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重点了解牙列拥挤、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牙合的患病率。方法按Angle分类法进行分类,以个别正常牙合和错牙合分类为标准。结果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替牙期为44.02%,恒牙期为48.78%。牙列拥挤、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牙合的患病率替牙期分别为22.74%、17.18%和4.44%;恒牙期分别为32.36%、11.06%和4.07%。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替牙期与恒牙期无明显差异。提示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牙合的患者并伴有上下颌骨异常需尽早矫治,以改善牙合颌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无锡市4124名青少年进行错及牙周疾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错患病率为42.68%,牙周疾病患病率为54.78%。错者的牙周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者,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错的临床表现以牙列拥挤最为多见,而牙列拥挤者的牙周疾病患病率最高,为90.16%。提示牙列拥挤是牙周疾病形成的客观条件,而对牙列拥挤的矫正治疗是恒牙期错矫治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错He畸形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错He畸形的患病情况,重点了解牙列拥挤、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He的患病率。方法 按Angle分类法进行分类,以个别正常He和错He分类为标准。结果 错He畸形的患病率替牙期为44.02%,恒牙期为48.78%。牙列拥挤、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He的患病率替牙期分别为22.74%、17.18%和4.44%;恒牙期分别为32.36%、11.06%和4.07%。  相似文献   

4.
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二)牙列拥挤的矫治丁寅(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710032)牙列拥挤是错牙合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错牙合畸形的60%~70%。牙列拥挤患者除牙齿排列不齐外,还常引起龋病和牙周病发生,而且影响美观。牙列拥挤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斫1:3区高中学生错殆畸形患病情况,为本地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研1:3区5000名17~19岁高中毕业生进行黯关系和牙颌畸形调查,按Angle错殆分类法分类。结果:本组学生错黯畸形患病率为29.26%,男生为33.81%,女生为24.9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错殆畸形构成比以AngleI类为最多,常见的牙殆畸形为牙列拥挤、个别牙错位、深覆殆。结论:武汉市研口区高中学生错胎畸形患病率较低,错殆畸形以AngleI类最多。  相似文献   

6.
北京2-6岁儿童常见错(牙合)患病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近几年北京儿童错He的患病情况及特点,同时为预防和治疗儿童的错He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00年北京地区的2245名2.5-6.5岁儿童进行错He情况的调查,统计其反He、开He和牙列拥挤的患病率。使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牙列和混合牙列早期错He的患病率以反He为最高,其次是牙列拥挤,开He患病率最低,所调查的儿童错He总患病率,乳牙列为9.74%,混合牙列为11.17%,He的类型以前牙He的患病率最高,效区高于市区,结论:各种错He中He的患病率最高,前牙区反He最常见,效区高于市区,所调查的其他各种错He患病率,乳牙列和混合牙列早期,市区和郊区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12例先天牙列缺损错(牙合)畸形的正畸与修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牙列缺损错he畸形给青少年患者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如口腔咀嚼功能减退、发音不清晰、容貌不美现等.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笔者自1999年起,对12例先天牙列缺损错he畸形的青少年患者,采用正畸矫正及修复联合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山市民众镇中学生牙颌畸形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山市民众镇中学生牙颌畸形的发病情况。方法:对中山市民众镇3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3120名学生的恒牙列牙颌畸形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民众镇中学生牙颌畸形的总发病率为34.17%,以Angle I类错He及牙列拥挤发病率为最高,分别为27.02%和19.65%,88.09%的牙颌畸形患者缺乏正畸治疗意识。结论:民众镇中学生牙颌畸形的发病率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9.
外科种植支抗在正畸、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使用种植体作为支抗矫正错he畸形,并在此基础上修复牙列缺损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Angle Ⅱ类牙he畸形,合并牙列缺损,无法常规使用磨牙或根本无磨牙作为支抗的14例患者.选用种植体植入颌骨.以此作为支抗矫正错he畸形,并存此基础上修复牙列缺损,结果:腭部植入的支抗种植体,种植体支持的后牙未见明显近中移位,前牙内收6~8mm。在颊部颧牙槽嵴处植入的支抗种植体,3例失败。5例成人Angle Ⅱ类Ⅰ、Ⅱ分类错he畸形.同时合并下颌Kennedy Ⅱ类牙列缺失的病例,至8~10个月正畸治疗基本结束,植入的牙种植体未发现移位:正畸效果明显,下前牙内收达约6~8mm、下前牙排齐、中线纠正,下前牙间隙关闭。再利用原牙种植体,重新制作种植修复体,修复缺牙,恢复牙列的完整性。结论:在缺乏支抗的正畸、修复病例的治疗中,使用种植体支抗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文对陕西陇县下城子乡店子村遗址出土的中国战国时代人类的颅骨进行详细的观察,初步认识2000年前人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病情况,以便在现有的资料中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各个阶段咀嚼器官的演化.方法 用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对考古遗址出土的2000年前人类颅骨标本进行观察,共观察标本110个个体,其中颅骨基本完整,上下牙弓基本完整,能观察到(牙合)关系的个体有24个.男性13例,女性11例.观察牙齿排列情况:牙列拥挤、牙间隙及个别牙齿错位;观察牙(牙合)关系及错(牙合)畸形的情况.结果 大多数颅骨标本可观察到少量的牙齿排列不齐牙齿轻度拥挤,只有1例为重度拥挤.颅骨标本中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25.00%,安氏Ⅰ类2例,占8.33%;安氏Ⅱ类3例,占12.50%;安氏Ⅲ类1例,占4.17%.结论 在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历史中,错(牙合)畸形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轻到重.从新石器时代到殷商时期的几千年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变化不大.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食物的更加精细,颌骨咀嚼肌退化速度加快,错(牙合)畸形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6000年前宝鸡华县新石器时代人骨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26.30%;4 000年前中国夏代人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27.59%,3 000多年前的安阳殷商头骨,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28.00%.2 000年前陕西陇县遗址出土的战国时代人类的颅骨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25.00%;1 500年前辽宁北票喇嘛洞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的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42.53%.均比现代人低,说明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咀嚼器官向着退化的方向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而发展的“文明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距今两千年前人类牙颌畸形状况,探寻人类牙颌畸形的流行发展规律.方法:观察并统计秦始皇帝陵区山任陶窑遗址出土的113具人骨架的牙颌畸形情况.结果:该人群中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50.70%.在36个个体上存在着多种错(牙合)类型,其中前牙深覆(牙合)、后牙远中关系和后牙近中关系的患病率最高,均为18.31%.锁(牙合)的患病率最低,为1.41%.有9.86%的个体牙列出现拥挤,4.22%的个体牙列出现稀疏.乳牙滞留、过小牙、多生牙的患病率分别是3.54%、4.42%、0.88%.有23.01%的个体发生先天性缺失牙,其中绝大多数为第三磨牙.结论:牙颌畸形在两千年前的人群中已广泛存在.当时人群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同现代人群相比无明显的区别,但各类牙颌畸形的患病率大小及错(牙合)畸形的构成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鹤峰县城乡上家族中小学生的错情况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其患病率较高,为44.85%。其中城镇患病率为55.43%,乡村患病率为28.09%,城乡差异非常显著,错的临床表现以个别牙错位居首位,深覆、上牙前突和牙拥挤次之。提示有必要加强对山区错防治知识的普及和防治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鹤峰县4,056名土家族中小学生错He畸形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鹤峰县城乡土家族中小生的错He情况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其患病率较高,为44.85%。其中城镇患病率为55.43%,乡村患病率为28.09%,城乡差异非常显著,错He的临床表现以个别牙错位居首位,深覆He,上牙前突和牙拥挤次之。提示有必要加强对山区错He防治知识的普及和防治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远中错he畸形Moyers分类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Moyers分类对114例远中错he患者进行分类,分析构成比。结果:114例患者Moyers分类的各型构成比为:A型27.19%,B型10.53%,C型14.03%,D型25.44%,E型7.02%,F型15.79%。其中牙型错he占27.19%,骨型错he占72.81%,并以下颌后缩型最为多见。结论:Moyers分类能明确远中错he畸形的部位、性质,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冯靳秋  米君国  陈骊 《口腔医学》2015,35(2):141-14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儿童乳牙列错牙合畸形流行情况,为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上海市10个区20所幼儿园的2 744名3~6岁乳牙列儿童,对乳牙牙合发育情况进行检查。结果上海地区儿童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高达69.64%,男女无统计学差异;各类错牙合畸形患病率排序依次为:深覆牙合最高为55.39%,其次是深覆盖24.31%、牙列拥挤21.25%、反牙合12.03%和开牙合7.22%,其中35%的受检者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错牙合畸形。结论上海地区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无论是患病率还是临床类型排序较以往调查结果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需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预防其发生、发展,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错畸形牙特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金军  王林  张卫兵  王珊  严斌  赵春洋 《口腔医学》2009,29(10):505-508
目的通过对错畸形患者的牙冠、牙弓、牙槽弓、基骨弓形态的测量分析,探讨错畸形的牙特征。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错畸形患者的初始记存模型382副,按照安氏Ⅰ、Ⅱ1、Ⅱ2、Ⅲ类分组。测量牙冠、牙弓、牙槽弓、基骨弓的形态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382例错畸形患者的Bolton指数、Pont指数与正常人群不同,且存在组间差异。牙列拥挤与牙弓、牙槽弓、基骨弓的形态密切相关,其中牙弓前段长度与牙列拥挤的相关性最大。结论错畸形患者的牙特征与错畸形的形成密切相关,且有别于正常,牙弓前段长度对牙列拥挤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Pont指数与牙列拥挤的关系,探讨牙列拥挤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选取91名正常he人和101名牙列拥挤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牙冠宽度和牙弓宽度,计算出双尖牙指数和磨牙指数,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牙列拥挤组的双尖牙指数和磨牙指数大于正常he组,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2)正常he组的上颌双尖牙牙弓宽度和上颌磨牙牙弓宽度存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但正常he人与牙列拥挤患者的Pont指数均无性别差异。结论牙列拥挤的发生与Pont指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临床应用种植体作为支抗矫正成人合并Kendy's Ⅱ类牙列缺损的错略畸形方法:对Angle Ⅱ类合并牙列缺失的牙he畸形、根本无磨牙作为支抗的病例,选用种植体植入颌骨,以此作为支抗矫正错铪畸形,观察其可行性及疗效;在矫正治疗结束后,根据情况进行种植修复。结果:所有病例都是极为有效的尝试结论:对Angle Ⅱ类合并牙列缺失的错略畸形的矫正使用种植体作为支抗不仅是有效、可行;而且可一并修复牙列缺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错(牙合)畸形人群的牙列拥挤程度与牙弓、牙槽弓及基骨弓的长度和宽度相关性,探讨牙列拥挤的病因机制.方法:选择错(牙合)畸形患者382 例,测量初始记存模型的牙冠宽度,牙弓弧形长度,牙弓、牙槽弓、基骨弓宽度和长度,对拥挤度与牙弓、牙槽弓、基骨弓的宽度和长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牙列拥挤与牙弓、牙槽弓、基骨弓的宽度、长度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且长度对牙列拥挤的影响大于宽度.牙弓、牙槽弓、基骨弓与牙列拥挤的相关性依次减少.结论:牙弓、牙槽弓、基骨弓形态与牙列拥挤密切相关,且长度对牙列拥挤的影响大于宽度,提示在临床处理拥挤病例时扩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25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He畸形患病率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民魁  张丁 《口腔正畸学》2002,9(4):151-153
目的 调查我国儿童与青少年错He畸形的患病率。方法 以个别正常He和Angle错He分类法为标准,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明,由口腔正畸专业人员对全国25392名各牙龄期的儿童与青少年进行错He形的患病率调查。结果 得出了我国儿童与青少年的错He患病率为67.82%,同时统计出各牙龄期的患病率和错He畸形类别的构成比。结论 我国儿童与青少年的错He患病率近40年来有明显增高,由20世纪60年代初的40%升至2000年的67.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