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伴踝关节畸形的疗效。方法:对1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伴踝关节畸形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8±1.7)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足踝部畸形有所纠正,疼痛得以缓解或消失,植骨均融合。按AOFAS足踝功能评价系统评分,术前平均(40.3±1.5)分,术后平均(73.6±2.1)分。结论:运用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能有效治疗患者病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6月,收治18例踝关节疾病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36~67岁,平均48岁。创伤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骨关节炎5例,距骨创伤后坏死2例。病程1~6年,平均3年。主要临床症状为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合并踝关节内翻4例,外翻2例。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分为(43.5±10.2)分。采用腓骨外侧入路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结果术后出现1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切口边缘坏死,经对症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16例患者获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6个月。X线片示植骨均于术后8~16周达骨性融合,平均12周。末次随访时患者关节疼痛完全缓解,无内固定失败、畸形愈合、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3.0±6.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0,P=0.00)。结论采用腓骨外侧入路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强度可靠,融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7):1615-1617
[目的]评价前路倒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及结合滑动植骨法在踝关节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收治各类踝关节终末期病变13例,采用踝关节前正中入路暴露踝关节前方,凿除踝关节软骨面,结合胫骨滑动植骨法,摆正踝关节位置,取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倒置于踝关节前方行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50个月,X线片示踝关节全部融合。按AOFAS踝-后足功能评价系统,本组优11例,良2例。[结论]前路倒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固定牢靠等优点,适合于复杂踝关节终末期病变的踝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路双钢板行踝关节融合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前路双钢板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严重病损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2 ~59岁,平均39.2岁.创伤性关节炎9例,骨关节炎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通过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术后根据踝关节X线检查观察融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9~18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全部踝关节均已骨性融合,融合时间9 ~ 28周,平均14周.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36.1±8.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2.7±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61,p=0.000).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局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至末次随访未出现螺钉、钢板松动、断裂等现象. 结论 利用踝关节前路双锁定钢板行踝关节融合术适用于病变严重、骨质缺损较多的患者,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时机及疗效.方法 对27例Pilon骨折采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和重建钢板固定腓骨,6例Ⅲ型骨折同时行克氏针固定,11例植骨(Ⅲ型骨折均植骨).结果 随访8~18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标准:优14例,良9例,可3例,差1例.27例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4周.结论 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Rn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效果良好,Ⅲ型骨折均需植骨.一期膊骨内固定或有限内固定能明显降低二期手术难度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经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8年4月,本院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对临床结果进行JOA 评分;观察并发症情况;1、2、3、6、9、12个月摄片,观察植骨融合效果.[结果]32例获得6~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JOA评分,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和消失,由术前7~10分(平均8.6分)恢复至术后12~14分(平均12.8分);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2周,植骨融合率100 %;1例术后3 h颈部血肿形成,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1个月螺钉松动,延长颈围外固定时间至术后6个月,固定节段融合.[结论]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经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18.5个月。JOA评分由术前7~10分(平均8.2分)恢复至术后12~15分(平均13.7分),疗效显著(P0.05),植骨在12~16周内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2—2018-11诊治的8例严重距骨缺血性坏死,采用踝关节镜下清理、自体髂骨颗粒经通道植骨、3枚空心钉加压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 8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术后出现足背外侧麻木,3个月后麻木症状消失。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6~14)个月。踝关节均达到完全骨性融合,术后X线片及CT显示踝关节骨性融合的时间为4~8个月。患者行走功能恢复正常,踝关节无肿胀及明显疼痛。末次随访时足踝功能AOFAS评分为73~97分,其中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关节镜下清理、通道植骨、空心钉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严重距骨缺血性坏死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踝关节内环境破坏小、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术者需熟练掌握关节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1例踝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4例;年龄33 ~67岁,平均48.1岁;原发疾病包括:创伤性关节炎6例,骨关节炎3例,距骨坏死2例;平均病程2年(1~3年).术前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分为(45.5±11.1)分(30~64分).手术采用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 结果 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愈合.10例患者获平均24个月(12 ~36个月)随访.所有随访患者影像学证实术后平均12周(10~16周)融合处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者关节疼痛完全缓解,无内固定失败、畸形愈合、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0.1±7.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101,P=0.000). 结论 采用外侧入路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强度可靠,融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经外踝入路关节内环锯法行踝关节融合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环锯(14mm、16 mm、18 mm)对20例踝关节严重病损病人行关节融合术,均采用踝关节外侧入路,腓骨下段截骨并下翻显露关节,利用环锯关节内融合即原锯心骨旋转90°原位回植,外踝骨块螺钉固定旁靠植骨。术后关节予以石膏固定。[结果]经随访6个月~4 a,平均26个月。术后2周刀口Ⅰ期愈合,4周可见骨痂形成,12周病人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足部外形改善。X线片示胫距关节牢固融合。[结论]采用经外踝入路关节内环锯法行踝关节融合术,方法简单,融合率高。其优点为:切口显露良好;对胫距关节干扰小,保证了关节的正常高度和下肢长度;锯心骨原位回植无需再次植骨,外踝旁靠植骨提高了植骨强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股骨髁支持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 对18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行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根据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和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8例均获随访6~13个月,平均10个月,均骨性愈合.疗效按改良HSS评分标准:优10例,良5例,可3例.无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锁定加压股骨髁支持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有良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背景:腓骨外侧入路接骨板固定进行踝关节融合已有文献报道,之后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目的:观察腓骨外侧入路经外踝截骨结合肱骨近端ITS接骨板行踝关节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腓骨外侧入路经外踝截骨结合肱骨近端ITS接骨板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踝关节炎患者9例,年龄44-65岁,平均55岁;合并踝关节内翻畸形4例,外翻畸形1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的疗效,术后根据踝关节X线片观察融合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融合时间8-20周,平均14周。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的(41.5±9.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2.2±6.9)分,有统计学差异(t=28.02,P=0.000),末次随访时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应用外侧入路结合ITS接骨板行踝关节融合术的融合率高,可有效缓解疼痛,纠正畸形并恢复功能,是治疗严重踝关节病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术前和术后6、12个月的JOA评分进行比较,计算术后6、12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率,评价术后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JOA评分:术前为8.8分±1.0分,术后6个月为12.8分±1.6分,术后12个月为13.2分±1.4分,术后6、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术后6、12个月分别为56.6%±9.8%和57.9%±10.1%。术后3个月31例(86.1%)植骨融合,术后6个月36例全部植骨融合。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中采用前侧锁定钢板与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12—2017-12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42例创伤性踝关节炎,19例术中采用前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前侧组),23例术中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外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12~24)个月。与外侧组比较,前侧组手术时间更短,切口长度更短,术后引流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侧组与外侧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中采用前侧锁定钢板与外侧锁定钢板固定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前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1例病变累及3个以上椎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内充填减压椎体松质骨植骨融合,单间隙减压采用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并行带锁钢板固定。结果11例均获随访,平均15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的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及螺钉折断、椎间融合器滑脱、植骨不融合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50min(120~240min),JOA评分由平均术前8.3分上升至术后13分。结论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及带锁钢板内固定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 后外侧直骨融合术与单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崩裂滑脱的疗效。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 1987.1~ 2 0 0 0 .1,97例腰椎崩裂性滑脱病人行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 2年的情况 ,内固定于术后一年取出。结果 植骨融合率为 92 .8%(7例未融合 )。腰腿痛症状改善的评价采用 JOA标准 ,术前平均为 15分 ,术后平均为 2 3分 ,(满分为 2 9分 ) ,术前 9.3%(9人 )能参加一般的体力劳动和干家务活 ,术后 75 .3%(73人 )的人能参加一般的体力劳动和干家务活。术前平均滑脱 41%,术后 (去除内固定后一年 )平均滑脱15 %,并发症发生率 6 1%,其中断钉发生率 42 .3%,绝大多数并发症临床上无重要意义。结论 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能有效矫正腰椎滑脱 ,增加植骨融合率 ,缩短术后卧床休息时间 ,但并发症较单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踝前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技术行踝关节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09年5月间,16例患者(16踝)应用踝前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技术行踝关节融合术.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4个月,通过物理检查、放射学检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所用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AOFAS评分术前为33~45分,平均38分,术后评分为65~78分,平均75分.根据Paley改良评分标准,16例患者临床效果评价:优11例,良4例,中1例;功能评价:优12例,良4例,疗效满意.[结论]踝前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踝关节融合术式.  相似文献   

18.
赵雪  王攀峰  章云童  张春才  许硕贵  张欣 《中国骨伤》2014,27(12):1008-1011
目的:探讨改进植骨方式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不连的方法.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改进植骨方式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2例胫骨中下段骨不连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0~69岁,平均47岁.初次外伤至此次骨不连手术时间为9个月~5年,平均1年7个月.伤后行外固定支架治疗4例,钢板内固定治疗6例,髓内钉治疗2例,其中2例来院时已出现钢板、螺钉断裂.11例为非感染性骨不连,1例为感染性骨不连.术前X线及CT检查提示全部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死骨、硬化骨形成.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根据术后X线片复查情况评价骨愈合时间.术后10个月参照Johner-Wruhs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手术时间90~185 min,平均(125.00±20.15) min;术中出血量225~750ml,平均(415.00±120.00) ml.12例均获随访,时间10个月~2.5年,平均1.5年.术后复查X线片提示,全部病例4个月内骨断端形成骨桥样骨连接,3例6个月达到类骨板样骨愈合,其余9例术后8~12个月达到类骨板样骨愈合.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钢板、螺钉断裂等手术并发症.术后10个月根据Johner-Wruhs标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价,优10例,良1例,可1例.结论:采用改进植骨方式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在骨不连断端充分加压的基础上建立骨断端多点支撑,实现有效固定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经外踝截骨腓骨支撑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大骨节病性距骨坏死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18例大骨节病性距骨坏死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51~62岁,平均55岁。病程10~15年,平均13年。主要临床症状为终末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表现: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强直。采用腓骨外侧入路经外踝截骨腓骨支撑踝关节融合术。结果术后出现脂肪液化1例,切口边缘发黑坏死1例,经对症治疗后愈合。1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2.8个月。复查X线片提示踝关节均于术后12~16周达骨性融合,平均14.4周。患者末次随访时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无畸形愈合及骨性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腓骨外侧入路经外踝截骨腓骨支撑行踝关节融合,具有显露充分、利于操作、固定强度高、费用低、融合率高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收治各类踝关节终末期病变21例,踝前部皮肤、软组织条件均良好.采用踝关节前正中手术入路暴露踝关节前方,凿除踝关节软骨面,摆正踝关节体位,取肱骨近端或胫骨近端锁定钢板于踝关节前方行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47个月,X线片示踝关节全部融合.按AOFAS踝-后足功能评价系统,本组优15例,良6例.结论 前方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暴露充分、避免额外截骨、固定牢靠等优点,融合率高,矫形力强,并发症少,能够较好恢复和维持躁关节的正常外形,尤其适合于合并畸形、关节周围骨缺损及骨质疏松等各类复杂踝关节终末期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