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MIS-TLI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3-06—2015-01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研究,PLIF组34例,MIS-TLIF组2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1周ODI评分,术前与术后1周腰、腿痛VAS评分。结果 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56例均获得8~14(11.2±2.3)个月的随访。与PLIF组相比,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1周VAS评分及OD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IS-TLIF与传统开放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理想临床疗效,但是MIS-TLIF在术中减少组织创伤及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PLIF。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经椎间孔入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31例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行椎间融合术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PLIF组16例,TLIF组1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率和植骨融合率等。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神经根痛加剧:PLIF组有3例,TLIF组1例。术中硬膜囊撕裂:PLIF组1例,TLIF组未出现该并发症。PLIF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5.1%,而TLIF组优良率为90.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骨融合率:PLIF组植骨融合率为93.4%,TLIF组植骨融合率94.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LIF和TLIF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两者在临床疗效满意率和植骨融合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手术时间、创伤、并发症等方面,TLIF组明显优于PLIF。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fusion,Mi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3月16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单节段MiTLIF和内固定治疗。男61例,女102例;年龄37~72岁,平均51.6岁。退变性腰椎滑脱97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66例;Ⅰ度滑脱135例,Ⅱ度28例;L3滑脱7例,L4 86例,L5 70例。采用经最长肌和多裂肌间隙入路,可扩张工作通道置于关节突上,行MiTLIF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将163例患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分为A组(第1~55例)、B组(第56~110例)和C组(第111~163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临床效果,腰椎薄层CT扫描重建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163例术中出血100~750ml,平均330ml;术后出血10~175ml,平均57ml;手术时间83~230min,平均145min;术中X线暴露时间27~126s,平均59s。B组术中出血量和X线暴露时间与A组比较及C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与A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C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与B组比较亦明显减少(P<0.05)。7例术中硬膜囊撕裂,其中A组4例,B组2例,C组1例,均在术后第2天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术后5d内脑脊液漏停止。4例术后出现新的神经根损害表现,均为A组病例,通过内窥镜下减压和神经根松解后神经根损害症状消失。91例患者获得10~47个月随访,平均24.5个月。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分别为6.8±2.4分、1.5±0.6分和0.8±0.4分,术后3d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ODI评分分别为39.4±5.1分和11.3±2.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为96.7%(88/91)。结论:采用单节段MiTLIF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Ⅰ度、Ⅱ度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间融合由于具有稳定脊柱前中柱的生物力学优势而成为腰椎融合的主要术式.根据手术入路不同,腰椎椎间融合可以分为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LI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等3种方法.TLIF是近十年来发展的新的椎间融合技术,与PLIF相比,可减少医源性神经损伤、获得环行融合和避免传统脊柱前方显露的相关并发症.然而,采用传统开放性TLIF常会造成肌肉广泛损伤,从而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腰部不适或其他并发症,影响手术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 62例于我院接受单节段手术治疗的部分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其中接受PLIF手术患者34例,接受TLIF手术患者2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植骨融合率。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PLIF组与TIL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和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和TILF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5%(9/34)和14.3%(4/28),TLIF组低于PILF组(P0.01)。PLIF组和TILF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PILF组术后1个月内腰痛VAS评分高于TLIF组。PLIF组和TILF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1.8%和8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PLIF与TIL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TLIF创伤小、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OLIF组(采用OLIF治疗,20例)和MIS-TLIF组(采用MIS-TLIF治疗,2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测量手术前后腰椎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采用JOA评分、疼痛VAS评分及ODI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OLIF组短(少)于MIS-TLIF组(P<0.05)。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疼痛VAS评分、ODI、JOA评分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OLIF组均优于MIS-TLIF组(P<0.001),术后疼痛VAS评分、ODI、JO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LIF与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OLIF术中出血量更少,在恢复腰椎前凸角及椎间隙高度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中短期疗效,以评价MIS-TLIF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9月166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70例行MIS-TLIF治疗,96例行PLIF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手术满意度均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MIS-TLIF组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值显著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ODI,并发症发生率和椎间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手术满意度高;但MIS-TLIF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值偏高,考虑可能因术中使用电刀,通道空间狭小,术中吸引器使用少,肌酸激酶大量吸收入血所致,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和后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LS)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采用TLIF(n=64)和PLIF(n=52)治疗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融合率和医源性神经功能损伤(INRD)情况,以及手术节段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度、椎间隙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结果两组的融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术后VAS评分、ODI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LIF组术侧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肢体的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TLIF组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TLIF组在维持局部腰椎前凸角度方面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在恢复椎间隙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方面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及PLIF在INRD发生率,恢复局部腰椎前凸角度、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隙高度方面各有优劣,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及自身情况选择合适入路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3-09诊治的59例腰椎退行性疾病,采用显微镜下椎管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28例(MI-TLIF组),采用传统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31例(PLIF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 d肌酸激酶水平,以及术后1年ODI指数、JOA评分及改良Macnab分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平均13(12~14)个月随访。与PLIF组相比,MI-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1 d肌酸激酶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JOA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JOA评分改善率(χ~2=1.140,P=0.293)及Macnab优良率(χ~2=1.020,P=0.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椎管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单节段腰椎腰椎退行性疾病既安全有效又可达到微创的手术方式。该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近期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刘鏐  谷艳超  李莹 《骨科》2022,13(2):110-114
目的 对比Delta椎板间内镜技术(iLESSYS Delta)与开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失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需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不稳病人80例,采取简单数字表随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单、双箱型椎间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通过比较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应用单枚箱型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椎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 在对56例单节段腰椎不稳症患者施行PLIF(Posterior lumar interbody fusion)手术,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内固定,实施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37例,双枚Cage椎体间植骨19例.统计两组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用M-JOA评分的症状改善率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观察椎体间高度、整个腰椎前凸弧度、融合节段前凸弧度、融合节段间的滑移,并辅助CT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单枚Cage植入组较双枚Cage植入组手术时间短(P<0.01),出血少(P<0.01).术前术后的椎体间高度、整个腰椎前凸弧度、融合时间二组病例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腰痛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 使用单枚箱型Cage与双枚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均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治疗方式,二者在缓解下腰部疼痛、椎间融合率方面效果显著.单枚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PLIF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医疗费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9年5月,对24例单节段腰椎疾病患者采用经皮全内镜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评价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时间推移,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影像方面,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L2S1前凸角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椎间融合,无椎间融合器移位、螺钉及连接棒移位断裂等发生。[结论]采用经皮全内镜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椎板原位回植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与全椎板切除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DLS)的疗效。方法 将73例DLS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椎板原位回植组(采用椎板原位回植PLIF治疗,38例)和全椎板切除组(采用全椎板切除PLIF治疗,3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椎间融合、邻近节段退变、腰痛复发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60(40.4±6.5)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神经损伤率、硬膜囊损伤率、椎间融合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邻近节段退变率、腰痛复发率椎板原位回植组均少(低)于全椎板切除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感染、切口血肿、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腰痛及神经痛症状均消失或明显缓解。椎板原位回植组35例回植椎板均完全愈合,2例单侧愈合,1例双侧未愈合。疼痛VAS评分、JOA评分:两组术后各时间段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椎板原位回植组均优于全椎板切除组(P<0.05)。结论 与全椎板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行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患者41例(开放组),经Wiltse入路Quadrant通道直视下TLIF治疗患者25例(微创组),显微镜下减压并采用经皮椎弓根钉TLIF治疗患者38例(显微组)。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情况,术后CT检查评估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24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显微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VAS评分均小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但术中X线透视次数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  相似文献   

15.
林小龙  王黎明  严飞  沙卫平 《颈腰痛杂志》2021,42(2):151-154,159
目的 对比双节段与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双节段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年1月~2019年12月行双节段或单节段TLIF治疗的L4-5、L5-S1双节段腰椎滑脱患者,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单侧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后对侧椎间孔形态变化的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6-2019-10采用TLIF治疗的7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术后手术节段对侧椎间孔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MIS-TLIF与P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经MIS-TLIF治疗30例,PLIF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ODI评分、椎体融合率及滑脱患者回复率。结果 MIS-TLIF组术后1月、6月VAS评分、ODI评分优于P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PLIF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LIF组(P0.05)。PLIF组手术时间短于MIS-TLIF组,术后滑脱患者回复率优于MIS-TLIF组(P0.05)。两组术后1年VAS评分、ODI评分、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一例肺部感染、一例硬膜囊破裂,MIS-TLIF组术中一例置钉位置不佳及一例对侧神经根激惹,未发生定位错误、神经损伤、手术部位感染、内固定物松脱等并发症。结论 MIS-TLIF组可达到与PLIF组相同的手术疗效,而术后短期功能状态评分优于PLIF组,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L4/5、L5/S1双节段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因L4-S1节段腰椎疾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获得了3年以上随访。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MIS-TLIF组30例和PLIF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功能学评分,并发症情况和改良MacNab标准临床疗效评价。结果MIS-TLIF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PLIF组(P<0.05),而手术时间虽然在数值上大于PLIF组,但是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较之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VAS与ODI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193)。结论相对PLIF而言,MIS-TLIF手术治疗L4/5、L5/S1双节段腰椎疾病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和术中出血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3):1176-1181
[目的]对比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于本科行单节段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资料,其中接受PLIF患者77例,接受TLIF患者59例。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植骨融合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末次随访时通过测量手术邻近节段腰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评估腰椎稳定性变化。[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42011年10月期间于本科行单节段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资料,其中接受PLIF患者77例,接受TLIF患者59例。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植骨融合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末次随访时通过测量手术邻近节段腰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评估腰椎稳定性变化。[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455个月,平均37.2个月。P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TILF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植骨融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良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手术邻近节段均未出现腰椎失稳现象。[结论]PLIF与TILF手术均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方法,短期内对邻近节段稳定性干扰较小。但TLIF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行椎板切除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1月-2017年5月行PLIF手术72例,均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依据术中椎板切除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40例采用超声骨刀切除椎板,作为研究组;另32例术中采用椎板咬骨钳切除椎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椎板切除时间、单节段出血量,术前和术后1周的VAS评分、ODI指数进行对比。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单节段椎板切除时间较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术中出现1例硬膜损伤、1例L5神经根损伤,发生率为5%;对照组出现2例硬膜损伤,发生率为6.25%。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7; P0.05)。结论在腰椎后路手术中行超声骨刀切除椎板,其切骨时间短、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