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惠仙  王莺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3019-3020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对肾病综合征( NS)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的NS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CNP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NS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25.0%,两组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1,P<0.05)。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4.2%、16.7%,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8,P<0.05)。观察组、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优良率分别为95.8%、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8,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6,P<0.05)。结论采用CNP护理模式对NS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减少疾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融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及优质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减轻病情、维持血糖稳定、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和普通组,每组50例。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普通组采用常规观察。对照2组患者的依从性、睡眠、情绪、血糖变化并跟踪观察其病情发展。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降低、血红蛋白降低明显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构.05);2组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4.0%明显高于普通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普通组,睡眠深度优于普通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有效的健康护理教育并督促患者实施,提高了患者对有关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进展等知识的掌握,还能改善和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纠正和约束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高,自控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留置针静脉留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依从性、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依从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2.3±12.1)h长于对照组的(60.9±1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秋妹  王秋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17-118,121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相关指标、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宣教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到本院就治的85例依从性较差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45例给予强化护理宣教,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况变化。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对甲亢的正确认识,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范萍  周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89-239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予以全程健康教育路径的作用及价值。方法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具体分成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严格参照健康教育路径予以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的传统教育方式,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对胰腺炎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再次入院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遵医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χ2=32.271,P<0.05);观察组对急性胰腺炎相关知识知晓率高达100.00%,对照组仅为7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32,P<0.05);两组再次入院率比较,观察组复发2例(5.71%),对照组复发6例(1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30,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全程的健康教育路径,有助于患者提高对胰腺炎的宏观认识,提高知识的知晓率,更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予以大量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的效果及其对抗结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2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胸腔引流的效果及其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2.1%(35/38);置管引流后,平均胸水消失时间(4.0±1.2)d,总住院天数(14.6±3.3)d;上述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出院时,干预组知识达标32例(84.2%,32/38),患者满意度评分(92.5±4.2)分,上述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服药依从性评估显示,干预组依从性高者达到50.0%(10/38),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实施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胸腔引流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抗痨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冠心病治疗患者17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8例)。观察组整个治疗期间均按照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临床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观察乳头肌功能失调、心脏破裂、心肌梗死、心室壁瘤等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满意程度观察组十分满意占65.34%,较满意占20.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085、4.046,均P<0.05)。观察组乳头肌功能失调7例(3.98%),心脏破裂3例(1.70%),栓塞6例(3.41%),心室壁瘤5例(2.84%),心肌梗死综合征4例(2.2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605、3.914、6.439、4.506、4.190,均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熟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298、4.350,均P<0.05)。结论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模式后,冠心病患者不仅对健康知识掌握更加牢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患者对护理工作也更加满意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肝胆外科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9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90)实施全程护理(即对息者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对比二组患者在健康知识知晓度、护理后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度要明显低于观察组,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标准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对照组为(99±6)分,观察组为(133士9)分,二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护理人员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程护理用于肝胆外科护理过程之中,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座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47例实施传统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的卧床天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彩霞 《中国医药》2009,4(7):503-50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肺结核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在抗肺结核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按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用药等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实验组除常规宣传教育外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依从性调查。结果实验组有26例患者完全遵医,占89.7%;对照组15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51.7%;2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李宝丽  王秋苓  赵伟  丁文元  张为 《河北医药》2016,(23):3661-366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式进行。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满意度、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实施后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护士对临床路径实施的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为94.4%,对照组为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施后医生对护士的评价、护士对临床路径实施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能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护理行为的规范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晚期大肠癌患者行心理健康宣教的效果,为临床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肿瘤内科收治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8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编号随机分成基础护理常规组(对照组)和心理健康宣教干预组(干预组),2组患者分别实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基础化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心理健康宣教,护理结束后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健康教育评估表判定;并统计其心理状态评分,包括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5浇.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护理前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干预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结论临床将心理健康宣教用于中晚期大肠癌患者中作用突出,可缓解心理状态,提高知识掌握度,增强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60例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中较好和一般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提高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并定时随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服药依从性,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马晓媛 《河北医药》2016,(18):2865-2867
目的:探究并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护理质量、抑郁情况、焦虑情况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服务态度、护理能力、工作能力、病区管理、关爱、沟通、健康教育评分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秩和检验,2组患者抑郁程度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明显较对照组轻( P <0.05)。2组患者焦虑情况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明显较对照组轻( P <0.05)。2组患者疗效差异明显( P <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疼痛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同时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等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本社区范围内随机抽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结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每组39例,干预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依从性。结果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18%,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经过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进行组内比较后发现,治疗到12个月时,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要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时(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不仅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而且对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躯体、生活、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4、10.82、9.34,均均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好占90%、血压控制优占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和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34、16,90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血压明显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静脉输液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输液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舒适护理。比较2组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中可以尽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对于门诊护理的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