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江医学》2016,(2):229-232
<正>骨质疏松症(OP)是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病、慢性病,引发的脆性骨折、身长缩短、驼背、慢性腰腿痛等相关疾病,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文献报道,70%~80%的老年OP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其引起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睡眠、心理障碍长期反复困扰和影响着中老年OP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因此,探讨如何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及其他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48例Ⅱ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8例Ⅱ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经上述精心护理后空腹血糖(FPG)程度及骨密度(BMD)水平均有所改善,护理干预前FPG平均水平为(11.3±3.1)mmol/L,BMD平均水平为(231±26)mg/cm2;护理干预6个月后FPG平均水平为(8.1±2.3)mmol/L,BMD平均水平为(240±28)mg/cm2,护理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其他合并症及死亡病例,效果理想.结论加强Ⅱ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生活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其血糖及骨密度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干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2017年2月收治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抽取58例,给予护理干预,评定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和常模标准比对,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低,有差异(P<0.05);和护理前相比,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骨质疏松症患者护理干预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及护理干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和护理干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进行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以WHOQOL-100问卷测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各个领域普遍较常模低(P<0·05);经护理干预除社会关系领域外,其余领域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WHOQOL-100可用于评价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宏伟  刘光耀 《吉林医学》1997,18(4):231-231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李宏伟刘光耀刘玉槐范建民(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骨科130021)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越来越高。OP患者常有周身骨痛并易发生脊柱压缩骨折、Coles氏骨折及髋部骨折。骨折后长期卧床会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的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根据我们调查发现:60岁以上人群总发病率为23.1%,其中男性为15.0%,女性为28.4%;80岁以上人群,超过50.0%的人患有此病;同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城市高于农村,女性多于男性。1病因(1)种族和遗传:黑种人发生率低,白种人最高,黄种人次之;某些家族的人无论老幼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这些情况与钙和维生素D的代谢水平有关。(2)营养因素:低钙、低蛋白质、低维…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骨质明显缺钙,临床症状是周身骨痛、骨形改变,易发骨折。老年人因骨折长期卧床,活动减少,食欲下降,容易导致营养不足、骨愈合延迟、伤口裂开,肉芽组织生长不良易导致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影响预后。饮食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我们所采取的系统化饮食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而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矿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碰撞就可能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后果。具有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且其治疗和康复复杂繁重棘手,因此重视骨质疏松患者钙剂的补充是很重要的,那么骨质疏松患者就必须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具体的饮食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进行6个月以上的护理干预;以WHOQOL-100问卷了解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常模;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密度,而且可以显著改善除了精神支柱/个人信仰/宗教领域外,其他各领域的生活质量。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较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量客观指标评估平衡训练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近期和远期健康质量的影响,并分析活动量是否与健康质量、步态速度、平衡训练性能等方面的变化有关.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析91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并随访15个月以上,根据是否给予平衡训练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平衡训练包括单脚支撑、平衡球等,通过计步器和计速器评估活动量,使用GAITRite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分析步态,运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国际版跌倒效能感量表(FES-I)和下肢功能评价量表(LEFS)评估健康质量以及对后期生活进行评估.结果 68例患者完成了3个月的短期随访,53例患者完成了15个月的长期随访.统计分析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每日步数≥5000步在3个月的OR为3.41(95%置信区间1.2~9.5)(P=0.017).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每日步数≥5000步在15个月的OR为3.3(95%置信区间1.08~10.64)(P=0.042).干预组3、9、15个月的SF-36精神部分得分显著改善.两组的身体状况得分均有改善,两组间其他变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且与活动量之间无关联性.结论 短期和长期评估显示平衡训练可以增加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活动量.干预组达到5000步/d的比例明显增高.长期随访后发现活动量的改变与健康质量、步态速度、平衡训练性能等方面无关联.要完成持久的活动量变化,需要给予长时间的干预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根据其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疏松症患者心理状态、疼痛、骨折发生率及费用等的影响.方法:将20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进行社区干预,并于入组时、干预1年时对两组患者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表、4级(口述分级)评分法,在干预前、干预1年时对SAS、SDS、疼痛、骨折发生率及与本病相关的费用进行评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及疼痛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社区为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13.
刘印  田京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31-32,35
骨质疏松症是与年龄相关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也是有关骨骼的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其特征性表现为骨量减少及骨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常见并发症为各种脆性骨折。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尤其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发病机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原发性骨质疏松Ⅱ型。病情进展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生骨折及脊柱外形的改变,病情已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尤为重要。对于已经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患者,在积极治疗骨折的同时,应配合骨质疏松的治疗,避免再骨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邵璞 《吉林医学》2010,31(14):1982-1982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1/3的髋部骨折发生在亚洲,到2050年,亚洲地区的髋部骨折将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中国。因此,寻找防治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药物和措施迫在眉睫。本文使用盖宜生口服液治疗老年性OP15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是老龄化社会中 ,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无常规的早期症状及诊断方法 ,op常是在无声无息中发展的。原发性 op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但由于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微细损伤、机械强度逐渐衰减 ,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已成共识。 OP是骨量减少到不足以支撑机体重量、并使得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状态。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综述如下。1 增加峰骨量在生长成熟阶段 (青少年和中青年 ) ,摄钙充足和足量的运动是决定成人峰骨量的关键因素 ,美国等西方国家钙摄入推荐量为 80 0~ 12 0 0 mg/ d,…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又叫退行性骨质疏松。是生物衰老在骨骼方面的一种特殊表现,是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它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的比例减小,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小,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障碍退行性疾病。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越高。患者常有全身骨痛并易发生骨折。我院2001年4月-2004年4月开展老年性重度骨质疏松症治疗8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是指6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其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治疗上也没绝对有效的药物。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高度的致残性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现对我所4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药物治疗进行分析,来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保健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89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4例。两组患者均每日服用钙剂600mg+维生素D800IU,观察组同步实施合理膳食、运动指导和心理辅导等综合健康教育干预,12个月后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等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体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和治疗依从性,减少骨折发生率,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敬老院骨质疏松症患者护理干预模式,提高中、老年人的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方法把8个敬老院的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作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疼痛、用药及锻炼情况。结果干预组疼痛、用药、锻炼均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骨折例数虽然少于对照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敬老院老人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减少并发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