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重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观察其对大鼠重度放烧复合伤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结果提示:bFGF治疗组第60天创面完全愈合的百分率较对照组提高28.5%,50%烧伤面积愈合所需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提前9天。病理学检查发现,bFGF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在早期,bFGF尚可增强创面炎症反应,提高机体白细胞吞噬功能,加速脾细胞NK活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创面愈合的机制,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断层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伤后4天,8天,12天和16天创面内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FGF有规律性变化,以伤后8天时相对含量最多,伤后早期和伤后晚期次之,创面愈合后其内源性含量进一步减少。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FGF的变化促进了创面愈合,是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结合内源性FGF变化,合理外用FGF对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白鼠15%Ⅲ度烧伤模型,探讨了影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因素。结果发现,烧伤创面早期切痂可保持bFGF的活性。40天创面愈合率达84.0%,而未切痂组愈合率仅9,O%。肝素可增强bFGF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增生、纤维母细胞增殖及细胞DNA合成。创面感染的控制有利于保护bFGF的活性。伤后1周开始使用bFGF为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4.
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FGF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创面愈合的机制,本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断层供应区创面愈合过程中伤后4天,8天,12天和16天创面内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伤愈合过程中内源性FGF有规律性变化,以伤后8天时相对含量最多,伤后早期和伤后晚期之,创面愈合后其内源性含量进一步减少,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FGF的变化促进创面愈合,是创面愈  相似文献   

5.
影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因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大白鼠15%Ⅲ度烧伤模型,探讨了影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因素。结果发现,烧伤面早期切痂可保持bFGF的活性。40天创面愈合率达84.0%,而未切痂组愈合率仅9.0%。肝素可增强bFGF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增生、纤维母细胞增殖及细胞DNA合成。创面感染的控制有利于保护bFGF的活性。伤后1周开始使用bFGF为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32家医院,采用多中心对照方法,进一步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创面修复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结果表明,在统一病例选择范围、治疗方法及治疗标准的前提下,32家医院经bFGF治疗的1024例烧伤(330例)、手术创伤或供皮区创面(509例)及慢性难愈合创面(185例)均较对照创面(826例,其中185例为自身对照)修复质量显著提高,创面愈合时间分别缩短3天~4天。bFGF对烧伤、手术创伤、供皮区创面及慢性难愈合创面促修复的有效率分别为95.2%、96.5%和93.5%,且无不良和毒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将基因重组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和牛脑提取液(bBE)外用于烧伤创面,旨在探讨皮肤组织和细胞DNA的含量及周期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烧伤创面经应用rh-EGF,r-aFGF,r-bFGF和bBE后第5天与生理盐水组(NS)相比,创面愈合率、表皮细胞和全厚层皮肤组织的DNA含量均高于NS组(P<0.01);全厚层皮肤DNA的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应用生长因子各组的S期细胞数百分比均高于NS组(P<0.01),细胞分裂增殖旺盛,G期细胞不断进入S期,使S期细胞数增加,DNA的合成和含量增加。提示:烧伤创面外用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加速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创面愈合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用药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了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不同用药方法对创面愈合的影响,以大鼠后背中厚断层皮创面愈合过程为模型,观察FGF小剂量持续用药法、大剂量早期用药法及大剂量晚期用药法对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和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的FGF应用总量,持续用药方法加速创面愈合速度最快;应用FGF后创面愈合比不用FGF创面愈合速度快;应用FGF创面内细胞DNA、细胞间质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明显增多。认为,FGF促进创面愈合以持续用药方法为最好,FGF促进创面愈合与促进细胞增殖和胞外基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烧伤创面应用生长因子后的DN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基因重组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牛脑提取液外用于烧伤创面,旨在探讨皮肤组织和细胞DNA的含量及周期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烧伤创面经应用rh-EGF,r-aFGF-r-bFGF和bBE后第5天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创面愈合率,表皮细胞和全厚层皮肤组织的DNA含量均高于NS组;全厚层皮肤DNA的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应用生长因子各组的S期细胞数百分比增高于NS组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创面愈合的机理,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第4、8、12和16天创面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EGF含量表现有规律性变化,以伤后第8天含量最多,伤后早期和晚期次之,创面愈合后其含量进一步减少。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EGF的变化促进了创面愈合,是创面愈合的机理之一,结合内源性EGF变化,合理外用EGF对创面愈合可能会取得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鼠断层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TGF—β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表达,以大鼠断层供皮区创面为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斑点杂交等方法对内源性TGF-β1mRNA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TGF-β1mRNA主要在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其表达量在伤后第6天达峰值,以后随上皮化的完成,TGF-β1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至正常。提示,在创面愈合过程中TGF-β1基因有明显表达,其表达规律与创面愈合时间有密切关系。认为,TGF-β1可能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内在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4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 G F)对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的促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促修复机制。方法 28 例共33 个慢性难愈合创面,其中创伤性溃疡12 例(14 个创面),压迫性溃疡 9 例(12 个创面),糖尿病溃疡 4 例,放射性溃疡 3 例。所有创面经清创后用b F G F 治疗(150 U/cm 2 创面,每天1 次)。结果 所有经b F G F治疗的创面都产生了明显的愈合,其中2 周内愈合者20 个创面,3 周内愈合者 3 个创面,4 周内愈合者8 个创面,超过4 周愈合者2个创面。4 周内总愈合率为93.9% 。结论 b F G F可以显著地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其可能的机制涉及外源性b F G F能够补充内源性b F G F 的不足或调控内源性b F G F活性。  相似文献   

13.
将基因重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为外源性生长因子来观察比较不同浓度的bFGF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用药3~5天后,创面外观及电脑图像分析显示,bFGF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有一剂量效应。创面活检标本经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做细胞DNA的周期分析表明,用bFGF后创面细胞的G1期比例下降,S期和G2+M期比例增多;其变化规律与创面所用的bFGF浓度有关,并与电脑图像分析所得的数据相一致。提示浓度合适的bFGF能明显地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观察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在30例大鼠皮肤创面愈合模型中,局部外用表皮生长因子(EGF),以软膏基质作为对照,分别于1,2周测量创面面积,测定创面组织中的DNA、蛋白质及羟脯氨酸含量,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分别为(14.6±1.2)天和(18.5±2.06)天(P<0.01),EGF能显著增加组织中的DNA、蛋白质及羟脯氨酸含量(P<0.01)。结果提示,EGF能显著加速创面的修复,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通过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向创面持续投递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促进创面愈合的新方法。方法 构建新型分泌型人EGFcDNA并转染人成纤维细胞株KMST6。将经照射的转基因细胞移植于裸鼠全厚创面。结果 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可分泌有活性的EGF。移植后可在伤口组织中检测到人EGF,其含量缓慢下降,但至少可持续7天。结论 一次性移植少量转基因细胞可在创面愈合早期这一关键阶段持续向创面释放EGF。  相似文献   

16.
烧伤后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观察了20例烧伤患者(TBSA≥30%)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探讨了其与感染的关系。8例TBSA≥50%的患者,7例出现早期G-CSF升高;5例TBSA≥70%的患者,除1例有创面脓毒症而G-CSF无变化外,其余患者均在伤后第1天即升高;12例TBSA〈50%的患者,7例升高但为时较晚。对11例临床诊断为创面脓毒症患者的分析表明,G-CSF的改变与感染有关,创面脓毒症时9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32家医院,采用多中心对照方法,进一步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创面修复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结果表明,在统一病例选择范围,治疗方法及治疗标准的前提下,32家医院经bFGF治疗的1024例烧伤(330例),手术创伤或供皮区创面(509例)及慢性难愈合创面(185例)均较对照创面(826例,其中185例为自身对照)修复质量显著提高,创面愈合时间分别缩短3天 ̄4天,bF  相似文献   

18.
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猪深Ⅱ度烧伤创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基因重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为外源性生长因子来观察比较不同浓度的bFGF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用药3-5天后,创面外观及电脑图像分析显示,bFGF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有一定剂量效应。创面活检标本经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做细胞原周期分析表明,用bFGF后创面细胞的Gr期比例下降,S期和G2+M期比例增多;其变化规律与创面所用的bFGF浓度有关,并与电脑图像分析所  相似文献   

19.
创面愈合过程中EGF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文献中关于创面愈合过程中,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较少,为此设计了本项研究。采用Wistar大鼠,在脊柱两侧制作1.5cm×1.5cm中厚断层皮肤缺损创面4个,于伤后第4,8,12和16天取材,用地高辛标记EGF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EGF基因活化表达的mRNA在组织中的分布变化。发现:在伤口愈合的全过程中,EGF基因均有明显表达,以伤后第8天表达最强。提示:应用某种方法促进EGF基因表达,可能会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0.
用中药白芨胶(bletilastriatagelatin,BSG)作为外源性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highmolecularweightnervegrowthfactor,HMW-NGF)的载体,观察促进大鼠伤口愈合的作用。实验分两部分进行:①将生理盐水、BSG、HMW-NGF及HMW-NGF+BSG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中,观察其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的影响;②选用SD大鼠40只,分A、B、C及D四组,在各大鼠背部切取2cm的伤口,一组大鼠伤口不用药,其余三组伤口分别给予外用BSG、HMW-NGF及HMW-NGF+BSG,每天用药1次。在用药后第3及第10天测量伤口面积,并用图象分析仪计算伤口面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渗出类型和数量,并观察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表明:BSG对HMW-NGF的活性无影响;BSG、HMW-NGF及HMW-NGF+BSG都能促进伤口愈合和增加创面渗出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尤以HMW-NGF+BSG的作用最为显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HMW-NGF+BSG能显著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