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儿童龋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体检的儿童880例,880例儿童中760例出现龋病,龋病发病率为86.36%,患龋病患儿为研究组,未患龋病儿童为对照组,调查儿童的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家长的基本情况.结果 研究组儿童睡前进食,每日进食新鲜水果次数≤1次,每周喝碳酸饮料≥2次、每天吃甜食≥2次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儿童自主刷牙、每日刷牙≤1次、刷牙开始年龄≥3岁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父母从事商业服务工作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前进食、每日进食水果次数≤1次、每日吃甜食≥2次、每周喝碳酸饮料≥2次、儿童自主刷牙、每日刷牙≤1次、刷牙开始年龄≥3岁、父母从事商业服务工作均是儿童龋病的发病因素.结论 个人卫生、饮食习惯均是直接影响龋病发生的因素,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儿童较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牙期儿童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共调查359名儿童,比较不同甜食摄入习惯及不同口腔卫生习惯儿童乳牙dmft及恒牙DMFT。结果摄入甜食种类为糖果、巧克力、含糖饮料等儿童的乳牙dmft及恒牙DMFT均高于冷饮及水果的儿童,摄入甜食频率3次/周儿童均低于频率高的儿童(P0.05)。进食甜食后刷牙的儿童乳牙dmft及恒牙DMFT均低于漱口及不采取任何口腔保健措施的儿童,刷牙频率3次/d的儿童均低于1次/d、2次/d的儿童(P0.05)。结论学校、家庭、社会等均应重视龋齿的预防工作,指导替牙期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降低龋齿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儿童龋齿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龋齿与饮食,儿童卫生习惯及父母口腔卫生知晓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6岁儿童150例,同时同一检查者对其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并记录龋齿数,对其150例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基本资料,甜食摄入情况,父母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分析150例儿童龋齿情况与以上调查内容的相关性。结果父母关注儿童口腔保健,刷牙开始年龄早,摄入甜食少,或者摄入甜食后注意口腔保健,患龋率明显减少。结论儿童龋齿与口腔卫生习惯关系重大,提高父母父母对口腔知识的掌握,提高保健意识。减少儿童患龋率。  相似文献   

4.
肖杨 《北方药学》2013,(3):134-135
目的:探讨成都市学龄儿童龋病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学龄儿童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2城区和2县,每个城区和县城再随机各抽取2所小学共20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儿童问卷和父母问卷)和口腔检查,并记录各牙龋、失、补状况。结果:2068名学龄儿童患龋率74.32%,龋均2.77。学龄儿童龋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父母亲文化程度、儿童和父母亲口腔卫生习惯、儿童和父母口腔检查频率、饭后漱口、刷牙频率及儿童进食甜食等。结论:学龄儿童龋病的发生与家庭因素、口腔卫生习惯及饮食有关,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预防学龄儿童龋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银川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为制定我国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对策、强化儿童口腔健康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6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家长300人进行儿童口腔卫生相关问题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家长在口腔卫生知识方面,总知晓率为72.07%;52.67%的儿童每天刷牙1次,1岁以前刷牙的儿童占1%;每天帮助孩子刷牙的家长占12.67%,而每天检查孩子刷牙效果的家长仅占9.67%;知道含氟牙膏有好处的家长仅占42.36%.结论 部分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需加强家长的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和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状况以及龋病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19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942人,开展口腔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和现场口腔检查。结果杭州市中小学生口腔知识知晓率、正确刷牙率和口腔卫生行为养成率分别为81.27%、56.46%和51.27%。虽中学生知晓率高于小学生,但小学生行为养成率高于中学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喜吃甜食、女生、小学生为龋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深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和正确刷牙率,促成学生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学生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的认识程度。方法对100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筛选、统计。结果有效问卷684份,仍有38.6%父母每天刷牙≤1次;父母对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程度不一;部分家长出现症状没有及时处理。结论有必要对父母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东莞市石碣镇8~9岁学生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分析及致龋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参加2017年4~6月东莞市石碣镇免费窝沟封闭防龋项目中的398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第一恒磨牙是否接受窝沟封闭,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窝沟封闭,对照组的第一恒磨牙窝沟不做处理,仅予常规口腔护理。封闭完成后3、6、12个月进行复查,对两组患儿的龋牙和龋均进行评估;对可能影响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6、12个月时,研究组的患龋率和龋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性别、地区、窝沟封闭、刷牙频率、饮用碳酸饮料频率、甜品频率及定期口腔检查与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生密切相关(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刷牙2次以上/d(β=-0.202,P=0.001,OR=0.817)、窝沟封闭(β=-1.181,P=0.000,OR=0.307)、饮用碳酸饮料频率≥2次/d(β=0.544,P=0.000,OR=1.722)、甜品频率 1次/d(β=0.537,P=0.001,OR=2.698)是影响8~9岁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刷牙2次以上/d、窝沟封闭是保护因素。结论在今后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着重加强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建立刷牙习惯,关注儿童饮用碳酸饮料频率和甜品频率,提高公众对窝沟封闭的知晓率,进一步减少龋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内蒙古5岁儿童的乳牙龋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儿童乳牙龋病的防治及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取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内蒙古自治区城乡5岁儿童共660名进行龋病情况调查,同时随机对受检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5岁儿童患龋率为70%,龋均3.59。患龋率农村略高于城市,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之间乳牙患龋率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龋均农村高于城市(P<0.05),男女之间乳牙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的刷牙习惯、定期口腔保健检查、含氟牙膏的使用均能降低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果、奶酪、奶茶、碳酸饮料等含糖较高的食物与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有相关性;一日多餐(含糖)儿童患龋危险性明显高于一日三餐者,且与加餐次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酸奶与儿童龋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食用水果、蔬菜可明显降低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5岁儿童患龋率、龋均仍都高于我国平均水平,所以仍应大力贯彻实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综合干预试点工作,广泛普及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家长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进一步改善我自治区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雷蕾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372-372
目的提高儿童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识,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方法根据儿童口腔特点,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喂养姿势,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量高、质软、粘稠性很强的甜食,做到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尽可能使口腔保持洁净。结果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口腔保健和预防工作,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就能防止儿童口腔各种疾病的发生。结论口腔的保健和预防工作应从儿童抓起,减少儿童口腔各种疾病的发生,是口腔医务工作者和家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谢玲  陈丽娟  蒋勇 《安徽医药》2012,16(10):1462-1463
目的 了解合肥市某幼儿园3~5岁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及龋病的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合肥市蜀山区某幼儿园3~5岁儿童173名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健康检查.结果合肥市蜀山区某幼儿园3~5岁儿童患龋率58.9 %,年龄越大患龋率越高.结论 刷牙时间,次数以及平时的饮食习惯可能是龋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研究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降低患龋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德城区集体幼儿园968名在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968名儿童中,患龋者为306例,患龋率为31.6%,不吃甜食和睡前刷牙的儿童龋齿患病率比吃甜食、睡前不刷牙的儿童要显著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爱吃甜食和睡前不刷牙是儿童龋齿的主要发病原因,加强卫生宣教,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早晚刷牙,指导刷牙、爱护牙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治疗龋齿,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高桥社区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社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2014年对研究对象开展口腔健康情况检查及口腔保健知识行为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桥社区小学生龋齿患病率为63.18%。口腔保健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9.86%,无龋学生的知晓率显著高于有龋学生(P<0.05);口腔保健行为方面:“吃甜食频率”和“刷牙后睡觉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发生频率越高的学生龋齿患病率越高(P<0.05);“每天刷牙次数”和“家长帮助孩子刷牙”发生频率越高的学生患龋率越低(P<0.05)。结论:社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促进其口腔健康行为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呼和浩特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呼和浩特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龋病预防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呼和浩特市548名学龄前儿童,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人口学因素、刷牙习惯、甜食摄入情况等。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结果呼和浩特市36岁儿童总患龋率为71.2%,其中5岁儿童患龋率最高75.9%。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5岁儿童的刷牙开始年龄、刷牙次数和吃甜食习惯均与乳牙患龋率有关(P<0.05)。结论呼和浩特市学龄前儿童患龋率较高,应针对家长及幼儿园老师进行口腔卫生宣教,使儿童自小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少吃甜食,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刘英  武敏  张学岚  段晓娟 《哈尔滨医药》2012,32(6):421-422,424
目的了解银川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银川市乳牙龋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银川市2所幼儿园的225名5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同时对影响乳牙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①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70%,龋均数为3.03,龋齿充填构成比13.6%;34.2%儿童龋均数高达6.96,这部分龋高发儿童龋、失、补牙数之和占总龋、失、补牙数之和的76.8%;患龋率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与开始刷牙年龄、刷牙的频率、进食甜食频率、睡前进食零食及父母口腔健康知识态度有关。结论银川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加强对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刷牙指导、控制糖的摄入及避免不当进糖方式对预防乳牙龋病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儿童龋齿发病规律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龋齿的发病规律,研究儿童龋齿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幼儿园800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800名儿童中,患龋者为297人,患龋率为37.08%,不吃甜食和睡前刷牙的儿童龋齿患病率比吃甜食、睡前不刷牙的儿童要显著低。结论认清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对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儿童龋患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以利于早期防治。方法:对重庆市渝中区6所幼儿园795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及详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儿童的龋患率为65.9%,男66.6%,女65.1%,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幼儿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母亲受教育的程度,每天吃甜食及含糖饮料的次数,刷牙的频率。结论:对双亲进行早期教育,使其尽早带患儿去看口腔医生及局部用氟。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率一直处于80%以上,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观察亦发现,西藏地区儿童乳牙龋病发病情况十分严重。对此,我们对拉萨市团结新村小学200名藏族小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饮食习惯、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以及龋病发病情况进行了摸底和调查,与此同时,在该校全体学生和部分家长中进行了口腔卫生知识、刷牙行为、牙膏选择以及龋病防治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对患有龋病的患儿提供了必要治疗和咨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及口腔卫生习惯与儿童龋齿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社区门诊和窝沟封闭的165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口腔卫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口腔卫生知识、卫生习惯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的态度。结果:165名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合格率为46.10%,患龋率为52.12%,龋均为3.12只。具有良好口腔卫生知识和习惯的学生患龋率低,家长的文化程度与日常督促与患龋率有关。结论: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加大对家长口腔健康教育的力度,是预防儿童龋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产生龋病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四川省内江市城区部分幼儿园3~7岁1 160名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成组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获得有效配对研究对象408对,并采用自制的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因素问卷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因素进行家长问卷,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天刷牙次数、餐后漱口、睡前吃零食、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对口腔健康的态度、母乳喂养与乳牙龋病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生体质量、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与乳牙龋病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的儿童患龋率低于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龋病的发病受到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龋病的发生和发展。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定期查治,推广普及学龄前儿童早晚刷牙,正确的刷牙方式,饭后漱口,对降低龋患率,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