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肺念珠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1例原发性肺念珠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男55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咳嗽,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像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的结节状及索条状实变影。(〉3次)痰培养:白色念珠菌阳性。结论持续发热〉96h,经积极的抗生素治疗无效,具有肺部感染的症状及体征,单发或弥漫分布的小片状阴影,应警惕肺念珠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冯伯荣 《海南医学》2013,24(23):3535-3536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131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收集患者的痰液,对其进行分析。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等临床表现、病理诊断结果以及治疗等情况。此外,观察分析患者的X线影像特征。结果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者主要发生人群为糖尿病患者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真菌的最主要类型为白色念珠菌,约占45.04%。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约占20.61%。X线影像结果主要显示为病灶呈不规则状和斑片状,另有少数呈半月状和空洞。结论肺部真菌和免疫功能减低会引起肺结核病继发感染。此病多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 年9月我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17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对 这4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病原菌培养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以及其他相关病例资 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9岁,2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发 生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病原菌培养阳性19例,病原菌中念珠菌属感染1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11例,克柔氏念珠菌2例,光滑 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1例,曲霉菌感染1例,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培养阴性21例,合并感染24例。采用抗真菌药物及辅助治 疗后38例治愈,死亡2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多为混合感染, 且病情重、发展快,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用抗真菌药物及综合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普通型向重型演变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4例普通型向重型演变COVID-19病人的临床资料(演变组),分析临床特征、血液检验、炎性指标、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抗病毒治疗,并与同期41例普通型病人(普通型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COVID-19病人普通型向重型演变的可能危险因素。 结果 临床特征,演变组在合并基础疾病和呼吸频率上与普通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性别、年龄和临床症状上2组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检验结果分析,演变组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普通型组(P<0.05),演变组血糖和尿素明显高于普通型组(P<0.05)。但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演变组炎性指标明显高于普通型组(P<0.05)。COCID-19普通型病人影像学表现为双肺磨玻璃阴影、斑片状影及实变影,双肺弥漫性磨玻璃阴影伴支气管充气征,两肺大面积实变影伴肺间质改变更易向重型演变,临床应重视。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和三种药物联合,在演变组和普通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VID-19普通型向重型演变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合并基础疾病、呼吸频率、淋巴细胞计数、血糖、白蛋白、尿素水平、炎症因子和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5.
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株分布和治疗转归。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在EICU机械通气中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80例(64.5%)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伴有真菌感染21例(26.2%),皆为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1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真菌感染(n=21)与非真菌感染患者(n=59)比较,Apache Ⅱ评分较高,机械通气和住EICU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无一例死亡,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死亡7例。 结论 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假丝酵母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病死率高,对氟康唑耐药,提示应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吴胜 《中国热带医学》2013,(12):1538-1539,1542
目的对慢性肺部疾病同时并发真菌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诊治的542例呼吸内科慢性肺部疾病同时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菌感染的占38.7%;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占46.1%;白色念珠菌占75.3%,克柔念珠菌仅为2.6%。抗真菌治疗的总有效率超过80%。经过抗真菌治疗后,458例痊愈和好转,占84.5%;24例无效,占4.4%;14例恶化,占.2.6%;46例死亡,占8.5%,死亡的患者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疾病发作无法控制。结论当慢性肺部疾病患者长时间应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时应特别注意真菌感染的出现,可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MSCT特征,探讨MSCT对其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0月间115例拟诊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胸部MSCT检查,观察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MSCT征象,比较血液病与非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MSCT征象,并分析治愈好转组及恶化死亡组患者治疗0W、2W、4W及8W肺部病变形态学变化。结果在85例确诊的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中,MSCT共正确诊断81例,其MSCT表现包括斑片影、实变、团块影、结节、空洞、星月征、枝桠征及晕轮征,其中空洞例数最多,其次为结节、斑片影及晕轮征。病变以双侧多发为主,中下肺多见。与非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MSCT征象比较,血液病患者斑片影、团块影、结节、空洞、星月征、枝桠征及晕轮征的比例均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W及8W,治愈好转组斑片影、结节及空洞病灶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恶化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够准确显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病灶的特征,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并可以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葛风华 《河北医学》2010,16(12):1422-1425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HIV/AIDS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状况,探讨HIV/AIDS患者免疫状态、真菌感染与抗病毒治疗之间内在联系,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合理的临床用药指导,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东湖医院)门诊就诊确诊的AIDS患者200例,用用咽拭子法收集患者口腔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鉴定,并进行药敏测试,分析患者口腔真菌的感染状况和真菌菌种耐药,并统计抗真菌药物耐药率。结果:本组患者200例,分离到76例,阳性率为38%,白色念珠菌64例,马尔尼非青霉菌5例,黑曲霉菌2例,圆弧青霉菌、桔青霉菌、暗色丝孢菌、酵母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克柔念珠菌各1例,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效果较好,酵母菌对咪康唑和酮康唑耐药,咪康唑与益康唑对黑曲霉菌效果较差,马尔尼非青霉菌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未见耐药,圆弧青霉菌、桔青霉菌对所选六种药物均敏感,热带念珠菌对咪康唑和益康唑耐药,克柔念珠菌对咪康唑耐药;两性霉素B为1例,酮康唑为2例,5-氟胞嘧啶为3例,制霉菌素为3例,咪康唑为9例,益康唑为52例。结论:对HIV/AIDS患者口腔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居多,经验治疗上建议选择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酮康唑其中两种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胸部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常规实验室检查联合胸部CT检查,对照组采用胸部X线检查,对比两组肺部感染诊断阳性率和不同病原菌所致肺部感染的CT影像特征。结果观察组诊断阳性率为90.00%,对照组诊断阳性率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0例患者表现为片状、斑片状实变影,其中伴空洞影4例,2例出现肺气囊,4例出现肺纹理模糊伴毛玻璃样影;对照组主要表现为肺内炎性浸润,3例出现空洞影。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细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细胞肺炎主要表现为肺部局部实变型和肺脓肿,本研究出现8例,4例空洞影;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表现为肺实质呈炎症性浸润改变,且大多数呈大片增密模糊影,少数呈阶段或大叶性浸润,同时出现肺气囊,本研究中2例患者均伴有肺气囊影;克雷伯杆菌主要表现为双肺上下叶后段呈小叶浸润,叶间裂呈呈弧形影,本研究中4例。结论胸部CT可提高重症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肺部感染的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X线、CT表现特点。方法 27例糖尿病肺结核患均摄有胸部平片,其中13例并做CT检查,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及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动态摄片观察病灶演变情况,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结果 27例糖尿病肺结核患,其X线表现为:大片状及多发小片融合性高密度影(23/27,85.2%),边缘模糊,空洞(12/27,44.4%),粟粒性结核(4/27,14.8%),合并胸腔积液(4/27,14.8%)。病灶多肺段分布(19/27,70.4%),可发生于一般结核少见部位。CT表现基本同X线。部分病例经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或反复(10/27,37.1%)。结论 糖尿病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为病灶可发生于一般肺结核少见部位,一般呈大片状或多发小片融合状影,可见空洞,粟粒性结核,合并胸水。持续高血糖状态是影响肺结核病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临床特点、易感因素、诊断防治、治疗和转归。方法:将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COPD无真菌感染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抗生素联用品种多、使用时间长,糖皮质激素使用患者多且使用时间长,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愈好转率66.7%(22/33),病死率21.2%(7/33),对照组分别为84.4%(28/33)及6.1%(2/3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真菌感染的类型主要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占45.5%(15/33),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分别占18.2%(6/33)及12.1%(4/33)。结论: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率高,抗生素、激素的长期大量应用是常见易感因素,对疑有真菌感染患者应及时、反复做痰涂片或真菌培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肺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常用抗真菌剂敏感性。方法:收集临床肺部疾患中误诊的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用法国bioMerieux与丹麦Rosco公司生产试剂进行念珠菌药敏试验。结果:肺真菌病人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68例中有65例有基础病,并长期应用抗菌素或激素或细胞毒药物等治疗。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70.6%),热带念珠菌与曲霉菌次之(14.7%与5.9%)。64株念珠茵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与氟康唑的敏感性依次为95.3%、100%、93.8%、79.7%、81.2%、82.8%与87.5%.对唑类药物有交叉耐药性。未发现白色念珠茵耐药株。结论:肺真菌病感染缺乏临床特异性,当存在基础病时,容易误诊。应尽早进行病原检查与药敏试验,去除发病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吴驰  黄江  邹俊  周仲伟  刘跃建 《西部医学》2014,26(9):1170-117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20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真菌菌株进行培养鉴定,收集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子及预后。结果212株病原菌中,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占78.3%,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0.8%,曲菌占21.6%。高效广谱抗生素、脏器功能不全和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CT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早期抗真菌治疗预后较好,但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差。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及曲菌为主,曲菌、克柔念珠菌感染例数逐年有增多。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差。控制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张健  陈平  宋芹霞  王安生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1901-1903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临床确诊的24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肺部MSCT表现,对包括所有病例图像的磨玻璃影、肺气囊、月弓征、肺间质改变以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气胸等征象进行观察统计,总结病变形态、密度及分布范围等特征。 结果 24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MSCT图像中,18例(75.0%)表现为两肺大致对称的磨玻璃样病变,以两侧肺门旁及中、下肺野分布为主,其中7例(29.2%)伴有渗出性病变且相互融合成斑片状实变阴影,10例(41.7%)有间质性改变,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双肺胸膜下线条或网格状阴影、铺路石征及间质纤维化改变,6例(25.0%)肺气囊,4例(16.7%)“月弓征”,肺外表现包括气胸1例(4.2%),胸腔积液1例(4.2%),心包积液2例(8.4%),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8.4%)。 结论 AIDS合并PCP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AIDS患者出现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结合典型MSCT影像学表现可以考虑AIDS合并PCP诊断成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医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从2012年5月到2015年4月呼吸内科所接受的6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资料.结果: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程度是2.8%.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低蛋白血症等都是导致患有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病原菌主要是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的.结论:长时间的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放化疗等因素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道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白假丝酵母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在临床上应该加大重视.  相似文献   

16.
114例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华 《安徽医学》2005,26(1):49-51
目的 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为理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了 114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  114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广谱抗生素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在感染的真菌类型中以白色念珠菌最多 ,占 79%。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越来越高 ,避免各种易发因素 ,积极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徐荔 《中原医刊》2005,32(20):4-5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引起真菌感染的致病条件及危险因素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2年12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调查.结果在调查的113名患者中,有47名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41.59%.念珠菌是最常见的感染菌种,尤其是白色念珠菌(36株,65.45%).在单因素分析中,住院时间、患者年龄、使用广谱抗生素种类数、合并严重细菌感染,具有COPD基础、气管插管为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各类危险因素,切实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并发肺部IFI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7d,IFI出现前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7d,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10d是并发IFI的重要诱因。感染菌种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9.7%,3株)、非白色念珠菌(占12.9%,4株)和曲霉菌(29.1%,9株)。虽经抗真菌治疗,仍有8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易于发生IFI,且一旦发生病死率明显增加,应及早进行预防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杜卫良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30-131
目的 探讨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3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单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真菌感染组中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使用两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常见的感染菌株为白色念珠菌,经过治疗后,本组痊愈12例,好转11例,6例无变化,死亡5例。治疗有效率(痊愈+好转)67.6%。结论 院内真菌感染是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继发病症,分析老年人肺部继发性真菌感染的相关特征,对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胸部CT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性。方法将我院2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0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10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痛、发热、纳差、贫血、低蛋白血症、真菌感染比例均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艾滋病合并肺结核PPD试验阳性率、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均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T表现中粟粒性阴影、磨玻璃密度影、斑片或大片实变影、纵膈淋巴结增大比例、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增大比例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空洞样病变、钙化比例、增殖性病灶比例、支气管壁增厚比例均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及胸部CT表现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和胸部CT检查情况,同时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以提高疾病诊治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