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术后1 d、术后2 d及术后1周疼痛情况;术后6个月评估临床优良率;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 d及1周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王向前  夏红涛  李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15-3916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收治的63例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常规组(31例)和椎间孔镜组(3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孔镜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前及术后1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椎间孔镜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椎间孔镜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3.13%(1/32)]与常规组[6.45%(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进一步缓解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问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显微内窥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在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术前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ED组,各30例.手术效果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病例的椎间盘突出类型、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PTED组平均手术失血(7±2)ml,术后卧床1 d.MED组平均手术失血(48±13)ml,术后卧床3~5 d(平均4.2 d).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0%和9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D组和MED组术后ODI、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PTED和MED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均满意.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PTED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于2013年6月~2017年3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6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周时、3个月时、1年时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1年时临床疗效:优192例,良32例,可28例,差4例,优良率为87.5%(224/256)。所有患者均无椎间隙感染、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VAS评分)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传统开窗椎板减压术,B组采用PELD。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3、6个月的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B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A组的75.00%(χ2=4.50,P=0.034);术后6个月内,A组仅有1例18岁的女性患者于术后4个月复发,B组无复发病例,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周和术后1、3、6个月的ODI、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6个月,B组的腰椎JOA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PELD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疼痛症状、腰椎功能都能较好改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临床应用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i endoscopic discectomy ,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确诊为单间隙、特殊类型(突出物巨大、脱垂、部分钙化、极外侧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评分法(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和MacNab标准评估疗效,并分别在术后2个月、术后4个月进行电话随访。结果:NRS由术前8.05±1.01降至术后2个月2.01±0.50(P=0.01)术后4个月的1.80±0.20(P=0.00).术后2个月与4个月的优良率分别达到82.0%和85.0%,术后发生渗血1例足下垂1例,经积极治疗均获得满意恢复。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治疗某些常用微创技术难以奏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详细的准备,精准手术通道,精细手术操作,术后正规康复训练是提高疗效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5例,女47例;平均年龄42.9岁;L3/4突出6例,L4/5突出68例,L5/S1突出58例。统计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各类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 132例患者中,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1例(硬膜与髓核粘连较重),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术后肌力感觉较术前无下降,创口愈合良好;术中术区出血3例,术中使用双极电凝及可吸收明胶海绵后顺利止血;术后髓核残留1例,改用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将残留的髓核摘除,疼痛获得缓解;术后复发2例,通过保守治疗及再次行椎间孔镜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结论椎间孔镜术前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严谨操作,减少术中损伤,术后合理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中予以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及价值.HTH方法:该院将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患者共18例例作为探讨的对象,所有患者予以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手术前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治疗后,和治疗前对比,腰痛、腿痛VAS评分明显下降.予以统计学分析后,存在的组间差异比较显著,即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患者予以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比较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和开放腰椎间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50例青少年LDH患者资料,严格遵照手术治疗指征分为两组,其中符合PELD手术指征的26例患者纳入PELD组,另外24例符合开放腰椎间髓核摘除术治疗指征则纳入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腿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EL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放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开放组患者术后有84.62%的患者功能及疼痛得到显著改善,PELD组则为87.5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JOA及VAS评分指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时PELD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在术后1个月与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LDH患者40例,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标准评定入院时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疗效.结果 40例患者随访1~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由术前(6.69±1.25)、(8.58±1.47)分下降到术后6个月的(2.28 ±0.46)和(1.41-±0.32)分,术后随访与术前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为优29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作为治疗LDH的微创方法,且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76-79
目的分析并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研究组41例,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略高于对照组(92.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理想,且具有较其他术式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等明显优势,故该术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毅  匡红英  侯立松  李文平 《甘肃医药》2021,40(1):41-42,48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手术方式选择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手术方式选择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开长...  相似文献   

18.
19.
李军勇  张竞予  杨雪梅  刘青柏 《安徽医学》2017,38(10):1319-132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TED)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在局麻下行PTED手术治疗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定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周及3个月采用Macnab进行疗效评级。结果 术后1周优良率为81.0%,术后3个月为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VAS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ODI评分较术前下降,且术后3个月较术后1周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术后1周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行椎间盘镜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4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水肿,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 PTED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黄振华 《大家健康》2016,(5):109-11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单位合作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VAS评分、术后3个月O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