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中 ,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NVB)因素逐渐被认识并重视。现将近 10年来我院收治的 12 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出血原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2 8例均为我院近 10年来收治的确诊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其中男 10 6例 ,女 2 2例 ,年龄 32~ 78岁 ,平均 6 0 8岁。全部病例均行胃镜检查 ,主要症状为呕血或黑便 ,呕吐物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1.1 内镜下的表现  1)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EGVB) :曲张的静脉有出血表现 ,未发现其他可…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胃粘膜病变临床探讨张磊随着纤维胃镜的普遍应用,人们注意到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近半数来自胃粘膜病变所致的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本文通过对6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检查结果的分析,结合文献,临床探讨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  相似文献   

3.
赵宪荣 《辽宁医学杂志》1999,13(5):280-280,F003
随着急诊胃镜检查的开展,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逐渐增多,其原因多为合并上消化道粘膜糜烂或溃疡所致。现将我院1990年以来诊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60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60例中男51例,女9例。年龄30~72岁,平均523岁。均有肝硬化,曾呕血或黑便,呕吐物或便潜血阳性。1.2方法 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结果发现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参照Ⅲ级分类法[1]:Ⅲ级者49例,Ⅱ级者9例,Ⅰ级者2例。…  相似文献   

4.
张全胜  梁春利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357-1357
本文分析了我院2002-2005年急诊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4例患者,行急诊进行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4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的内镜特点。方法:对13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h内行胃镜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肝硬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44例,占33.6%,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29例,肝源性溃疡15例。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7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24h内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结果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为主要出血原因(48.72%),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常见合并症,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时应及时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时予以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 80 % ,门脉高压性胃病也是出血的主要原因。据报道 ,门脉高压患者胃肠道出血中约 10 %~ 60 % [1] 存在门脉高压性胃病。我院消化内科 1997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36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肝功能失代偿期 )进行了胃镜检查 ,并对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366例中 ,住院患者 2 0 7例 ,门诊患者 15 9例 ,年龄 36~ 86岁 ,平均年龄 5 4岁 ,其中男性 2 5 1例 ,女性 115例 ,男女之比为 2 .18∶1,其中 13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行分析。方法:急诊胃镜检查尽量在(24-48)小时内进行,观察食管及胃粘膜的变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结果:静脉曲张(Ⅰ~Ⅲ)级98例,其中并非静脉曲张74例出血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0例,占39.2%,非静脉曲张出血占60.8%,高于静脉破裂出血。结论:急诊胃镜检查能提高诊断率,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对出血患者最有效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综合征(PHT)患者合并胃肠道肿瘤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征合并胃肠道肿瘤27例。结果:出血量20~3300ml,2例静脉曲张严重者分别出血500、3300ml。7例出现腹腔积液,经保肝、利尿治疗后,腹腔积液消退;肝功能不全2例,其中1例死亡;切口感染2例;肺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采取的综合治疗方法明显降低了肝硬化门脉高压征合并胃肠道肿瘤的死亡率,说明了肝硬化门脉高压征患者合并胃肠道肿瘤的外科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三年中2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中所发现的15例非曲张静脉出血患者作以简要分析。1 临床资料 三年中(1988~1991)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4例,行急诊胃镜检查的28例,6例因病情危重休克未能检查。 28例患者均有肝硬化临床表现,呕血、黑便、呕吐物或便潜血阳性,胃镜发现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15例为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占53.57%,12例为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占42.86%,1例未找见明显出血病灶。  相似文献   

11.
涂同俊  鲁侠 《中原医刊》2002,29(3):54-55
我院自 1994年 6月至 1998年 6月间 ,应用垂体后叶素及凝血酶联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3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所选均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 ,对垂体后叶素应用有禁忌症者不入选。设同期住院患者 34例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之间病情及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在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治疗组男 2 6例 ,女 10例 ,年龄 2 6~ 6 2岁 ,平均 42岁 ;对照组男 2 5例 ,女 9例 ,年龄 2 8~ 6 0岁 ,平均 41岁。对照组口服云南白…  相似文献   

12.
王宏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07-108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1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电子胃镜检查仔细观察胃黏膜及食道病变。结果:135例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47例(34.8%)。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与门脉高压性胃病有密切关系,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病变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多。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时除考虑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外,还应对PHG引起的出血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98例患者中康复出院83例,未愈自动出院12例,死亡3例。结论:增强预见性意识,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再出血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兆枢 《华夏医学》2001,14(3):349-350
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46例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其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5~ 1999年我院住院患者 46例 ,男 39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5 0 .3岁 ,均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史 ,出血距手术时间 2个月至 14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呕吐物或大便潜血阳性。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 36 h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 ,9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者在内镜下注射 5 %鱼肝油酸钠硬化治疗 ,2例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转外科治疗 ,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均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或善得…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常见症。临床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TIPSS是近几年介入性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新技术。一般在 2 4 h内即可控制出血。我院自 1998年6月至 2 0 0 2年 6月采用了 TIPSS治疗门脉高压症病人 33例 ,术后门脉压力明显降低 ,止血迅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住院的 3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9例 ,年龄为 31~ 6 6岁 (平均 4 6 .5岁 ) ,病程 2~ 2 0 a(平均 9.6 a)。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30例 ,酒精性肝硬化 3…  相似文献   

16.
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治疗肝硬化上消失道出血疗效可靠,早已广泛用于临床。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报道不多,我院自1992年初至1995年10月采用垂体后叶东腹腔内注射方法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2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因呕血或黑便急诊人院,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露脉曲张破裂出血。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约例均为男性。年龄在44~64岁之间,平均年龄54.5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0例,酒精中毒性肝硬化3例,瘀血性肝硬化1冽。(休克者19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王笑秋  王兴鹏 《广西医学》2002,24(4):547-548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因存在肝功能障碍及高阻力、高动力的血液动力学特点 ,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布应与普通人群上消化道出血不同。由于内镜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方法( 1) ,我们回顾分析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1 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经胃镜检查的 1 7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结合文献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男 1 1 3例 ,女 66岁 ,年龄 1 3~ 80岁 ,平均 49.2岁。所有患者均经超声证实存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或既往有明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史。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发生呕血和 /或便血 (黑粪及…  相似文献   

18.
门脉高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一般认为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 ,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应用 ,发现许多患者的出血是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出血。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月收住院 6 4例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经胃镜检查确诊 ,有食道静脉曲张同时发现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出血 17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其中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2 8~6 9岁 ,平均 45 .3岁。肝炎后肝硬化 14例 ,酒精性肝硬化 3例。肝功能 Child- Pugh分级 :A级 4例 ,B级 7例 ,C级 6例。食道静脉曲张 :轻度 2例 ,中度 6例 …  相似文献   

19.
王英 《广东医学》2002,23(11):1121-1121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 ,胃部病变占相当比例。现对我院 1995年 9月至 2 0 0 1年 12月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经胃镜证实有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的 81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进一步了解肝硬化门脉高压时的胃部病变。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1例 ,男 6 3例 ,女18例 ;年龄 30~ 70岁 ,平均 5 4岁。病例来源于该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其中因上消化道出血就诊者 4 2例 (5 2 % )。全部病例均行胃镜检查 ,并同时取胃窦黏膜两块 ,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 ,检查前均未使用过抗Hp药物。1 2 内镜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发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所致的出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占30%~50%。而PHG主要见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4例进行胃镜检查,共查出PHG并出血8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