乳充足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增加,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后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由专职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比较两组产妇术后48h内的泌乳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48h乳汁充足达到85%,纯母乳喂养率为89%;对照组产妇术后48h乳汁充足仅为52%,纯母乳喂养率为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的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提高产妇产后康复及育婴效果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在孕期参加我院孕妇学校系列课程学习的产妇200例,其中有家属全程参与学习100例为实验组,没有家属参与学习的10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自我护理及育婴知识的合格率,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婴儿抚触技术的应用率及婴儿患病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自我护理及育婴知识合格率,婴儿抚触技术应用率,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患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家庭支持能有效帮助产妇自我护理知识及科学育婴技能的掌握,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孕产妇家庭成员的教育,促进产妇康复和婴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个体化干预对提高年轻孕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对提高年轻孕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的效果。方法n将在本院孕妇学校学习并住院分娩的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孕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孕妇学校发放的资料进行母乳喂养教育;干预组根据自身的个人特点进行个性化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在接受个体化干预后对母乳喂养认知水平和态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个体化干预提高了年轻孕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4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母乳喂养率和不同时间泌乳率以及泌乳评分情况。结果:两组产后12h泌乳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24h、48h泌乳率较对照组高(P<0.05);产后12h两组泌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48h实验组泌乳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产妇剖宫产术后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和泌乳率、泌乳评分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联合小组式康复服务对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分娩的60例剖腹产产妇。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小组式康复服务。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康复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干预前后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首次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干预后,两组技能、内心活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获得所需护理程度、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小组式康复服务能有效改善剖腹产产妇术后康复情况,促进母乳喂养,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教育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30例定期产前检查并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孕妇根据有无家属参与产前教育分为观察组108例与对照组122例。观察组产妇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健康教育,即孕妇及其丈夫和(或)围产期主要照顾者共同参与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对照组产妇按事先设定的课程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家属未参与。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中疼痛程度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出院时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h奶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教育模式,可促进自然分娩,提高母乳喂养率及减少乳房肿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在产妇中开展护士主导的以母乳喂养为主题的同伴教育活动,以期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延长纯母乳喂养的时间。方法:将160例孕产妇按照建卡顺序依次选取尾号为双数的80例作为干预组,尾号为单数的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母乳喂养的常规宣教,干预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接受母乳喂养的同伴教育,观察产妇在产后第7,60天时的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组产妇在产后第7,60天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利于提高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行硬脊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产妇术后取舒适卧位,不限制翻身活动,实施目标性健康教育,乳房热敷按摩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去枕平卧6~8 h后取自由卧位,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进行早吸吮、早开奶的指导.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舒适度、有效母乳喂养建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20.
乳房穴位配合全身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乳中、乳根穴位配合全身按摩,促进乳汁分泌,消除乳房胀痛感,尽快恢复产妇体力,树立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 将212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8例,实验组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乳房穴位及全身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和测量2组产妇乳房泌乳时间、泌乳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乳房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中、乳根两穴位及全身的的按摩具有提前初产妇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的作用,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