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盘TLR2受体的表达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印迹法比较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早发型对照组、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及晚发型对照组的胎盘TLR2的表达,探讨TLR2的表达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相关性。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胎盘TLR2受体的表达量比早发型对照组显著增高,也比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与晚发型对照组之间TLR2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与晚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同,炎症免疫过度激活可能是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主要发病机制,TLR2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孕妇60例,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发病时孕周<34周)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发病时孕周≥34周)各30例;分别选择同期妊娠孕妇作为早发型对照组(对照1组)和晚发型对照组(对照2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①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sCD40L和hs-CRP的水平分别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且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CD40L水平高于晚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2组,且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低于晚发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CD40L、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sCD40L、hs-CRP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呈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CD40L、hs-CRP水平升高可引起新生儿体重下降,可能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胎盘蛋白13的表达水平与妊娠孕周长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52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32例);选取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孕妇33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妊娠中期(孕33~36周)和妊娠晚期(孕33~36周)收集3组孕妇的肘静脉血5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胎盘蛋白13的含量。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胎盘蛋白13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胎盘蛋白13含量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妊娠晚期胎盘蛋白13含量均高于妊娠中期,其中对照组妊娠晚期胎盘蛋白13含量与妊娠中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晚期胎盘蛋白13含量均明显高于妊娠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盘蛋白13含量与孕周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蛋白13含量与孕周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清中胎盘蛋白13含量明显增加,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病情的进展;随着孕周的延长,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胎盘蛋白1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11β-HSD2和母体皮质醇水平在不同的子痫前期病理状态下的表达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1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EOSPE组)、13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LOSPE组)和20例正常妊娠孕妇(NP组)的血清及胎盘组织,用酶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游离皮质醇的浓度,采用免疫组化超敏即用型二步法观察胎盘11β-HSD2在合体滋养层细胞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胎盘组织11β-HSD2的mRNA表达。结果:正常妊娠、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血清游离皮质醇水平分别为(728.05±155.91)nmol/L、(619.80±180.57)nmol/L、(750.53±153.80)nmol/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胎盘11β-HSD2测量平均光密度值正常妊娠、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0.12±0.06、0.07±0.02、0.08±0.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胎盘11β-HSD2的mRNA表达水平在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组分别为:3.16±1.21、4.86±1.43、5.23±2.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11β-HSD2可能灭活皮质醇从而保护胎儿,11β-HSD2表达减少与SPE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马临秀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3013-301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胎盘组织MMP-9及NGAL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子痫前期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分型不同分为早发型组40例,晚发型组60例。另选同期正常妊娠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的血清中MMP-9、NGAL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8.00,t=19.55,P<0.05),且早发型组高于晚发型组(t=10.33,P<0.05)。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的胎盘组织中MMP-9 mRNA、NGAL mRNA均低于对照组(t=17.45、t=16.88,P<0.05),早发型组亦低于晚发型组(t=20.22,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血清MMP-9、NGAL水平的上升和胎盘组织MMP-9、NGAL mRNA的表达下降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共同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重度子痫前期(s PE)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7例重度PE、21例正常晚孕对照组血清中HMGB1、IL-6和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晚孕对照组孕妇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HMGB1、IL-6、TGF-β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HMGB1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IL-6明显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TGF-β1明显低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HMGB1与IL-6成正比,与TGF-β1成反比。结论 HMGB1增加可能参与PE的发病机制,评估细胞因子能有效监测重度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长链非编码RNA缺氧诱导因子-1α-反义链1(LncRNA HIF1A-AS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A)表达异常与胎盘螺旋动脉重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于本院住院分娩的92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子痫前期组,选取同期86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收集各孕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等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胎盘组织LncRNA HIF1A-AS1、HIF1A mRNA水平,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测定胎盘螺旋动脉管腔面积和管壁厚度;采用Pearson法分析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LncRNA HIF1A-AS1、HIF1A mRNA水平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HIF1A mRNA水平及平均管壁厚度、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升高,LncRNA HIF1A-AS1水平、平均管腔面积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LncRNA HIF1A-AS1与HIF1A mRNA水平呈负相关(r=-0.628,P<...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_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estern blot方法对50例正常妊娠组和60例子痫前期组(25例轻度和35例重度)胎盘组织中TGF-β_1、MMP-9的表达进行分析。其中早发型轻度子痫前期组15例,晚发型轻度子痫前期组1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18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17例。结果在重度子痫前期组中TGF-β_1的表达明显升高,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组与正常妊娠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组织中TGF-β_1的表达水平和MMP-9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TGF-β_1、MMP-9在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和晚发型组间的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TGF-β_1和MMP-9表达异常,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孕妇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和子痫前期发病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3年10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并确诊的76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是否大于34周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34周,35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34周,41例);另选取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62例为对照,分为对照组1(30例)和对照组2(32例)。结果对照组血清MPO水平相当,与对照组比,子痫前期组血清MPO水平显著增高,与晚发子痫前期组比,早发子痫前期组的血清MPO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比,子痫前期组的脐血MP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晚发子痫前期组比,早发子痫前期的脐血MP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1比,对照组2胎盘组织MP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2比,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的MP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子痫前期组的MPO水平显著增高,与晚发子痫前期比,早发胎盘组织的MPO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O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寒冷气候对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孕妇胎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0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正常孕妇40例和子痫前期孕妇80例,按照传统节气分为冬季型气候组和过渡季型气候组,各组又分别分为正常妊娠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采用半定量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m-blot)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ACE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同季节型中各组胎盘ACE mRNA及蛋白表达量随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正常妊娠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型正常妊娠组胎盘ACE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过渡季型气候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型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ACE mRNA表达高于过渡季型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冬季型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ACE蛋白表达高于过渡季型轻度子痫前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ACE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过渡季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寒冷刺激会影响胎盘ACE mRNA及蛋白的表达,使胎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调节异常,从而进一步加重子痫前期的病情,这提示外界不良的气候条件是引发以及加重子痫前期病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具体的影响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生化指标及超声血流指数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行围生期检查及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按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组(38例)和晚发型组(62例);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血清生化指标、超声血流指数及围生儿结局。结果早发型组、晚发型组患者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酐(Cr)及胱抑素C(Csy-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发型组患者UA、LDH、HBDH、Cr、Csy-C水平显著高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PA、ALB水平显著低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发型组、晚发型组胎儿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比值(S/D)、血流阻力指数(PI)、血流波动指数(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发型组患者S/D、PI、RI显著高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发型组、晚发型组新生儿体重、胎盘重量及1 min 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发型组新生儿体重、胎盘重量及1 min Apgar评分显著低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可引起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超声脐动脉血流参数的明显变化,且以早发型患者变化更甚,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超声脐动脉血流参数明显相关。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检测并有效处理对预防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otch1蛋白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蛋白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PE)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65例重度PE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孕龄不同,将33例早发型重度PE孕妇(孕龄≤34孕周)纳入早发型重度PE组,将32例晚发型重度PE孕妇(孕龄>34孕周)纳入晚发型重度PE组。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因胎位异常或者胎儿窘迫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30例孕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Notch1和PPAR-γ蛋白在3组产妇胎盘组织中的分布及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组孕妇的年龄、孕龄和Notch1、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等进行整体比较,再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SD)法进一步对3组孕妇Notch1和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进行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孕妇胎盘组织中Notch1和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文号:201601027),并且与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早发型重度PE组、晚发型重度PE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和孕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otch1与PPAR-γ蛋白在3组产妇的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Notch1蛋白主要定位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呈淡黄色-深棕色颗粒。PPAR-γ蛋白主要定位于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核,少部分表达于细胞质内,呈黄褐色-深棕色颗粒。③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Notch1和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565,P=0.012;F=8.694,P=0.006)。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Notch1蛋白平均灰度值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发型重度PE组vs晚发型重度PE组:LSD-t=3.218,P=0.005;早发型重度PE组vs对照组:LSD-t=4.832,P=0.007;晚发型重度PE组vs对照组:LSD-t=2.948,P=0.008)。对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早发型重度PE组vs晚发型重度PE组:LSD-t=3.412,P=0.003;早发型重度PE组vs对照组:LSD-t=4.927,P=0.002;晚发型重度PE组vs对照组:LSD-t=3.168,P=0.001)。④在早发型重度PE组、晚发型重度PE组的胎盘组织中,Notch1和PPAR-γ蛋白的平均灰度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Notch1和PPAR-γ蛋白的平均灰度值呈负相关关系(r=—0.461,P<0.05)。 结论早发型重度PE孕妇胎盘组织中Notch1相对表达水平下调,PPAR-γ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调,提示Notch1蛋白和PPAR-γ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在滋养细胞的浸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并且影响早发型重度P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05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每组各35例。选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35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4组孕妇血清、脐血中的热休克蛋白70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 mRNA表达水平。结果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和脐血中的热休克蛋白70水平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和脐血中热休克蛋白70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孕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热休克蛋白70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孕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 mRNA表达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明显提升,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提示热休克蛋白70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晚期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及一氧化氮(NO)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妇产科建卡并分娩的孕妇90例,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晚期妊娠组、轻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和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孕妇血清中sEng及NO浓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sEng及NO浓度的变化。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sEn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N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与胎盘组织中sEng水平分别与相应部位的NO水平呈负相关(r=-0.237,P0.05;r=-0.189,P0.05)。结论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sEng及NO水平变化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L在早发型子痫前期胎盘的异常表达。方法研究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与对照组正常妊娠人群分娩后均对其娩出胎盘实施组织蛋白酶L检测,记录两组胎盘组织蛋白酶L检测阳性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胎盘组织蛋白酶L阳性率仅为66.67%,显著低于对照组95.2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胎盘中组织蛋白酶L表达结果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相关性这一特性,从而降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率,提高妊娠人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otch家族蛋白、长链三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LCHAD)的表达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揭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机理。方法选择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5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2例为研究组,40例正常分娩者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Notch家族蛋白、LCHAD在胎盘绒毛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水平。结果各组胎盘组织的合体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蜕膜细胞中均可以检测到Notch家族蛋白、LCHAD的表达。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Notch家族蛋白、LCHAD表达均显著低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及对照组。各组胎盘组织中Notch家族蛋白表达与LCHAD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中Notch家族蛋白、LCHAD低表达与疾病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二者通过影响滋养细胞浸润,胎盘浅着床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代莉  熊薇  陈薇波  贾瑾  周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375-1377,1380
目的探讨胎盘中RANKL的表达及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妇女30例和子痫前期妇女60例(轻度和重度各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盘组织中RANKL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 (1)3组研究对象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及合体滋养细胞胞浆内均有RANKL蛋白的阳性表达;(2)各组胎盘母面与子面RANKL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RANKL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轻度子痫前期组RANKL蛋白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子痫前期患者胎盘RANKL的蛋白表达与分娩前收缩压、舒张压及24h尿蛋白呈正相关。结论 RANKL在胎盘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及胎盘组织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一氧化氮(NO)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60例妊娠孕妇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为正常晚期妊娠孕妇;B组20例,为轻度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C组20例,为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孕妇血清中PLGF、NO浓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PLGF、NO浓度的变化。结果:B组、C组血清及胎盘组织中PLGF、NO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且随早发型子痫前期病情的加重,PLGF、NO的水平也随之降低,各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患者血清与胎盘组织中PLGF水平分别与相应部位的NO水平正相关(r=0.424,0.389,P均<0.05)。结论:孕妇血清及胎盘组中PLGF、NO水平变化可能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发病及病情发展密切相关,且可作为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黏附分子L1(L1CAM)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正常晚孕胎盘中L1CAM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L1CAM表达显著上升(P0.05);L1CAM在早发型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比晚发型子痫前期胎盘显著上升(P0.05)。结论滋养细胞L1CAM高表达可能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与正常晚孕妇女胎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病中的作用,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方法:选择晚孕期正常组孕妇35例、子痫前期组71例(包括轻度子痫前期组37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标本中VEGF、MMP-9的表达。结果:①正常晚孕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胎盘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57%、75.60%、35.29%;正常晚孕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胎盘组织中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72.97%、32.35%。②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VEGF、MMP-9表达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VEGF、MMP-9表达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VEGF、MMP-9表达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VEGF、MMP-9表达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轻度子痫前期组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215,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420,P<0.05)。结论:正常妊娠胎盘组织中均有VEGF及MMP-9表达,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和此两种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揭示胎盘组织VEGF及MMP-9低表达,可影响妊娠早期胎盘植入,抑制胎盘血管形成,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