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高血压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结果特征。方法经肾活检确诊的117例IgA肾病患者,分为高血压组(A组)与非高血压组(B组),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特征。结果A组中伴有高血压者占28.21%,患者蛋白尿、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1)。其病理改变也较重,肾小球Lee’s分级:Ⅳ型占48.49%,Ⅴ型占21.21%;肾小管间质病变:中度占45.45%、重度占24.25%,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肾血管病变占78.79%,中度病变为24.24%,重度病变为15.1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和肾脏病变较重,高血压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192例IgA肾病小管间质损害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的临床重要性。方法:分析192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IgA肾病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占85.4%,其中轻度损害占46.9%,中度损害占20.8%,重度损害占17.7%,无损害占14.6%。临床上血压升高、尿蛋白定量增多及肾功能减退是IgA肾病预后不良的临床因素。肾小球各项病理指标:血管损害、肾小球总体损害、系膜增殖程度及球性硬化的积分随着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增加,二呈平行关系。结论: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病理改变中广泛存在。随着其损害程度的加重,IgA肾病的病情逐渐加重,提示肾小管间质损害是决定IgA肾病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研究表明,患者是否伴有高血压是影响IgA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肾内微动脉病变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2]。笔者对598例IgA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伴与不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差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但因其明显的异质性,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差异极大,其中性别在判断该病的预后方面仍存在争论,针对不同地区才:同人群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1-3]。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性别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特点,探讨性别在原发性IgA肾病预后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呈现多样性。糖皮质激素(激素)是治疗IgA肾病的基础药物之一,激素能减少IgA肾病患者尿蛋白,降低中、高危IgA肾病患者进入ESRD危险,改善IgA肾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诊断为IgA肾病8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理资料。根据病程中血压状况分为高血压组(A组)33例;非高血压组(B组)49例。比较2组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A组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占同期IgA肾病的40.24%。A组贫血、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B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大于B组(P〈0.05),而水肿、血尿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IgA肾病病理损害重度者的比例高于B组,病理类型以MsPGN为主,占60.61%。肾小球硬化和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肾间质病变程度较重(P〈0.05),新月体形成率较低(P〈0.05)。结论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24h尿蛋白量大,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与临床表现及肾组织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诊断明确的IgA肾病患者143例,根据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进行临床和病理指标的比较。结果①143例IgA肾病患者中,83.92%出现小管间质损害,其中轻度占65.03%,中度占16.08%,重度占2.80%。②随着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女性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年龄和血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血浆白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而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总胆固醇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③随着小管间质损害的加重,患者肾小球损害和血管损害也随之加重(P〈0.05)。结论小管间质损害是决定IgA肾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应将临床参数与病理参数,间质损害指标与肾小球、肾血管损害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中南地区200例IgA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南地区IgA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0例IgA肾病患的临床表现,并比较地区特点以及与国内外的差异性。结果:最常见类型为镜下血尿型(占41%),其次为肉眼血尿型(占29%),慢性肾炎型(占17.5%)和肾病综合征型(占12.5%)。合并高血压8%,其中恶性高血压0.5%。无1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发生慢性肾衰9%,男女比例为1:4.3。结论:中南地区IgA肾病在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自身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gA肾病并发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1例IgA肾病并发ARF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1)本组11例IgA肾病患者并发ARF,占我院同期IgA肾病的1.28%(11/860);(2)本组患者7例患者以浮肿、少尿为首发症状,3例以反复肉眼血尿为主诉、1例以恶性高血压为主要症状,6例患者蛋白尿≥2.0g/d;(3)肾活检示系膜增生性肾炎7例、新月体肾炎1例、增生硬化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1例,余2例为In肾病的基础上伴发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4)本组资料中8例患者行激素加MP/CTX冲击治疗,4例予以单纯对症处理;8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肾功能部分缓解,2例患者肾功能进展行维持性透析治疗,总有效率为81.8%。结论:IgA肾病并发ARF发生率不低,病理可表现为多种病理类型,病理改变轻,预后好,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gA肾病肾病综合征(NS)的不同病理改变特点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表现为NS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IgA肾病伴发NS的比例为10.01%,在14岁以下及50岁以上的患者中占有较高比例。与非NS表现的IgA肾病患者比较,病理分级(Lee分级)I级,Ⅳ级,Ⅴ级,的比例增加,Ⅱ级,Ⅲ级的比例减少,其中Ⅱ级以下患者较Ⅲ级以上患者年龄小,血压,血肌酐水平低,补体C3的沉积少见,治疗后缓解的多;与同时期表现为NS而病理诊断为微小病变(MCD)的患者比较,二者在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上均无差异。Ⅲ级以上的IgA肾病患者,NS组较非NS组血肌酐水平明显增高,IgA,IgM的沉积多见,球囊粘体 ,新月体,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水平明显加重。结论 同样表现为NS,病理改变程度不同,其临床指标,免疫荧光沉积形式及对治疗的反应也不一致。可能存在不同的致病机制,临档上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附6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61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及免疫病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gA肾病以血尿并发蛋白尿最多见,占49.18%,病理分级与临床类型未发现有相关性,与免疫病理学型无密切关系,但病理分级高,提示肾损害严重,预后不良,重度蛋白尿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高于轻,中度蛋白尿组。结论:大量蛋白尿可能促进IgA肾病的肾功能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亚洲是其发病的重灾区,IgA肾病同时也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ESRD)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文献报道[1]大约20%~40%的患者病变缓慢进展,最终发展为ESRD.IgA肾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血尿,伴有或不伴有蛋白尿、高血压等,其病理分型以系膜增生为主.IgA肾病之血尿又被称为"咽炎同步性血尿",是因为肉眼血尿往往发生于黏膜感染如上呼吸道、胃肠道或泌尿系感染后,临床上,我们发现大部分IgA肾病患者都有慢性咽炎、慢性腹泻、口腔溃疡等黏膜受累的情况.因此,我们收集了108例IgA肾病患者资料,调查其黏膜受累情况,旨在探讨IgA肾病与黏膜免疫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原发性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肾内科住院并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和汉族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分别为46、71例,分别占同期同民族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5.59%和6.59%;汉族与维吾尔族在年龄、性别、常见诱因及病理类型、免疫复合物沉积方式及部位等方面有相似之处。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发生比例均高,起病时肾功能正常或伴轻度损害。不同之处:维吾尔族患者起病年龄相对较轻;维吾尔族以肾病综合征为常见,而汉族发作性肉眼血尿比例高。维吾尔族患者肾组织活动期病变及慢性化病变程度均轻于汉族。结论IgA肾病同样是维吾尔族青壮年男性中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14.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免疫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球系膜区IgA或者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呈颗粒状或者团块状沉积,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少量蛋白尿,也可出现。肾病综合征。IgA肾病预后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早期认为其预后良好,然而多年的研究认为该疾病呈进展性,仅有5%~10%患者可完全缓解,10年后15%~40%的成年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本文就影响IgA肾病进展和预后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占整个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8.9%。组织学上,我们已经观察到20.8%的IgA肾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肾移植后许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会复发,而最常见的复发性肾小球肾炎也是IgA肾病。据国外统计,患者在肾移植后IgA肾病最终会有20%~60%复发,国内尚无文献报道。多数复发的IgA肾病仅表现为无症状尿检异常,  相似文献   

16.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IgA肾病临床以持续蛋白尿和(或)血尿为常见表现,病情变化及患者预后差异很大.早期确诊IgA肾病并筛选高危IgA肾病人群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蘑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尿蛋白多少、是否有高血压、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危险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87年~2006年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11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按肾脏病变轻重分为A组(n=34,包括Lee氏分级Ⅰ级、Ⅱ级)、B组(n=84,Ⅲ、Ⅳ、Ⅴ级),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多因素分析影响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A、B两组高血压分别占11.8% vs 63.1%;肾衰竭分别占15% vs 41.7%;A、B两组尿蛋白≥6g/24h者分别占58.8% vs 32.1%;尿红细胞满视野分别为14.7% vs 50%。A组高血压、肾衰竭、镜下尿红细胞满视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尿蛋白≥6g/24h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平均动脉压、血肌酐明显低于B组(P〈0.01);而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显著高于B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脏病理损害重的危险因素有平均动脉压、尿蛋白〈6g/24h、镜下尿RBC〉5.0×10^7/L(0R值分别为1.048,3.227,6.578;P值分别为0.034,0.047,0.002),血红蛋白是保护性因素(OR=0.723,P=0.035)。随着平均动脉压的升高、血红蛋白的降低、镜下尿红细胞数的增多,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加重(P〈0.01)。结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存在差异,高血压、血红蛋白水平、24h尿蛋白排泄量、镜下尿红细胞程度有助于判断肾脏病理损害轻重。  相似文献   

18.
福建地区571例IgA肾病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571例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发病年龄≤20以下占17.0%,21~30岁占36.1%),31~40岁占24.5%,41~50岁占21.7%,50岁以上仅为1.7%。蛋白尿发生率高达93.0%;伴高血压病者15.9%0,肾功能不全者14.3%。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型最常见(占39.4%0),病理类型以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伴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最为常见(占31.9%),MsPGN占27.5%,局灶节段系膜增生性肾炎(FsPGN)占22.6%,其他类型占18.0%),肾小管间质损害以中度损害为主(71.6%)。免疫病理类型以IgAMG型占53.1%,IgAG型占21.0%,其他类型占25.9%。IgA肾病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以FSGS病理类型最常见。结论福建地区IgA肾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存在一定的地区特点:老年人比例少,蛋白尿比例高,最常见病理类型是MsPGN伴FSGS,免疫病理以IgAMG型最常见,肾小管间质病变较重。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和病理的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72例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组织学定量分析及其与转归的关系。结果:患常见表现有高血压、肉眼和镜下血尿、贫血、氮质血症,病理改变多样;治疗后有22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6例呈持续性非肾病性蛋白尿,8例呈持续肾病性蛋白尿,10例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其转归或激素敏感性与临床表现、蛋白尿选择性、小球病理形态、区膜区增宽和免疫沉着、小管间质病变及肾间质T淋巴和单核细胞分布显相关。结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可有不同预后,其预后与临床表现、实验室发现、病理特点和免疫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称Berger病,1968年Berger首先对此病加以描述。其特点是系膜区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及病程多变,从单纯血尿到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衰竭等,约15%~40%的成人患者在10年后会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KS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