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痰瘀毒的相关性、痰瘀毒与代谢综合征(痰与代谢综合征、瘀与代谢综合征、毒与代谢综合征、痰瘀毒与代谢综合征)等论述痰瘀毒与代谢综合征。认为,随着"痰瘀毒"理论研究的深入,发现疑难危重病多责之于痰瘀毒。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中的郁和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代谢综合征(MS)近10年来才受到医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现代医学对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中医对于代谢综合征研究近年来也从各个方面展开,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辨证论治,有从痰瘀论治、有从肝脾论治、有从气郁论治。通过分析中医气化与物质代谢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郁和瘀与代谢综合征演变的相关性,提出代谢综合征的发展过程是由郁到瘀的转化过程,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也应针对郁和瘀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日常计步运动量与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指标、血糖水平等代谢综合征危险组成指标来探讨定量计步运动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调查122例青壮年常规健康体检者,测量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指标、血糖水平等代谢综合征危险组成指标,通过计步器测定日常计步运动量,分析计步运动量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同样运动不足的情况下,男性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71%比17%,P<0.01)。男性计步运动量达标者(>7500步/d)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运动不足者(14%比71%,P<0.01)。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生与计步运动量关系不显著。结论青壮年男性计步运动量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运动不足者(<7500步/d)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运动达标者,代谢综合征患者运动量显著低于非代谢综合征者。青壮年女性计步运动量与代谢综合征关系不显著,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几率比男性显著较小。  相似文献   

4.
王昌儒  向楠 《世界中医药》2013,8(12):1412-1413,1444
目的:用中医理论,从肝脾肾功能失调入手,探讨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为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运用中医药理论,对代谢综合征的形成机理进行论证。结果:能量代谢紊乱是代谢综合征形成的根源,脾肾阳虚会使人体的气机运行失常,引起能量代谢失衡从而发生代谢综合征。结论:代谢综合征发生的中医病机当为脾肾阳虚、肝气郁滞、痰浊内阻,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应以疏肝温肾健脾化痰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和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将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54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142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制定中医证候观察表采集中医四诊信息。结果:代谢综合征组的MoCA总分、注意力、抽象能力明显低于非代谢综合征组,其余各项无统计学差异。代谢综合征组分数与MoCA的得分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17,P=0.04。代谢综合征组痰、血瘀最为多见,且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1),非代谢综合征组以阴虚、血虚最为多见。两组的病位均主要涉及肾、肝,其次为脾、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代谢综合征增加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风险。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多有痰湿瘀血停滞。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6,(5):607-608
目的:从中医角度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代谢综合征在2015新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定义COPD定义中是其重要的合并症。这一显著的肺外效应,可加重部分COPD患者的病情。代谢综合征以高血压、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胰岛素血症、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血液高凝状态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本文对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探讨,可基于3点,首先,COPD是不是代谢综合征患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探讨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机制,本文主要从中医上三焦气化的失常,痰、浊、瘀等病理产物的阻滞和肾阳虚衰三方面讨论。最后,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涉及到多个系统,怎样才能更有效的防治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是重要的落脚点。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加重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中医中药对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防治具有独到的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血浆小分子代谢组成分,发现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不同于其它组的血浆代谢图谱,并发现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揭示中医脾气虚证本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脾气虚证提供客观依据和指导。方法:通过收集体检者的基本资料、结合代谢综合征及脾气虚证诊断标准,将受试人员分为正常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和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离血浆代谢产物。结果:3 组血浆代谢产物得到良好区分;代谢综合征组中lysoPC C16颐0、GPCho(32颐2)、GPCho(32颐1)比正常组浓度明显升高(P<0.05);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中carnitine C8颐0、GPCho(38颐6)和分子量341.282 的未知化合物比代谢综合征组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呈现出不同于正常对照组和代谢综合征组的代谢图谱;发现3 种化合物可能为代谢综合征的潜在标志物,3 种化合物可能为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论毒、瘀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振爽  陈霞 《光明中医》2010,25(4):565-566
毒、瘀存在于代谢综合征的整个过程,毒邪致病是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正衰邪盛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解(排)毒化瘀应贯穿于代谢综合征治疗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吴霞 《陕西中医》2011,32(1):123-123
<正>代谢综合征是1998年WHO命名的一组以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患者征候特点,本文尝试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代谢综合征的诊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初次患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分别在入院第1天和第30天时观察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面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代谢综合征组脑梗死患者,在第1天和第30天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治疗效果差,和非代谢综合征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综合征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晓涵  刘莉 《吉林中医药》2020,40(4):550-553
代谢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的聚集状态,其各组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提高,与其相关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在心血管领域更为突出。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均有关于代谢综合征方面的研究,且受到广泛关注。现将从中医和西医2个方面阐述关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对症治疗方面讨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干预方式,并探讨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方向,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归纳近年来关于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角度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概况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结论:中医药在防治代谢综合征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挖掘中药复方知柏地黄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复方知柏地黄丸中八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并进行靶点预测。通过OMIM、TTD、DisGeNET数据库检索代谢综合征的相关靶点,将中药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作用靶点。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对其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基于Metascape软件并进行GO-BP生物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经数据库分析中药复方知柏地黄丸中含有活性化合物74个,作用靶点906个,其中290个为与代谢综合征共有靶点;通过对共有靶点的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78个,GO-BP生物功能富集以及KEGG通路分析发现,其可通过循环系统、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脂多糖调节、调控血压、脂质代谢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发挥其治疗作用。结论:中药复方知柏地黄丸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脂酰肌醇激酶(PIK3)等靶点经过循环系统、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与环状核苷酸第二信使偶联以及VEGF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代谢通路发挥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用,为其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但其治疗机制至今尚未明确,限制了中医药在此领域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肥胖动物模型评价体系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肥胖中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痰湿证、痰瘀互结证、肝胃郁热证、脾虚湿盛证和肝郁脾虚证的造模方法,发现存在肥胖模型评价标准不统一、证候造模方法和评价方法不严谨,“病”“证”结合不紧密、以方测证有缺点等问题。可见,肥胖的中医证候模型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还要立足在中医肥胖理论和临床的实践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50年科教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振球 《中医教育》2006,25(6):23-28
50年科教,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进行着中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继承发掘、整理提高。以期培养科技人才,建立科学诚信,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了探索中医药微观辨证学的发展趋势,在邪气、脏腑、病形理论及四诊辨证的引导下,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检测,研制了脏腑、神经、免疫、激素和代谢调节病机链,以阐明疾病证候的实质变化。完成了微观辨证学及其学科崛起,为新世纪中医药学的和谐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多种代谢异常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证候群。中医认为应从整体观的辨证思想论治本病。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就近5年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综合征与痰瘀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病因病机,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痰瘀交阻、久蕴化热成毒,形成痰瘀毒相互交夹的病机,而现代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是慢性低度炎症,这是痰瘀毒病机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主要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与高血脂为特征的复杂代谢紊乱症候群,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健康难题之一。中药精油是传统中药中一类独特的芳香性成分,具有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等作用,可有效改善MS的最终治疗结局。主要综述芳香中药精油干预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芳香中药精油的深入研究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证候的概念,中医证候研究的历程(专家经验评估,中医计量诊断方法,临床流行病学),多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多元回归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多元分析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阐述了多元分析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周娴颖  周莉  孙祖越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0):3715-372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异质性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和持续无排卵为特征,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目前国内外西医主要通过降低雄激素、改善胰岛素抵抗、诱发排卵等手段改善患者症状,但西药不良反应较大,长期治疗不能为患者所接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PCOS已经取得了一定疗效,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效应,可以同时调节PCOS患者内分泌与代谢紊乱,且相对安全。该文通过查阅临床和动物实验方面的文献,阐述了中医对PCOS的认识、用药分析和中药对PCOS治疗的药理学机制,发现中药在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轴功能、纠正性激素紊乱、影响基因及调控因子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和改善卵巢形态等方面发挥作用。该文对中医对PCOS的认识及中医药在PCOS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加以归纳总结,为中医药防治PCOS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