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目的总结采用前置微创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lating osteosynthesis,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0月,采用前置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1~67岁,平均42.3岁。中段骨折9例,下段1/3骨折8例。骨折根据AO分型:A型2例,B型8例,C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 d,平均3.4 d。结果手术时间58~115 min,术中出血量100~280 mL,无输血。17例患者术后均无医源性桡神经麻痹发生,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均获愈合,骨痂出现时间5~8周,平均6周。末次随访时患者肱二头肌肌力均为5级,患肢外观正常,肘关节活动度双侧对比无明显差异;术后无内固定失败以及骨不连发生。结论前置MIPO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且不会损伤桡神经及肱二头肌,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肱骨干骨折传统治疗方法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骨不连和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是近年来的一大进展。肱骨干前方较平坦且缺乏重要的神经血管,微创前侧入路放置钢板较安全。该技术可不显露桡神经,不会造成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是由于前臂完全旋后时置于肱骨干前侧的钢板外侧缘与桡神经的最近距离为2.0~4.9mm(平均3.2mm),但术中应始终保持前臂旋后位,以增加钢板远端外侧缘与桡神经之间的距离。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不同于传统手术,在于小切口间接复位,可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端血供,不直接显露桡神经,能有效地减少骨不连及桡神经损伤。文献报道显示,微创铜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可取得良好的骨折愈合、较好的术后肩肘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锁定加压铜板的发展对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适用于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3.
闭合复位微创钢板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plating osteosynthesis,ORPO)和闭合复位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al invasive plating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3月-2006年10月,分别采用MIPO和ORPO技术治疗40例肱骨干中、下段闭合骨折患者.MIPO组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19~60岁,平均39.05岁.肱骨干中段骨折10例,下段骨折9例.根据OTA分型:A型3例,B型13例,C型3例.合并桡神经麻痹4例.ORPO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4~62岁,平均39.05岁.肱骨干中段骨折13例,下段骨折8例.根据OTA分型:A型14例,B型7例.合并桡神经麻痹5例.两组受伤至手术时间2~14 d.MIPO组行闭合复位,经上臂前侧远离骨折部位小切口肌下插入钢板,置肱骨干前侧固定,不显露桡神经.ORPO组经上臂前外侧或后侧入路,显露桡神经并加以保护,后显露骨折端并复位,钢板置肱骨干前外或后侧固定.采用肩关节UCLA评分及肘关节Mayo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MIPO组无医源性桡神经麻痹患者出现;ORPO组有5例出现一过性桡神经麻痹,至最后一次随访时桡神经功能全部恢复.MIPO组1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4~44个月,平均25.44个月;ORPO组1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3~48个月,平均32.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MIPO组12~32周,平均17.06周;ORPO组8~58周,平均16.1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发生.肩关节前屈活动度:MIPO组150~170°,平均166.94°;ORPO组130~170°,平均164.74°.肩关节UCLA评分:MIPO组33~35分,平均34.78分;ORPO组30~35分,平均34.42分.肘关节活动度:MIPO组120~140°,平均133.33°;ORPO组120~140°,平均136.7°.肘关节Mayo评分:MIPO组90~100分,平均99.44分;ORPO组95~100分,平均99.74分.以上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PO与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MIPO技术具有无需显露桡神经、不会造成医源性桡神经麻痹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桡神经移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采用桡神经移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23例,男10例,女13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18例。坠落伤6例,砸伤10例,机器绞伤7例。其中粉碎性骨折6例,横断骨折8例,斜型骨折9例。结果23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22周,平均18周。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肩关节及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桡神经移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愈合快、避免了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固定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肱骨前方入路下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微创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的初步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6年2月于肱骨前方入路下行LCP微创治疗11例复杂肱骨干骨折,并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例,女5例;年龄32~66岁。其中6例摔伤,5例车祸伤。骨折类型:多段骨折2例,长斜形骨折1例,长段粉碎性骨折8例。骨折线累及干骺端8例,其中骨折块卡压桡神经1例,其余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骨折位于肱骨中上段6例,肱骨中下段5例。伤后48h~4d手术,均无开放性骨折。结果11例骨折均于术后2~4个月愈合,1例术前桡神经卡压功能障碍者,经神经探查松解,复位固定,3d后功能恢复。术后均随访6~12个月,患者功能恢复皆良好。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优7例,良3例,中1例;HSS评分优9例,良2例。结论肱骨前方入路下结合LCP的微创术是一种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内固定(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肱骨近端骨折(NeerⅡ、Ⅲ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1-2012—03采用MIPO和ORIF治疗的78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ORIF组9例发生并发症。MIPO组6例发生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Neer评分:ORIF组优1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MIPO组优10例,良5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1)。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NeerⅡ、Ⅲ型)的治疗,ORIF与MIPO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05年2月采用MIPO治疗1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按AO分型:A型6例,B型3例,C型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AO系列的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13个月(平均7.1个月)随访。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及肩关节疼痛-残疾指数评价术后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术后3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恢复日常生活。无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且不增加桡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投弹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78例肱骨干投弹骨折均采取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8~25个月,平均18.5个月,患者均在8~22周内获得临床愈合,平均12周.按照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肩肘关节功能:优76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肱骨干投弹骨折是肱骨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患者通过闭合牵引复位,经小切口插入锁定钢板(LCP),钢板置于肱骨前侧,一期内固定.术后分别以UCLA和Mayo评估肩、肘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2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1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害症状;1例因钢板过高产生肩关节撞击症状.参照UCLA肩关节评分:优 12例,良 11例,差 5例;Mayo肘关节评分:优 6例,良 14例,可 6例,差 2例.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而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预后Johner-Wruhs评分的优良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不仅符合生物力学的内固定原则,还最大程度的保护了骨折部位的局部血运功能,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附58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并随访10~16个月。结果58例中57例骨折愈合,有1例骨折延迟愈合经取除远端锁钉动力化后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优38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为91.4%。结论肱骨交锁髓内钉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较小、固定牢靠,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肱骨前方入路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利用微创锁定接骨板技术治疗26例复杂肱骨干骨折(骨折类型采用AO分型标准:B型骨折15例,C型骨折11例),采用闭合牵引复位,肱骨前侧微创切口,钢板经皮下潜行插入,跨越骨折端,钢板置于肱骨干前表面,经皮进行锁钉螺钉固定。UCLA标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26例骨折术后3-5个月,平均4个月愈合。2例出现桡神经损害症状,分别于术后2周、3.5月内神经功能恢复;1例因钢板过高产生肩关节撞击症状,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症状消失。26例术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优良率92.3%(24/26)。结论微创肱骨前方置人锁定钛板技术是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长PHILOS钢板结合MI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伴肱骨干骨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PHILOS),经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即肩峰下前外侧经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伴肱骨干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长型PHILOS结合MI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伴肱骨干复杂骨折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8~69岁,平均58.5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5~10 d。肱骨近端骨折中Neer分型2部分骨折2例,3部分骨折12例,4部分骨折4例;肱骨干骨折中AO分型A1型3例,A2型1例,B1型5例,B2型2例,B3型3例,C1型2例,C3型2例。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价采用Neer评分,肘关节功能评价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31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1例,12周内自行恢复;出现肩关节慢性轻度疼痛2例,予以对症治疗后逐渐缓解。术后12个月18例全部达骨性愈合,无退钉或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按Neer评分,肩关节功能优7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为88.9%;按HSS评分,肘关节功能优16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长型PHILOS结合MIPO技术,具有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满意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伴肱骨干骨折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26例,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42.6岁(19~72岁);右侧19例,左侧7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平地摔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扭伤3例。根据AO分型:A型6例,B型15例,C型5例。其中1例合并桡神经麻痹,1例合并同侧尺桡骨干骨折,1例合并同侧桡骨远端骨折,1例合并对侧肱骨髁间骨折,1例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受伤距手术时间为3~12 d(平均7.2 d)。其中20例采用前侧入路,6例采用后外侧入路进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患者每2周复查记录功能恢复情况,每4周摄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经过12~35个月的随访(平均16.4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8周(10~22周)。末次随访时,患者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为24~35分(平均34.1分),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为91~100分(平均93.3分)。1例患者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3个月后症状消失;另1例术前即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术中未显露探查桡神经,神经功能亦于术后2个月恢复。
结论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的方式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手术创伤更小,操作简单安全,骨折愈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用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解剖及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8具成人尸体上肢标本,经上臂近段前侧肱二头肌和三角肌间隙以及远端肘横纹近侧肱二头肌外侧缘的皮肤小切口,插入窄4.5 mm动力加压钢板置于肱骨干前侧,肱肌深面,两端分别用2枚螺钉固定,测定前臂旋后位桡神经在穿出外侧肌间隔以及冠状窝上缘水平与钢板外侧缘的距离。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前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16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肩、肘关节活动范围。结果经上臂小切口将钢板固定于肱骨干前侧后,钢板的近端位于肱二头肌长头腱和肌皮神经外侧。钢板大部分位于肱肌深面。前臂旋后位,桡神经在穿经外侧肌间隔和冠状窝上缘水平与钢板外侧缘之间的距离平均分别为16.5 mm(10.3~21.3 mm)和5.4 mm(3.7~7.7 mm)。钢板与桡神经之间间隔有肱肌肌腹。1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0 min(90~150 min),术中失血量为50~2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 d(3~5 d)。没有发生医源性桡神经麻痹的病例。无切口感染。术后随访7~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4周(12~32周)。肘关节屈曲135°~145°,伸直0°~5°,肩关节外展90°,上举150°~170°。结论采用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5—2013-08分别采用MIPPO技术、顺行髓内钉内固定与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肱骨干骨折54例,MIPPO组21例,顺行髓内钉组18例,逆行髓内钉组15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术中出血量(F=72.040,P0.001)、骨折愈合时间(F=9.351,P0.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IPPO组手术时间较顺行髓内钉组和逆行髓内钉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83,P=0.058)。54例均获得平均18.9(11~39)个月随访。MIPPO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顺行髓内钉组和逆行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顺行髓内钉组和逆行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侧入路MIP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避免了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缺点,也避免了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并发症,而且操作简单,学习曲线较短。 相似文献
17.
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分析肱骨髁间骨折AO双钢板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 收治肱骨髁间骨折 2 4例 ,均行切开复位双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 4个月~ 3年 7个月 ,骨折愈合时间均在 8~ 1 2周 ,1 8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 ,优良率 75 %。结论 肱骨远端形态构造特殊 ,双钢板及螺钉能有效固定骨折端 ,并早期功能锻炼 ,最大限度地恢复肘关节功能 ,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严重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技术的疗效 ,并证实钢板固定在其中的地位。方法 对 2 9例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分别采用钢板及克氏针螺钉固定 ,并采用Neer分型及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三部分骨折小于 5 0岁年龄组中 ,钢板固定 5例 ,其中 2例优 ,2例良 ;而克氏针螺钉固定 4例 ,仅有 1例为良。三部分骨折大于 5 0岁年龄组中 ,两者相似。四部分骨折二种方法的优良率均较低。结论 三部分骨折 ,小于 5 0岁 ,骨质较好者 ,根据术者的经验可选用钢板固定 ;四部分骨折两种方法的疗效均较差 ,可以选择肱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9.
《Injury》2018,49(8):1558-1561
IntroductionDiaphyseal fractures with proximal humeral extension can be treated using a helical model, so it is lateral on the proximal aspect and on the diaphyseal segment in the anterior surface.ObjectiveOur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possible rotational deviations using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 and to determine how it affects upper limb function.MethodsWe followed 11 patients for a period of two years. The proximal approach was anterior-lateral, and the distal approach was anterior, dividing the brachial muscle. For rotational evaluation, we used the semi-axial incidence described by Oztuna et al., assessing the degree of retroversion of the humeral head in relation to the elbow. During follow-up, we measured bilateral range of motion, shoulder function (UCLA), and upper limb function (DASH).ResultsFor patients whose final result was an increase in retroversion, there was an average difference of 9°,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final difference of external rotation of 3°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shoulder, an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nal levels of internal rotation. In the patients whose final result was a decrease in retroversion, where the distal fragment was fixed in internal rotation, the difference observed was an average of 6°. These patients had an average decrease of the external rotation of 5°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internal rotation by two levels. The final functional scores were “good” and “excellent” in all patients, with a mean UCLA of 31.8 points (28–34) and a mean DASH of 9.11 points (0.83–22.2).ConclusionIn all patients, there was a difference in the humeral head retrovers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alateral limb, but with little clinical repercussion and good or excellent functional scor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两孔动力髋螺钉(DHS)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8例股骨颈骨折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采用微创手术入路经皮两孔DHS微创内固定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切口长度平均为3.0cm,出血量平均为41.5ml,手术时间平均为25min。46例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愈合率为95.8%。3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骨折不愈合2例,骨折愈合后发生1例)。结论应用经皮微创两孔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简便快速,创伤少,固定牢固,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理想的微创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