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肿瘤敏感,特异、首选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1978年10月至1990年2月,我院经超声诊断心脏肿瘤50例,其中39例予以手术治疗,经手术或由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者4例。例1:男,9岁。超声诊断为多发性心脏肿瘤(左房1个,左室2个)。手术见二尖瓣前上方有一3×3×2.5cm的分叶状肿块,瘤蒂附着于前后瓣交界处,瘤体散在钙化。二尖瓣下左室腔内有一巨大实体性中等硬度肿块,以较宽的基底附着于左室侧壁,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粘液瘤患者术前诊断、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心脏粘液瘤的患者共37例,分析其术前、术后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粘液瘤特征的评价,如大小、位置、瘤蒂等,与手术所见一致。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左房粘液瘤患者左心内径较术前减小,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降低(P0.05)。右房粘液瘤患者右房内径比术前回缩。术前二尖瓣或三尖瓣口阻塞的患者,术后相应瓣口血流速度均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粘液瘤的术前评估、术后随访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7岁。1年前因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行人工机械瓣置换术 改良迷宫手术(MVR MAZE)。术前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二尖瓣增厚,舒张期瓣叶开放受限,解剖面积1.2cm2。术后半年超声随访:左房偏大,二尖瓣位机械瓣(双叶瓣),瓣架稳定,瓣叶活动尚可;二尖瓣前向血流束变窄(图  相似文献   

4.
左心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左心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左心粘液瘤病例,其中左心房粘液瘤57例,左心室粘液瘤2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5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38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隔膜型主动脉瓣下狭窄解除术1例,结果 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随访51例,时间1个月-6年,2例复发再次手术,复发率3.9%,效果良好,结论 左心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作用,术后应随访。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4岁,腹胀、气促2个月,超声检查发现二尖瓣异常回声1 d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心率8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4/98 mm Hg(1 mm Hg=0.133 kPa)。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界无扩大,未及震颤,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心电图检查:心房颤动,ST-T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内二尖瓣上见一大小约17 mm×15 mm中等不均质异常团块状回声,边界尚规则,似有蒂附着于二尖瓣后叶近瓣环处左室面,活动度较大,瓣叶活动未见异常(图1,2)。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上异常回声(黏液瘤?赘生物?)。后行开胸探查,术中见:肿瘤位于二尖瓣后瓣腱索,呈卵圆形,半透明黏液状,大小约15 mm×12 mm×10 mm。术后病理诊断:二尖瓣黏液瘤。  相似文献   

6.
患者安红蕾,女,7岁.主因发现心脏杂音半年入院.平素活动不受限.无咳嗽,咯血,无紫绀、晕厥等,血压正常,心率98次/分,律齐,心界不大,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未触及震颤.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常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室内径扩大,二尖瓣前叶左房侧瓣体近瓣尖处可见一中等度回声的四块附着(约2.4*1.1cm),基底部较宽,随心动周期往返于瓣口.左房之间,瓣叶开放可,关闭不佳.彩色血流显像:二尖瓣正向血流速偏高(1.93m/s),收缩期可探及中量返流信号.超声提示:左房粘液瘤.手术所见:右房、室轻度增大.二尖瓣叶增厚,近前外侧交界处,前、后瓣布满小米粒至大米粒大小突起,各占前、后瓣1/3,而后逐渐向  相似文献   

7.
心脏肿瘤的超声病理学改变徐州医学院附院陈清枝,吴兰芬,李东野本文25例心脏占位性肿瘤中,女性12例,男13例,左房粘液瘤18例,右房粘液瘤4例,左室流出道粘液瘤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瘤重14.5~208克。超声所见:左房粘液瘤:左房左室间见异常活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5岁,为体育老师.平素身体无感不适,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左室腔内二尖瓣后瓣腱索上见一圆形实性稍高团状回声,大小约10mm×8 mm,内回声均匀,活动度较小,收缩期不进入左房,二尖瓣开放好,房间隔连续,左房及左心耳未见团块回声.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后瓣腱索上见一团块状异常回声,大小约8.3mm×5.6 mm×6.1 mm,收缩期与二尖瓣距离10mm,二尖瓣后瓣腱索长约27 mm.后在省级医院住院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后瓣腱索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为二尖瓣乳头状纤维弹力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1岁.因阵发性胸闷来诊.听诊:心尖区II级舒张期杂音.超声检查:左房侧见一稍高回声结节,大小:1.4 cm × 1.3 cm,形态规则,有蒂与二尖瓣前叶中央部相连接,随二尖瓣启闭活动,动度较大,舒张期二尖瓣开放时结节抵瓣口(图1),收缩期二尖瓣关闭时可回到左房.超声提示:二尖瓣前叶黏液瘤.磁共振检查诊断与超声相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左房粘液瘤的新的超声心动图的分类方法,将能改善超声心动图诊断左房粘液瘤的准确性。 Ⅰ型:脱垂的小粘液瘤:这些可活动的左房粘液瘤,在舒张期可通过二尖瓣而不干扰二尖瓣的活动。在二尖瓣之后有舒张期云雾状回声,是超声心动图的唯一征象,因为二尖瓣前叶的E-F斜率是正常的。这时M型超声心动图的增益很重要,假若应用低的增益则测不出粘液瘤。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此型粘液瘤时,增益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23例,女12例,男11例,其中粘液瘤左房16例,右房4例,左室1例。右房横纹肌瘤1例,右房上皮细胞恶性肿瘤1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超声所见:左房粘液瘤:左房左室间见异常活动云雾状光团,肿瘤包膜与瓣膜境界清楚,瘤较大时可占据80%以上的左房腔。右房粘液瘤:收缩期在右房,舒张期在三尖瓣口见云雾状光团,回声不均质,其中1例重208g占右房面积90%。右房横纹肌瘤;位于右房后壁与房间隔无粘连,回声不均质反光增强、粗糙,无明显活动。右房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右房内见高密度回声,包膜不清,颗粒粗细不一,位于右房下方,活动变小,手术证实位于下腔静脉开口,外观呈鱼肉状,分叶,绒毛状,病理证实为肝癌转移。左室粘液瘤:位于左室流出口,回声密度较高,不均匀,活动度大,重14.5g,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3 8岁 ,因“二尖瓣成形术后11年 ,心慌气短 3个月”入院。入院查体 :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经充分术前准备 ,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取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入胸。术中见心脏与心包严重粘连。游离心脏表面及大血管根部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在中度低温下行心内手术。经右心房—房间隔切口显露二尖瓣。术中见二尖瓣前瓣腱索松弛 ,后瓣叶增厚挛缩 ,瓣口明显关闭不全。切除病变二尖瓣叶及瓣下结构 ,以国产侧倾碟叶机械二尖瓣置换。缝线为2~ 0Surgilene线 ,方法为连续缝合。缝合结束后 ,关闭…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8岁,因"呼吸困难15天"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经胸超声:右心房内三尖瓣前叶瓣根至右心房侧壁广泛附着附加弱回声,基底较宽,形态不规则,有较大活动度及形变,与三尖瓣前叶瓣尖及瓣体无粘连;右心室内附加回声广泛附着于右心室游离壁,包裹节制索,其游离端部分进入肺动脉内;下腔静脉内未见附加回声,心包腔内大量液性暗区(图1).术中见心包腔内淡黄色积液约500ml,右心房及右心室明显增大,部分右心房壁及右心室壁可触及包块,质硬;不停跳切开右心房,见肿物为黄白色,呈鱼肉样.术后病理:转移性鳞癌(图2).术后经全身检查确诊为宫颈鳞癌心脏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22例心脏粘液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左房粘液瘤20例,右房粘液瘤2例,全组均采用体外循环、经右房手术摘除。结果:手术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月~15年无1例复发。结论:①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②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心内膜炎仍是临床上严重的病症,诊治较难。在超声心动图上通常表现为赘生物、脓肿形成和瓣叶膨出瘤形成,以前二种较为多见,而瓣叶膨出瘤则罕见。我院超声检查中发现一例二尖瓣前叶膨出瘤破裂入左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女 ,1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 2周入院。患儿发病前曾有发热史 ,体温最高达 4 0℃ ,当时予青霉素及清热解毒药等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当地医院行心脏B超检查诊断为左房粘液瘤 ,为此转我院治疗。查体 :体温正常 ,消瘦 ,面色较苍白 ,皮肤无出血点 ,心界稍扩大 ,心尖区可闻双期杂音 ,肝脾不大 ;血白细胞 2 3 90× 10 9/L ,血红蛋白 92 g/L ,红细胞沉降率6 8mm/h。心脏B超检查诊断为左房粘液瘤。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房间隔左房面光滑 ,二尖瓣瓣膜上有团块状赘生物 ,约 2cm× 3cm大小 ,后瓣、前瓣…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8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1个月,伴有体力活动受限入院.查体: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76次/min,心前区未见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末触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向左扩大,节律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增大,左房内可见一较高回声团,大小57 mm×37 mm,形状不规则,内部回声欠均,附着点显示欠清,似附着于房间隔下部,距离二尖瓣口较近,随血流阻挡二尖瓣口血流(图1).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心包腔微量积液.手术所见:肿物位于房间隔中下段左心房侧,十字交叉结构附近,基底部宽,与二尖瓣前叶根部及三尖瓣隔叶紧密相连且分界不清,无法全部切除,肿瘤呈山峰状,质地硬韧,完整切除肿物突入左心房内部分,剖开切面呈鱼肉状.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45岁,因心悸头晕,二尖瓣区可闻及Ⅲ~Ⅳ级吹风样杂音入院。外院超声心动图曾提示左房黏液瘤。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后瓣瓣体左房侧可见大小约33mm×34mm×38mm团状稍强回声,形态尚规则,基底较宽,宽约11 mm,病灶与二尖瓣后瓣瓣体分界欠清,随二尖瓣启闭运动,舒张期堵塞二尖瓣口,致二尖瓣相对性狭窄,收缩期纳入左房。心包腔未见积液声像;CDFI示二尖瓣前向血流速度加快,峰值血流速度2.7m/s,  相似文献   

19.
我院在 1990~ 1999年 ,采用全麻中低温、中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共开展 2 48例心内直视手术。随着体外循环设备的不断完善 ,灌注技术逐步提高 ,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8例 ,男 94例 ,女15 4例。年龄 4~ 70岁 ,平均 3 7 8岁 ,体重9~ 72kg。房缺修补术 61例 ,室缺修补术81例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 19例 ,左房粘液瘤切除术 6例 ,二尖瓣置换术 62例 ,二尖瓣主动脉双瓣置换术 17例 ,冠状动脉搭桥术 2例。1 2 手术方法 本组取胸骨正中纵切口 ,采用全麻、中低温、中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手术 ,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1年6月至1995年12月利用2D—CDE诊断了21例左房粘液瘤(LAM)患者,均经手术证实,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利用M型超声心动图对左房粘液瘤手术前后二尖瓣口形态学的变化,及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左房粘液瘤共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24~61岁,平均39岁.二、仪器与方法;仪器为日本Alok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