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γ—干扰素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其Fas抗原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角持形成细胞中亚二倍体细胞含量、片段化DNA分析及AnnexinV法检测经γ-干扰素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采用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测定经γ-干扰素作用后的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结果 γ-干扰素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P<0.01),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P<0.01)。结论 γ-干扰素可能通过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进而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而参与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2.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分组方法,在英国6个泌尿生殖专科诊所进行多中心研究,其目的:①比较足叶草脂加α-2a干扰素(IFNα-2a)皮下注射与足叶草脂加安慰剂治疗原发性肛门生殖器尖锐湿疣的疗效;②比较两组患者随访6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表达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经碘诺霉素和佛波酯刺激(同时加莫能呈抑制细胞因子向细胞外转移)后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T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情况。结果:未加刺激物时,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CD4^ /IF-γ^ 细胞数量分别占0.79%、0.88%,CD4^ /IL-4^ 细胞数量分别占1.92%、1.88%,两组间IFN-γ、IL-4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碘诺霉素和佛波酯刺激后银屑病患者CD4^ /IFN-γ^ 细胞数量占21.69%,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0.26%(P<0.001),CD4^ /IL-4^ 细胞数量分别占4.24%、4.4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未活化的CD4^ 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极少。经抗原刺激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分化失衡,导致IFN-γ异常表达,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皮下注射γ-干扰素(上海克隆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尖锐湿疣(CA)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8例为1998年~1999年我科诊治的CA患者,男28例,女40例;年龄17~54岁,平均25岁,病程2~14月,平均3.5月。48例醋酸白试验阳性,其余经病理证实。1.2 治疗方法68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8例皮下注射γ-干扰素300万μ,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局部行冷冻治疗。对照组 30例口服左旋咪唑 50mg3次/d,服药 3天停4天,共用3个…  相似文献   

5.
γ—干扰素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其Fas抗原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亚二倍体含量、片段化DNA分析、Annexin V凋亡检测法、免疫组织化学、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Fas抗原表达。结果:γ-干扰素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P<0.01),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P<0.01),结论:γ-干扰素可能通过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进而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而参与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6.
5—FU及γ—干扰素等综合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对巨大尖锐湿疣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5-氟脲嘧啶加0.1%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或湿敷,并联合γ-干扰素局部注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巨大CA。结果:26例巨大CA经综合治疗后,20例愈合后随访3月未复发。治愈率76.9%,6例出现新发皮损,复发率为23.1%,结论:本法是治疗巨大CA一种较理想的方法。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了23例荨麻疹患者PBMC产生IL-4、IL-10及IFNγ水平。结果表明荨麻疹患者PBMC产生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产生IL-10及IFNγ水平与正常人相差不显著(P>0.05)。IL-4在Ⅰ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rINF-γ皮下注射治疗了27例AD患者,经过3周及4-6周治疗后病情严重度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值均<0.0010,而对照组13例患者皮下注射白蛋白后病情严重度积分无明显下降(P均>0.05);3周后治疗组总效率(48%)高于对照组(15%),但无统计学意义,4-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5%)明显高于对照组(22%)(P<0.05)。rINF-γ)的主要副作用为:发热、乏力、肌痛或/关  相似文献   

9.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从细胞因子的角度研究发现:γ-干扰素可以在蛋白及mRNA水平对分子量为230kD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进行转录前调控,而且这种调控对γ-干扰素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还可能与表皮角度形成细胞对γ-干扰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白介素家族中白介素1β、5、6在疱液或血液中的深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病情严重性相关,可作为疾病监测指标;另外还证实部分白介素参与  相似文献   

10.
CXCR3及其配体与皮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化因子作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CXC趋化因子受体3及其配体γ干扰素诱导性肽-10,γ干扰素诱导性单核细胞因子和γ干扰素诱导性T细胞α化学趋化因子的结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生物学功能,受体活化后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以及它们及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银屑病,部分皮肤肿瘤及结缔组织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脾脏γ-干扰素含量在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不同时期水平,推测其在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健康小鼠及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鼠系统性感染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出脾脏γ-干扰素含量,用平皿系列稀释法检测肾内菌落形成单位(CFU),并记录平均生存时间。结果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脾脏γ-干扰素均在感染后7天达最高峰;其中亚致死量感染组(B组)γ-干扰素含量高于亚致死量白念珠菌感染及免疫抑制剂组(A组)(P<0.05),A组高于免疫抑制组(C组)(P<0.05);B组肾脏菌落计数明显低于A组(P<0.01),肾脏菌落计数与γ-干扰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小鼠白念珠菌感染早期γ-干扰素是升高的,推测其有限制真菌生长、繁殖、增强机体抗白念珠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CO_2激光加α-2a基因工程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曹志明,鲁金城1994年6月以来,我科应用CO2激光加局部注射α-2a基因工程干扰素(沈阳三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尖锐湿疣91例,现总结如下。病例资料:治疗组91例,男63例,女28例,年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与银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3]。我们测定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汉族30例,维族20例)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6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探讨它们在不同民族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脾氨肽口服冻干粉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联合治疗青少年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8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口服脾氨肽冻干粉与外擦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疗程2月;对照组91例仅外擦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亚群,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NF-γ)的水平,并与25例健康正常人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4%,对照组总有效7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外周血CD_4~+、CD_4~+/CD_8~+比值及IL-2、INF-γ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与健康组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有所升高(P0.05),但仍低于健康组(P0.05)。两组治疗前外周血CD_8~+、IL-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与健康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外擦治疗青少年扁平疣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香蓝驱毒颗粒对扁平疣患者白细胞介素(IL)-10、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照组60例扁平疣患者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组60例扁平疣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香蓝驱毒颗粒,均用药6周。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治疗组及对照组扁平疣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群组血清IL-10及IFN-γ水平。结果治疗前扁平疣患者组IL-10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IFN-γ水平低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IL-10及IFN-γ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IL-10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IL-10及IFN-γ水平与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香蓝驱毒颗粒治疗扁平疣,可能与增强扁平疣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情况。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2(IL-2)mRNA表达(41例)和γ干扰素(IFN-γ)mRNA表达(31例)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中IL-2表达水平降低者占78.0%,IFN-γ表达水平降低者占83.9%。活动期SLE组PBMC中IL-2和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rINF-γ皮下注射治疗了27例AD患者,经过3周及4~6周治疗后病情严重度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值均<0.001),而对照组13例患者皮下注射白蛋白后病情严重度积分无明显下降(P均>0.05);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48%)高于对照组(15%),但无统计学意义,4~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5%)明显高于对照组(22%)(P<0.05)。rINF-γ的主要副作用为:发热、乏力、肌痛或/和关节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益肤膏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用1-氟-2,4-二硝基苯(DNFB)建立经典的小鼠ACD模型,分为模型组、益肤膏组和可的松组。观察各组小鼠耳朵的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白介素-4及干扰素-γ表达水平。结果:益肤膏组与可的松组比较,表皮及真皮组织水肿均明显消退,IL-4、干扰素-γ水平均有下降(P0.05)。结论:益肤膏与可的松疗效相当,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白介素-4及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李加敏 《中国性科学》2009,18(2):30-30,32
目的:探讨冷冻加γ-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局部皮损用液氮冷冻治疗后于局部隔日注射月γ-干扰素100万U,10次/疗程。结果:61例中,33例经1疗程治疗无复发,15例经2疗程治疗并观察6个月无复发,其余13例经3疗程治愈,所有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冷冻加γ-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具有一定疗效,未见明显反应;但非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γ-干扰素治疗系统性硬皮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3年~1994年采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提供的γ干扰素治疗10例难治性系统性硬皮病(SSc),疗效较佳,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病员来自上海市硬皮病医疗协作中心。男1例,女9例,年龄27~67岁。弥漫型7例,肢端型3例。10例均符合日本厚生省特殊疾病研究班所订硬皮病诊断标准[1]。均因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而加用γ干扰素。研究方法 自身交叉对照法。按平衡随机法将病员分为2组,每组5例。一组先治疗3月,然后观察3月,另一组反之。治疗期间用药:γ干扰素100万u肌注,隔日1次,共3月,同时服901冲剂(成分:桂枝、茯苓、桃仁、丹参、落得打、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