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2):2363-2364
现将我院2002—03~2004—03所做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4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科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住院92例133眼,年龄28~78(平均58.31)岁,其中男34例.女5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2例6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35眼,开角型青光眼17例29眼。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常可造成视力不可逆损害。因此,正确诊断青光眼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视功能的预后。现将我院1987年以来所遇20例青光眼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22只眼)患者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12例(14只眼)。年龄45~78岁,平均59岁。初诊视力:0.1~0.34只眼,0.02~0.086只眼,眼前指数5只眼,眼前手动3只眼,光感2只眼,黑2只眼。类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例11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6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5例5只眼。1.2误诊情况20例(22只眼)中,误诊为内科疾病8例(10只眼…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技术检查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体半脱位的特点,探讨UBM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体半脱位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例(12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体半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进行裂隙灯、眼底镜、非接触眼压及UBM检查,用UBM测量晶体半脱位的范围和程度,分析UBM技术在本组患者诊断方面的应用。结果所有患者的诊断明确,12例(12眼)中,晶体半脱住范围为90~120;眼压21—29mmHg者2眼,眼压大于30mmHg者10眼。最佳矫正视力0.1以下者4眼,0.1—0.3者7眼,0.3以上者1眼。结论UBM作为一种客观检查方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体半脱位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其可以有效检查和判断出患者晶体半脱位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2001-01~2005-04手术治疗青光眼9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先天性青光眼及开角型或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2例(133只眼),其中先天性青光眼10例(14只眼),男7例(10只眼),女3例(4只眼),年龄1~17(9±8)岁;另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2例(55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35只眼)、开角型青光眼17例(29只眼),男42例,女40例,年龄29~73(51±22)岁。1.2方法应用小梁切除术[1]治疗开角型或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小梁切开术[2]治疗先天性青光眼。1.3术后治疗和观察术后术眼常规滴用糖皮质激素眼液和抗生素眼液,根据患者情况全身给予抗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巩膜突可见不同程度的增宽〉180°范围,术后5眼周边前房深度〉1CT,17眼周边前房深度1~1/2CT,18眼1/z~1/3CT,1眼1/3~1/4CT。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和改善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30眼中,除因长时间处于高眼压而使瞳孔未能恢复外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术后1周眼压在7~10mmHg。6个月后复查眼压均控制在15.85—22.35mmHg之间。视力:〈0.1者5例5眼,0.1—0.3者21例21眼,0.4~0.6者4例4眼。结论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为了避免对视神经等眼组织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有必要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本组观察表明,持续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对持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应重视手术技巧,以挽救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我院近3a首诊被误诊的原发性青光眼13例(17眼),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17眼),男6例,女7例;年龄11~69(平均40)岁;单眼9例,双眼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眼,开角型青光眼3眼,青少年性青光眼2眼。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1-01/2006—12行抗青光眼于术158洲(187眼),术后发生浅前房35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4例,女94例.年龄36~74(平均56)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6例133眼.慢性闭角刑占光眼20例28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例12眼.继发忡青比眼7例7眼.混合性青光眼4例4眼,另有青光眼术后高眼培3例3眼。  相似文献   

9.
刘红梅  陈香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110-111
2005年5月~2006年10月,我们采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49例,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9例(49眼),均为单眼,男23例,女26例,49—82岁,平均65.5岁。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28例,其中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  相似文献   

10.
李超  卢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7):1239-1240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1999-01~2004-12收治青光眼患71例,其中男37例,女34例,年龄13~78岁,平均58岁。施行青光眼手术100眼,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5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1眼,先天性青光眼2眼,继发性青光眼22眼,混合性青光眼10眼。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0):2481-2482
脉络膜脱离是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之一,笔者收集了在本院2004/2006年收住院行青光眼手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4例,现报告如下。i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1眼,女3例3眼,年龄56~74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1眼。本组均药物控制眼压正常后在局麻下行小梁切除术,其中2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血压稳定),发生脉络膜脱离时间术后I周内者3例3眼,i例i眼为术后1个月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可调缝线和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52例(60只眼)行小梁切除联合可调缝线和丝裂霉素C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防止滤过泡瘢痕化,并置可调整缝线;术后严密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等。结果:54只眼(90.0%)眼压〈21mmHg,6只眼加用局部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至正常范围;术后第1天所有病例均形成前房;6个月内随诊54只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术后所有病例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手术后均未出现脉络膜脱离和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可调缝线和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足安全有效的,能避免视功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高眼压症的特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高眼压症多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及某些继发性青光眼所致。患者有剧烈的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 ,伴有明显的视力下降 ,因此患者痛苦难忍[1] 。对 62例急性高眼压症患者的进行特殊护理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5月治疗急性高眼压患者62例。其中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3 8例 ,男 13例 ,女 2 5例 ,年龄为 5 0~ 70岁。睫状体阻滞性青光眼 6例 ,男 2例 ,女 4例。年龄为 5 0~ 60岁。继发性青光眼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年龄 13~ 5 8岁。2 护理2 1 入院后的护理2 1 1 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以往的治疗原则是待眼压下降后手术 ,但实际临床工作中 ,确有许多经全身及局部治疗后 ,眼压仍控制不理想的病例。我们对 1 995~ 2 0 0 0年就诊于我院的眼压控制不理想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1 1 2例进行了急诊治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经全身及局部治疗后 ,眼压仍控制不理想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1 1 2例 (1 1 2眼 ) ,男 2 7例 ,女 85例。年龄为 35~ 75岁 ,平均 57 7± 3 5岁 ,其中≥ 50岁者占92 6 %。眼压范围 4 70~ 1 5 30kPa ,伴有眼红、眼痛、视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 144例 183眼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浅前房3 8例 44眼的治疗结果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科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患者 144例 183眼 ,男 89例 ,女 5 5例 ,年龄 3 6~ 78岁 ,平均年龄 62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78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3 6例 ,开角型青光眼 7例 ,青光眼术后高眼压 3例 ,先天性青光眼 2例 ,继发性青光眼 10例 ,混合性青光眼 8例。所有病例均在药物降眼压后在局麻下行小梁切除术。1 2 浅前房的判断标准。按Spaeth[1] 分级法将浅前房分为3度 :Ⅰ度。中央前房…  相似文献   

16.
宋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1):772-772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最常见和主要的并发症,影响手术的预后。我院自1995~1996年共施行小梁切除术82例105眼,其中12眼发生持续性浅前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3例,女9例,右眼7例,左眼5例,年龄21~88岁,平均54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例,慢性开角型青光眼2例。手术方法为常规小梁切除术。l.2发生浅前房的原因:葡萄膜炎7例,结膜切口裂开1例,巩膜瓣愈合不良三例,恶性青光眼3例。1.3治疗方法:(l)保守治疗7眼,采用局部绷带加压包扎:应用小纱布垫加压于上睑相当于滤过泡的部…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一种最常见的致盲病,起病急,危害性大。我科2008—09/2009—09收治45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并成功实施前房穿刺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抗青光眼手术主要是用滤过方法。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常见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它不仅会导致术眼的炎症反应、白内障、角膜的损伤、虹膜的前后粘连以及眼内压升高,而且与手术的成败密切相关。作者1993年12月~1998年12月收治青光眼患者住院手术102例136眼,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2例136眼中,男49例,女53例,平均年龄61.2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7例72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58眼,开角型青光眼1例1眼,继发型青光眼5例5眼,滤过手术全部为小梁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前局部和全身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时加用消炎痛或激素口…  相似文献   

19.
翟楠  陈一兵  秦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879-1880
目的:探讨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住我院眼科的78例78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有不同程度晶体混浊的患者资料,入院后所有病例在药物控制眼压后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变化。结果:77只眼术后眼压控制于正常范围.视力恢复良好,1只眼眼压22mmHg左右,需行小梁切除术。结论:晶体超声乳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表面麻醉在抗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 0 0 0 - 0 2开展了表面麻醉下的抗青光眼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16例14 9眼,男33例4 1眼,女83例10 8眼,年龄4 4~76岁,平均(6 1.76±8.6 8)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6例12 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4例16眼,开角型青光眼6例7眼。行小梁切除术12 3眼,周边虹膜切除术2 6眼。术前眼压正常范围内12 5眼,高眼压2 4眼(均低于4 0 mm Hg)。管状视野7眼,光感~0 .0 5 15眼。1.2 方法 1术前尽量控制眼压。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除了控制眼压外,如果眼充血严重,房水有混浊或前房有渗出,先给消炎痛5 0 mg,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