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朝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433-1434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乃临证之常见病及多发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临床症状,从寒热虚实进行辨治,力求抓住疾病本质,拨冗见真,除繁就简,常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心得总结如下,以襄同行。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为临床常见病症。笔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满意。叙及体会如下。1肝胃不和症见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胃镜下见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或有胆汁反流。治宜舒肝解郁,理气和胃。  相似文献   

3.
王芸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07-1008
胃脘痛属临床常见及多发病症,病机关键为胃阴不足、气滞血瘀、脾胃气虚或湿浊中阻。现将笔者分型论治体会叙及如下。  相似文献   

4.
潘万雄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12-1013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以胃脘部疼痛(隐痛、胀痛、甚或剧痛)为主症,并伴有腹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吞酸嘈杂、头晕乏力等症。常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累、受寒等发作,与胃肝、脾关系密切,而且临床以本虚标实证居多。笔者运用中医辨证,采用调理胃、肝、脾3脏的5种方法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且远期疗效巩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林玉  范翼湘 《光明中医》2009,24(11):2170-2171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痛甚时牵连胁背或兼见神疲乏力、胃脘部胀闷不适、纳差、恶心呕吐、嗳气、泛酸、大便溏薄或便秘,甚则呕血便血等。中医胃脘痛包括了现代医学急慢性胃炎、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胆囊炎、胆道蛔虫症、消化道息肉等。  相似文献   

6.
胃、十二指肠溃疡多发于20-50岁,以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慢性胃脘痛缠绵难愈,治疗殊难奏效。笔者治疗胃脘痛十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略述其常用的辨证七法。  相似文献   

7.
2003年~2005年,我们观察治疗胃脘痛58例,以舌诊指导辨治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寒邪犯胃杨某,男,76岁。有气管炎病史,因冷食胃脘胀痛,喜暖喜按,畏寒,手足冰冷,呕吐清水,咳嗽白痰,舌苔白厚腻滑,脉象沉紧。患者阳虚,受凉饮冷,致寒湿停于中焦,中阳被困,寒湿内生,痰湿中阻,故舌  相似文献   

8.
本人在临床诊治中体会到 ,胃脘痛的辨证治疗 ,首先须辨明虚实。治疗上胃宜降则和 ,“降”是胃的生理功能特征 ,而“滞”是胃的病理特点 ,所以治疗胃脘痛要着眼于一个“通”字 ,“通则不痛”,胃实者宜导滞祛邪 ,胃虚者宜补虚行滞 ,灵活运用 ,方可收效。以下是本人辨治胃脘痛的一点体会。1 肝胃郁热本证以胃脘灼痛 ,嘈杂呕吐泛酸 ,口干苦喜饮 ,大便干结 ,小便色黄 ,舌红苔黄 ,脉弦数为主症。治宜降逆通便 ,疏肝和胃。方用生大黄、吴茱萸、制香附、延胡索、广木香、乌贼骨、煅瓦楞子、浙贝、川朴、砂仁、白豆蔻、青皮、陈皮、半夏、炒枳实。此…  相似文献   

9.
10.
<正>朱迪教授,主任医师,湖湘名中医,历任湖南省医保局及湖南省电力医保局特聘专家,中华全国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委员会委员。从事内科临床、教学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现将朱教授以疏肝和胃法治疗胃脘痛验案列举于此。案1向某,女,39岁。因反复胃脘部疼痛不适1周前  相似文献   

11.
<正>胃脘痛是消化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多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也见于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食管炎等。胃脘痛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古代曾将胃脘痛和心经病变引起的心痛混为一谈,后世医家将胃脘痛和心痛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之腑,病有寒热虚实之分,临证当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才能效验。笔者略陈管见,将胃脘痛临床治疗概括为八法。  相似文献   

12.
王焕生,副主任中医师,中医世家出身,自幼随其父王正宇教授学习中医,深得其传。擅长内科杂症的诊疗,尤精于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在临床实践中将胃脘痛分为4型5证辨证治疗,疗效甚佳,现详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李寿山 《中医杂志》1990,31(2):14-15
胃脘痛系泛指上腹部痛而言,脘者即上腹部近心窝处上下左右是也。盖贲门为上脘,幽门为下脘,上下脘之间为中脘,此三脘部通称为胃脘.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当胃体充盈之时其  相似文献   

14.
15.
周艳玲 《新中医》1994,26(8):19-19
香砂六君子汤治胃脘痛2则周艳玲《和剂局方》载香砂六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法半夏、木香、砂仁8味药组成。本方药性平和,组方严谨,是调和脾胃,治疗胃脘痛之要方。胃脘痛是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  相似文献   

16.
徐学义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擅长对脾胃病的辨治诊疗。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现从"首要审辨虚实""次当厘清脏腑""治疗重在调理气机"等方面总结徐老对于胃脘痛的辨治思路;并结合具体病案,针对不同的证型,概括徐老"散寒温胃,行气止痛";"调气和胃,泄肝清中";"疏血活络,理气安痛";"益气补脾,寒热平调";"滋养胃阴,补而兼行"的治胃病五法。  相似文献   

17.
浅谈治胃脘痛三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以疏肝和胃、健脾和胃、补肾和胃三种方法治疗胃脘痛,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探讨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纵观今年内有关胃脘痛辨治的临床报告,可综合为以下五点分而述之:经方新探、新法初探、名老中医经验、临床冶验和中西医合参.  相似文献   

19.
<正>1病机以气滞为要一方面胃主纳且降浊,脾主化而升清;胃喜润而恶燥,脾喜燥而恶湿。二者纳化相合,升降相因,燥润相济,共主化育。一旦气机壅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形成气滞。又脾胃虚弱,传化失司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段富津教授治疗胃脘痛的辨治经验,提出了诊病要每病细参,寻因为主;辨证应分虚实、辨寒热,明气血;治病以疗气血为首,以通为顺;并注重病中、病后调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