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拉米夫定治疗HBV阳性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HBV阳性晚期原发性肝癌作用.方法:将诊断明确的5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片100mg/次,1次/d.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模拟剂1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放弃其他治疗,所有患者至少接受12周治疗后评价客观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2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靶向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肝癌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Gemox方案联合参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区疼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3.19%(25/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79%(1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区疼痛治疗总有效率为74.47%(35/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9%(2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皮疹、外周神经毒性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34.04%(1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4%(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emox方案联合参一胶囊治疗基础上采用靶向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肝癌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肝区疼痛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LD)联合三维适形放射(3-DC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3-DCRT基础上加口服TLD,对照组不用TLD。结果近期疗效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21/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13/20)(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随访2年,观察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5%(18/24)、58.3%(14/24);对照组为50.0%(10/20),35.0%(7/20)(P〈0.05)。结论应用沙利度胺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32例随机分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基础上加沙利度胺口服,剂量由100 mg*d-1递增至200 mg*d-1或300 mg*d-1,直至出现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止;对照组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7.1月和3.0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和13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8.6%、77.1%、65.7%、35.7%和80.6%、51.6%、30.6%、19.4%,χ2分别为2.15(P>0.100)、5.57(P<0.25)、11.31(P<0.005)、4.30(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便秘和嗜睡,均轻微,对症处理或减药后可缓解.结论: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能延长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随机分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在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基础上加沙利度胺口服,剂量由100mg/d递增至200mg/d或300mg/d,直至出现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副作用止;对照组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6.8个月(95%CI3.5~9.2个月)和3.1个月(95%CI1.3~4.7个月),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95%CI11~27个月)和12个月(95%CI9~14个月),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18,24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90.5%(38/42)、76.2%(32/42)、66.7%(28/42)、38.1%(16/42)和79.4%(27/34)、50%(17/34)、29.4%(10/34)、20.6%(7/34),χ^2值(P值)分别为2.05(P〉0.100)、5.78(P〈0.25)、10.41(P〈0.005)、4.26(P〈0.05)。主要毒副作用为便秘、嗜睡,均轻微,对症处理或减药后可缓解。结论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能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毒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6.
沙利度胺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斌 《中外医疗》2009,27(12):97-97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晚期乳腺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8.75%,高于对照组25.00%。结论沙利度胺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袁孝兵  胡兴龙  孙祥  殷世武  李成发  孟曼 《安徽医学》2009,30(11):1270-1272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方法39例被确诊为中晚期肝癌,随机双盲服用沙利度胺或纤维素片100mg口服,早晚各1次,两周后200mg口服,早晚各1次,每两周加量200mg,至患者不能耐受,并联合TACE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服用沙利度胺)PFS为(5.40±5.58)月,OS为(8.82±7.00)月,AFP降低指数为(1.50±0.86),对照组(服用纤维素片)分别为(4.23±5.59)月,(8.19±6.60)月,(1.43±1.03),与治疗组对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晚期肝癌较单用TACE延长PFS、OS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联合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血流供应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随机分为2组,即HIFU刀单纯治疗组和HIFU刀+沙利度胺联合治疗组。每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水平,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和瘤体大小指标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 HIFU联合沙利度胺组治疗前后瘤体大小、VEGF、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水平下降,与单纯HIFU相比,VEGF、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HIFU联合沙利度胺能有效阻断原发性肝癌血流,与单纯HIFU刀相比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进行随访,了解其治疗效果,并进行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获随访病人31例,总有效率(CR+PR)为77%。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4%、46%。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大剂量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中大剂量的抗血管药物沙利度胺(Thalidomide)和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协同治疗作用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以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改变、生存期、无病进展生存期(PFS)生活状况为观察指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对符合入组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200~1 000 mg/d(中位剂量500mg/d,95%的可信区间300~750 mg)口服2个月以上同时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给予纤维素片口服2个月以上同时联合TACE治疗。TACE化疗药物的选择: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e,HCPT)HCPT20 mg/m2,表柔比星(Epirubicin,E-ADM,EPI)EPI 60mg/m2,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5-Fu 600 mg/m2;栓塞剂采用超液态碘油、明胶海绵,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作影像学检查、血标记物检查及KPS评分随访生存期且作预后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12.5周(95%的可信区间8.5~16.5周),16周(95%的可信区间8.5~23.5周)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无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中位时间分别为96 d(95%的可信区间61~131 d)和152 d(95%的可信区间83~221 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嗜睡、纳差、乏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大剂量沙利度胺联合TACE较单纯TACE能延长无病进展生存期,并适当延长中位生存期,其不良反应为大多数患者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HBV阳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于我院行肝癌根治术的92例HBV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54例行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38例未行任何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肝功能、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住院期间死亡。观察组1、2、3年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肝功能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3年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72.2%,30.6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50.0%,25.0个月)(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HBV阳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的肝功能及生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预防性给药是否减少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相关性乙肝病毒再激活。方法本科2004~2009年收治的65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预防组30例,对照组35例。预防组在化疗前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至化疗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包括阿德福韦酯在内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比较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肝功能损害、化疗延迟等指标变化。结果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乙肝病毒再激活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化疗延迟发生率、肝炎相关病死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口服阿德福韦酯可以降低携带乙肝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135例原发性肝癌血清HBV标志物与AFP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益忠  陈枝俏 《华夏医学》2006,19(3):394-39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乙肝病毒感染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应用EL ISA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测定135例PHC患者HBV-M及AFP。结果:PHC患者感染模式分析中,HBV感染121例(89.6%),感染模式HB sA g、HB eA b、HB cA b 3项阳性(小三阳)为68例(50.4%)。135例PHC患者中,HBV-M阳性者AFP升高比例明显高于HBV-M阴性者(P<0.01)。结论: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在PHC患者中AFP升高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对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的123例患者中的75例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8%,ALT复常率为84%,VB发生率为6.7%;24%的患者出现HBeAg阴转,14.7%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疗效比较:不同基线ALT水平比较,Child-Pugh评分下降2分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线HBV DNA,Child-Pugh评分下降2分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0周病毒学应答与无30周病毒学应答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Child-Pugh评分下降2分比率差异有统计学医学(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基线HBV DNA〈1×107拷贝/ml、HBeAg阳性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疗效相对较好。30周有病毒学应答对阿德福韦酯疗效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连晓明  覃舒扬  莫金荣 《海南医学》2013,24(22):3303-3305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恩替卡韦单独用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治疗后8、12、24及48周检测血清HBV-DNA阴转率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各时间点的HBV-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TBIL、ALT、PTA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ild-Pugh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各时间点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可以弥补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病毒学应答较慢的不足,也可弥补拉米夫定长期使用造成病毒耐药的不足,整体疗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持续高HBV载量是慢性乙肝病情进展的主要因素。导致肝脏的炎症、坏死。应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肝,可显著改善肝脏组织学。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且乙肝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和HBV DNA定量。结果 48周时观察组ALT恢复率(71.4%)明显高于对照组(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DNA复制改善情况观察组(阴转率60.7%)显著优于对照组(阴转率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肝HBeAg阳性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明显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及HBsAg的影响.方法 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分别在治疗的12、24和48周时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sAg水平.结果 经治疗12周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与HBsA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随着阿德福韦酯治疗时间的延长,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与HBsAg水平持续下降.第24周时血清HBV DNA下降率为基线的46.07%,在第48周时,血清HBV DNA下降率为基线的54.21%.第24周时血清HBsAg下降率为基线的47.55%,在第48周时,血清HBsAg下降率为基线的52.45%.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持续48周。将病人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A组)和安慰剂组(B组),第一阶段A组服用阿德福韦酯片10mg,每日1次。B组服用安慰剂,每日1次,双盲治疗12周;第二阶段A组和B组都服用阿德福韦酯片10mg,每日1次,开放治疗36周。分别在治疗的4、8、12、24、36、48周末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至12周,血清HBV-DNA水平(对数值)分别下降2.27、0.48,较基线水平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阿德福韦酯与安慰剂相比,可显著降低HBV-DNA水平。治疗至48周时,两组可使血清HBV-DNA(对数值)的含量较基线时分别下降3.30和3.40,两组数值较基线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73.89%和74.68%的患者血清HBV-DNA的含量较基线时下降≥21og10,两组数值较基线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安全有效,是可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阿德福韦酯10 mg/次,1次/d,疗程1年。研究组:复方甘草酸苷80 mg,1次/d,静滴,1个月后改为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次,3次/d,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次,1次/d,口服,疗程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24、48周时的ALT复常率、HBV-DNA及HBeAg转阴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4周时ALT均恢复正常,在第48周时,研究组ALT仍100%恢复正常,对照组下降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P=0.000)。研究组HBeAg转阴率第24周为31.6%,第48周时为54.8%,HBV-DNA转阴率第24周为72.4%,第48周时为88.6%,均优于对照组的12.7%、31.3%、46.3%和65.7%(P=0.000)。结论: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有协同作用,可较快地抑制病毒复制,保肝降酶疗效好,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乙肝病毒的效果。方法将4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联合治疗组,阿德福韦酯组24例,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治疗纽22例,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胸腺五肽(1mg皮下注射,每周3次)治疗,24周后单服阿德福韦酯,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在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的HBVDNA阴转率、HBeAg的阴转率和HBeAg/HBeAb的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治疗24、48周时,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周时,两组HBeAg的阴转率和HBeAg/HBeAb的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与胸腺五肽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显著提高HBeAg的阴转率和HBeAg/HBeAb的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