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股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或合并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6月,采用股-股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9例下肢ASO或合并糖尿病足男性患者;年龄63~82岁,平均74.2岁。ASO病程1.5~22.0个月,平均10.5个月。均为单侧髂动脉严重闭塞,左侧5例、右侧4例;合并股浅和/或膝下动脉病变7例。单纯ASO 7例,合并糖尿病足2例(Wagner分级均为4级);ASO Fontaine分期均为Ⅳ期。术前均有静息痛,踝肱指数为0.24±0.12。股-股动脉旁路移植术中7例采用人工血管、2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术后第8天开始向外骨搬移,每天延长1 mm,每6小时1次,2~3周后再向内搬移,整个疗程共10~14周。结果 1例胫骨横向骨搬移切口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针道口无明显并发症;其余患者无切口并发症。胫骨横向骨搬移后足部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快,2~3周后创面明显缩小。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2个月踝肱指数为0.67±0.09,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10,P=0.032)。患足溃疡创面均愈合,愈合时间6.7~9.4周,平均7.7周。随访期间彩超或CT检查示移植血管通畅。术后12~14周去除外固定延长器。1例术后14个月因突发心肌梗死死亡,无切口淋巴漏。术后1年股-股动脉旁路通畅率达100%。术后4~6个月胫骨横向骨搬移段均与胫骨愈合。末次随访时显效率达100%。结论股-股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是治疗下肢ASO或合并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Wagner 2~4级糖尿病足患者共1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进行治疗。于术后6个月观察并记录12例患者的VAS评分、患足皮温、10g尼龙线检查数值、踝肱指数、双下肢CTA(下肢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及创面愈合情况。于术后同时进行不良反应评价,以感染、切口皮肤坏死情况、外固定架松动、溃疡复发情况来判断并发症情况。结果 12例患者的足部溃疡均完全愈合,无截肢病例。骨搬运开始后7天,患足溃疡创面逐渐出现新鲜肉芽,1个月后可观察到创面面积逐渐减小。12例患足溃疡创面愈合时间14~19周,平均(15.93±1.12)周。术后患者下肢均行CTA检查,结果显示,下肢动脉逐渐开放,搬运窗周围的侧支动脉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足背动脉显著增粗且清晰可见。12例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小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的踝肱指数、10g尼龙线检查数值及患足皮温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术治疗糖尿病足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操作简便,但本研究纳入病例数量较少,今后还需进一步增加研究病例样本数量来证明此技术的有效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运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1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46~72岁,中位年龄57岁。糖尿病病程2.4~32.0年,中位时间16.0年。Wagner分期:2期7例、3期8例、4期2例。下肢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显示膝关节以下动脉闭塞或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均接受胫骨横向骨搬运术,术后3~5 d开始牵拉搬运胫骨截骨块(1 mm/d),14 d后逆向搬运;总搬运时间28~30 d。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5个月。骨搬运期间,4例出现局部钉道口感染,3例钉道脂肪液化、渗液。15例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愈合时间35~72 d,平均48 d;溃疡愈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足部皮温、踝肱指数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复查示侧支循环形成。2例(Wagner 3、4期各1例)治疗后足部溃疡仍进展,行足部及小腿截肢治疗。结论胫骨横向骨搬运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6—2020-06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的68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术后第3~5 d开始进行骨搬移,每天向外搬移1 mm(分4次进行,每次0.25 mm),搬移14 d后原位置停留3 d,然后按照相反方向、相同速度往回搬移14 d,此时注意复查X线片观察胫骨开窗骨块位置。结果 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3个月。68例术后3个月复查下肢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与术前对比患肢微循环再生、重建丰富,侧支循环建立良好。本组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足部皮温、踝肱指数、间歇性跛行距离、经皮氧分压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可改善患肢血运、促进创面愈合,在选择合适的患者和手术适应证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勇  肖耀广  王贺 《中国骨伤》2018,31(10):949-952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7月至2017年3月,采用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2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46~61(51.6±6.8)岁。Wagner分级:3级5例,4级15例。手术前后观察并记录截肢平面、溃疡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患足皮温,CTA观察血管再通及血管网重建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时间12~58个月,平均22.4个月,所有患者足部溃疡顺利愈合,时间6~18(13.2±3.7)周,坏死及截肢平面没有上移,患足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的5.6±0.8降低至术后1年的0.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5);患足皮温由治疗前的(27.9±1.1)℃提高至术后1年的(30.9±1.1)℃(t=-5.98,P0.05)。CTA可见术前闭塞的血管再通,微血管数量明显增加,足部血管网重建。结论: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术能促进足部血管的再生、微血管网的再通或重建,从而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的愈合,适合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糖尿病足患者。对于主干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应当慎重或配合介入等血管再通技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方案及效果。方法 总结2017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的护理方案,包括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护理及出院后护理。结果 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4例门诊复诊随访,3例门诊和家庭复诊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3.8个月,7例创面全部愈合,足部疼痛、麻痹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3例术后12个月复查下肢CTA与术前对比,见搬移小腿小动脉有增生表现。结论 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案能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和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局部创面毛囊干细胞激活的角度,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促进重度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再生、愈合修复的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行胫骨横向骨搬移的126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94例,女32例,年龄39~86岁,中位数年龄61岁.Wagner分级构成:3级67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6年3月,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9岁,平均56.8岁;左侧22例,右侧18例,按Wagner分级,2级10例,3级22例,4级8例。[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9个月,平均11.5个月,患足均获得愈合(全部保肢),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2.6周,患肢疼痛及麻木症状改善甚至消失。[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足,避免截肢。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Wanger 3~5级难治性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8年1月,采用VSD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21例经保守治疗失败的难治性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55~88岁,平均65岁。糖尿病病程8~15年,平均12.2年;糖尿病足病程7~84 d,平均35.3 d。术前糖尿病足溃疡范围为2 cm×2 cm~8 cm×5 cm。按Wanger分级:3级8例,4级11例,5级2例。5例行下肢血管造影、16例行下肢血管CT造影,均提示膝以下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未完全堵塞。患足皮温(29.28±0.77)℃,C反应蛋白(38.03±31.23)mg/L,白细胞计数(9.44±2.21)×10~9/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8±1.5)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为(54.3±10.3)分。结果术后2例Wanger 4级并有吸烟史患者治疗失败,分别于术后30 d及45 d行大截肢(踝关节以上截肢);1例Wanger 5级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后60 d突发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余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9.2个月。术后40~62 d,平均46 d拆除外固定支架。创面均愈合,愈合时间50~120 d,平均62.5 d。18例患足疼痛均明显缓解,均未见原位及其他部位溃疡复发。术后均未出现胫骨骨折及小腿皮肤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溃疡愈合后患足皮温为(30.86±0.80)℃,C反应蛋白为(22.90±18.42)mg/L,VAS评分为(2.4±1.2)分,Barthel指数为(7 7. 3±4. 6)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白细胞计数为(8.91±1.72)×10~9/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0,P=0.291)。结论 VSD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可有效促进Wanger 3~5级糖尿病足创面愈合,但吸烟者、血糖控制不佳者及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者存在失败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伴足踝部慢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10月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28例下肢缺血性疾病伴足踝部慢性感染患者。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41~86岁,平均65.6岁。糖尿病足2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感染病程1~27年,平均14.9年。记录所有患者足踝部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以及糖尿病足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Wagner分级、WIFi(W:下肢创面分级;I:缺血分级;Fi:足部感染分级)分级,并进行比较。结果 1例糖尿病足患者于术后111 d创面好转,无脓性分泌物,后失访;余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1个月,平均8.4个月。术后胫骨截骨切口和局部皮瓣均未出现坏死。术后21例出现外固定架针道反应,经相应处理后好转,均未出现针道感染。24例糖尿病足患者中,1例因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出现急性下肢血管栓塞,足部急性坏疽而截肢;余22例足踝部均愈合,愈合时间2.5~11.0个月,平均4.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Wagner分级和WIFi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于术后6个月足踝部愈合;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于术后16、18个月足踝部愈合。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伴足踝部慢性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感染外露部软组织清创、死骨摘除、胫骨干骺端截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外露22例。结果20例获随访8~27个月,其骨感染及骨外露全部一期治愈,无复发,胫骨骨折及缺损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8个月。结论骨搬移技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外露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2007-2011
[目的]初步探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本院行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21例患者,共25个患肢。术中在患肢胫骨中下段内侧面上制一约2 cm×12 cm骨窗,术后第5 d开始缓慢横向搬移骨窗,使骨块周围软组织(包括血管)再生,重新生成新的微循环系统以改善患肢血供。[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33个月,随访病例中24个患肢的缺血症状明显改善,静息痛消除,溃疡创面愈合。1个患肢术后2个月溃疡范围虽已稍微缩小,但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不愿再继续换药治疗,当地医院予小腿中下段截肢,截肢伤口顺利愈合。[结论]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对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可极大地降低截肢的概率,消除患者疼痛,恢复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伴溃疡形成的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结合负压引流治疗的19例伴溃疡形成的糖尿病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4例;年龄42~82岁,平均(64.57±7.14)岁;糖尿病平均病程(14.62±6.19)年;左足12例,右足7例;溃疡面积2 cm×3 cm~8 cm×6 cm;按照Texas分类法进行分类,所有病例为D期,其中2级3例,3级10例,4级6例。手术前后测量踝肱指数及密歇根神经体征评分(MNSI)评价患足周围血管和周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复查血管造影或血管彩超。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术后获得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9个月。17例患足创面均得到愈合;术后3个月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51±0.20升至0.9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3,P=0.000);术后3个月的MNSI为5.76±1.44,优于术前的4.0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P=0.000)。术后复查血管造影或血管彩超显示患足微血管网再生满意,患足功能达到正常运动和日常生活需要。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可以重建患肢小腿以下微血管网,促进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恢复,结合封闭负压引流可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手术简便、疗效确切,保肢成功率高的优点,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33例胫骨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17~70岁,平均(41.2±3.3)岁。患者均为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清创后骨缺损长度5~18 cm,平均(7.0±3.0)cm。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2~198 cm~2,平均(36.0±22.0)cm~2。受伤至骨搬移手术治疗时间5~46 d,平均(12.3±7.5)d。手术均采用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规律骨搬移,创面给予定期湿敷换药处理。结果 3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2个月,平均(16.0±3.6)个月。患者骨缺损全部通过骨搬移修复,骨愈合时间为9~20个月,平均(10.2±4.6)个月。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自行愈合,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1.3±0.9)个月。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骨感染、再骨折等并发症。其中16例对合端软组织塌陷影响骨折愈合,行断端清理、植骨术后骨折顺利愈合;5例对合端接触后连续3个月复查无明显骨痂生长,行松质骨植骨,术后骨折顺利愈合;8例钉道出现不同程度感染,经局部换药后好转;3例牵拉后出现马蹄足畸形,2例发生膝关节屈曲畸形,经二次手术矫形均获得满意效果。33例患者根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lizarov, ASAMI)评价标准评价,骨愈合:优31例,良2例,优良率100%;功能:优2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9%。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术是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骨长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150例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创面愈合率,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面面积、踝肱指数(ABI)及创面(W)、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重度糖尿病足(Wagner 3~5级)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合并SIRS的重度糖尿病足患者33例。其中男27例,女6例;年龄34~79岁,平均60.6岁。均患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1~28年,平均10年。糖尿病足病程1~12个月,平均2.7个月。根据Wagner分级,3级8例,4级23例,5级2例。术后观察患足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保肢率。评估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测量足背皮肤温度;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足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4.1个月。足部溃疡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5.3个月;保肢率100%。术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1个月患足皮温为(32.64±2.17)℃,较术前的(31.28±1.99)℃显著改善(t=0.05,P=0.00);但与健侧皮温(32.46±2.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P=0.41)。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2.4±0.7)分,较术前的(4.3±0.8)分显著改善(t=3.10,P=0.00)。结论 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能有效治疗合并SIRS的重度糖尿病足,可促进患足溃疡愈合,避免截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6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27例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结果 27例术后均获得平均28(16~50)个月随访。骨搬移长度平均7.9(5~12)cm,搬移时间平均78(55~160)d,骨搬移停止至拆除外固定架时间平均180(95~220)d。出现针道感染2例,停止搬移,静点抗生素、对症处理后感染控制;出现牵张成骨区成骨不全1例,植骨后愈合;拆除外架后发生牵张成骨区骨折1例,经内固定后骨愈合;骨搬移停止后,对15例断端进行去除嵌压组织、新鲜化处理后断端骨性愈合,9例无需进一步手术,通过断端加压后骨愈合,3例加压固定3个月后无明显愈合表现,按照骨不连处理方案,应用手风琴技术处理后顺利愈合。结论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骨搬移过程中的环形固定器有利于畸形矫正,但患者对单边固定器有更好的耐受性。严谨的术前设计、精细的术中操作、耐心细致的术后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颗粒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2020年3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中药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术后常规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中药组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活血通脉颗粒,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踝肱指数、患足皮肤温度、10 g尼龙丝检查评分以及患者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8±1.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踝肱指数、患足皮肤温度、10 g尼龙丝检查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组间比较,中药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颗粒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足疼痛,改善患肢微循环和皮肤感觉,促进溃疡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骨皮质骨横向搬移术治疗下肢创伤后远期发生的慢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下肢创伤后远期发生的慢性创面患者资料。男7例, 女4例;年龄为19~57岁, 平均32.3岁。腘动脉损伤7例, 胫前合并胫后动脉损伤4例。创面部位:小腿远端5例, 足踝部6例。创面面积为3.2 cm×2.8 cm~9.5 cm×7.3 cm。在胫骨内侧远离创面10 cm以上行皮质骨开窗, 开窗面积为5.0 cm×1.8 cm, 然后安装横向搬移外固定装置。创面有限清创, 彻底冲洗后包扎。术后7 d开始横向搬移, 创面全部敞开换药。横向搬移持续25 d, 术后2个月拆除外固定装置。观察患者创面愈合和横向搬移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3~20个月(平均5.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时间为35~277 d。末次随访时所有创面均愈合, 无复发。2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 继续搬移, 局部清创后愈合;1例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 予减慢搬移速度后逐渐愈合。结论对于下肢创伤后远期小腿和足踝部发生的慢性创面, 胫骨皮质骨横向搬移术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创后一期Ilizarov跖骨延长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跖骨头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0月,应用清创后一期Ilizarov跖骨延长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跖骨头慢性骨髓炎患者8例(9足、11个部位)。其中男3例(4足、5个部位),女5例(5足、6个部位);年龄44~65岁,平均57.5岁。糖尿病足分级:Wagner 3级6例(7足)、4级2例(2足)。左足4例,右足3例;双足1例。慢性骨髓炎病程1~5年,平均3.1年。骨髓炎部位:第1跖骨头3足,第3跖骨头1足,第4跖骨头1足,第5跖骨头6足。其中2例为同一足合并2个部位慢性骨髓炎。记录跖骨延长长度及时间、佩戴外固定架时间,计算外固定架带架指数;观察足部溃疡及骨延长段愈合情况,记录愈合时间,计算骨延长段愈合指数。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结果患者术后获随访9~26个月,平均15.0个月。除骨延长期间发生针道感染外,治疗期间均无皮肤坏死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跖骨延长长度12~35 mm,平均20.5 mm;跖骨延长时间21~84 d,平均57.8 d。佩戴外固定架时间10.4~21.1周,平均14.6周;外固定架带架指数为42.9~59.2 d/cm,平均54.3 d/cm。患者足部溃疡均愈合,愈合时间19~70 d,平均30.5 d;随访期间溃疡均无复发。X线片复查示骨延长段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指数为37~51 d/cm,平均42.5 d/cm。末次随访时,踝关节AOFAS评分为87~95分,平均91.7分;获优5足、良4足,优良率100%。结论清创后按照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行一期跖骨延长,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重建跖骨长度、保留跖骨负重功能,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跖骨头慢性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