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不同术后镇痛模式对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恢复有不同的影响。目前人工TKA术后常用的镇痛方式有口服止痛药镇痛、静脉自控泵注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股神经连续阻滞镇痛及关节腔内注药镇痛等。结合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通过对比连续股神经阻滞、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等术后镇痛效果,得出连续股神经阻滞已成为老年患者人工TKA术后镇痛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给患者造成难以忍受的痛苦和心理伤害,明显影响术后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因此,完善的术后镇痛可以较好地解除伤口疼痛,利于患肢膝关节功能恢复.本研究比较了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和静脉镇痛(CIA)对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寻求理想的TKA患者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旭刚  冯昌盛 《重庆医学》2018,(22):2978-298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TKA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0.2%罗哌卡因术后镇痛)和观察组(1 μg/mL右美托咪定加0.2%罗哌卡因术后镇痛),均在B超引导下连续股神经置管阻滞术后镇痛.记录术后VAS、Ramsay评分,进行安全性、镇痛及功能康复评价.结果 术后6、12、24 h观察组在静息态和运动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侧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主动屈膝达90°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功能康复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KSS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KSS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TKA术后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能较好控制早期静息和活动痛,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开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良好的镇痛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膝关节粘连、萎缩,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缩短住院时间。神经阻滞已成为临床常用的镇痛方法,通过超声无创可视化技术的引导,可使神经阻滞定位更精准,用药量更少,镇痛效果更满意。TKA患者术后使用神经阻滞镇痛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腰丛阻滞、股神经阻滞、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SOFT阻滞、髂筋膜间隙阻滞、收肌管阻滞、收肌管联合闭孔神经阻滞等。每种方法既可做单次阻滞,也可在神经周围置管进行连续阻滞,延长镇痛时间。同时每种方法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进步,超声和神经阻滞可与医学人工智能机器人相结合,在未来的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股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麻下行TKA患者3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D组,15例)和罗哌组(R 组,15例),D组用0.5%罗哌卡因15 m L+右美托咪定0.5μg/k g行股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并置管,R组用单纯0.5%罗哌卡因15 m L行股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并置管,两组术后均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泵,阻滞药物为0.25%罗哌卡因150 mL。记录术后2,4,8,24和48 h TKA患者的静息及运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48 h 内镇痛泵追加次数,术后首次使用曲马多的时间、人数及用量、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D组各个时间点的静息、运动 VAS评分均低于 R 组,其中术后8,24 h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48 h内D组镇痛泵追加次数明显低于 R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增强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后TKA患者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关节疼痛难以避免,疼痛控制不佳将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围手术期镇痛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运用较多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法有:关节周围注射药物镇痛、股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本文对以上五种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AC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行B超引导下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行B超引导下股三角入路隐神经阻滞,对比2组术后镇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48 h内,观察组有效按压、补救镇痛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内尿潴留、恶心呕吐、下肢肌力降低、头晕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内,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较好,是TKA一种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膝关节局部注药联合静脉镇痛方式用于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康复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20例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A组镇痛措施采用静脉镇痛,B组采用关节腔局部阻滞联合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静息、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术后4、12、24、36、48 h静息痛和被动活动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在术后的第2天,第3天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较A组有较好恢复(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关节局部注药联合静脉镇可减轻术后早期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康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镇痛的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ASA分级Ⅰ~Ⅱ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根据术后采用的镇痛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CFNB组(治疗组),PCIA组(对照组),其中CFNB组30例,PCIA组30例.观察指标包括:术后患侧膝关节静息痛及运动痛VAS评分;术后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OM值)及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术后7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与术后的3个月HSS评分;术后出院时间.结果 术后CFNB组的静息痛及活动痛疼痛程度平均小于PCIA组;术后1、2、3、5、7 d,CFNB组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OM值)及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明显大于PCIA组;术后7 d内不良反应的比率,PCIA组明显大于CFNB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CFNB组大于PCIA组;术后出院时间,CFNB组明显小于PC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PCIA镇痛,术后CFNB镇痛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减轻TKA术后早期膝关节疼痛,增加关节运动活动度,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关节锻炼利于功能康复,并且不增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PCNA)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单侧TKA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PCN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穿刺置管并予0. 2%罗哌卡因阻滞镇痛,PCIA组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凯纷、托烷司琼混合液镇痛,两组均持续镇痛72 h。记录静息及被动运动锻炼时的VAS评分、PCA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被动运动锻炼时PCN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CNA组PCA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PCNA组明显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PCNA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促进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多模式镇痛(治疗组)和常规多模式镇痛(对照组)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术后6月膝关节功能评估的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n=24)。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2种方案作为术后镇痛方式。2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在围手术期,采用静息、被动、主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相关并发症等指标。在术后6月随访时,根据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各项指标提示治疗组患者术后2 d内镇痛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及6月后膝关节功能2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配合以多模式镇痛可以有效地缓解TKA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特别是48 h以内的急性疼痛,从而促进患者膝关节的早期功能恢复,但并不增加全身不良反应,是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50例ASAⅠ~Ⅲ级的患者在硬腰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单侧TKA术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旁置管,持续泵注0.25%布比卡因进行镇痛。记录静息、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局麻药用量,患者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各时点静息VAS均低于3分。与4 h比较,12 h静息及第3 d持续被动运动时VAS增高(均P〈0.05)。患者布比卡因用量为(219.9±6.6)ml,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为(9.3±2.2)次,6例患者须加用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镇痛满意度高。结论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老年膝关节晚期骨性关节炎标准的治疗方法。然而术后急性期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理状态及关节功能康复[1]。效果良好的术后镇痛方法,对抑制或缓解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提高老年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2]。笔者观察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及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别联合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患者TKA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于该院行TKA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顺利完成TKA,对照组术后予以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6、12、24 h,观察组静息、运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静息、运动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提高TKA术后镇痛效果和患者镇痛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连续股神经阻滞,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背景]观察持续股神经阻滞(CFNB)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间行TKA后采用CFNB进行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锻炼的39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静脉镇痛泵进行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锻炼的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术后24h及72h时两组膝关节屈伸角度及VAS视觉疼痛评分.结果见,术后24h实验组膝关节平均屈伸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72h实验组膝关节平均屈伸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CFNB可有效缓解TKA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提高TKA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付勇  韩一生 《四川医学》2012,33(3):470-473
目的探讨持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50例拟行单侧TKA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CFNB,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静脉镇痛(continuous intravenous analgesia,CIA)。记录术后各时间点静止视觉模拟疼痛评分(rest visual analogue score,RVAS)、被动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passive visual analogue score,PVAS)和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①实验组术后8、12、24、48 h的RVAS和24、48h的P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h两组间RVA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术后第1、2天的RO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主动屈膝到90°所需的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股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的缓解TKA患者术后早期的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CIA所产生的全身不良反应,且该方案操作简单、安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TKA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肥胖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与功能康复的效果,并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XEA)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ASAⅠ~Ⅲ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肥胖患者60例(BMI>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股神经阻滞组(FA组,n=30)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组(EA组,n=30),所有患者均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FA组患者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前,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放置股神经阻滞导管,并妥善固定,术后将股神经阻滞导管与术后镇痛泵连接,连续输注0.18%罗哌卡因(术毕单次15 mL,背景量5 mL/h,锁定时间30 min,自控量5 mL)行术后镇痛与功能康复,EA组患者术后给予硬膜外0.18%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自控镇痛(背景量5mL/h,锁定时间30min,自控量2mL),两组患者均维持术后镇痛72 h.记录术后2、6、24、48及72 h静息、主动功能训练时的VAS评分、镇静程度、肌力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6、24、48及72 h静息、主动功能训练时的VAS评分、镇静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肌力评分明显高于EA组(P<0.05);与EA组相比,F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10% vs 66.7%,P<0.01).结论 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下肢肌力影响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老年肥胖患者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与功能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单海华  朱常花  谢红  王琛 《重庆医学》2012,41(13):1312-131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和自控神经干镇痛(PCNA)组各20例。PCIA组患者术后静脉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均持续镇痛2d。记录静息、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肌力分级、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8、12、24、48h静息时和功能锻炼时VAS评分PCNA组(0.6±0.3、1.8±0.4、1.2±0.5、0.8±0.6、2.1±0.8)均明显低于PCIA组(2.3±0.7、3.9±1.0、1.7±0.6、1.3±0.7、4.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24、48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PCNA组(46.4°±4.3°、66.4°±4.2°)明显大于PCIA组(32.9°±4.4°、47.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PCIA组较PCNA组高。结论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肌力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腘丛神经阻滞(PPB)-收管肌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单侧TKA术的患者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PPB组,每组各58例。两组均予以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后,对照组予以收管肌阻滞(0.375%罗哌卡因20 mL注射);PPB组予以收管肌阻滞后,予以PPB阻滞(0.375%罗哌卡因20 mL注射)。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6、12、24及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出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术后24 h和48 h的股四头肌肌力评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PB组术后VAS评分(包括静息状态、活动状态)均降低(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降低(P<0.05)。两组术后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IL-6及IL-10水平相比术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在静脉自控镇痛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罗哌卡因局部注射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早期功能锻练的影响。方法:90例初次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自控镇痛治疗,观察组采取罗哌卡因复合液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配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24、48、72 h及术后1周患膝静止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情况。测量术后24、48、72 h及术后1周的膝关节活动度,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头晕、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48 h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术后72 h及术后1周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72 h内)观察组活动范围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TKA术中罗哌卡因复合液关节周围注射进行镇痛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价廉的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