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经验.方法 选择2000-1~2010-12 本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36例,平均随访6年.回顾性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措施,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结果 36例老年患者均进入随访结果分析,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平均90.3分.结论 适应证和假体的选择,围手术期的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手术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率的逐年上升,股骨粗隆间骨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全部髋关节骨折的发生率约为80/100000,而预计未来50年这一数字将会上升1倍。股骨粗隆间骨折占全部髋关节骨折的50%,特别是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是该类人群的主体。年轻患者相对少见,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高能量机动车事故以及高处坠落伤,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3.
努力提高髋部骨折的诊治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爱民 《中国骨伤》2008,21(5):327-328
广义的髋部骨折是指髋关节周围的骨折,包含骨盆、髋臼、髋关节脱位、股骨头、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但是一般情况下,髋部骨折是指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近年来,有关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新方法十分活跃,有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外内固定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颈基底部髋关节囊线以下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一半.国内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髋部骨折女性高峰在60~80岁,男性在70~8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与骨质疏松有关,其中约75%病人为女性,病人平均年龄约70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重建加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粗隆重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63例.结果 51例获得随访,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按Harris标准评定,优良率88.2%.结论 对老年患者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采用该术式,能达到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血尿酸(SUA)水平,研究尿酸与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笔者收集自2014-01—2016-06诊治的437例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2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73例,空腹血检测SUA水平。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年龄为(75.6±9.1)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年龄为(80.5±7.3)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小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患者的SUA水平为(298.6±93.4)μmol/L,女性患者的SUA水平为(261.7±85.2)μmol/L,男性患者SUA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年龄段男女患者的SUA水平与该结果保持一致。股骨颈与粗隆间骨折患者的SUA水平较高,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且各年龄段中男(女)性股骨颈与粗隆间骨折患者的S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独立的危险因素,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提示其骨质疏松程度更高。但SUA水平在2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步说明尿酸与骨代谢无关。在临床中仍应积极控制尿酸水平,避免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预后,评价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9年6月间本院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共112例患者,男35例,女77例,年龄75~96岁,平均81.4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股骨颈骨折60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2~ 39个月,平均18.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股骨粗隆间骨折组,优良率92.1%(优22例,良25例,可3例,差1例).股骨颈骨折组,优良率91.3%(优28例,良25例,可4例,差1例).股骨颈骨折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优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组.下地负重时间和髋关节优良率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成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和髋关节置换3种处理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8-01—2014-12对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和LCP及髋关节或股骨头置换内固定治疗,比较3种内固定术后髋内翻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等指标。结果 DHS组髋内翻发生率达30%,LCP组及关节置换组均未出现髋内翻,而LCP组2例出现螺钉断裂,但未影响骨折愈合,无钢板松动、断裂,无螺钉切出股骨头等;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较高的是LCP,其次是关节置换,较差的是DHS。结论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优于DHS组,手术创伤小、骨折内固定可靠、应力分布合理、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而髋关节置换或股骨头置换应用于高龄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42例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24个月.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25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90.48%.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能使患者早日下地行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老年的骨折,同时股骨近端骨折也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严重者易致残甚至死亡。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老年社会的到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增加,都会导致股骨近端骨折发生率的增加。如何有效地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苏中地区3所中医院老年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纳入自2010-09—2015-08靖江市中医院、扬州市中医院及江苏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1 258例60~90岁老年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检索各医院病例系统,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症、致伤原因、治疗方案、并发症、病死率等。结果 3所医院5年共诊治股骨颈骨折8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45例。股骨颈骨折中男387例,女4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男228例,女217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小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所医院5年内老年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年增高,年均上升3.68%;其中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年均上升3.15%,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年均上升4.48%。结论苏中地区3所中医院老年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骨质疏松是高危因素,而正确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重建加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粗隆重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63例。结果51例获得随访,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按Harris标准评定,优良率88.2%。结论对老年患者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采用该术式,能达到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和单纯PFNA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间骨痂平均出现时间和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同时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骨折19例.结果 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6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78.9%,未出现骨折畸形,无感染、无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沉等情况发生.结论 选择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高龄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采用内固定还是骨水泥半髋关节置换术仍存有分歧。近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半髋关节置换术。我科自2004年至2006年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粉碎性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 对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关节置换治疗3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1例,全髋关节置换组11例),内固定治疗33例(DHS组25例,PFN组8例).结果 65例均获随访16~24个月,平均20个月.仅DHS组1例术后因严重骨质疏松内固定失败,1年后行人工关节置换,其余骨折均愈后良好,Harris评分均在95分以上.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只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明确手术适应证,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4例。观察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内固定相比,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恢复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佳,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操作技巧和股骨距重建方法。方法对28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生物柄在股骨近端髓腔内的填充作用进行股骨距压迫复位和重建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在预定平面截断股骨颈,将股骨粗隆部骨折下移复位,利用二锥度生物柄股骨假体顺行击入实现股骨距压迫复位与固定。结果本组术后均获6~48个月(平均22.5个月)随访。28例术后均立即实现了髋臼及股骨柄的生物性压配与初始稳定,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均获骨性固定。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90.5±5.3)分,末次随访维持在(93.3±3.1)分。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截骨后股骨粗隆部骨折下移复位变成股骨颈骨折,通过二锥度股骨生物柄假体髓腔内顺行压迫复位与固定,可获得良好的股骨距重建与假体的初始稳定性,加长的股骨柄可增加股骨柄在髓腔内固定范围并可弥补股骨距对假体支撑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方法 从199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架及多种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年,并发症最少的是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论 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生导针或防旋钉将主钉向上推移的现象,导致拉力钉在股骨颈中位置偏上,应在定位钻孔时施加外力固定.防止主钉上移.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转子部骨折,普遍伴有大转子粉碎骨折,术中一定要在透视下探入主钉导针,避免形成假道,加重股骨近端及大转子的破坏程度不利于骨折愈合.另外,应注意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螺钉在股骨头内深度不够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拉力螺钉应在股骨颈中下1/3处深及股骨头下0.5~1.0 cm位置,拧入到钉尾靠近骨皮质时要注意,防止原地空转破坏骨孔道螺纹,降低拉力螺钉的固定力.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致股骨粗隆间骨折11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情况,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6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15例,手术治疗95例.所有患者同步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结果 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31个月,无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2例DHS内固定的患者出现螺纹钉穿出股骨头,7例出现髋内翻.髋关节功能评定(Harris Hip Score)优良 率为86.4%.结论 要根据不同的适应证及术者的经验,准确预测老年髋部骨折的手术风险,从而合理地制定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