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钱巍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350-135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5例患者血清CRP含量进行测定,其中脑梗死41例(脑梗死组),脑出血40例(脑出血组),腔隙性梗死33例(脑隙性梗死组)及非脑卒中41例(对照组)。结果:(1)脑卒中患者CRP阳性率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1);其中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CRP水平高(P〈0.05),脑梗死组较腔隙性梗死组水平高(P〈0.05),而腔隙性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RP升高提示病情严重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与血、尿、脑脊液β2-微球蛋白(β2-MG)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8例脑梗死和94例脑出血1例内血、尿、脑脊液β2-MG,并在1-3周后进行复查。结果 1周内血清、尿、脑脊液β2-MG含量脑梗死和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0.001)。治疗1-3周后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结论 急性脑卒中有血、尿、脑脊液β2-MG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观察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2-一微球蛋白(β2-MG)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8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第1,2,3,5,7,10天血清及尿β2-MG的含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0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及尿β2-MG升高越显著,中毒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昏迷时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变化及纳洛酮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将51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20分的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两组治疗前后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意识清醒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并检测血浆β-EP的水平。同时以同期急性脑卒中非昏迷患者22例作为非昏迷组。结果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血浆β-EP明显高于非昏迷组(P〈0.01),昏迷患者血浆β-EP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96,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EP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意识清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浆β-EP水平升高可能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昏迷发生、发展主要因素之一,纳洛酮对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有催醒和拮抗β-EP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脑脊液(CSF)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含量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脊液FT3、FT4及TSH的含量进行酶标免疫测定。结果:脑出血组CSF中FT3、FT4明显低于脑梗死组(P<0.01),TSH则无明显差异;病情轻重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明显相关。治疗后FT3、FT4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测定CSF中FT3、FT4及TSH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生化指标之一,对脑卒中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危重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在某些危重病患者病情变化中的意义。对68例急性危重病患者血清NO水平进行测定。结果:NO含量在心力衰竭组和急性心肌梗塞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01);在中毒性休克组和脑卒中组,患者血清NO含量与对照组比较亦显著升高(P<0.01,P<0.01)。而急性肾功能衰竭组血清N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01)。提示NO参与了某些危重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PR)、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第l、2、3d测定血清CRP、TNF-a、IL-6水平。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大小及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FDS)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CRP、TNF-a、IL-6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临床分型组间患者血清CPR、TNF-a、IL-6水平比较,重型患者CRP、TNF-a、IL-6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P〈0.01);CRP、TNF-a、IL-6的变化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分别r=0.65、0.59、0.70,P〈0.01)。结论血清CRP、TNF-a、IL-6水平增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CRP、TNF-a、IL-6在血清中的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胱抑素C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胱抑素(CyaC)与急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66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33例性别、年龄等与脑出血组匹配的非脑卒中者为对照组血清和脑脊液血浆CysC水平。结果脑出血组脑脊液胱抑素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有意识障碍患者脑脊液CysC低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1);脑出血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有意识障碍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脊液CysC水平降低,可作为反映血脑屏障损害的一个指标,血清和脑脊液CysC水平变化可反映脑出血患者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胱抑素(CyaC)与急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66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33例性别、年龄等与脑出血组匹配的非脑卒中者为对照组血清和脑脊液血浆CysC水平。结果脑出血组脑脊液胱抑素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有意识障碍患者脑脊液CysC低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1);脑出血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有意识障碍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脊液CysC水平降低,可作为反映血脑屏障损害的一个指标,血清和脑脊液CysC水平变化可反映脑出血患者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44例急性缺血性脑梗塞(AICI)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者脑脊液(CSF)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结果:AICI组CSFβ2MG的含量(1.50±0.38mg/L)明显高于正常组(1.14±0.32mg/L);8例严重偏瘫的大片梗塞患者CSFβ2MG含量升高更著(1.91±0.34mg/L);AICI组中20例患者治疗后CSFβ2MG含量(1.18±0.30mg/L)明显低于治疗前(1.46±0.39mg/L)。作者推测AICI患者CSFβ2MG含量升高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与肝炎组织学变化的关系,对肝炎患者血清β_2-M含量与肝炎组织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甲RIA法测定各型肝炎167例血清β_2-M含量,其中110例同时做肝活检,按照Knodell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标准记分。结果与正常人比较,各型肝炎患者血清β_2-M均明显升高,以AH、CAH及PHLC更为显著(P<0.05~0.01)。血清β_2-M水平与肝细胞坏死及门管区炎症程度密切相关,而与肝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血清β_2-M是反映肝实质炎症性质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神经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神经梅毒患者中麻痹性痴呆10例,脑卒中样12例,脊髓损害5例,视神经损害3例,梅毒性脑膜炎2例;血清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a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均呈阳性反应;部分患者脑脊液检查显示脑脊液压力升高、蛋白质含量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以单核细胞为主)。结论脑脊液梅毒诊断试验是神经梅毒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本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娟  谭延国 《检验医学》2009,24(1):33-36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变化,探讨其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学状态和神经学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48h内、第5天、第7天和第14天血清S-100β水平。所有患者于相应时间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学状态评估,并于出院时评估神经学功能(BI)。结果患者组各时间点S-100β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100β于所有时间点,较大、中等和较小梗死灶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相应NIHSS和出院时BI均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P=0.000)。较大梗死灶组血清S-100β水平较高。结论S-100β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升高,有望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评估、揭示疾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血、尿、脑脊液β2-微球蛋白(β2-MG)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8例脑梗死和94例脑出血1周内血、尿、脑脊液β2-MG,并在1-3周后进行复查。结果1周内血清、尿、脑脊液β2-MG含量脑梗死和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0.001)。治疗1~3周后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结论急性脑卒中与血、尿、脑脊2-MG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观察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危重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变化和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11)评分的相关性。方法35按APACHEⅡ评分分值分为〈15分组(A组),15—20分组(B组)和〉20分组(C组),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放免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A、B和C三组均显著升高(P均〈0.01);APACHEⅡ分值越高,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升高越显著。结论危重患者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血清含量与病情轻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APACHEⅡ评分系统对危重病患者进行评分有助于评定患者病情和预测死亡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急性阑尾炎时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含量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MGB1含量,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将二三组阑尾炎患者(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2例)和阑尾无炎症患者(30例)HMGBI和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急性阑尾炎患者与阑尾无炎症患者比较,HMGB1和Hs—CRP水平均较阑尾无炎症患者明显升高(P〈0.01);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比较,HMGB1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急性阑尾炎患者HMGB1浓度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在临床症状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的基础上,结合血清HMGB1和Hs—CRP的测定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梅毒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采集35例SLE活动期患者血液标本及70例梅毒患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ACA及抗β2GPI抗体水平。结果:SLE患者ACA及抗β2GPI抗体水平均明显升高,ACA阳性率为57.1%(20/35),抗β2GPI抗体阳性率为94.3%(33/35)。梅素患者ACA水平明显升高,抗β2GPI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ACA阳性率为88.6%(62/70),抗β2GPI抗体阳性率为4.3%(3/70)。结论:抗β2GPI抗体有助于区分自身免疫型ACA和非自身免疫型ACA,可能成为SLE诊断及研究分析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脑脊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变化与出血性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2002—05/12住院脑出血患者53例为脑出血组,同期住院的中枢神经系统非器质性疾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病程7d内)和恢复期(〉21d)、对照组于人院后3d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和S-100蛋白水平;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直线回归法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与S-100蛋白相关性,出血量、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血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S-100蛋白相关性。结果:78例进入结果分析。①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血清中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3.57&;#177;0.53),(2.24&;#177;0.18),(2.17&;#177;0.17)ng/L,P〈0.01];脑脊液中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高于对照组,但低于急性期患者[(2.17&;#177;0.12),(2.32&;#177;0.17),(2.08&;#177;0.13)ng/L,P〈0.01]。②S-100蛋白水平:无论血清中还是脑脊液中,脑出血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急性期高于恢复期患者(P〈0.01)。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出血急性期白细胞介素1β与S-100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血清=0.698,r脑脊液=0.587,P〈0.01);患者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和S-100蛋白水平显著相关(P〈0.05,0.01)。结论:炎性机制与脑出血继发性损伤有关;s-100蛋白变化可客观反映出血性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清微量元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92例患者包括30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利用ICP.AES法测定其血清微量元素。以34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钡、硼、硅水平在冠状动脉痉挛、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均偏低(P〈0.05或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钼比其他组均高(P〈0.05)。结论:血清钡、硼、硅水平下降可能与稳定型心绞痛及冠状动脉痉挛有关.而血清钡、硼、硅水平下降及钼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灵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在脑卒中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首次发病在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97例为研究组,其中连续发热48~72h有80例,对其再次取血进行血清HS-CRP、PcT含量测定,以体温38.5℃为界,分为高体温组29例,低体温组51例;48例中老年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HS'-CRP与PCT含量,并根据临床资料和统计分析,评价其与脑卒中的疗效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Hs_CRP、PC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高体温组Hs-CRP、PCT含量显著高于低体温组和体温正常组(P〈0.01),HS—CRP在高体温组和低体温组中的阳性率基本相同,和细菌阳性率在高体温组及低体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T含量升高在诊断细菌性感染方面优于Hs-CRP。结论根据血清HS-CRP、PCT含量测定可指导脑卒中患者高热时抗生素治疗的选择,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及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