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微卫星锚定PCR分析19个湖北钉螺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关系。方法采用微卫星锚定PC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中国大陆8个省的19个种群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各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并对钉螺种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9个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D在0~0.73之间,平均遗传距离D为0.22±0.013。19个钉螺种群被聚成4类,一类包括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的16个钉螺种群;广西宜州、福建福清和云南大理的钉螺种群分别单独成一类。结论目前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湖北钉螺可能分为4个亚种,即指名亚种、滇川亚种、福建亚种、广西亚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研究湖北钉螺遗传多样性的合理样本量与分子位点数。方法选取湖南省岳阳市遗传变异较大的肋壳钉螺为研究材料,用AFLP方法对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然后分析湖北钉螺样本量和分子位点数与遗传变异信息可靠性的关系。结果湖北钉螺样本量和分子位点数与遗传多样性信息的可靠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当样本量低于7只时,AFLP总位点数、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频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变化很大,而当样本量超过30只时,这些指标值的变化趋于平稳。当AFLP分子位点数低于128时,多态位点频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s信息指数以及这两个指数的标准差变化相当剧烈,当分子位点数超过338时,这些指标值的变化趋于稳定。结论在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湖北钉螺的遗传多样性时,每个钉螺种群内的样本量最好不应低于30只,用于研究分析的分子位点数最好不低于338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小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四川省普格县的湖北钉螺自然居群微卫星(SSR)遗传变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湖北钉螺自然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选用5对SSR引物对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选择频率在15%~85%的72个SSR等位基因,运用等样本对频率方法划分14个距离等级分别计算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结果 5对SSR引物经PCR扩增共得到274个等位基因,SSR等位基因的平均多态信息量高达0.965,表现出很高的遗传多态性.钉螺种群中39个SSR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结构,表现为不同模式的正空间自相关.根据这39个等位基因在14个距离等级上的平均Moran's I值,可以发现随着距离增大正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减小,但未发现表现为负空间自相关的距离等级和等位基因.结论 普格县湖北钉螺种群中SSR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表现为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少的正空间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4个种群湖北钉螺中微卫星序列及其两侧序列的特点.方法 以(CA)8RY为引物对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微卫星锚定PCR(SSR-PCR)扩增,对全部159个扩增产物进行T克隆并测定其中82个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结果 SSR-PCR的扩增产物是湖北钉螺基因组DNA上的散在区域,不是微卫星序列,但扩增产物中含有微卫星序列,测序的82个片段中36个克隆片段含有微卫星序列.微卫星序列其侧翼序列有一定的保守性,同一个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GA/CT)n、(TTAGGG/CCCTAA)n两类微卫星在4个钉螺种群中均有发现,(CAA)n仅在福建福清种群中发现,(TCTCTG)n仅在安徽贵池种群中发现,(GAA~TTC)n、(CAA/TTG)n、(CAT)n三种微卫星序列仅在四川普格种群中发现.结论 SSR-PCR扩增的不是微卫星,其结果的分析应当类似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因此SSR-PCR不能十分有效体现微卫星作为分子标记的优势,应当根据微卫星的侧翼序列设计针对微卫星的引物,对微卫星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南岛常见蜚蠊遗传多态性,寻找蜚蠊分类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和褐斑大蠊进行随机扩增,分析DNA图谱、计算遗传距离并绘出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筛选出4条随机引物,扩增出12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71.31%。根据RAPD图谱计算出4种蜚蠊间的遗传距离,以澳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间遗传距离最短,褐斑大蠊和美洲大蠊间距离最长。根据4种蜚蠊遗传距离构建出的系统聚类图中,黑胸大蠊先与澳洲大蠊聚成一簇,再与褐斑大蠊、美洲大蠊相聚类。结论蜚蠊基因组DNA遗传多态性丰富,RAPD技术能够反映出不蚓蜚蠊间的亲缘关系,并可准确进行蜚蠊分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褐家鼠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态性与该地区汉坦病毒(HV)基因变异及其分布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市不同地区捕获褐家鼠,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HVM基因片段,获得的阳性标本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另一方面对不同HV来源的宿主个体和其对应种群内随机选取的其他个体,以及其他一些地区鼠类作为参照,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获得褐家鼠基因组DNA多态性图谱,利用RAPDDIST和PHYLIP软件分析褐家鼠种群多态性,并与对应的北京地区的HV差异和分布进行比较。结果选用50个随机引物进行扩增,有5个引物获得清晰、多态性高的RAPD谱带。不同区域种群RAPD标记不尽相同,北京市褐家鼠地理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大部分种群遗传距离较为接近,其中采集于某农产品集散地的XFD种群遗传距离相对较大,有特异性标记条带。11个HV代表序列均为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差异为0.1%~8.0%,可分为2个主要的支系,多数毒株变异类型在不同地域中交叉分布,但BjFT01株变异较大,成一个独立的支系。通过Bootstrap分析和系统树图比较,种群分化较大的XFD种群与该区获得1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的HV相对应。结论北京市不同区域HV及其褐家鼠DNA多态性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种群尤其是输入性种群对北京HV流行影响程度不同,初步显示一些特定种群与特定的基因性别有一定的关联。XFD种群外源基因交流渗入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证明北京市HV随着鼠类种群迁移输入的可能性极大,但仍有待于选用一些特异性标记基因多态性进行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7.
宋氏r拟钉螺等位基因酶谱的研究及探讨其传病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宋氏r拟钉螺在传病上的意义,采用微量平面淀粉胶电脉法检测了采自浙江、四川两省的宋氏r拟钉螺、拟钉螺及钉螺共5个螺群的21种等位基因酶谱,并进行数值分类学处理,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3螺类的亲缘关系。结果共得到24个位点,67个等位基因;宋氏r拟钉螺与钉螺的Nei氏遗传距离(Nei′sD)为0.78;宋氏r拟钉螺与拟钉螺的Nei′sD为1.05;钉螺与拟钉螺的Nei′sD为1.40。显示三者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宋氏r拟钉螺与钉螺的关系更密切,提示宋氏r拟钉螺有可能为血吸虫(包括动物血吸虫)的螺类宿主,且不排除有传播并殖吸虫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分析钉螺空间区域的分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分析中国大陆钉螺的空间区域分布。方法 收集中国九省34 个种群钉螺等位基因实验所得的种群遗传变异资料以及钉螺易感性实验资料,建立数据库。以世界数字地图为背景,在ArcView 3.0 a 软件上与钉螺的遗传变异和易感性数据库相联。采用ArcView 空间分析和GIS重叠分析功能进行区域划分。收集1995 年AVHRRNDVI卫星图像组合成流行季节的卫星图像,并重叠各种群钉螺的杂合指数、多态位点百分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布图,进行图像分类。结果 空间分析结果,将钉螺遗传杂合性指数、多态位点百分率和钉螺感染率的分布图,划分成西部和东部二大区域,各区域内有各种类型。三层分布图与AVHRRNDVI卫星图像重叠分析后,显示出西部四川、西部云南、中部江湖洲滩和东南部沿海4 个明显不同的区域。结论 首次运用GIS分析种群遗传学资料,佐证了中国大陆钉螺种群结构为分裂亚群结构,并可区分出多个亚种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并殖吸虫第1中间宿主种类、分布及感染率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福建省并殖吸虫第1中间宿主淡水螺的种类、地理分布和感染率。[方法]捕捉各地淡水螺类,检查其所携带不同虫种的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结果]在25个县中,发现全省有6种淡水螺类可充当并殖吸虫第1中间宿主,即放逸短沟蜷、湖北钉螺闽亚种、福建拟钉螺、建瓯洱海螺、小桥拟钉螺和新店拟钉螺,其感染率(%)分别为0.26、0.53、0.15、0.49、0.15和6.57;放逸短沟蜷分布较广。[结论]放逸短沟蜷为传播并殖吸虫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形态学特征与COI基因分析对曹妃甸地区蚊种进行鉴定,了解曹妃甸地区蚊类的种群构成与分布情况。方法 2018年7-9月在曹妃甸地区华北理工大学校园、曹妃甸森林公园、曹妃甸湿地景区周边以及南堡开发区南盐公园4个监测点,采用诱蚊灯法与挥网法采集成蚊。首先进行形态学鉴定,再进行COI基因片段的扩增、测序;使用Mega 6.06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在4个监测点共捕获成蚊5 500只,形态学鉴定出3属5种,分子鉴定出3属7种。稻富库蚊与里海伊蚊未能经形态学确认。通过序列分析,种内遗传距离在0%~2%之间,种间遗传距离在2.1%~16.2%之间。结论运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 ,明确了曹妃甸地区的蚊种构成,填补了本地区蚊类分子鉴定的空白,为今后蚊类监测以及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氯硝柳胺杀灭钉螺的效果并了解影响其杀灭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钉螺通过随机分层抽样,抽取了10个省(市)33个县共37个点,采集钉螺,随机分组,用不同浓度的氯硝柳胺分别浸泡24h、48h,观察其杀灭效果,计算不同药物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生境的LC50。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结果 氯硝柳胺溶液1.0mg/L浸泡24h和0.5mg/L浸泡48h,杀螺率均达100%。同一作用时间,对钉螺的杀灭效果随着药物浓度降低显著下降。浸泡钉螺24h,LC50均值为0.0939mg/L,而浸泡钉螺48h,LC50均值为0.0625mg/L,浸泡24h和48h间的杀灭钉螺LC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1,P〈0.01)。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氯硝柳胺对钉螺的杀灭效果在48h、不同生境(山丘型、湖沼型和水网型)SlgLG50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64,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浓度、时间、生境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估计值分别为2.047(OR=5.573)、0.263(OR=2.924)、0.187~0.210(1.969~2.560)。结论 氯硝柳胺能有效杀灭钉螺,药物浓度、作用时间以及钉螺孳生地类型为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易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地区钉螺对云南大理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为今后教学科研所需尾蚴提供依据。方法 采自国内3省的钉螺以钉螺与钉螺40:1的比例进行群体感染,观察3省钉螺对大理地区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地区钉螺对云南大理日本血吸虫易感性不同,湖北、安徽、云南的感染率分别为42.0%、28.6%9.5%,各地钉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3省钉螺对云南血吸虫的感染率以湖北最高,云南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山区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方法 建立四川省普格县钉螺分布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扫描统计量法研究山区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结果 普格县钉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其有螺框出现率的全局Moran's I指数为0.095(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有28个钉螺孳生地的局部空间关联指数(LISA)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环境又可细分为高-高、低-低、低-高和高-低四种空间关联模式.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共探测出24个钉螺孳生地聚集区,其中有14个高值聚集区,10个低值聚集区(P<0.05),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结果 较为吻合.结论 普格县山区钉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钉螺孳生地在空间上呈一定的聚集性,同时存在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利用这一规律可以更好地控制钉螺.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n the distribution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in mountainous regions.Methods Based on the geographic database of snail distribution in Puge county,Sichuan province,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patial scan statistic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snail distribution.Results With regard to the rate of frame with snails,the global Moran's I indicator was 0.095(P<0.05),which indicated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snail distribution in Puge county.Data from the local spal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8 snail habita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LISA)value(P<0.05),among which existed high-high,low-low,low-high and high-low four types of correlation model.The Spatial Scan Statistics had in total identified 24 snail habitat clusters(P<0.05),including 14 high rate clusters and 10 low rate clusters,and the result was similar to that of LISA analysis.Conclusion There wer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spatial aggregation of snail distributi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meanwhil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nail distribution also existed.This law could be explored for beaer control of snails.  相似文献   

14.
Ec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ere made of habitats containing natural populations of the snail Oncomelania hupensis quadrasi and of habitats free from the snail in the island of Leyte, Philippines. This species of snail is a vector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in the Philippines. Snail-infested habitats had dissolved oxygen levels of 3.8-9.85 ppm but snail-free habitats had levels of only 0.08-3.6 ppm. Snail-infested habitats were less polluted by organic matter than habitats that were snail-free. Larger numbers of chlorophyll-bearing algae were present in both the water and the soil of snail-infested habitats.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pH, hydrogen carbonate alkalinity, and relative humidit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属离子对不同螺龄湖北钉螺(成螺、幼螺、螺卵)酚氧化酶(PO)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螺龄湖北钉螺软体制作成部分纯化的P0酶液。以邻苯二酚作为底物,分别检测不同浓度NaCl、KCl、Na_2SO_4、K_2SO_4、MgSO_4、CaSO_4、ZnSO_4及CuSO_4等对P0活性的影响。结果Na+和K+对不同螺龄湖北钉螺P0活性均无影响;Mg2+和Ca2+对不同螺龄湖北钉螺PO活性均有激活效应;而Zn2+对该酶均有抑制作用;低浓度Cu2+可提高不同螺龄湖北钉螺PO活性,而高浓度Cu2+则可降低该酶活性。结论Mg2+、Ca2+、Zn2+及Cu2+等金属离子均可影响不同螺龄湖北钉螺P0活性,为化学灭螺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