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117例轻度脑动脉硬化(太极拳组91例,对照组26例)的临床表现和脑功能衰退的表现,结果:经练太极拳后,临床症状改善率73%,对照组为46%(P<0.01);近视力、短时记忆力、方位记忆力、记忆广度、闭目独立试验等措施,太极拳组3年前后自身对比有显著改善(P<0.05或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整理1996年以来国内发表的基于脑功能性磁共振的针刺效应文献,分析并探讨针刺效应在脑功能研究领域的进展。1针刺脑功能效应研究的现状国内最早的针刺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文献是李定忠等[1]2000年发表于《中国针灸》杂志的经穴皮部挑治与深刺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探讨太极拳配合归脾益脑散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2组疗效对比,表明太极拳配合归脾益脑散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归脾脑散组(P<0.01),故认为太极拳运动切中神经衰弱病机,是辅助治疗神经衰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胡婷  胡卡明 《西部医学》2009,21(11):1987-1988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当代医学影像技术应用于脑神经科学研究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是目前人类所掌握的唯一无侵入、无创伤、可精确定位的人脑高级功能研究手段。在针刺治疗研究中,FMRI观察证实了穴位与脑结构的相对特异性联系及不同针刺方法对脑活动的效应,同时FMRI还发现针刺激活多个脑功能区构成的网络系统产生生理效应,从而为针刺作用的机制提供客观的、确凿的、有统计学意义的证据,进一步为传统针灸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agal nerve stimulation,VNS)对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resistant epilepsy,DRE)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即时效应,探讨VNS抑制癫痫发作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14例正常被试静息态和14例DRE患者静息态和刺激态的脑磁图数据,分6个频段分析即时VNS引起的DRE患者脑功能连接的改变。结果:在静息态,DRE患者相对正常被试,功能连接显著增强。当VNS发生时,DRE患者有显著降低的功能连接,包括theta频段的左侧额中回-右侧嗅皮质和左侧丘脑-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alpha频段的左侧丘脑-左侧颞极颞中回之间的连接。结论:即时VNS可以降低DRE患者脑功能连接,即降低患者脑网络对发作的易损性,这可能是VNS调节DRE患者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杨智琼  黄涛  徐波  刘冬梅 《医学争鸣》2009,(22):2693-2695
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试图全面地探讨运动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适宜的体育活动、规律的运动训练、自主运动均可以改善脑学习记忆功能,但其潜在的机制并不明了.现有研究提示,运动可能通过调控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元活动、激素和生长因子释放、学习记忆相关的基因表达及脑组织抗氧化能力进而促进脑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精症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73例低血糖反应致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降精冶疗药物剂量调控不佳是造成该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昏迷、偏瘫、癫痫、精神异常等,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和血糖下降速度快、病人年龄大、存在脑动脉硬化以及低血糖引起脑血管痉挛或神经的选择性损伤等因素有关。结论 凡遇诊断未明的脑功能障碍者懂常规检查血糖,以尽快确诊治疗。此外,糖尿病病人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精是预防低血糖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73例低血糖反应致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降糖治疗药物剂量调控不佳是造成该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昏迷、偏瘫、癫痫、精神异常等,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和血糖下降速度快、病人年龄大、存在脑动脉硬化以及低血糖引起脑血管痉挛或神经的选择性损伤等因素有关。结论 凡遇诊断未明的脑功能障碍者应常规检查血糖,以尽快确诊治疗。此外,糖尿病病人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是预防低血糖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脑功能与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肌电组、脑电组与联合组4个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肌电组、脑电组及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肌电、脑电及脑电+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集患儿脑电波(θ波、β波、θ/β波、α波、SMR波与α/SMR波),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治疗后1年,采用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估患儿精细运动,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FMFM评分和GMFM评分分组效应、时间效应以及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θ波分组、时间与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波、θ/β波值、α波、SMR波分组、时间与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α波/SMR波值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交互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0.
神经血管耦合(NVC)作为调节脑血流重要的机制,可根据脑活动需求及时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以维持大脑内环境稳态.脑小血管在大脑的自动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其主要依赖于NVC的正常运行.NVC机制受损,可导致位于脑微循环终末端的小血管缺血缺氧,局部脑血流无法响应神经元信号传导,引起或加重脑小血管疾病甚至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等.近年...  相似文献   

11.
脑对各种伤害作用的反应是有限的 ,同其他器官损害一样 ,包括机能的紊乱、代偿不全、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的发生、发展过程。各种颅内疾病如 :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颅内各种占位性病变和感染等 ,均可导致脑功能损害 ,再者 ,许多全身性疾病如各种内脏器官疾病、内分泌紊乱、中毒、代谢及营养障碍等 ,在疾病严重阶段 ,可能因无法维持脑正常活动发生脑功能损害 ,甚至导致脑功能衰竭 ,这就说明脑功能损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状态。从这个意义看 ,对各种疾病的治疗 ,尤其是危重病症的抢救 ,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保护脑功能。1 低温保护[1]近年…  相似文献   

12.
低温脑复苏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士雷 《医学综述》1999,5(4):151-153
<正>国内李德馨等早在60年代就已将低温疗法应用于临床脑复苏,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国外学者于50年代用中深低温进行脑保护和脑复苏的研究,发现低温有很好的脑保护效果,而低温的脑复苏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并且发现低温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如寒战、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等,所以终止了低温脑复苏的研究。他们对药物脑复苏进行了不倦的探索,但均以失败而告终。近年来,国外学者重新开展了低温脑复苏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影响低温脑复苏效果的因素及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
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方法: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按揉6例正常人左侧委中穴前后脑内愉悦回路核团的信号变化。结果:按揉委中穴可引起脑内愉悦回路双侧杏仁核、双侧下丘脑和右侧伏隔核的信号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按揉委中穴可兴奋脑内愉悦回路的核团,从而产生愉悦效应,这可能是推拿作用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心搏骤停后亚低温脑保护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后亚低温脑保护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亚低温对缺血后脑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降低脑代谢率、减轻脑水肿、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增加神经元内泛素合成,稳定细胞膜ATP酶的功能和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等。亚低温的疗效受低温治疗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低温程度的影响,并且不同亚低温的方法也影响脑保护和脑复苏效果。结论:亚低温酶对缺血后脑有保护作用,较为满意的亚低温方法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5.
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机制及脑复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搏骤停后为全脑缺血状态,脑损伤机制复杂不仅要渡过急性期的各种并发症,还要面对未来长期病残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经济负担,因而对脑缺血进行积极有效的脑保护和脑复苏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脑复苏是后成败的关键,国际复苏委员会将心肺复苏的概念扩展到心肺脑复苏,将脑复苏提到与心肺复苏同等重要的地位。脑功能恢复的关键是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改善脑灌注,终极目标为最大程度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近年脑复苏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着重于对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机制及脑复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摘要: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胰岛素抵抗又是大脑认知障碍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由肥胖引起认 知障碍的病理机制研究多数集中在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等方面,这些因素均可阻碍脑胰岛素信号通路,导致认知 功能损伤。改善大脑胰岛素抵抗或许是逆转由肥胖等代谢紊乱性疾病导致认知损伤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策略。该文 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了由肥胖导致的氧化应激、慢性低度炎症、糖脂代谢紊乱对大脑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 响机制,以及由于脑内胰岛素作用失调引起的突触可塑性、神经元信号传导及神经保护作用和脑内淀粉样蛋白代谢等改 变,进一步导致认知障碍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初步探讨平衡针疗法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对10例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患者,进行平衡针针刺前后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AFNI软件对与左侧杏仁核表现为显著联系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10例平衡针治疗好转的患者,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丘脑、脑干、腹前核、腹外侧核、额内侧回、额上回、额叶眶上回、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海马回、扣带回、岛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结论:杏仁核是内源性痛觉调制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静息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杏仁核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平衡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初步探讨平衡针疗法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对10例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患者,进行平衡针针刺前后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AFNI软件对与左侧杏仁核表现为显著联系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10例平衡针治疗好转的患者,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丘脑、脑干、腹前核、腹外侧核、额内侧回、额上回、额叶眶上回、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海马回、扣带回、岛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结论:杏仁核是内源性痛觉调制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静息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杏仁核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平衡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19.
林剑清  陈国忠 《医学综述》2007,13(21):1671-1673
支配脑血管的交感神经起源于颈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属于交感神经节,位于颈交感干的下段。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可使脑循环产生不同的效应,包括脑血流量、脑血管张力及脑血流速度等。SGB可使血浆中舒血管效应的物质增多,可预防和改善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20.
益脑冲剂治疗脑功能障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益脑冲剂治疗脑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与机制。方法 :观察治疗组 (90例 ,服益脑冲剂 )、对照组 (30例 ,服脑复康 )症状及记忆商等变化 ,观察模型小鼠服益脑冲剂后学习成绩、脑内过氧化脂质 (L po)及 B型单胺氧化酶 (MAO- B)活性变化。结果 :治疗组症状及记忆商改善率分别为 97.8%、98.0 % ,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 (P<0 .0 1、P<0 .0 0 1)。模型小鼠服益脑冲剂后学习成绩优 ,脑内 L po、MAO- B降低显著。结论 :益脑冲剂治疗脑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机制可能与降低脑内 L po、MAO- B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