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5例合并枢椎椎体前下缘撕脱的Hangman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前路手术治疗的优点。方法该5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均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平均出血量350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7个月~4.5年,术后5~8个月骨折及C2、3椎间均骨性愈合,2例合并脊髓损伤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从ASIA分级D级恢复到E级,5例术后颈椎活动恢复良好。结论合并枢椎椎体前下缘撕脱的Hangman骨折常累及前纵韧带和C2、3椎间盘损伤,导致C2、3向后成角,属不稳定Hangman骨折,颈前路减压融合钢板内固定是其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Hangman骨折的发生机制,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评价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1位3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16排螺旋CT对枕骨底(C0)~C3节段进行层厚0.5mm的薄层扫描,利用Mimics 10.01、Hypermesh V 10.0及ABAQUS 6.11软件,建立正常颈椎C0~C3节段三维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FE/Intact)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已验证的C0~C3节段模型上通过弱化网格单元强度的方法模拟建立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模型(FE/Fracture)并进行验证;在FE/Fracture上分别建立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模型:前路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长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cage+ACFLP);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短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AOSF+cage+ACFSP);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长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AOSF+cage+ACFLP),对FE/Intact、FE/Fracture和三种内固定模型进行边界约束后分别施加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四种生理载荷,比较各模型在不同工况下三维活动的角位移(ROM)及骨折端节点位移变化。结果:建立的FE/Intact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经验证有效。在相同条件下FE/Fracture模型三维活动度较FE/Intact模型明显增大,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增加至FE/Fracture模型的244.7%、203.3%、188.9%、200%;FE/AOSF+cage+ACFLP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60.5%、70%、66.7%、62.5%;FE/AOSF+cage+ACFSP在各方向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118.4%、123.3%、148.1%、175%;FE/cage+ACFLP在各方向上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123.7%、143.3%、122.2%、137.5%。FE/AOSF+cage+ACFLP稳定性最强,骨折端位移最小;FE/AOSF+cage+ACFSP稳定性较差,其在侧屈和旋转方向上ROM及骨折端位移最大;FE/cage+ACFLP在前屈及后伸方向上提供的稳定性最差,骨折端的位移最大。结论:FE/AOSF+cage+ACFLP固定可为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提供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达到固定融合C2~C3节段和骨折断端以重建上颈椎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1999年5月至2009年2月,应用C2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18例Hangman骨折.根据Levine-Edwards分型,Ⅰ型4例,Ⅱ型9例,ⅡA型3例,Ⅲ型2例.结果 术后随访1.5年~3.6年,平均2.8年.所有患者术后经过顺利,均骨折愈合,未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枢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不同类型的枢椎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治疗。结果术中损伤椎动脉1例;损伤硬脊膜2例,经处理后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无一例脊髓损伤及死亡。随访3~48个月,平均12.6个月。术后临床评价借鉴Mayo(McGrory)颈椎创伤评分:优25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9.2%。结论坚强内固定保证了枢椎的稳定性,有利于植骨融合和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枢椎椎体骨折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总结我院1992年3月-2002年10月收治的91例枢椎损伤中的枢椎椎体骨折患者10例,探讨其临床表现、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及治疗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Hangman骨折     
《脊柱外科杂志》2013,(5):273-273
Hangman骨折是指C2(枢椎)椎弓根骨折,又称创伤性枢椎滑脱,被绞刑的犯人常常有类似的骨折发生。1866年由Haughton在1名被处绶刑的罪犯身土首次发现并描述.  相似文献   

8.
枢椎椎弓骨折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迅 《颈腰痛杂志》1997,18(1):42-43
枢椎椎弓骨折是一种少见的上颈椎骨折.这种骨折最早发现于被施行绞刑者。故又称之为Hagman骨折。国内报道较少。我科收治5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24岁.平均36岁。受伤姿势:高处坠落头面部着地3例.撞车致头部损伤2例。从治疗角度出发分型:(1)稳定型引起枢椎椎弓骨折的暴力较小.骨折无移位或有轻度移位.且移位小于3mm.仅有部分韧带损伤。(2)不稳定型 引起枢椎椎弓骨折的暴力较大.枢椎椎体明显前移旋转.伴有韧带与椎间盘纤维环的严重损伤.本组稳定…  相似文献   

9.
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颈后路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7~65岁,平均43.4岁。按Levine-Edwards分类,其中Ⅱ型骨折15例,ⅡA型骨折14例,Ⅲ型骨折3例。脊髓损伤按Frankle分级:D级4例,E级28例。所有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15 d,平均5 d。采用颈后路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18例,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14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平均(121±20)min、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组平均(116±13)min]、术中出血量[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平均(360±25)ml、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组平均(320±21)ml]、骨折愈合情况[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均获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组均获骨性愈合("鹅颈"畸形1例)]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出现1例(静脉丛损伤1例)、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组出现6例(喉上神经损伤4例、颈部切口血肿1例、食管损伤1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后路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39岁 ,40分钟前在驾驶汽车中发生车祸 ,下颌及颈前部撞到汽车窗上。自觉枕颈部疼痛 ,头部活动受限。伤后无昏迷 ,无四肢瘫痪 ,无大小便失禁 ,无呼吸困难。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取坐立位长约 10分钟。查体 :神志清 ,胸、腹部未见异常。下颌部见皮下淤血 ,颈椎生理前凸加大。枕后部压痛明显 ,以枢椎棘突为著。颈部各方向活动皆受限。四肢活动正常 ,肌力 V级。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症。颈椎 X线片显示 :枢椎椎体骨折、椎弓根骨折伴有枢椎前脱位。颈椎CT示枢椎椎体粉碎性骨折 ,椎椎前脱位及颈椎 2~ 3椎间盘突出。病人入院后诊断为“枢椎…  相似文献   

11.
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测试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各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并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6具新鲜C1~C4颈椎标本依次制成Ⅰ型、ⅡA型和Ⅱ型Hangman骨折模型,按照:①正常;②Ⅰ型骨折C2椎弓根螺钉固定;③ⅡA型骨折G椎弓根螺钉固定;④Ⅱ型骨折C2椎弓根螺钉固定。顺序测试三维运动范围并进行比较。结果 Ⅰ型~Ⅱ型骨折椎弓根钉固定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即时稳定作用。Ⅰ型骨折C2椎弓根螺钉固定后ROM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且相对稳定性在屈曲、后伸、侧弯及旋转达到了对照组的100.62%、96.91%、99.19%、97.12%。ⅡA型骨折C2椎弓根螺钉固定后除旋转外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旋转稳定性也达到了对照组的61.86%。而Ⅱ型骨折C2椎弓根螺钉固定后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相对稳定性在屈曲、后伸、侧弯及旋转只有对照组的47.84%、21.29%、65.98%、41.69%。三种骨折椎弓根钉固定后相比Ⅱ型骨折固定组与Ⅰ型、ⅡA型骨折固定组有显著性差异,稳定性最差;Ⅰ型、ⅡA型骨折固定组之间除旋转外无显著性差异,ⅡA型骨折固定组旋转稳定性稍差。结论 Ⅰ型骨折固定后达到了生理性固定;ⅡA型骨折固定后稳定性较好,基本适合C2椎弓根螺钉治疗;Ⅱ型骨折固定后稳定性较差,不适合单纯椎弓根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试C2、3椎间解剖结构逐级损伤对Hangman骨折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具新鲜C1~4颈椎标本,按Hangman骨折病理诊断标准模拟C2、3椎间解剖结构逐级损伤,并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依次按照:①对照组(正常状态);②切断双侧椎弓峡部组;③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后纵韧带组;④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前、后纵韧带组顺序测试其三维运动范围(ROM),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解剖结构逐级破坏,ROM值逐渐增大。切断双侧椎弓峡部组与对照组相比除旋转有显著性差异外,余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后纵韧带组、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前后纵韧带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后纵韧带组与切断双侧椎弓峡部组相比除后伸无显著性差异外,余均有显著性差异;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前后纵韧带组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旋转运动影响最大的是峡部,前后纵韧带对屈伸运动影响明显,而侧弯运动则随着各椎间结构的破坏逐步下降;准确判断Hangman骨折的具体损伤部位对骨折稳定性的认识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华燕  罗美琼  李威  张毅 《中国骨伤》2019,32(7):641-646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非典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例老年骨质疏松非典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65~79岁,平均72.7岁。骨折类型:骨折线位于双侧下关节面或椎板伴枢椎前脱位3例(近似Levine-Edwards分型Ⅱ型);骨折线一侧位于下关节面而对侧累及上关节面、枢椎椎体伴寰枢侧块关节脱位4例;骨折线位于枢椎椎弓根、横突孔及椎体后下壁伴有前后纵韧带、C2-C3椎间盘损伤致使C2-C3椎间失稳2例。术前脊髓损伤ASIA分级,D级2例,E级7例。术前JOA评分9~11分,平均9.8分。9例患者入院后常规行颅骨牵引复位,对伴有枢椎前脱位的3例患者采取Ⅰ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余6例患者采取单纯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根据JOA评分标准、ASIA标准分级及影像学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颈痛消失,颈椎活动良好,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75%~87.5%。2例ASIA分级D级患者完全恢复至E级。术后6~12个月复查CT均获得骨性愈合。除1例术后出现喉上神经损伤表现3个月后完全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钢板螺钉松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老年骨质疏松非典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类型采取合理个性化手术方案治疗,术后可获得即刻稳定及良好复位,有利于早期活动快速康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Hangman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枢椎椎弓骨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患者 ,男 1 3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36岁。结合影像学表现确定损伤类型 ,依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6例Ⅰ型患者牵引后改用外固定支具固定 ,2例复查后C2、3 椎间盘退变 ,椎间失稳 ,改用C2、3 椎间融合Zephir钛板固定。Ⅱ型、Ⅱa 型待骨折基本复位后手术治疗 ,前路C2、3 椎间单纯融合 3例 ,C2、3 椎间融合、Zephir固定 7例。后路经椎弓根AO螺钉固定 ,植骨融合 2例 ,Ⅲ型C2、3 棘突固定或复位后C2 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 所有病人得到 8~ 38个月随访 ,均获得骨性愈合 ,效果良好。结论 Ⅱ型、Ⅱa 型、Ⅲ型应及早手术 ,Ⅰ型非手术治疗后因椎间盘退变造成椎间不稳者亦应手术治疗。Zephir钛合金板上下螺孔的角度有利于上颈椎前路术中操作 ,是上颈椎较好的前路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5.
应用国产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96例 (97髋 )的疗效。对稳定性骨折 4 0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56例 (57髋 )采用亚太型Gamma钉治疗。平均随访 1 2个月 ,骨折愈合率 98% ,髋关节功能优良率 90 2 %。并发症 :股骨干骨折、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及退出各 1例 ,迟发感染 3例。Gamma钉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等优点。熟练掌握Gamma钉技术 ,术中认真、细致操作 ,有些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Gamma钉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改良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产改良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 ,介绍PFN的一般构造及使用方法 ,讨论其力学特点及手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临床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34例 ,并随访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 ,时间 3~ 1 2个月 ,平均 6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 ,髋关节功能优良 31例 ,占 91 %。结论 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 ,固定牢靠 ,病人可早期功能活动 ,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加压滑动鹅头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1月-1998年12月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的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21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钢板螺钉断裂,无加压螺钉穿透股骨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2-4周,患髋功能优良率85.7%。  相似文献   

18.
1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或骨盆外固定器治疗,其中旋转不稳型10例,垂直不稳型8例.平均随访17个月,疗效满意.认为旋转不稳型骨盆骨折宜首选外固定器治疗,垂直不稳型骨盆骨折应争取解剖复位,为此必须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与侧块螺钉系统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Levine-Edwards分型:Ⅱ型7例,Ⅱa型8例,Ⅲ型2例。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后路C2~3椎弓根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颈托保护6周。结果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及椎动脉损伤。17例均获随访,时间12~4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消失,但颈部活动度较正常略有下降;无内固定失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后路椎弓根侧块螺钉系统治疗Hangman骨折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C2~4节段Hangman骨折和应用内固定技术固定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三维有限元方法在研究Hangma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一名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2~4节段CT扫描,以所得CT扫描图像为基础,利用ANSYS 6.1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C2~4节段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椎体和椎弓、椎间盘、韧带成分)。结果对各组有限元模型设定边界条件后予以模拟加载后,C2、3节段:Hangman骨折加韧带椎间盘切除模型在各个方向上均较固定模型ROM增大,在屈伸运动时增大最明显。椎弓根钉固定模型在屈伸运动时ROM小于Hangman骨折模型。C2、3和C2~4钢板固定组在各个方向的ROM较其他组小,两组之间相差很小,相差最大值为0.07°。C3、4节段:C2~4钢板固定组各向ROM均较其他组明显小,而其余各组间的ROM相差不超过0.16°。在对三组固定器械的应力进行计算时,各个方向上应力大小顺序均为椎弓根钉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