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2.
3.
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与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在同一处方剂量(45Gy)时的剂量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例胃癌术后患者,分别用常规放射治疗及适形照射技术进行计划设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和正常器官的受量差异和剂量分布。结果:适形放疗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均匀性明显优于常规照射。双肾23Gy剂量的体积比,适形放疗小于常规放疗。适形放疗脊髓受到的最大剂量是39.3+2.3Gy,常规放疗的最大剂量是51.7+1.8Gy。结论:适形照射相对于常规照射具有明显的靶区剂量分布优势,可以减少肾脏、脊髓等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4.
陈梅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0):70-72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使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调强放疗(IMRT)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早期中高危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CRT组和IMRT组,每组34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IMRT组靶区适形指数明显优于3D-CRT组(0.753±0.043比0.474±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12、18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Ⅱ、Ⅲ级胃肠道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IMRT组胃肠道、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3D-CRT组(17例比26例、8例比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造血系统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MRT组无重度骨髓抑制,3D-CRT组则有3例发生重度骨髓抑制.结论 IMRT与3D-CRT相比,虽然局部控制率相近,但在靶区适形度方面,IMRT较3D-CRT具有明显优势,且IMRT的不良反应也少于3D-CRT.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南方五省.鼻咽癌解剖学特点、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决定了放射治疗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回顾鼻咽癌放疗的历史,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从50年代的19.6%、70年代50.4%,提高到了90年代的70.8%.疗效的提高与放疗设备的更新、CT/MRI的临床应用以及照射技术的不断改进密切相关[1].20世纪末出现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放射技术、放射物理、医学影像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从三维方向上使高剂量曲线的分布与肿瘤靶体积形状一致,并明显地减少周围敏感器官的照射剂量.其临床应用使安全地提高肿瘤照射剂量成为可能,从而达到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6,(11)
目的观察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并且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8例病历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接受单纯的三维适形放疗,42例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和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应用多因素分析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1月,失访2例,失访率为2.94%;患者6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50%、11%和7%,中位生存时间为12.0个月,有效率为82.35%;联合化疗、放疗剂量、后程补充精确放疗、配合药物治疗、病理类型和转移器官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化疗、高剂量放疗、腺癌及转移器官数少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而联合化疗、高剂量放疗、腺癌及转移器官数少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延长生存率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官颈癌放疗后复发性官颈癌患者的预后.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其3个月以及1年临床有效率为74.0% (40/56)、51.9% (28/56),对照组分别为34.9% (16/46),9.1% (4/44).观察组患者其3年生存率以及生存中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发性宫颈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患者膀胱充盈与否导致的体积改变对患者肿瘤靶区的几何中心位移、肿瘤靶区及正常组织体积和肿瘤靶区及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为前列腺癌临床3DCR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3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分别于膀胱充分充盈及充分排空状态下行3DCRT扫描.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中,勾画膀胱充分充盈扫描图像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勾画膀胱充分排空扫描图像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并进行比较.结果:膀胱充分充盈与充分排空状态相比,肿瘤靶区几何中心在X、Y、Z方向的移位分别为(0.26±0.22)、(0.39±0.31)和(0.16±0.17)cm.患者临床靶区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直肠及股骨头平均体积及受照射剂量,在膀胱充分充盈及充分排空状态下皆没有明显变化(P值>0.05).膀胱充盈时,膀胱的平均体积是排空时的512.52%,小肠的平均体积是排空时的68.09%,膀胱的平均受照射剂量是排空时的35.34%,小肠的平均受照射剂量是排空时的15.1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前列腺癌3DCRT中,膀胱体积的改变对肿瘤靶区中心位移影响较大,与排空状态相比,膀胱充盈能减少膀胱及小肠的受照射体积和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0一cRl)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NSCLC患者,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8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5%、43.3%、21.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临床分期及近期疗效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放疗前KPS评分、临床分期及近期疗效对NSCLC患者的长期生存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呼吸运动对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肿瘤靶区的几何中心和体积的影响,为肿瘤靶区的勾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7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静呼吸状态,行CT扫描,相同条件下行呼气末屏气扫描和吸气末屏气扫描。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中,分别勾画平静呼吸状态扫描图像和吸气末屏气状态扫描图像的肿瘤靶区,得到肿瘤靶区(GTV)及诊断图像的肿瘤靶区(GTVz),将呼气末屏气扫描和吸气末屏气扫描图像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勾画得到融合图像的肿瘤靶区(GTVf),并进行比较。结果:肿瘤靶区几何中心在X、Y、Z方向移位的平均值,平静图像和诊断图像与融合图像相比分别为(0.34±0.21)、(0.21±0.27)、(0.84±0.42)cm和(0.36±0.24)、(0.28±0.31)、(0.91±0.43)cm。融合图像靶体积与平静图像靶体积、诊断图像靶体积相比,在肺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增加37.29%、21.44%、44.82%和42.33%、25.39%、50.97%,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平静图像靶区体积与诊断图像靶体积相比,在肺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增加4.09%、4.28%、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运动引起肺癌肿瘤靶区中心坐标在X、Y、Z方向上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同时伴随肿瘤靶区体积的改变,勾画肿瘤靶区时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加常规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与优势。方法 初次治疗78例鼻咽癌患者,分两阶段对原发灶及颈部放射治疗。第一阶段针对鼻咽部病灶以及颈部转移病灶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次剂量2~5Gy,每周5次,总剂量30Gy。第二阶段T1N0或部分T2N0鼻咽癌患者行两耳前野DT55Gy+前后颈切野照射DT50Gy,颈部中间加一个3cm挡块。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行面颈联合两侧野照射DT55Gy(40Gy后缩野避开脊髓和脑干)+中下颈前后切野DT55Gy,均为常规分割放疗,射野上界保持与主野下界衔接。结果 治疗结束后3个月局部肿瘤(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无变化率以及进展率分别为38.5%、55.1%、5.1%、1.3%,总有效率(CR+PR)为93.6%。肿瘤1、2、3、5年局控率分别为92.3%、88.5%、78.2%、7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89.7%、83.3%、71.8%。出现的早期放射反应都能耐受,在随访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张口困难或后组颅神经损伤。结论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加常规放射治疗的近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和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技术在体部三维适形放疗摆位精度的作用价值,.方法将56例患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一组28例使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另一组28例使用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技术。通过拍摄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对两组固定技术的患者进行摆位精度验证,比较两组中心点移位情况。结果拍摄验证片224张,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组的摆位误差(1.6±1.1)mm,低于真空垫固定组摆位误差(3.8±2.2)min,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层的厚度、皮肤和皮下脂肪层的张力和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其位置.造成摆位误差.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的准确性和重复摆位精度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治疗摆位精确度.对指导放射治疗质量控制3-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32例NSCLC患者,给予多西他赛35 mg/m2,静脉滴注,于放疗前1 d开始,每周1次,共4次。施行立体适形放疗(3D-CRT),3~4 Gy/次,5次/周,总量40~50 Gy。结果初治患者RR86.4%,复治患者RR40%,ORR68.8%,中位生存期10个月。不良反应:食道炎40.6%,白细胞减少46.9%,放射性肺炎18.8%,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多西他赛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满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剂量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五野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三野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等3种不同方法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2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3DCRT方法进行治疗,应用同一治疗计划系统,制定适形放疗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方案,3种方案照射剂量均为1.8~2.0Gy/次,5次/周,50Gy/(5~6周)。结果:与常规模拟定位机定位放疗相比,食管癌照射中3DCRT有最好的剂量分布,既可明显提高靶区的剂量,同时能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结论:食管癌的适形放疗技术能降低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和并发症,提高放疗治疗的适形度,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贲门癌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4~5.5Gy/次,隔日1次,10~12次完成治疗,肿瘤灶总剂量DT48~62Gy,随访24~48个月,平均32个月。结果 1、2a生存率分别为88.9%和55.6%。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CT,肿块完全消失33例,缩小1/2以上者10例,不足1/2者5例。完全缓解(CR)33例,部分缓解(PR)15例,有效率100%。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贲门癌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计算和分析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摆位误差大小,为鼻咽癌适形放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以鼻咽癌三维适性放疗患者78例为对象,于每次摆位后、治疗前拍摄一次正、侧位验证片,计算摆位误差。结果78例患者个体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X/Y/Z方向群体随机误差分别为:1.24mm,1.71mm,1.03mm;系统误差分别为:0.13mm,0.66mm,-0.39mm;按照公式计算的外扩边界分别为2.104mm,2.847mm,-0.245mm。结论随机误差对实施3D—CRT过程中的外扩边界影响较大。放疗过程中减小患者躯体纵轴摆位误差,有助于提高鼻咽癌3D—CRT的精确摆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针对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病灶的照射:以直线加速器6MV-X三维适形放疗,原照射野内复发者,照射剂量为20~35Gy;照射野外复发者,剂量为60~70Gy,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全盆外照射剂量40~45Gy,适形照射20~30Gy;放疗过程中联合化疗,方案为:奥沙利帕50 mg 1~3 d,平阳霉素15 mg 1~3 d。结果腰腿疼痛缓解率为100.0%,下肢水肿缓解率为64.3%;肿瘤治疗有效率即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为88.5%,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56例,48例肿瘤完全消失,CR达85.7%;放疗后盆腔复发的,治疗后仅有PR、稳定(SD);1~3年生存率分别为38.5%、19.2%、11.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近期效果好,特别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灶的患者;而放射治疗野内的复发病灶,因受剂量的限制,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90例体部恶性肿瘤,包括原发癌67例,转移癌23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 40~50 Gy/20~25 F/4~5 w,休息3~7天,再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补量照射治疗,放射源为直线加速器15MVX射线,利用多叶光栅实现4~6个三维适形照射野,分次治疗方法为DT 4~8 Gy/F,隔日1次,4~6次为1疗程,平均补量为DT 30 Gy(24~40 Gy)。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67例原发癌中,59例肿瘤缩小或消失,占88%;23例转移癌中有19例肿块明显缩小,占83%。80例患者KPS评分有提高,占89%。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疗效肯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程补量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病人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3月选取80例在本院被确诊为Ⅱb~Ⅲ期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40,三维适形放疗+介入化疗)和对照组(n=40,三维适形放疗+静脉化疗)(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2年以上。结果试验组患者完全缓解率、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胃肠道系统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介入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不良反应程度轻、疗效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立体适形放射治疗系统的主要种类。根据立体定位方式和治疗手段的不同,介绍了四种立体适形放射治疗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其最新发展动态。指出:智能化、个体化、分子水平是立体适形放射治疗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