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丽  强丽霞  金寿德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11):202-204,208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长期炎症等因素刺激下气道出现上皮损伤、上皮网状基膜增厚,黏液细胞化生,气道平滑肌细胞发生增生、肥大、迁移和凋亡抑制等改变,使气道发生结构重塑,最终导致肺功能下降。其中平滑肌细胞的相关改变在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阐明气道平滑肌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是目前防治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课题。本文综述气道平滑肌在气道重塑中主要作用与相关机制及气道重塑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本文概述了TGF—β1在肺内分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中西药对其拮抗作用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3.
陈云坤  王杰  李秀华  张文斌 《重庆医学》2022,(23):4093-4099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属于一组新近发现的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生长因子,可以调节免疫应答、细胞增殖与分化、组织修复与细胞外基质合成和凋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处于重要环节。因此,通过调控TGF-β信号通路,减少或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将成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文介绍了TGF-β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TGF-β信号通路减少或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预防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及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传统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气道重塑过程有着明显的干预作用,可延缓COPD的发展进程,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目前COPD气道重塑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相关的干预作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于实验研究,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5.
络病学说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对络病的认识 ,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特征 ,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络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生物学基础包括细胞因子网络异常、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血管活性物质调控异常、微血管和小气道的损伤与重塑等。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临床 ,可能有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管频  李伟 《海南医学》2010,21(17):114-1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慢性疾病和死亡原因,目前已上升至全球致死原因的第四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五大负担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特征为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在COPD患者中,支气管肺组织的炎症、损伤、修复和重塑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病理基础。因此,研究其病理改变及发生机制对改善其防治效果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平滑肌重塑是近年来研究热点。平滑肌细胞所致气道重塑可能是通过表达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类、生长因子等引起小气道细胞外基质增加,最终导致气道重塑。许多潜在的反应性差的气道平滑肌细胞异常,对β受体激动剂和激素的治疗反应不佳。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更多的导致气流受限的潜在的特异性靶位在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道炎症和进行性肺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气促、胸闷及喘息等症状[1]。气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慢阻肺的基础病理学特征,持续的炎症损伤与组织修复引起慢阻肺气道壁结构重塑,重塑导致气道狭窄、气流阻力增加,从而引起慢阻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9.
张庆柳 《重庆医学》2022,(1):154-157,16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重塑是COPD气流受限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与COPD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EMT可能成为治疗COPD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中MCP-1及ccR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道内滴入脂多糖及连续被动熏烟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干预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分别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法测定支气管肺组织MCP-1及CCR2的表达检测分析。结果:吸烟大鼠的肺组织气道上皮细胞纤毛脱落,肺泡结构紊乱、肺泡腔扩大,部分融合形成肺大泡。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CP—1及CCR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低分子肝素干预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MCP-1及其受体的高表达可能具有作用,低分子肝素可能通过抑制MCP—l及其受体的过度表达而减轻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重塑是COPD主要病理特点之一,气道重塑的病理过程实质上是纤维化的过程,TGF-β1被公认是致纤维化的关键因子。COPD气道重塑的中医病机归结为气虚、血瘀、痰阻,本文针对益气活血化瘀法是如何通过调节TGF-β1阻断COPD气道重塑的进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与肺对有害颗粒及气体异常反应性炎症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ODPD不仅有小气道的炎症与重塑、肺气肿形成的病理改变,且出现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肺血管重塑,甚至有作者提出肺血管的改变出现在肺气肿形成之前。而细胞粘附分子(CAMs)是介导炎症细胞与小气道及肺血管的组织细胞相互作用的重要介质,现就CAMs在ODPD中这些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上皮细胞TGF-β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TGF(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吸烟所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上皮细胞表达的水平,探讨TGF-β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形成过程及氧化/抗氧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GF-β1在1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慢支组)、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组)气道上皮细胞的表达,并与1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①COPD组气道上皮细胞TGF-β1的表达(0.785±0.071)高于慢支组(0.559±0.051),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COPD组、慢支组气道上皮细胞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0.195±0.02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GF-β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形成过程及氧化/抗氧化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IL-6、TNF-α的浓度变化,并分析它们与COPD气流阻塞程度是否相关。方法随机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7例,通过肺功能测定将其分为0级12例、Ⅰ级12例、Ⅱ级13例、Ⅲ级15例、Ⅳ级15例五组,正常对照组15例,均作诱导痰,留取其上清液待测。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IL-6、TNF-α浓度。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组诱导痰上清液IL-6、TNF-α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Ⅳ级诱导痰上清液IL-6、TNF-α水平高于Ⅰ级和0级,Ⅲ级和Ⅳ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上清液中IL-6和TNF-α浓度与肺功能气流阻塞指标FEV1%pre、FEV1/FVC%呈负相关。结论 IL-6、TNF-α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慢性炎症过程,并可能在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重度气流阻塞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存在系统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庞才双 《西部医学》2017,29(1):135-140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以不完全可逆且进行性加重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与结构上病变分不开,气道重塑是气道壁及肺实质的慢性炎症和结构破坏。支气管壁中成分的变化,引起气道腔变狭窄扭曲,肺气肿形成,导致的结果则是气流阻力增加、进行性加重的小气道气流受限,慢性的气流阻塞。本文就COPD气道重塑机制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杨雪梅 《医学综述》2008,14(11):1629-16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气道的多因子疾病,COPD的慢性气道炎症是由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构成的网络调控的。白细胞介素9(IL-9)mRNA的表达可能刺激气道黏液产生过多,气道平滑肌增生、重塑,从而导致气流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干扰素γ(IFN-γ)作为Th1细胞因子,可通过刺激巨噬细胞、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蛋白酶-抗蛋白酶系统失衡而在COPD气道炎症中起作用。IFN-γ与IL-9相互调节,在COPD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情迁延不愈可致心肺功能衰竭,阻断并减缓疾病进展是其治疗的重要思路。临床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别是稳定期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与减轻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改善气道重塑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密切相关。本文梳理和分析了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文献,并从中医理论基础、药理研究、临床疗效和机制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费俊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33):4451-445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一类具有气道阻塞性特征疾病的统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气道远端部分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破坏、肺弹性减退及肺容积增大的一种疾病。慢阻肺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和进行性发展状态的气道阻塞性肺部疾病,包括肺气肿、末梢气道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  相似文献   

20.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的治疗作用。方法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使用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夜间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4h,疗程为7d。分别观察2组在治疗前后低氧血症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组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夜间低氧血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力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夜间低氧血症,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肺动脉压力,可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