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华  虞月娣  胡云霞 《当代护士》2023,(10):154-158
目的 探究以安全文化理念为基础的柔性管理对夜班值班护士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内科、外科分层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90名夜班值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11月45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2月—2021年5月45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管理,观察组实施以安全文化理念为基础的柔性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夜班值班护士的护理质量、职业倦怠感及应对方式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职业倦怠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应对方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夜班值班护士实施以安全文化理念为基础的柔性管理,可有效提升夜班值班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一定程度上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感,改善其应对方式,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匡剑英  路虹  崔玉琴 《全科护理》2024,(8):1527-1530
目的:探究四阶梯培训结合层级培养在肿瘤专科医院化疗给药护士准入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12月肿瘤专科医院接受常规化疗给药培训的护士290人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12月肿瘤专科医院接受四阶梯培训结合层级培养的化疗给药护士资质准入培训的护士290人作为干预组,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化疗相关知识考核优秀率、静脉化疗给药操作缺陷率,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核心胜任力评分、评判性思维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评分。结果:培训后干预组护士化疗相关知识考核优秀率高于对照组(P<0.001),而静脉化疗给药操作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干预组护士核心胜任力评分、评判性思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培训后干预组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总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肿瘤专科医院在化疗给药护士准入培训中实施四阶梯培训结合层级培养方案,可切实提升化疗给药护士知识储备,降低静脉化疗给药操作缺陷率,同时还可提升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与核心胜任力,提高肿瘤专科医院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标准化患者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本科实习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60名,按照入科时间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将2020年1月—6月入科的30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基于真实患者的OSCE出科考核;将2020年7月—12月入科的30名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急诊科护士攻击、暴力行为管理态度及抗逆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急诊科工作的6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组时间将2020年1—12月入组的护士设为对照组, 2021年1—12月入组的护士设为干预组, 各3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培训,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干预方案。采用智谋量表、攻击和暴力行为管理态度量表(MAVAS)、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护士工作疏离感量表(NWAQ)对护士进行调查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 干预组护士智谋量表、MAVAS、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NWAQ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干预可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智谋能力, 改善其攻击及暴力行为管理态度, 提升其对工作暴力的深刻认识及抗逆力水平, 降低护士工作疏离感, 缓解不良心理情绪,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CBL联合情景模拟法在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工作的低年资护士3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名低年资护士分为对照组15名,观察组1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CBL联合情景模拟法进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神经内科的危重、疑难和复杂病例,同时进行模拟抢救的情景等,并反复强化演练,培训小组老师每月定期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的考核结果。 结果 培训结束后,结果显示低年资护士在急救理论知识考核、急救技能操作考核、综合应急能力等考核成绩得分均高于接受传统培训的对照组低年资护士(P<0.01)。有80%的低年资护士对CBL联合PBL护理教学模式感兴趣。此外医生与患者对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CBL联合情景模拟法教学模式能够激发护士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护士的综合应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促进了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临床经验的交流,增进了护理团队的合作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基于性格类型对门诊护士实施临床沟通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2月在医院工作的30名门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名.对照组护士进行常规培训,观察组护士进行基于性格类型临床沟通能力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沟通能力及护理质量.结果 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遗忘曲线的情景模拟培训在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机器人手术专科护士44名, 对护士进行基于遗忘曲线的情景模拟培训。比较干预前后护士的专科知识考试成绩、各项护理操作成绩及综合素质能力。结果干预后, 护士的专科知识考试成绩、护理操作成绩及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机器人专科护士中应用基于遗忘曲线的情景模拟培训能够提升护士专科知识水平, 熟练掌握护理操作, 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会诊模式在提升护士综合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参与多学科护理会诊的131名护士长、32名责任护士,会诊后统计护士长、责任护士对多学科护理会诊中病例汇报、沟通交流、问题提出、问题解决4个方面的满意情况,并比较责任护士在会诊前后综合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多学科护理会诊后,参与会诊的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对病例汇报、沟通交流、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7.71%、96.95%、99.24%、100.00%和93.75%、90.63%、100.00%、100.00%;责任护士在参与会诊后的护理综合能力高于会诊前(P<0.01)。结论:多学科护理会诊模式的应用可提高会诊人员的满意度,提高责任护士的综合能力,能更好地护理患者,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何方桂  蒋小方  邓悦  张伶俐  陈姣 《妇幼护理》2022,2(19):4535-4537
目的 研究在心血管内科护士分层培训中应用基于社交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心血管内科工作的60名在职护士.2020年1至6月采取传统面授教学方法纳入对照组,2020年6月至12月采取基于社交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分层培训方法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护士专科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及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和站点式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层级护士的护理评估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护理应急评分、专科护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护士分层培训中,基于社交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实施可以提高护士的理论及站点式考核成绩,同时也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满意度也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康华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68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将2019年新入职的34人作为对照组, 2020年新入职34人作为观察组, 组织对照组护士进行常规岗前培训及试用期培训, 观察组护士则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模式进行培训, 对比两组护士的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护士综合能力评价量表评分为(618.07±29.62)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表评分为(178.50±19.12)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分为(420.53±27.05)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应用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针对管理新入职护士, 能够对其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及护理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轨迹理论引导的分阶段健康管理在痛风患者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3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1月收治的43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轨迹理论引导的分阶段健康管理进行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2个月。分别于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疾病认知度、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疾病认知问卷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轨迹理论引导的分阶段健康管理可以提高痛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疾病认知度,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管理授权、结构性授权与心理授权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病区在职的63名护士的资料,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理论授课与专科操作培训的32名护士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1年12月行管理授权、结构性授权与心理授权培训的31名护士为观察组,两组均培训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护士心理授权水平、工作胜任力、核心能力。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心理授权量表评分、临床护士胜任力自评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理授权、结构性授权与心理授权的培训能够改善护士心理授权水平,提升核心能力及工作胜任力,从而帮助护士完成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3.
梁政波  付鹊  赖萍  张婧 《全科护理》2022,(27):3879-3882
目的:探讨基于TeamSTEPPS理论的团队培训模式在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护士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试验设计,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规培护士72人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8月—2020年12月实施常规培训,2021年3月—2021年7月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基于TeamSTEPPS理论的团队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Case-based Study,CBS)对急诊科轮转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轮转的38名低年资护士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轮转的42名低年资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使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护士运用PBL联合CBS教学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专科考试成绩、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专科考试成绩、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总体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BL联合CBS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急诊科轮转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460例多学科联合会诊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460例多学科联合会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会诊及时性、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会诊可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为老年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全视角护理对中青年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于本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的80名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黄双色球摸球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口头式心理安抚,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全视角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观察指标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给予赏识理论和多学科合作护理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94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赏识理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程度和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培训考核模式,补充疫情中出现的培训“短板”,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达到优质护理的目标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职在岗护理人员层级分布及随机分层抽样8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接收传统的集中式面授的临床护理教育和管理;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职在岗护理人员层级分布及随机分层抽样8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接受疫情新状态下新型临床护理教育和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士在职培训率、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合格率、“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护士继续教育学分、学时达标率、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考核达标率、护士对培训考核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职培训率、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合格率、“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为(P < 0.05);观察组继续教育学时达标率、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考核达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疫情常态化下的临床护理教学和管理新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了护理管理效率和水平,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设障立惑培训法对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公惠医院2020年6~12月选择应用设障立惑培训法前的41名低年资护士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法), 对2021年1~6月选择应用设障立惑培训法后的41名低年资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设障立惑培训法)。对比组间受训护士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评分、综合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培训后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总评分与其中的分析能力、寻求真相、系统化能力、思想开放、认知成熟度5个维度评分、观察评估能力、护理决策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应用设障立惑培训法, 对提高护士的培训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韩智培  张晓娜  凌雁  李文涛  张红梅 《全科护理》2021,19(17):2443-2446
目的:探讨危险预知训练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考核模式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医院接受岗前培训的新入职护士4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护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人,对照组行常规培训及临床考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危险预知训练结合OSCE考核模式,比较两组护士风险识别能力、岗位胜任能力、综合护理能力及考核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培训后风险识别能力总评分、岗位胜任能力总评分、综合护理能力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考核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险预知训练结合OSCE考核模式可明显提高新入职护士风险识别能力及综合护理能力,使护士入职后能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降低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