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L)、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对深圳地区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出入境人员25783人,检出梅毒感染120例,总感染率为0.47%,其中男性感染率为0.49%,女性感染率为0.20%,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感染率;从不同类别人员感染情况看,出国劳务人员梅毒感染率最高;梅毒感染率随着年龄组的增长而呈显著递增趋势。[结论]应对出入境人员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进行行为干预,以降低梅毒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梅毒在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特点,为传染病监测和积极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2011—2013年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实验同时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3种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2011—2013年连云港口岸共监测出入境人员33914名,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71例,阳性率0.51%.男性感染率为0.50%,女性感染率为0.52%,男女之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0324,P〉0.05)。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20~49岁年龄段,占感染总人数的94.74%。梅毒感染者的人群分布表明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感染总人数的82.46%,其次为交通员工,占感染总人数的11.11%。结论切实加强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的同时,应积极做好预防保健咨询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从源头上切断梅毒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梅毒在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特点,为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实验同时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法(TPPA)3种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12693名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抗体阳性73例,阳性率0.58%。男性感染率为0.57%,女性感染率为0.59%,男女之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65,P〉0.05)。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20-49岁年龄段,占感染总人数的90.41%。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83.56%:其次为交通员工,占感染总人数的9.59%。结论切实加强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的同时,应积极做好预防保健咨询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从源头上切断梅毒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同时采用2种试验方法检测梅毒抗体对提高检出率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对梅毒的检出率和检测的准确性,做好对口岸控制传染病的监泅,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管理,防止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TRUST)和梅索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43g名入境人员血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TPPA试验检出阳性者共41例,抗体摘度均大于1:160,阳性检出率为0.94%;TRUST初筛试验阳性者为12例,阴性检出率为0.28%;而TRUST初筛试验阴性,TPPA确诊试验阳性者为29例,占被检总数的0.67%。[结论]在口岸出入境人员中采用TRUST和TPPA试验同时进行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可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2000~2002年黑河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了解黑河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对黑河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15148人次,检出HBsAg阳性1291例,感染率8.52%;梅毒感染41例,感染率0.27%;未检出HIV感染者。各类人员之间HBsAg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20岁以下年龄组HBsAg阳性率高于其它4个年龄组;各年度比较,HBsAg阳性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各类人群中,交通员工、从业人员未检出梅毒感染者,其它3类人群间相比,归国人员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公务、商人员和出国劳务人员;不同性别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性;20岁以下年龄组未检出梅毒感染者,其它4个年龄组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2000~2002年,梅毒感染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结论] 20岁以下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高,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应在该人群中积极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降低其感染率。应将归国人员作为梅毒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丽水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分布状况与趋势,以确定重点监测对象,为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的18848名丽水出入境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2005~2006年间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进行初筛,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2007年起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普查,TPPA阳性者再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进一步检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对梅毒感染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211人,检出率为1.12%,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17%,女性检出率为1.07%,各年龄组中以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8.87%: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要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行为干预,特别是加强性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这一人群的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员近5年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6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反应(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在289339名受检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751例,总感染率为0.26%;其中男性感染率为0.25%,女性感染率为0.01%,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感染率(χ^2=33.874,P〈0.01);感染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0-49岁,占感染者总数的63.3%;职业以交通员工为主,占感染者总数的62.1%;港台人员及境外人员占感染者总数的55.8%。[结论]应加强对口岸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及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梅毒等性病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泉州口岸各类出入境人员中疾病分布情况,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泉州口岸2001—2007年36379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一般检查、X线检查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肝功(ALT)、梅毒(RPR、TPPA)、HIV抗体检测。[结果]泉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以船员最多,占体检总人数的60.29%。共检出各类传染病6239例,检出率为17.15%。其中HBsAg阳性6089例,梅毒101例,肺结核40例,HIV抗体阳性9例。[结论]HBsAg阳性、梅毒、肺结核是影响泉州口岸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HIV感染者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交通员工,境外人员,劳务人员,公务,商务人员是本口岸传染病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口岸传染病的监测工作,普及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传人传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烟台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分布状况和趋势,确定重点监测对象,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受检者血清样本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实验法(TPPA)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在检测对象中检出的74例梅毒感染者,梅毒感染率为0.20%,男女感染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于21-50岁的中青年感染者构成比为78.39%,入境人员梅毒感染率较往年显著增高。传播途径依然以性传播为主,临床表现不明显,感染以潜伏梅毒居多。结论做好传染病监测的同时,应积极做好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和咨询工作,加强对远洋船员、劳务人员等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做好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和监管,提高出入境人员的防病意识,降低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006—2007年丹东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丹东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梅毒的感染情况,为加强传染病监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经丹东口岸出入境的12102名出入境人员进行HBsAg、抗-HC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12102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3种传染病感染者839例,总检出率为6.3%,其中HBsAg阳性630例,检出率为5.21%;抗-HCV阳性101例,检出率为0.83%;梅毒感染者108例,检出率为0.89%。从年龄分析来看,以30-39岁年龄组传染病检出率最高,为8.87%。从国籍分析来看,朝鲜籍和中国籍人员传染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33%和7.08%。[结论]乙型肝炎是影响丹东口岸出入境人员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为切实保护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丹东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将朝鲜籍和中国籍以及30-39岁中年出入境人员列为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2003—2009年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的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哨点监测方法,于2003—2009年在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采集监测对象的血清标本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HCV)抗体检测,采用SPSS13.0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03—2009年,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表面抗原和丙肝抗体的总感染率分别为0.01%、0.18%、5.31%和0.18%。不同类别的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等传染病流行仍较严重,应继续加强监测,最大程度地降低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阳性率,减少性病传染病向境内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梅毒检测方法,为制定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35 872名出入境人员血清标本,采用ELISA、TRUST、TPP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结果35 872份血清标本,ELISA法阳性217份,阳性率为0.604%。TRUST法阳性97份,阳性率为0.270%。TPPA法阳性205份,阳性率为0.571%。ELISA和TPPA法无显著性差异(χ~2=0.343,P>0.05);TRUST法和TPPA法有显著性差异(χ~2=38.786,P<0.005)。结论ELISA法是大批量标本筛查的理想方法,阳性则用TPPA进行确认,TRUST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判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及与梅毒、艾滋病病毒(HIV)、乙肝、丙肝共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在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群开展HIV、梅毒、乙肝、丙肝检测,对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重庆口岸共监测出入境人员54100名,梅毒抗体阳性963例,检出率1.78%。合并感染情况为:963例梅毒阳性感染者中,乙肝合并感染91例;梅毒与HIV合并感染4例,占HIV感染总数的10%(HIV阳性40例);梅毒与丙肝合并感染10例;梅毒、乙肝、丙肝三种合并感染2例;梅毒、乙肝、HIV合并感染1例;总合并感染率0.20%。结论应加强我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工作,尤其是劳务人员的监测,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以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患者的检出率,并且给予患者指导和教育,提高人们健康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81名出入境人员标本中的梅毒指标、阳性结果,同时采用TRUST法复检和TPPA法确认,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感染情况。结果目前口岸梅毒监测工作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按现行检验规程若单一采用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作为初筛方法,容易造成梅毒患者漏检;由于漏检使患者忽视疾病的潜在危害,延误治疗;患者对性病知识认识不深,自我防范意识差,增大传染病传播的风险。结论口岸梅毒监测的血清学试验应以ELISA法作筛查,阳性结果以TPPA法确认和TRUST法判断传染性,对于患者应给予治疗建议,加强性病知识宣传教育,以提高检验检疫部门的传染病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状况,掌握本地区梅毒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P-ELISA试验初筛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确认,对2003 ̄2005年17 696名经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48例,总检出率为0.27%。梅毒感染者中,以劳务人员和旅游探亲人员为主,男女之比为3.8:1,年龄分布在30 ̄60岁之间,以30 ̄49岁为主,占77.08%,感染途径以婚外性接触感染为主。〔结论〕在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过程中,应加强更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监测水平,尽早控制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丽水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分布状况与趋势,以确定重点监测对象,为国境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的18848名丽水出入境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2005~2006年间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后再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2007年起首先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普查,TPPA阳性者再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进一步检测。并对梅毒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211人,检出率为1.12%,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17%,女性检出率为1.07%,各年龄组中以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8.87%;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要加强对丽水出入境人员的行为干预,特别是加强性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这一人群的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已婚妊娠梅毒患者配偶的梅毒感染情况,并从妊娠梅毒患者及配偶自身角度分析影响配偶感染梅毒的因素。方法 对2008-2011年间在深圳市确诊感染梅毒的已婚孕产妇进行调查和配偶追踪,并对就诊的配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eponema pallidum purtide assay,TPPA)检测,通过问卷收集已婚妊娠梅毒患者及其配偶的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配偶感染梅毒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已婚妊娠梅毒患者及其配偶2 261对。接受调查的配偶中,528例TRUST和TPPA均阳性(23.35%),129例仅TPPA阳性(5.71%),配偶的梅毒感染率为29.06%(657/2 261)。妊娠梅毒患者血清滴度≥1:8、疾病诊断为早期梅毒和足量治疗后者其配偶感染梅毒的风险较高(均有P<0.05)。配偶文化水平在高中及以下、自身存在多性伴行为者其感染梅毒的风险较高(均有P<0.05)。结论 已婚妊娠梅毒患者的配偶具有较高的梅毒感染率,妊娠梅毒患者的梅毒血清滴度水平、疾病诊断情况以及配偶的多性伴行为等是影响配偶感染梅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梅毒检测方法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1542例门诊标本同时用梅毒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检测,阳性标本再用TPPA确证。结果:TPPA确证阳性的159例标本中,ELISA检出158例阳性,检出率99.4%,TRUST检出110例阳性,检出率69.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样本OD值的高低与TPPA和TRUST的符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TRUST仅适合于梅毒治疗的滴度检测及疗效观察,ELISA灵敏度高,适合于筛查,TPPA特异性好,适合于筛查后的确认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梅毒在满洲里口岸出入境人员及口岸从业人员中的感染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初筛,使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阳性者进行确认,同时使用TRUST或RPR法进行滴度测定。结果3636名出入境人员及口岸从业人员中,检出梅毒抗体阳性46例,阳性率1.27%,其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男女之间梅毒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X^2=0.32,P〉0.05)。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31~50岁年龄段,占总感染人数的78.26%。梅毒感染者的人群分布表明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感染人数的69.57%,其次为商务人员,占总感染人数的21.74%。结论应加强对口岸出入境人员及口岸从业人员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梅毒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