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并探讨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的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44例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120例的临床表现、脑梗死病灶特点和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及预后与非糖尿病组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路娜  郑华 《吉林医学》2010,31(22):3694-3695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并探讨血糖水平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61例,与非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对比,比较其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病灶特点和临床疗效。结果:糖尿病组神经功能损伤、预后方面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是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王德满 《吉林医学》2015,(6):1142-1143
目的:分析比较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与非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转归。方法:选取7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为非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42例为合并糖尿病患者。将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非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治疗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差,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治愈率明显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升高。  相似文献   

4.
胡海茹 《中外医疗》2009,28(21):84-84
目的 研究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临床表现、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105例,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55例,比较2组的病情进展情况,头颅CT特点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纽进展型脑梗死多,CT表现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为主,死亡率高。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相比,其脑组织损害严重,脑水肿明显,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事并脑梗死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了4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及与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之间的关系,并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结果提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临床表现重,治疗有效率低,两组上述诸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以多灶性占56%以上,梗死部位以基底节区为多。造成脑梗死病情重、预后差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及控制血糖对脑梗死的治疗意义。方法:分析了106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病率及治疗有效率,并与非糖尿病脑血管病中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治疗有效率低于同期非DM患者脑血管病的有效率,而死亡率则高于同期非DM患者血管病的死亡率。结论:造成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病情重、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是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其次与高血压和多灶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住院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各4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情转归情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明显差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随着血糖的升高,治愈率明显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上升。  相似文献   

8.
15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的差异。方法: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组(A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B组)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C组),对3组患者的头颅CT检查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糖(FBG)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相比,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和一过性血糖升高组患者病情重,脑梗死面积大,TC、TG、LDL-C、VLAL-C、FBG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项程度严重。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了4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及与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之间的关系,并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结果提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临床表现重,治疗有效率低,两组上述诸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以多灶性占56%以上,梗死部位以基底节区为多.造成脑梗死病情重、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血糖、血脂增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其次与高血压和多灶性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并脑梗死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并脑梗死,在临床表现、CT变化及预后等方面与非糖尿病并脑梗死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并脑梗死(DM组)57例与非糖尿病并脑梗死(非DM组)60例进行比较,以加深对糖尿病并脑梗死严重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是糖尿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其病变范围广泛,复发率及致残率较高,与非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相比,预后不如后者。我院自2002年5月~2005年10月应用低分子肝索钙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8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与68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病灶特点、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非糖尿病脑梗死者比较,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者表现为小灶性梗死、多发为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异常,神经功能损伤以重型为主,治疗显效率差,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以小灶性、多发、常合并血脂异常、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及预后差为特点.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住院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各4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情转归情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明显差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随着血糖的升高,治愈率明显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其是否合并DM分为DM组及非DM组,其中DM组50例,非DM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DM组在心脏损伤、再梗死、病死率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均高于非DM组。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DM者预后较差,及时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对促进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以及为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提供客观依据,指导预后,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合并或不合并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比较合并糖尿病和不合并糖尿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预后等。结果合并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约占42.6%,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右上腹痛少见,分别为:63.0%VS 45.0%,(P<0.05);治疗疗程长,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分别为:27.1 d±12.3 d VS21.3 d±14.8 d,(P<0.05);死亡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无显著差异(10.0%VS 9.2%,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死亡率不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近期预后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9月~2010年3月脑梗死患者215例分为两组,其中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组112例,非代谢综合征组103例。分别评定患者第1、14、28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第28天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近期临床疗效与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非代谢综合征患者重,近期预后较非代谢综合征患者差。  相似文献   

18.
陈波 《新疆医学》2012,42(3):88-89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有诸多不同,本文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现将我院200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合并或不合并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比较合并糖尿病和不合并糖尿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预后等.结果 合并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约占42.6%,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右上腹痛少见,分别为:63.0% VS 45.0%,(P<0.05);治疗疗程长,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分别为:27.1 d±12.3 d VS 21.3 d±14.8 d,(P<0.05);死亡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无显著差异(10.0% VS 9.2%,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死亡率不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20.
张笑 《中国民康医学》2023,(7):20-22+32
目的:分析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该院139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静脉溶栓治疗,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65)和预后不良组(n=74),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分析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39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良好65例,占46.76%,预后不良74例,占53.24%;预后不良组合并房颤、发病至溶栓时间≥3 h、合并糖尿病、病情中重度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入院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 mmol/L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房颤、发病至溶栓时间≥3 h、合并糖尿病、病情中重度均为影响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房颤、发病至溶栓时间≥3 h、合并糖尿病、病情中重度均为影响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