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致硬膜下腔麻醉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永生 《河北医学》2002,8(9):864-864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36岁 ,陈旧性宫外孕。欲行开腹探查术 ,硬膜外麻醉 ,于L2~ 3穿刺 ,突破感明显、负压试验阳性 ,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 ,置管顺利 ,注入试验剂量 2 %利多卡因 5ml。 5min后双下肢有发热感 ,运动障碍 ,测得阻滞平面达T8,1 0min后升至T6 ,注药后 1 5min开始手术 ,无痛 ,稍感说话费力 ,血压由 1 6/ 1 1kPa降至 1 2 / 8kPa ,40min后病人有痛感 ,追加 1 .33 %利多卡因 1ml,麻醉平面达T8。手术结束后反复回抽未见脑脊液。于第二次注药后 1h左右麻醉消退。经硬膜外导管注入碘剂 1ml行椎管造影 ,荧…  相似文献   

2.
宫外孕患者,失血量大,病情危重,明确诊断后积极做手术前准备,边抗休克边手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64例,年龄20~49岁,平均366±753岁,体重40~70kg,平均585±848kg。静吸复合全麻2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39例。12 麻醉方法轻、中度休克可慎用硬膜外麻醉,重度休克宜选择全麻。全麻诱导采用对循环抑制轻的安定,芬太尼,减少硫贲妥钠用量,以免血压进一步下降,吸入低浓度安(异)氟(05%~15%)醚,间断静注潘可罗宁,氯胺酮维持麻醉。硬膜外采用低浓度小剂量给药,2%利多卡因5ml5min后无脊麻征象,15%利多卡因6~8ml作为维持量,术者…  相似文献   

3.
孙建 《黑龙江医学》2002,26(8):653-653
1 典型病例与处理患者 ,女 ,2 5岁。足月妊娠 ,早破水 ,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前患者血压 12 6 / 8 0kPa ,脉搏 84次 /min ,呼吸 18次 /min。在常规消毒后行硬膜外穿刺术 ,穿刺成功 ,给予试验量 1 6 %利多卡因 5ml,5min后患者一切正常 ,给予全量 1 6 %利多卡因溶液 15ml,10min后 ,麻醉平面在L4~T8,血压 12 0 / 7 6kPa ,脉搏 80次 /min ,手术开始。 2 0min后 ,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无力及烦燥不安。继而发展为呼吸量不足。血压 10 6 / 7 0kPa ,脉搏 88次 /min ,平面在C4~L4…  相似文献   

4.
根据剖腹产术血压的变化 ,就本院 5 0例临床分析探讨其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996年 10月~ 11月 ,我院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产术 90例 ,随机抽样 5 0例进行统计分析。2 麻醉方法5 0例产妇选择L2 ~L3 间隙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用1 5 %利多卡因。试验量为 1 5 %利多卡因 5ml,总量 17~2 2ml,麻醉平面T6~S2 。3 讨论根据麻醉与液动力学关系 ,剖腹产围手术期血压下降的原因有 :(1)硬膜外麻醉可能阻断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使麻醉平面以内的血管扩张 ,血液再分布 ;(2 )麻醉后导致腹肌松驰 ,妊娠子宫对位于脊柱右侧的下腔静脉以及脊…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5 0岁 ,因右股骨颈骨折 ,活动受限 ,卧床 2 0余天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心肺、化验、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 ,有青霉素过敏史。术前肌注鲁米那钠 0 1g、阿托品 0 5mg。入室测血压 14 7/ 9 1kPa ,心率 90次·min- 1,脉搏血氧饱和度 98%。选L2 - 3 间隙顺利穿刺 ,向头置管 3cm ,平卧后硬膜外腔给予试验量 2 %利多卡因4ml。 5min后测阻滞平面T8- L3 ,再给予 2 %利多卡因 6ml,血压、心率平稳 ,病人无不适感 ,选左侧卧位。术前 5min静脉小壶加入度非合剂 1 5ml,加速滴入 ,患者安静入睡…  相似文献   

6.
本院于 1994~ 1998年 ,对ASAⅠ~Ⅱ级择期手术 98例应用亚分离量氯胺酮、安定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 ,有效 ,安全 ,方便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8例中 ,男 52例 ,女 4 6例 ,年龄 8~ 70岁。均为T8~L5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种类均为腹腔、盆腔手术。手术时间最短 39min ,最长8h 36min ,平均 2h 2 5min。1 2 方法 术前用药 :鲁米那 0 1mg、阿托品 0 5mg(儿童鲁米那 50mg、阿托品 0 3mg)。硬膜外用药 :2 %利多卡因内含 1∶2 0万浓度的肾上腺素 ,阻滞范围 7 5± 1 5个节段 ,阻滞范围确定 ,完善…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2 0 0 1年 ,我们对 1 6 5例肛肠手术用小剂量利多卡因腰麻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情况 男 1 5 2例 ,女 1 3例 ;年龄 1 8岁~ 4 6岁 ,平均 2 9.6岁 ;体重 5 4kg~ 82kg。血栓性外痔 5 4例 ,ASSAI~Ⅱ级。2 方法 术前 30min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 ,苯巴比妥钠 0 .1 g。进入手术间后 ,病人取左侧卧位 ,用 7号腰麻穿刺针在腰 3~ 4或腰 4~ 5间隙 ,穿刺成功后 ,斜面转向尾侧 ,注入 2 %利多卡因 2ml,1分钟注完。平躺3min~ 5min ,平面固定后 ,改为膀胱截石位。术中监测血压、脉搏。结…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2 8岁。因重度妊高征 ,拟施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取左侧卧位选L2 ~L3椎间 ,行硬膜外穿刺。因患者全身浮肿 ,穿刺点定位不清 ,重复穿刺时间长。穿刺成功抽吸无血 ,无脑脊液 ,尾向置管 3.5cm ,再次作回抽试验无液体回流。注 2 %利多卡因试验量 4ml,含 1∶2 0万肾上腺素 ,5min后测无腰麻征 ,分次追加麻醉药共 10ml。 15min后手术开始 ,麻醉平面固定T8~S2 。术中抽吸腹腔积水 10 0 0ml,生命指征平稳 ,麻醉效果佳。术毕拔硬膜外导管 ,安返病房。术后 9h患者自述腰部被敷较湿。查体 :穿刺点渗出能成行下流 ,“…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判断椎管内神经阻滞平面的方法通常为针刺法。有报道说通过触摸皮肤磨擦阻力改变来判断椎管内神经阻滞平面的方法 ,我们做了临床验证。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以 5 1例硬膜外阻滞下行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为对象 ,男 2 0例 ,女 31例 ,年龄 2 1~ 6 6岁。1.2 观察方法 :麻醉前用药为肌注安定 1 0mg,阿托品 0 .5mg或东莨菪碱 0 .3mg。硬膜外阻滞穿刺点 :胆囊手术 1 7例取T9~ 10 ;阑尾手术 2 1例取T12 ~L1;腹股沟疝、剖宫产手术 1 3例取L1~ 2 ,均向上置管 3cm。硬膜外注入试验量 2 %利多卡因5ml,1 0min后测定 ,…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999年 4月 ,对 1例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者 ,术中发生心搏骤停进行了及时抢救 ,复苏良好 ,现报道如下。1 病例  患者 ,女性 ,44岁 ,因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一般情况尚可 ,术前检查心电图正常 ,术前用药肌注安定 10mg,阿托品 0 .5mg。于L2~ 3 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 ,向头方置管 3.0cm ,置管时稍感不畅 ,回抽无脑脊液。注入 1.5 %利多卡因 5ml,阻滞平面为T10 ~L1,10min后再经导管注入 1.5 %利多卡因 13ml,阻滞平面为T6~S3 ,开始手术后麻醉效果好 ,间隙30min后 ,又注入 1.0 %利多卡因加 0 …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性 ,4 6岁。急性阑尾炎 ,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Bp14 7/ 9 3KPa、HR84次 /min ,于T11~ 12 间隙正入法穿刺 ,向头端顺利置管 3cm ,给予1 5%利多卡因 5ml试验量 ,5min时测平面 ,右侧无平面 ,左侧达T9~L2 ,血压未下降。 10min后开始手术 ,打开腹膜时疼痛加剧 ,给予氟芬 1/ 2剂量 ,疼痛未缓解 ,随即又经导管缓慢注药 8ml,约 10min患者主诉头晕 ,左面部发胀 ,鼻塞感 ,检查见左眼睑下垂、眼裂变窄、瞳孔较对侧小 ,面红而无汗。诊断为霍纳氏综合征。再测得平面已达C7,Bp10 6/7 6KPa …  相似文献   

12.
王兴权  王春艳 《黑龙江医学》2001,25(12):960-960
1999年以来 ,我科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下施行上肢手部冻伤截肢术 ,左手部 15例 ,右手部 2 0例 ,双手部 2例 ,5 0岁以上2例 ,计 37例 ,现报告如下。1 方法男性 2 1例 ,女性 16例。年龄 4 2~ 6 7岁。均为冻伤性左、右手及双手指干性坏死。体重 4 0~ 80kg ,ASAⅠ -Ⅲ级。手术种类均无明显差异。术前 1h肌注阿托品 0 5mg ,入室后监测BP、SPO2 、HR、开放静脉。选择C7-T1椎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 3~ 4cm。平卧后 ,于硬膜外导管注入试验剂量1 5 %利多卡因 5ml。 5min后推入 1 5 %利多卡因 15ml,间隔30min注入 1…  相似文献   

13.
例 1,男 ,5 8岁。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 ,穿刺成功并确认无腰麻症象后 ,注入 2 %利多卡因共 16ml,静注杜氟 1/ 2量及氯胺酮 2 0mg ,开始手术。约 2min后 ,发现病人口唇变紫 ,呼吸消失 ,颈动脉搏动摸不到 ,即加压给氧 ,胸外心脏按压 ,静注肾上腺素 3mg(分三次 )后  相似文献   

14.
椎间盘镜手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 ,有关其麻醉方法仅见以局部浸润麻醉为主 ,未见硬膜外麻醉开展的报道。我院近来作了 2 1例椎间盘镜手术 ,均采用了硬膜外麻醉 ,现将有关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1例患者中 ,男性 15例 ,女性 6例 ,年龄 4 0 - 5 7岁 ,术前检查心肺功能未见异常 ,ASAⅠ -Ⅱ级。1 2 麻醉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mg ,入手术室后先侧卧位行硬膜外穿刺 ,依手术部位选取节段穿刺并尾向置管 ,确定穿刺成功后 ,继以 2 %利多卡因 3- 5ml作试验剂量 ,出现麻醉平面后 ,首次追加 2 %利多卡因 8- 1…  相似文献   

15.
张坤全 《广东医学》2001,22(11):1014-1014
患者 ,女 ,2 6岁。初诊为急性腹膜炎、胃肠道穿孔 ,拟行剖腹探查术 ,入室前肌注苯巴比妥 0 1g,阿托品 0 5mg,入室时患者烦躁 ,四肢湿冷 ,血压 7/ 5kPa ,心率 13 8次 /min,呼吸 2 4次 /min,SpO292 % ,接心电示波监护 ,鼻导管吸氧。在病房补液带入室 ,5 0g/L葡萄糖 2 5 0ml加入阿拉明 10 0mg ,多巴胺 10 0mg静脉滴注维持血压。选用硬膜外麻醉 ,取T8-9间隙穿刺 ,过程顺利 ,回抽无脊液 ,向头置管 4cm ,平卧后分别推注 2 %利多卡因共 10ml,10min后测得麻醉平面在T6 ~L12 之间 ,随着麻醉平面的出现 ,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16.
对83例心脏病人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急症非心脏手术进行了分析。硬膜外麻醉采取小剂量,分次给药的原则,1.5%~2%利多卡因首量10ml左右,麻醉效果全部满意。术中常规面罩吸氧,维持水电平衡,加强呼吸、心电及血压监测,针对心脏病种类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维持生理功能稳定,麻醉手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者。结果表明,分次小量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对伴心脏病的急症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 10 0例剖宫产患者在手术结束前 2 0min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后给予吗啡 2mg ,氟哌利多1mg ,加 0 9%生理盐水至 5ml镇痛 ,观察 2 4h。现总结如下。1 注意观察血压由于病人的麻醉平面还未完全消失 ,病人的血压可能还会下降。因此 ,产妇到病房后应立即测量血压、脉搏 ,并且观察病人的呼吸、意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回病房后 30min内 ,每 10min测 1次血压、脉搏。并依据病人情况适时调节输液速度 ,使病人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医生。 30min后 ,可每隔 2 0~ 30min巡视 1次病人。2 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不同给药方式在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112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Ⅲ级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男55例,女57例,年龄75~91岁.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56例.穿刺点L2~L3,对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3 mL,根据麻醉平面追加2%利多卡因3~5 mL,A组患者调节麻醉平面达T10且固定后根据患者情况硬膜外连续输注2%利多卡因3~5 mL/h,B组患者调节麻醉平面达T1o且固定后根据患者情况术中硬膜外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3~5 mL/h.两组患者术中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记录两组入室、注药后30 min、切皮、手术1h、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麻醉平面、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效果及多巴胺总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硬膜外给药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B组术中追加药物后血压较A组下降明显(P<0.05).A组较B组麻醉平面更加平稳(P<0.01)且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A组患者术中多巴胺总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连续硬膜外麻醉中微量泵持续给药较间断单次给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在不影响麻醉效果的情况下平面更加平稳且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有利于维持循环稳定,提高围术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93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 7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 93例 ,均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收到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 3例 ,女 60例 ,年龄 70~ 93岁 (平均 75 .3岁 )。骨折头下型 46例 ,经颈型 3 2例 ,基底型 15例。伴心、脑血管疾病5 0例 ,糖尿病 2 6例 ,慢性支气管炎 1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取髋关节外侧或后外侧入路 ,选用国产或进口双极人工股骨头 ,手术时间 5 0~ 90min(平均 65min) ,术中出血 10 0~ 40 0ml(平均 2 0 0ml)。术后“木板鞋”固定 ,2 4~ 48h拔引流管 ,应用广谱…  相似文献   

20.
眼科手术要求病人充分安静合作、镇痛完全、眼肌松弛 ,眼球固定不动 ,减轻或消除眼心反射和手术后恢复平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影响手术的效果。我院自 1999年以来 ,在小儿眼科手术中选用氯胺酮、东莨菪碱、利多卡因(简称K·S·L液 :2 %利多卡因 2ml+ 0 .3mg东莨菪碱 + 10 0mg氯胺酮 ,共计 5ml,每毫升含氯胺酮量为2 0mg)及咪唑安定静脉复合麻醉收到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5 8例 ,年龄 3~ 10岁 ,体重 9~ 2 5kg ,手术时间 2 0~ 110min。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东莨碱 0 0 1mg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