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利用内毒素微量测定技术,动态地同步测定了大鼠烫伤后门脉血和外周血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门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内毒素水平(P<0.001)。烫伤后门脉血内毒素水平呈双峰样改变,即烫伤后2小时明显升高(P<0.001);6小时回降至正常(P>0.05),12小时又明显升高(P<0.001)。外周血内毒素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结果提示,正常情况下门脉血含有一定量内毒素。烫伤早期即有大量肠道内毒素进入门脉血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文中结合文献对烫伤后外周血内毒素的来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们利用内毒素微量测定技术,动态地同步测定了大鼠烫伤后门脉血和外周血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门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内毒素水平(P<0.001)。烫伤后门脉血内毒素水平呈双峰样改变,即烫伤后2小时明显升高(P<0.001);6小时回降至正常(P>0.05),12小时又明显升高(P<0.001).外周血内毒素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结果提示,正常情况下门脉血含有一定量内毒素。烫伤早期即有大量肠道内毒素进入门脉血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文中结合文献对烫伤后外周血内毒素的来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道喂养可降低严重烫伤大鼠肠淋巴液内毒素水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早期肠道喂养对严重烫伤大鼠肠淋巴液中内毒素的影响,探讨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肠道喂养在保护肠粘膜屏障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肠淋巴瘘模型,随机分为烫伤早期肠道喂养组,烫伤对照组和单纯手术对照组,致伤前和伤后3,6,12,24小时收集肠淋巴液,测定内毒素清除量,光镜、电镜观察回肠粘膜病理改变。结果 烫伤后内毒素清除量明显升高;光镜观察表明,回肠绒毛中央乳糜管明显扩张,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4.
烫伤大鼠细胞免疫抑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鼠40%TBSAⅢ度烫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烫伤对照组和选择性消脱污染防治组,探讨烫伤大鼠全身性细胞免疫抑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大鼠40%Ⅲ度烫伤后脾细胞对促有丝分裂原增殖应答反应、诱生白介素-2(IL-2)活性及T细胞亚群(Th/Ts)比值明显下降,预防性进行SOD动物,内毒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脾细胞增殖应答反应和IL-2活性的诱生能力均明显恢复(P〈0.05 ̄0.01),  相似文献   

5.
烫伤大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烫伤后不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的动态表达及其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组、多粘菌素B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改良过氯酸预处理血浆偶氮显色法鲎试验定量测定;组织TNF-α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 烫伤后门静脉及体循环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8h达高峰,24h则逐渐下降。给予低剂量多粘菌素B  相似文献   

6.
烫伤豚鼠早期痂下水肿液内毒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讨烧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中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建立豚鼠烫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收集的动物模型,用鲎试剂偶基质显色法测定了烫作后早期水肿液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烧合后早期痂下水肿液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水肿液内毒素水平24小时以后各时相点创在脓毒症组显著高于单纯烫伤组(P〈0.01)。(2)烧伤后各时相点两组动物血浆内毒素与痂下水肿液内毒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鼠40%TBSAⅢ度烫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烫伤对照组和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I)D)防治组,探讨烫伤大鼠全身性细胞免疫抑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大鼠40%Ⅲ度烫伤后睥细胞对促有丝分裂原增殖应答反应、诱生白介素-2(IL-2)活性及 T 细胞亚群(Th/Ts)比值明显下降。预防性进行 SDD 动物,内毒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脾细胞增殖应答反应和 IL-2活性的诱生能力均明显恢复(P0.05)。提示烫伤所致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可能与诱发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SDD 预处理可防止动物细菌/内毒素移位,从而减轻创伤后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鼠40%TBSAⅢ度烫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烫伤对照组和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防治组,探讨烫伤大鼠全身性细胞免疫抑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大鼠40%Ⅲ度烫伤后脾细胞对促有丝分裂原增殖应答反应、诱生白介素-2(IL-2)活性及T细胞亚群(Th/Ts)比值明显下降。预防性进行SDD动物,内毒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脾细胞增殖应答反应和IL-2活性的诱生能力均明显恢复(P<0.05~0.01),但外周血中Th/Ts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烫伤所致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可能与诱发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SDD预处理可防止动物细菌/内毒素移位,从而减轻创伤后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
脾切除对大鼠血浆及肝肺组织中内毒素廓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g Y  Lu J  Yao Y  Jiao H  Yu Y  Fu 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0):787-789
目的 观察脾切除对血浆中内毒素清除的影响及内毒素在主要脏器的分布特征,探索脾切除后上反应与组织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为有脾组(n=56,行大网膜切除术,保留脾脏)、脾切除组(n=56,行脾切除术)。术后1周静脉注射内毒素0.1mg/kg,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0min、0.5、1.5、4、12、24h活杀动物,测定血浆和肝、肺组织内毒素水平,同时检测肝、肺脏器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抗生素治疗过程中,严重烧伤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方法选择50例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患者,分别应用临床上常见抗生素[分为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业胺培南)组]常规治疗.采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抗生素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 结果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组患者给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头孢哌酮组先升高后下降,用药后第1、2天明显高于第3、5、7天(P<0.05),同时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组(P<0.05).头孢他啶组用药后第5天内毒素水平达高峰(0.398±0.172)EU/mL,明显高于用药前[(0.251±0.142)EU/mL,P<0.05],也明显高于奈替米星组、头孢哌酮组和亚胺培南组(P<0.05).亚胺培南组用药后第1、2天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用药前. 结论不同抗生素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可诱导不等量的内毒素释放,临床用药应注意药物本身对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烫伤大鼠内毒素的组织分布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烫伤后肠源性内毒素的组织分布特点及其与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35%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2,24,48,72h活杀动物。留取组织或血标本,分别检测组织内毒素的含量及器官功能指标。结果 烫伤后肝、脾、肺组织内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其中以肝组织升高幅度最大。同时,伤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肠道喂养对严重烫伤大鼠肠淋巴液中内毒素的影响,探讨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肠道喂养在保护肠粘膜屏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肠淋巴瘘模型,随机分为烫伤早期肠道喂养组,烫伤对照组和单纯手术对照组,致伤前和伤后3,6,12,24小时收集肠淋巴液,测定内毒素清除量,光镜、电镜观察回肠粘膜病理改变。结果烫伤后内毒素清除量明显升高;光镜观察表明,回肠绒毛中央乳糜管明显扩张,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电镜观察表明,肠上皮细胞间囊性扩张,微绒毛坏死脱落,线粒体空化、嵴断裂,核周间隙扩张。早期肠道喂养组,肠淋巴液内毒素清除量明显低于烫伤对照组;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回肠粘膜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早期肠道喂养对大鼠肠粘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从而降低了肠淋巴液中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肠道喂养对严重烫伤大鼠肠淋巴液中内毒素的影响,探讨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肠道喂养在保护肠粘膜屏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肠淋巴瘘模型,随机分为烫伤早期肠道喂养组,烫伤对照组和单纯手术对照组,致伤前和伤后3,6,12,24小时收集肠淋巴液,测定内毒素清除量,光镜、电镜观察回肠粘膜病理改变。结果烫伤后内毒素清除量明显升高;光镜观察表明,回肠绒毛中央乳糜管明显扩张,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电镜观察表明,肠上皮细胞间囊性扩张,微绒毛坏死脱落,线粒体空化、嵴断裂,核周间隙扩张。早期肠道喂养组,肠淋巴液内毒素清除量明显低于烫伤对照组;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回肠粘膜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早期肠道喂养对大鼠肠粘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从而降低了肠淋巴液中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烧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中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建立豚鼠烫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收集的动物模型,用鲎试剂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了烫伤后早期水肿液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烧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水肿液内毒素水平24小时以后各时相点创面脓毒症组显著高于单纯烫伤组(P<0.01)。②烧伤后各时相点两组动物血浆内毒素与痂下水肿液内毒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③痂下水肿液内毒素含量和痂下组织细菌计数的对数值间存在着明显相关关系(P<0.05)。提示:内毒素为严重烧伤早期痂下水肿液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其含量随伤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内毒素水平与创面G-细菌感染程度有关,血浆内毒素与水肿液内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烫伤后不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 的动态表达及其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组、多粘菌素 B 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改良过氯酸预处理血浆偶氮显色法鲎试验定量测定;组织 TNF-α mRNA 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烫伤后门静脉及体循环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8h 达高峰,24h 则逐渐下降。给予低剂量多粘菌素 B 治疗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内毒素峰值(P<0.05)。另一方面,烫伤后2h 肺、肝、肠、肾等组织 TNF-α mRNA 表达较伤前值即有显著升高(P<0.05~0.01),烫伤后8h 达高峰,约为伤前值的1.7~2.6倍,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给予多枯菌素 B 抗内毒素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 TNF-α mRNA 的表达(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同肺、肠、肾组织 TNF-α mRNA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值分别为0.365,0.381,0.484,P<0.05),但与肝组织无显著相关。结论肺、肝、肠、肾等组织 TNF-α mRNA 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一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内毒素血症对机体多种组织 TNF-α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烧伤后早期痴下水肿液中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建立豚鼠烫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收集的动物模型,用鲎试剂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了烫伤后早期水肿液内毒素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烧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水肿液内毒素水平24小时以后各时相点创面脓毒症组显著高于单纯烫伤组(P<0.01)。②烧伤后各时相点两组动物血浆内毒素与痂下水肿液内毒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③痂下水肿液内毒素含量和痂下组织细菌计数的对数值间存在着明显相关关系(P<0.05)。提示:内毒素为严重烧伤早期痂下水肿液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其含量随伤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内毒素水平与创面 G~-细菌感染程度有关,血浆内毒素与水肿液内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各器官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各脏器的细胞凋亡及内毒素 (LPS)预处理对其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 42只随机分为 3组 :生理盐水组 (N组 ,n =6) ;LPS对照组 (L组 ,n =18) ;LPS预处理组 (P组 ,n =18) ,P组 :首次 ,经腹腔注射LPS 0 .2 5mg/kg体重 ;2 4h后再经腹腔注射LPS 0 .5 0mg/kg体重 ,其余两组在上述时间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NS) ;第 2次腹腔注射 72h后 ,L组和P组经静脉注入LPS 10mg/kg体重 ,N组给予等量NS。在静注LPS后 ,N组取 6只在 6h末、L组和P组分别在静注 2、4、6h时各取 6只大鼠处死。取动物肺、肝、小肠、脾等脏器组织 ,采用光镜、电镜及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内毒素血症时脾、肺、肝、小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实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细胞凋亡增加 ,而内毒素预处理使上述器官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内毒素预处理可减少大鼠内毒素血症时脾、肺、肝、小肠等脏器的实质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细胞凋亡 ,这可能是内毒素预处理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烫伤后肠源性内毒素的组织分布特点及其与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35%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2,24,48,72h活杀动物。留取组织或血标本,分别检测组织内毒素的含量及器官功能指标。结果烫伤后肝、脾、肺组织内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其中以肝组织升高幅度最大。同时,伤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均显著增高(P<001),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而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呈持续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肺、肾组织内毒素含量分别与肺组织MPO活性及血清肌酐(C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烫伤早期肠道内毒素移位并聚积于局部组织中,且持续较长时间,组织内毒素在诱导器官功能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严重烧伤内毒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