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耀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370-2371
目的:探讨脑CT蛛网膜下腔造影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的蛛网膜下腔造影结果,对比其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结论:脑CT蛛网膜下腔造影可有效的指导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治疗方法的选择.根据其造影的结果,可以将其区分为硬膜外型和硬膜下型.前者多见于年轻的急性病例,钻孔引流治疗效果好.后者多见于老年人,病程缓慢,保守治疗大多有效,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效果差,如需手术宜选择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53例,积液量:<60 ml 27例,60~100 ml 17例,>100 ml 9例。手术治疗21例,单侧硬膜下腔-腹腔分流11例,单侧钻孔引流8例,双侧钻孔引流2例。结果:保守治疗32例中21例积液消失,6例积液减少,2例积液无明显变化,3例伤后2~3月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治愈;手术治疗21例中19例一次治愈,2例术后复发,改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后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不同时期采取相应手术方法;保守治疗期间CT动态复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6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3例采用保守治疗,39例临床痊愈。手术23例,积孔引流加外引流13例,复发6例,给予再次行引流加蛛网膜造瘘5例痊愈,1例第3次行开颅积液包膜大部切除而痊愈。钻孔引流加蛛网膜造瘘术9例,8例痊愈,复发1例。死亡2例,占全组病人3.2%。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大部分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钻孔引流加蛛网膜造瘘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11例经CT及手术证实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提出了广泛硬膜下积液的形成原因。讨论了CT诊断价值,认为CT未显影者是因积液内混入血液使其CT值接近脑组织所致,可根据占位效应考虑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可能。治疗以钻孔引流为主,对广泛硬膜下积液应行硬膜下腔持续引流直到脑组织逐步复位积液腔闭合。  相似文献   

5.
秦越 《当代医学》2009,15(32):76-7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外伤后硬脑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8例外伤后硬脑膜下积液病例,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进行讨论。结论外伤后硬膜下积液大多愈合良好,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蛛网膜下腔造影的结果区分为蛛网膜外和蛛网膜下腔两种,后者引流治疗效果差,更宜于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不同类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不同类型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形成机制 ,以及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  2 8例不同类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CT资料以及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蛛网膜外的硬膜下积液发生较早 ,在手术治疗明显有效的 13例患者中 ,11例属该种积液。而蛛网膜下的硬膜下积液发生较晚 ,对该种积液施行手术的 8例老年患者 ,不仅术前、术后临床表现相似 ,而且 CT及积液也无明显差别。结论 硬膜下积液分为蛛网膜外及蛛网膜下积液 2种 ,蛛网膜外的硬膜下积液手术效果明显 ,而蛛网膜下的硬膜下积液手术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颞肌填塞、蛛网膜造瘘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57例进展型、有脑受压或临床症状明显的稳定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均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颞肌填塞、蛛网膜造瘘加持续硬膜下外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与32例单纯行持续硬膜下外引流术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20例积液消失,8例明显减少,一个月内积液消失20例.对照组 11例积液消失,8例积液明显减少,8例积液无明显好转,一个月内积液消失11例.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颞肌填塞、蛛网膜造瘘加持续硬膜下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32例。均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术后5例患者积液复发,3例改行低压分流阀进行硬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2例改行开颅积液包膜剥除术,结果钻孔引流术后27例一次性治愈,5例术后积液复发,3例改行低压分流阀进行硬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后治愈。2例改行开颅积液包膜剥除术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一旦符合手术指征需及时尽早行钻孔引流术,大部分患者可治愈,少数易复发患者可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及积液包膜剥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分析患者由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针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血肿情况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中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留置硬膜下血肿腔引流管。结果:10例患者均经钻孔引流治疗后痊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有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可能,钻孔引流治疗是比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瑄  夏佐中  梁平  李映良  周渝冬 《重庆医学》2007,36(15):1467-1468
目的 探讨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均由CT或MRI确诊,根据积液量和病程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4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前囟侧角穿刺持续引流,14例行颅骨钻孔硬膜下腔置管外引流,12例行开颅清除积液、切除脏层囊壁,10例行蛛网膜造瘘及颞肌填塞术.术后痊愈36例,好转8例,无效4例,无死亡.结论 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儿可根据不同的积液量和病程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原发脑损伤不重,治疗及时合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唐建勋 《吉林医学》2012,33(16):3481-3482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6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38例,其中治愈35例(92.1%),3例在伤后3~4个月行单侧钻孔引流术后治愈;采取手术治疗24例,其中单侧或双侧钻孔引流术21例行骨窗开颅积液包膜剥除,蛛网膜撕口术5例,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2例。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大部分经内科保守治疗有效,有手术指征者行手术治疗,术式首选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85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发生时间、部位及治疗,并随访(3 -6)个月.结果:69例(81.2%)采用保守治疗,其中65例治愈,4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16例(18.8%):采用钻孔引流术11例,治愈8例,3例复发;经开窗蛛网膜脑池沟通引流8例...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收集外伤性硬膜下积液79例,积液均位于幕上,其中单侧积液49例,双侧积液30例。积液量:<60ml37例,~100ml24例,>100ml18例。手术治疗48例中44例采用钻孔引流术,2例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2例行中线旁囟门外角穿刺引流术,1例为脑内血肿清除术后合并硬膜下积液,行骨瓣开颅蛛网膜造漏及颞肌填塞术;非手术治疗31例。结果:手术治疗48例中47例一次治愈,有1例采用钻孔引流术失败而改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愈;非手术治疗31例中6例于伤后1~3个月演变为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治愈,7例积液减少或未增加,18例积液消失。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用。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SubduralEf-fusion)是外伤或手术引起蛛网膜撕裂,形成活瓣,使脑脊液进入硬膜下腔不能回流,或液体进入硬膜下腔后,蛛网膜破裂处被血肿或水肿阻塞而形成。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27例,根据积液量的多少、位置、病人的全身情况,我们采用了骨瓣开颅积液清除、颅骨钻孔闭式引流、锥颅生理盐水冲洗等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7例病员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2~68岁不等,平均22.4岁。其中车撞伤12例,坠落伤8例,脑外科手术后7例。积液部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在积液最厚处作头皮切口,长3cm,颅骨钻孔,切开硬膜,硬膜下积液处内置2~3cm分流管,将腹腔分流管远端裂隙部分剪去,通过皮下隧道置入腹腔。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7天复查头颅CT,积液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随访6个月,再次复查头颅CT,硬膜下积液消失者29例,硬膜下积液明显缩小者6例。结论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安全可靠,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经验。方法:对5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3年,总有效率94.7%,3例死亡。结论: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中,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对于慢性、复发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行开颅积液包膜剥脱,蛛网膜撕口使积液腔与蛛网膜下腔充分相交通,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并Ommaya囊皮下置入术治疗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采用钻孔引流并Ommaya囊皮下置入术治疗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经1~2年随访,复查CT显示硬膜下积液完全或基本消失41例,大部分消失18例,较前减少8例。结论钻孔引流并Ommaya囊皮下置入术治疗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易感染及可反复多次引流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及预后改善作用。方法:对我科8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80例病人均有脑膜刺激征,不同程度头疼、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常规组40例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早期持续性腰大池引流。结果:疗效按临床症状缓解和或治愈时间;头颅CT高密度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随访6个月发生脑积水或硬膜下积液机率评判。常规组临床缓解时间在7~14天,治愈13~19天,总体平均时间12±2天。头颅CT高密度消失时间平均7天。随访6个月发生脑积水3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硬膜下积液6例,腰大池引流后治愈;平均住院14天;对照组临床缓解时间在3~5天,治愈5~8天,总体平均时间6±1天。头颅CT高密度消失时间3天。随访6个月无脑积水发生,硬膜下积液发生1例,钻孔引流后治愈。l例发生蛛网下腔感染,经调整抗生素及鞘内注射抗生素治愈。平均住院8天。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作用明显,值得常规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原因、发病过程及治疗体会。方法观察分析8例患者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硬膜下积液无论手术与保守治疗均有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硬膜下积液是由于外伤致蛛网膜破裂,在破裂处形成活瓣装置使脑脊液流入硬膜下腔,不能回流,积液量达到一定程度,静脉受到过度牵拉,导致破裂、出血,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李义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X):34-34,60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10年,总有效率98.5%,3例死亡。结论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中,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对于慢性、复发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开颅积液包膜剥脱、蛛网膜撕口、开窗,使积液腔与蛛网膜下腔充分相通,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