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CHF患者87例,分卡维地洛治疗组(B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A组)43例。随访6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心功能指标和血浆BNP浓度。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3个月时下降更明显。3个月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SD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同期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51,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地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CHF患者BNP水平的变化早于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状况与脑钠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功能不全者54例为观察组,心功能正常者25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BNP水平,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相关数据。结果:对照组血浆BNP浓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各组皿浆BNP浓度(P〈0.05);观察组各组问血浆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级别正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心功能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浆BNP浓度升高。各组BNP浓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P〈0.05),BNP与LVDD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与老年人心功能不全有很高的相关性,可用于老年心功能不全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ACC/AHA分期与心功能指标及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34例,按ACC/AHA心衰进展分为A、B、C、D四组,健康体检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UA水平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患者血UA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其水平在心衰各亚组随心衰进展分期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心衰分期的患者UA与LVEF呈负相关(r=-0.236,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362,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随着心衰进展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与LVEF呈负相关,LVEDD呈正相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心衰分期状态,可应用于临床评价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脑钠肽(BNP)浓度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1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fCHF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浆MMP-9和BNP浓度,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左心室参数。结果CHF组血浆MMP-9和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CHF组血浆MMP-9和BNP浓度分别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P〈0.05),并且MMP-9与BN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CHF血浆MMP-9与BNP水平密切相关,血浆MMP-9在心力衰竭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浓度的检测有助于判断CHF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 V1)的相关性。方法将289例住院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91例)、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149例)和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49例)三组,其中又将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根据二尖瓣舒张期E峰与A峰流速比值(EV/AV)分为三组:DHF1级组EV/AV〈0.75(52例)、DHF2级组EV/AV为0.75—1.5(54例)、DHF3级组EV/AV〉1.5(43例)。采用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每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每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房内径,常规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并计算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心功能正常组、DHF1级组、DHF2级组、DHF3级组、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组之间全血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心功能恶化,BN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与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中左心房前后径(LAD)与BNP呈显著正相关(r=0.711,P〈0.01),PtfV1与BNP呈显著负相关(r=-0.615,P〈0.01)。与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组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BNP呈显著正相关(r=0.862,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与BNP呈显著负相关(r=-0.926,P〈0.01)。结论临床上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血浆BNP水平测定,并结合EV/AV比值分级、超声心动图测定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有助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对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6.
叶彩丽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Z):141-142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钠素、脑钠素浓度改变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观察组)和正常健康人2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ANP、BNP浓度;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结果观察组血浆ANP、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浆ANP、BNP浓度越高(P均〈0.01);卡维地洛治疗者与常规治疗者治疗满2w后均有血浆ANP、BNP浓度下降,卡维地洛治疗者血浆ANP、BNP浓度下降更明显(P〈0.05);而满3个月时卡维地洛治疗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比常规治疗者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ANP、BNP浓度可以反映心功能状态;卡维地洛可以降低ANP、BNP浓度及改善心脏重构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早搏)不同负荷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104例室性早搏患者根据室早负荷值分为低负荷组、中负荷组和高负荷组。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和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和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低负荷、中负荷和高负荷组的NT-proBNP、LVEF、LVESD、LVEDD、LAVmax和LAVmin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与LVEF呈直线负相关(r=-0.6,P〈0.01),与LVESD(r=0.47,P〈0.01)、LVEDD(r=0.66,P〈0.01)、NT-proBNP(r=0.4,P〈0.01)、LAVmax(r=0.68,P〈0.05)和LAVmin(r=0.52,P〈0.05)呈正相关。结论室性早搏高负荷患者,左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尿酸(UA)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40例正常者的酶促免疫发光法(MEIA)检测脑钠肽,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及氧化酶法测定尿酸。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hs—CRP与UA指标较对照组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Ⅳ级之间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与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酸和hs—CRP水平比较,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和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钠肽、尿酸和hs—CR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相关分析表明,50例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的CHF患者的脑钠肽与hs—CRP呈正相关(r=0.828,P〈0.01);尿酸与hs—CRP、BNP之间无明显相关(r=0.058,r=0.097,P〉0.05)。结论CHF患者BNP、hs—CRP与尿酸升高,可能在CHF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BNP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标志物,尿酸和hs—CRP浓度升高可作为CHF患者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指标和炎症反应激活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李莹  马会军 《当代医学》2013,(25):41-4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并予抗心衰治疗3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尿酸水平,并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同期36名健康者为对照。结果心力衰竭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心功能Ⅱ、Ⅲ、Ⅳ级之间的血尿酸相比有明显差别(P〈0.01)。血尿酸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06,P〈0.05),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浓度增高,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治疗后随着心功能的改善而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在评估心功能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25例为冠脉造影正常的除外冠心病诊断的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BNP水平、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BNP水平与不同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BNP水平随心衰加重而逐渐增高,与心功能呈正相关(r=0.72,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48,P〈0.05);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两组BNP无显著性差异(q=2.32,P〉0.05),保守治疗组与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组BNP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q-=4.25,P〈0.05)。结论:BNP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男性血清睾酮(T)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6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4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尿酸正常的男性健康人员43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尿酸(UA)、性激素及血脂水平并探讨UA与血清T、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脂异常发生率(74.42%)与对照组(39.53%)比较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5)。性激素水平及血脂水平:研究组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8,P〈0.05);研究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7、3.185,P〈0.05)。相关性分析:研究组UA与T呈显著负相关(r=-0.498,P〈0.05),与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显著正相关(r=0.628、0.539、0.687,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男性血清T及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存在低T水平及血脂紊乱,应提高UA检测的重视程度。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还应重视T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高尿酸血症(HUA)与老年脑梗死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2月北京市回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11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我院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研究血UA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①研究组患者血浆UA、LDL-C、Glu水平[(343.65±70.15)μmol/L、(3.28±0.49)mmol/L、(6.45±1.55)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9.55±74.58)μmol/L、(2.58±0.42)mmol/L、(5.92±1.3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UA水平升高(OR=1.020,95%CI:1.011-1.030)、高血压(OR=1.206,95%CI:1.091-1.333)、糖尿病(OR=1.678,95%CI:1.052-2.676)和高LDL-C血症(OR=2.473,95%CI:1.252-3.676)是老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③研究组中随着病情程度分层递增,血UA水平逐步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HUA是老年脑梗死的独立、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并可提示老年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年脑梗死患者基线高尿酸血症与1年内脑梗死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53例1周内首发中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线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63)及正常尿酸组(n=190),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2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及1年内脑梗死复发比例。结果 2组患者中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冠心病、心房纤颤、吸烟、饮酒、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尿蛋白定性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提示血尿酸与TC、TG具有相关性(r=0.378、0.302,P<0.05)。1年内复发26例,总体复发率为10.3%,其中高尿酸血症组为17.5%(11/63),正常尿酸组为7.9%(15/190),通过Kaplan-Meier法(乘积极限法)分析提示,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4.88,P=0.027)。结论中年脑梗死患者尿酸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基线高尿酸血症增加脑梗死复发风险,因此应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14.
蔡燕军  项美香 《浙江医学》2014,(16):1395-139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B型钠尿肽(BNP)的水平变化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2-06-2013-01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3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STEMI组)20例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组)45例,检测患者血液中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超声心动描记术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计算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BNP水平的因素。结果 NSTEMI组的BNP、CRP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UA组和STEMI组(均P<0.05),UA组的BNP、CRP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STEMI组(均P<0.05)。NSTEMI组、UA组LVEF均低于STEMI组(均P<0.05),NSTEMI组与UA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CS患者中BNP>250ng/L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于BNP≤250ng/L者(P<0.05)。CRP、Gensini积分与BNP呈正相关,LVEF与BNP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ACS患者的BNP水平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预测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按测得RHR值将87例脑梗死患者分为RHR<80次/min组(n=46)与RHR≥80次/min组(n=41),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CIMT、空腹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和血尿酸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HR<80次/min组相比,RHR≥80次/min组患者的CIMT明显增厚(P<0.01);RHR与CIMT呈正相关(r=0.46,P<0.01)。结论:随着RHR的增加CIMT明显增加,RHR是一个可以反映脑梗死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7例(A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B组)和健康对照者24例(C组)进行研究。分别测定血尿酸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1)A组的TG、LDL-C、FBG、HBA1C、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2)3组之间血尿酸、IMT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患者IMT具有相关性(r=0.442,P﹤0.01)。结论血尿酸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华  袁云华 《四川医学》2010,31(10):1509-1510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85例脑梗死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颈动脉检测,同时测定他们的血UA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UA平均水平(389.69±98.2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24.51±88.60)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伴有颈动脉硬化患者血UA水平(427.31±88.70)mmol/L,高于未伴有颈动脉硬化患者(342.24±78.22)mmol/L,P〈0.05;血尿酸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UA水平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相关关系,血UA是独立的致脑梗死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124例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患者和7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含量。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含量的差异,并进行血清总胆红素与血脂Pearson直线相关,并分析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后95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酸、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红素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呈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结论: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及血清总胆红素含量的降低与ACS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及低血清总胆红素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CS发生的预测、诊断和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 根据造影结果,将269名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2例(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组63例(UAP)、稳定性心绞痛组84例(SAP)、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空腹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结果 冠心病组hs-CRP,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细(AMI)的UA与hs-CRP呈负相关(r=0.459,P<0.01),而UAP组UA与hs-CRP呈正相关(r=0.326,P<0.01),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hs-CRP血症、高UA血症是反映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水平高低与冠脉病变累及的范围无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秦胜花   《中国医学工程》2010,(2):94-95,97
目的探讨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检测48例糖尿病合并首次脑梗塞(A组)、42例糖尿病合并再次脑梗塞(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与36例单纯糖尿病(C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相比较。结果 A组、B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均高于C组,且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与B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对脑梗塞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