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中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rstosteroni)是丛毛单胞菌属的一个种,在自然界巾分布广泛,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内尚未见从血液中分离出该菌的报道。我们从血液培养中连续两次分离出同一种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相似文献   

2.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rstosteroni)是丛毛单胞菌属的一个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内尚未见从血液中分离出该菌的报道.我们从血液培养中连续两次分离出同一种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testosteroni)是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的一个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外已有从血液、脓液、尿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分离出该菌的报道,但作者尚未见国内有关报道.我们报告从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连续2次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相似文献   

4.
痰液培养中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 C.testosteroni)是丛毛单胞菌属 ( Comamonas)的一个种 ,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为条件致病菌 ,可引起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外已有从血液、脓液、尿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分离出该菌的报道 ,但作者尚未见国内有关报道。我们报告从 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连续 2次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一、病例 患者男 ,70岁。因咳嗽、咳痰 ,发热(体温 37.8~ 38.5℃ ) ,于 2 0 0 0年 8月 5日入院诊治。X线胸片检查 ,双上肺纹理粗重、模糊 ,右下肺见纤维索条影。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 .2× 1 0 9/L,中性0 .90 ,淋巴 0 .…  相似文献   

5.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是一类革兰阴性专性需氧杆菌,有资料把其归为单胞菌属的食酸菌群,现与食酸丛毛单胞菌、土生丛毛单胞菌等同属丛毛单胞菌属[1].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特别是在水源和土壤中大量存在,也可从牛乳、冻虾中分离到,易导致医疗器具的污染,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  相似文献   

6.
食酸丛毛单胞菌引起肺部感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酸丛毛单胞菌(Comamonasacidovorans)原属于假单胞菌属,根据DNA-rRNA杂交试验,经DeVos和Tamaoka等的提议重新分类,现与睾丸酮假单胞菌、土生假单胞菌归丛毛单胞菌属。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以从河水、土壤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经痰或呼吸道吸出物培养分离出的3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复习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对18例抗菌药物敏感率依次为复方磺胺甲恶唑(78.6%),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6.7%),头孢他啶(48.2%),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2.8%),环丙沙星(42.1%),头孢哌酮-舒巴坦(41.3%),有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60%(66.7%)。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致病原菌之一,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慢性,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重危监护病房的病人也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造成感染,可选用抗菌药物的范围较窄,治疗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8.
食酸丛毛单胞菌致肺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一例肺炎患者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一株革兰阴性杆菌,经鉴定为食酸丛毛单胞菌(comamonasacidovorans)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8岁,干部。于1997年10月28日因大隐静脉曲张入院行手术治疗,术前检查:T36.5℃,P84次/分。手...  相似文献   

9.
从败血症患者血中分离出少见金黄单胞菌一例邸彦芬,胡九如,杜连荣,郝秀红我们从一例败血症患者血中分离出1株革兰阴性杆菌。该菌由VITEK-ams系统用GN1卡鉴定为少见金黄单胞菌(flavimonasoryzihabitans)。报告如下。患者,男,5...  相似文献   

10.
两种气单胞菌致创伤混合感染一例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检验科(650032)王根春,耿际泉,白庆燕,王丽颖从一例创伤感染患者创口中同时分离出豚鼠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患儿,男,4岁,被车撞伤致左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伴左小腿皮肤广泛撕脱伤。从外地转入我院时创...  相似文献   

11.
脑外伤并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医院内尤其是脑外伤患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情况及其耐药性,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120NE细菌鉴定试验条及ATB药敏试验条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6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有47株(68.1%)分离自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标本(痰41份、气管切开口分泌物6份);药敏试验显示其耐药率对环丙沙星最低(10.1%),其次为诺氟沙星(13.0%),再次为头孢他啶(42.0%),对伊米配能天然耐药,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脑外伤患者呼吸道特别易受感染,其多重耐药状况十分严重。对其感染的治疗,应在抗生素敏感试验的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数据,并对不同标本类型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5-2020年血液科1 501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 029株,其中62.2%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占18.8%,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17.4%)以念珠菌属为主。2 029株病原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35.1%)、血液(31.8%)和尿液(19.2%)标本。不同标本类型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0%),呼吸道标本最多见者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血液标本以大肠埃希菌、CoNS、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尿液标本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最为常见。肠杆菌目细菌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最高(>90.0%),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铜绿假单胞菌对除氨曲南(<50.0%)之外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HI)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采用哥伦比亚七克力琼脂分离细菌,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4份标本中,分离出HI、副流感嗜血菌(HPI)共45株,分离率为22.1%。未分离出其他嗜血杆菌,分离出的嗜血杆菌对氨曲南,亚胺硫霉素耐药率较低,面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结论 兰州地区气候干燥,适宜HI、HPI引起的疾病的传播,应重视幼儿呼吸道嗜血杆菌的检测及药敏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泻患者粪便气单胞菌的流行趋势、药敏实验等。方法:1993年8月到2000年8月,我院消化科与小儿科肠道门诊收治420例腹泻患者,在粪便中分离出气单胞菌,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从93年8月2000年8年间,气单胞菌引发的腹泻疾病逐年增加;检出气单胞菌共57例,其中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Ah)检出30例占52.63%,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As)21例占36.84%,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Ac)6例占10.53%;57株受试菌株对氟哌酸敏感率为100%(57/57),头孢哌酮敏感率为78.94(45/57)。结论:从1993年开始观察到2000的,八年间本菌每年都在增加而且是持续升高,虽未引起大的流行,但可显示出气单胞菌在兰州地区腹泻患者中已成为腹泻的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中国的流行季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它导致世界性的婴幼儿肺炎和支气管炎。1956年Worris首次从患有呼吸道症状的黑猩猩身上分离出RSV,次年Chanock等人从2名患有下呼吸道疾病的婴儿体内分离到相同的病毒RSV。从此,世界...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菌的临床分离状况及常见菌株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分离出的非发酵菌采用VITEK-60AMS细菌鉴定仪鉴定,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检出非发酵菌366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PAE)最为常见(45.36%),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ABA)(23.22%)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PM)(15.30%);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引流液、尿液,分别占42.62%、20.77%、15.85%.居前3位的非发酵菌耐药较为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性。结论ICU非发酵菌以呼吸道感染常见,其耐药现象严重,宜根椐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117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调查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在本院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并用最低抑菌浓度法测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7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下呼吸道标本引起的感染占绝大部分(97/117),近7%的菌血症或颅内严重感染,有近六成患者使用过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于30%的有氧氟沙星、复方磺胺和氯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以下呼吸道多见,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宜选用氧氟沙星、复方磺胺和氯霉素等较为敏感的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治疗该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嗜水气单胞菌属于气单胞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水中常居菌。本菌引起人类各种疾病:急性胃肠炎、败血症、腹膜炎等。引起人类肠道内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有关资料报道好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成人较少报道。我们从一老年腹泻患粪便中分离出此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南海西沙海域海水细菌学调查及药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南海西沙海域海面水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 海水细菌分离、细菌计数,应用Phoenix—100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80份海水样本检出12种共84株细菌,其中溶藻弧菌38株(45.24%),少动鞘氨醇单胞菌11株(13.10%),土生丛毛单胞菌9株(10.72%),假单胞菌属7株(8.33%),莫拉氏菌属6株(7.14%),西地西菌5株(5.95&),其他细菌(气单胞菌、不动杆菌各2株,成团泛菌、金氏杆菌、腐败西互菌和产吲哚萨顿菌各1株)8株,药敏结果显示,16种抗生素中,除溶藻弧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和土生丛毛单胞菌对AIM、PIP,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对CTX、FEP敏感率较低外,其余抗生素均呈高度敏感性。结论 本次调查对了解南海西沙海域海水细菌种类分布及为海上意外伤、战伤早期防治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血液病患者血液中检出一株亲水性气单胞菌沈艺娟(苏州沧浪区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2)病例摘要患者卢×,男,27岁,1990年8月因患肝炎后出现头昏,乏力,龈血不止,临床诊断为不典型再障入院。同年10月因挖鼻导致出血,致持续高热,作血培养分离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