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中国胃癌疾病负担较重且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有关量化和综合评估预后风险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列线图探究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对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意义,并将其纳入列线图与传统TNM分期进行预后评估效能比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作为训练组(n=300),同时从胃肠外科另一病区纳入接受相同手术处理的胃癌患者作为验证组(n=100)。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肿瘤部位、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LNM)等信息;术前3 d收集外周静脉血数据,并计算NLR和PLR,通过ROC曲线确定NLR(1.98)和PLR(134.87)的最佳临界点。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暴露与结局指标的关联,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识别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纳入列线图后通过C-指数在训练组和验证组评估列线图的稳定性。最后,基于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列线图和传统TNM分期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组男性患者220例(73.3%),验证组男性患者69例(69.0%),训练组平均年龄(62.52±10.61)岁,验证组平均年龄(63.67±10.21)岁。两组除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和侵袭深度外,其他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组中位生存时间(OS)为28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63.5%、43.0%和35.1%;验证组中位OS为32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58.9%、41.6%和31.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存在LNM、NLR、PLR和CEA水平均与OS有关(均P<0.05)。经过多因素调整后,存在LNM、术前NLR>1.98、PLR>134.87和癌胚抗原(CEA)≥5 μg/L的患者OS显著缩短(均P<0.01)。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C-指数=0.81)和验证组(C-指数=0.75)的拟合度良好。此外,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组1、3、5年OS率的AUC值(0.865,0.855,0.827)高于TNM分期(0.677,0.690,0.683);验证组1、3、5年OS率的AUC值(0.856,0.788,0.725)高于TNM分期(0.781,0.691,0.605)。结论 NLR和PLR是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两者构建的列线图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行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1、3、5年OS率,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护理决策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多因素分析影响癌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 MBO)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MBO病人生存期预测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203例MBO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随访143例(70.4%)病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血小板、C反应蛋白、总蛋白含量、合并症数量、使用生长抑素治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住院时间与MBO病人的生存无相关性。肿瘤TNM分期晚(P<0.001)、肿瘤继发转移(P<0.001)、贫血(P=0.001)、低白蛋白(P<0.001)、高白细胞(P=0.023)、非手术治疗(P=0.013)、生活质量评分低(P<0.001)以及肝功能差[包括高丙氨酸转氨酶(P=0.023)、高天冬氨酸转氨酶(P=0.005)]等因素与预后差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P=0.003)、白蛋白水平(P=0.001)是影响MBO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TNM晚期、继发肿瘤以及血红蛋白低和白蛋白低4个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通过40例病人3~12个月的内部预测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乳腺癌肝转移(BCLM)患者预后较差,其预后因不同因素而有较大差别。关于BCLM预后的研究很少,且目前缺乏准确预测BCLM的预后的手段。因此,本研究构建列线图来预测初诊BCLM患者的3、5年总生存率(OS)和特异性生存率(CSS),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在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6年的初诊为BCLM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纳入研究病例共1 994例,按7∶3比例随机分配为建模组(1 398例)和验证组(596例),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影响BCLM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影响B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OS和CSS的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正曲线评估列线图的可靠性。结果 年龄、种族、婚姻、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状态、手术、化疗、骨转移、脑转移、肺转移是B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这些因素均用于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OS的一致性指数为0.709、0.731,建模组和验证组CSS的一致性指数为0.709、0.732。模型的校正曲线显示该列线图的生存率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所构建的列线图预后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初诊BCLM患者预后状态,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男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切除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及构建预后列线图,同时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方法 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下载2010—2018年间诊断为男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且经过手术切除的1662例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信息。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病人按照3∶1分为训练队列(1246例)和验证队列(416例)。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 COX分析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1、3、5年的总生存率(OS)的列线图。一致性指数(c-指数)和校准曲线确定列线图预测的准确性和判别能力。结果 年龄、肿瘤直径、临床TNM、病理学分级、婚姻状态5个指标均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基于独立预后因素构建了1、3、5年OS的列线图。训练队列中列线图的c-指数为0.730(95%CI 0.694-0.766),高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临床TNM分期系统 0.628(95%CI 0.588-0.668);验证队列列线图的c-指数为0.737(95%CI 0.680-0.794),高于AJCC 临床TNM分期系统 0.584(95%CI 0.516-0.652)。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基于年龄、肿瘤直径、临床TNM、病理学分级、婚姻状态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的列线图能较准确地显示男性乳腺癌手术切除病人预后,有利于进行临床个体化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基底膜相关基因(BMRG)构建一个新的预后风险模型,以探索乳腺癌与基底膜之间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收集转录组和临床数据,将TCGA数据库作为训练集,GEO数据库作为验证集,应用单因素Cox回归、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BMRG预后模型。通过Kaplan-Meier方法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验证和评估风险模型。然后结合风险模型和临床特征构建列线图来预测乳腺癌的总生存率。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研究其可能参与的生物学途径。同时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评估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结果:共鉴定了193个差异表达基因,并构建了基于8个BMRG的风险模型,包括 COL6A2、 CTSA、 EVA1B、 ITGAX、 MMP-1、 ROBO3、 SDC1和 UNC5A。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ROC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乳腺癌的预后,曲线下面积为0.779,表明准确度也很高。此外,列线图也显示出了良好的预测一致性和临床净收益。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验证了BMRG模型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GSEA显示高风险组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此外,高风险患者对紫杉类化疗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的敏感性更高,而低风险患者对吉西他滨和雷帕霉素的敏感性更高。 结论:基于8种BMRG构建的风险模型可作为乳腺癌的有效预后指标,可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患者治疗反应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 1期结直肠肿瘤肝转移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 方法:纳入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的T 1期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 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发生肝转移与未发生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将患者按6∶4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中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 结果:共纳入28 258例T 1期结直肠肿瘤患者。对是否发生肝转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内分泌肿瘤、癌胚抗原(CEA)升高、更大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阳性以及存在癌结节这5个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于已发生肝转移的T 1期结直肠肿瘤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原发部位、人种、化疗以及手术治疗是独立预后因素( P<0.05),基于此5个预后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训练集1、3、5年生存率的时间依赖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797、0.729,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749、0.857、0.871;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校准曲线均位于45°斜线附近。 结论:神经内分泌肿瘤、CEA升高、更大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阳性以及存在癌结节是T 1期结直肠肿瘤发生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原发部位、人种、化疗以及手术治疗是独立预后因素,基于以上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发病危险因素,且构建预测PCM发病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PCM患者120例(PCM组),另选同期非乳腺疾病的健康人群12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M发病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PCM发病的列线图模型,再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与校准曲线进行模型验证。结果:PCM组与对照组在哺乳时间、体质指数、月经规律、乳头凹陷、乳房外伤、哺乳障碍、情绪焦虑、失眠、避孕药物史、泌乳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哺乳时间<6个月(OR=1.828,95%CI:1.044~3.201,P=0.035)、有避孕药物史(OR=1.793,95%CI:1.029~3.122,P=0.039)、乳头凹陷(OR=2.336,95%CI:1.341~4.068,P=0.003)、泌乳素异常(OR=1.752,95%CI:1.011~3.037,P=0.046)、有哺乳障碍(OR=1.870,95%CI:1.073~3.256,P=0.027)为PC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710(95%CI:0.645~0.776),提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对PCM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有较好的一致性(χ^(2)=6.661,P=0.465)。结论:基于PCM的5项发病危险因素(哺乳时间、避孕药物史、乳头凹陷、泌乳素、哺乳障碍)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能力好,对防治PCM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2010版WHO分类的各类阑尾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复习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70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术后病理切片,按照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新分类,将阑尾黏液性肿瘤分为5种类型:阑尾黏液性腺瘤/囊腺瘤(MA)、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起源于阑尾的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L)、浸润性黏液腺癌(MAC)以及起源于阑尾的高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H)。结果11例MA肿瘤上皮和黏液仅局限于黏膜肌层以内;术后无复发或死亡病例。41例LAMN黏液均可出现于黏膜肌层外阑尾壁或阑尾表面,其中39黏液湖内没有或仅见少数黏液上皮,上皮具有轻度异型性;有3例复发或进展,元死亡病例。7例PMP—L上皮具有轻度异型性,其中有4例黏液湖内上皮数量稀少或缺乏,其余3例上皮数量中等至较多:术后复发和死亡各1例。7例MAC和4例PMP—H均为浸润性肿瘤,至少局部出现高级别细胞学特征;术后复发4例,死亡3例(含2例复发后死亡)。MA和LAMN在组织学上表现为非浸润性肿瘤。而PMP-L、MAC和PMP-H则在生物学行为上表现为腺癌特征。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是一系列肿瘤谱系,其生物学行为取决于肿瘤性质和类型,统一、规范而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tract,IPMN-B)的手术治疗要点及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21年1月26例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手术及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中男5例,女21例,平均年龄(62.0±7.3)岁。手术方式:左肝外叶切除+胆管探查术2例,左肝外叶切除+胆肠内引流术2例,左半肝切除(含尾状叶)+胆肠内引流术16例,右半肝+胆管探查术3例,肝门部胆管及肝IVb段切除+胆肠吻合术1例,肿瘤活检+胆管探查姑息性T管外引流术2例。术后病理诊断:胆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癌7例,胆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18例,无明确肿瘤病变者1例。术后并发症:胆漏2例,肺部感染5例,消化道出血2例,伤口感染3例,均经治疗痊愈出院。随访期间T管黏液阻塞感染1例,术后6年复发再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3年复发合并胃瘘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45 d残余病灶致胆管炎死亡1例,其余预后良好。结论 IPMN-B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精准肝叶段切除可以防止复发,且要注意黏液性肿瘤多发及胆管外侵蚀播散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弥漫型胃癌患者预后因素并构建预后列线图,并验证其预测准确性。方法 :从SEER数据库收集2006—2018年病理诊断为弥漫型胃癌的287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队列(1439例)和验证队列(1438例)。利用单因素Log-rank及多因素COX分析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预后列线图,预测1、3、5年的总生存期(OS),使用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确定列线图预测的准确性和判别能力。结果:年龄、T、N、M、TNM、手术状态、化疗状态7个指标均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基于独立预后因素构建了1、3、5年OS的列线图。训练队列中列线图的c-指数为0.750(95%CI:0.734~0.766),高于TNM分期系统0.658(95%CI:0.639~0.677);验证队列列线图的c-指数为0.753(95%CI:0.737~0.769),高于TNM分期系统0.679(95%CI:0.503~0.697)。校准曲线表明了列线图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预后列线图能够准确预测弥漫性胃癌患者预后,有助于临床医师对弥漫型胃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影响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构建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1975~ 2016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中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气管恶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炎性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价值。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空军第986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33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5年随访结果,将患者分成生存组(99例)和死亡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炎性指标水平,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的影响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术后存活预测模型。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和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OR=1.379,95%CI:1.094~1.737)、浸润深度(OR=2.020,95%CI:1.126~3.622)、NLR(OR=1.496,95%CI:1.009~2.219)、PLR(OR=1.927,95%CI:1.060~3.504)和CAR(OR=2.326,95%CI:1.479~3.657)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术后生存模型的C-index为0.831(95%CI:0.781~0.911),校准预测曲线和理想曲线拟合良好。结论术前NLR、PLR和CAR与结直肠癌术后生存呈负相关,且列线图具有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胆囊鳞状细胞癌(GSCC)是胆囊癌中一种罕见的病理学类型,占胆囊癌的1%~4%。该类型肿瘤预后差,目前关于GSCC的文献报道主要是个案报道和小样本系列病例报道,由于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GSCC的治疗指南、共识和个体化的预后评价工具。因此,本研究通过SEER数据库中的大样本数据构建GSCC患者预后列线图,旨在精准化、个体化评价GSCC患者的预后,为临床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SEER 数据库中2000—2019年期间经病理确诊的G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数据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分别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ASSO回归筛选影响G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利用这些因素,构建用于预测GSCC患者在3个月和6个月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和总生存期(OS)的列线图模型。随后,在训练集中,利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以评估模型的准确度和预测能力。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57例患者,其中训练集179例,验证集78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1~7)个月和4(2~8)个月。两组之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SEER分期、手术和化疗是GSCC患者OS和CS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LASSO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EER分期、放疗、手术和化疗与GSCC患者的OS相关;年龄、SEER分期、手术和化疗与GSCC患者的CSS相关。基于这些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构建了用于预测GSCC患者在3、6个月的OS和CSS的列线图。对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训练集和验证集中,OS的C指数分别为0.739(95% CI=0.700~0.780)和0.729(95% CI=0.660~0.800);CSS的C指数分别为0.750(95% CI=0.710~0.790)和0.741(95% CI=0.670~0.810)。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均>0.8;校准曲线分析表明,通过模型预测的3、6个月的OS和CSS与GSCC患者真实的3、6个月的OS和CSS有较好的重合,两者均靠近理想的45°参考线,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年龄、SEER分期、手术、放疗和化疗是G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有利于临床对GSCC患者选择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1958年10月至1992年10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70例妊娠期及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与肿瘤分期、治疗时妊娠和哺乳时间、病程、手术方式、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肿瘤复发转移和雌激素受体状况均有明显关系,与患者年龄和是否终止妊娠无明显关系。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比普通乳腺癌差,二者5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明确泌尿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RM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同时制作预测泌尿生殖系统RMS患者的1、3、5年生存率的列线图。方法:对1975—2016年SEER数据库确诊的泌尿及生殖系统RMS患者进行筛选,最终有99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泌尿及生殖系统RM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来构建预测泌尿及生殖系统RMS生存率的列线图。选取2012—2018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6例泌尿生殖系统RMS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队列,然后采用C指数和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内部及外部验证。结果:在泌尿及生殖系统RMS患者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总分期、N分类、M分类、手术、化疗均具有独立预测价值(P<0.05)。根据上述变量构建预测模型,此列线图内部及外部验证的C指数分别为0.841、0.838,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同时内部及外部数据的校准曲线均显示出此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列线图可为泌尿及生殖系统RMS患者提供更为简洁的预后评估,为临床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很多,如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对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的检测方法不断涌现,对乳腺癌的临床病程及生物学行为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发现了许多影响乳腺癌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本文就对乳腺癌预后因素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女性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LE)的危险因素,构建女性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初步分析与LE相关的因素,再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LE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结局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程度,以C-index表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对LE的预测能力。结果:48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后LE发生率为1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LE与体重指数(BMI)(t=-3.716,P<0.001)、糖尿病(χ^(2)=36.784,P<0.001)、高血压病(χ^(2)=4.525,P=0.033),肿瘤TNM分期(χ^(2)=3.955,P=0.047)、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χ^(2)=7.011,P=0.030),新辅助化疗(χ^(2)=4.025,P=0.045),腋窝淋巴结清除(χ^(2)=5.197,P=0.023),放疗(χ^(2)=8.068,P=0.005)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MI(OR=1.182,95%CI:1.083~1.291,P<0.001),糖尿病(OR=5.126,95%CI:2.924~8.989,P<0.001),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OR=0.242,95%CI:0.083~0.701,P=0.009),新辅助化疗(OR=2.181,95%CI:1.101~4.319,P=0.025),行腋窝淋巴结清除(OR=1.996,95%CI:1.156~3.447,P=0.013),放疗(OR=1.986,95%CI:1.109~3.556,P=0.021)是L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总分220分,通过校准曲线可见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有较好的一致性,C-index值为0.775(95%CI:0.716~0.833),所绘制的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为0.775,提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对LE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结论:BMI、糖尿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结清除、放疗是L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6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直观地预测术后出现L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以识别高危患者。方法 回顾收集2019年11月1日至2022年11月1日期间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肝移植术的189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PCs分为PPCs组(n=61)和非PPCs组(n=128)。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PCs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校准曲线等工具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189例肝移植受者中61例出现PPCs,发生率为32.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PCs与年龄、吸烟、ChildPugh评分、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糖尿病、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是否利尿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联合多维度临床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治疗的234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6例,女108例;年龄>60岁135例,年龄≤60岁99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55例与预后不良组79例。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研究对象分为试验队列与验证队列,将多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获得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获益率。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治疗前K-L分级Ⅲ-Ⅳ级、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IL-6)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 (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3,MMP-3)水平高是KO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OC检验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试验队列与验证队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9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膀胱小细胞癌(BSCC)的独立预后因素,并建立可以个体化预测患者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SEER数据库中2004年至2016年确诊并登记的B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簇选后共纳入360例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评价不同亚组生存差异的显著性,并根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运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列线图的预测性能由校准图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年龄>80岁、肿瘤最大径>5.0 cm及T4期是CS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前或术后)辅助化疗或联合放化疗是独立保护因素。所建列线图预测确诊后1、3、5年CSS的预测精准度分别为0.79、0.72和0.71。结论基于SEER数据库,本研究确定了非转移性BSCC的独立预后因素,并建立了可以个体化预测非转移性BSCC患者预后的列线图,这将有助于设计临床试验和促进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