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抑制晚期内毒素(LPS)血症大鼠的炎症反应是否优于血必净(Xuebi-jing,XBJ)。方法通过鼠尾静脉注射LPS复制LPS血症大鼠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LPS)组、(LPS+UTI)组、(LPS+XBJ)组,每组24只。分别在用药后8 h,24 h,48 h,72 h时点随机快速处死6只大鼠,取心脏血,分离血清,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值,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HMGB1在各时点LPS组与(LPS+UTI)组和(LPS+XBJ)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LPS+UTI)组和(LPS+XBJ)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TI和XBJ都能有效抑制晚期LPS大鼠炎症反应,UTI在抑制晚期炎症反应与XBJ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必净和乌司他丁不同使用方法对多发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以探索对多发伤患者的更好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多发伤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34例、血必净治疗组(B组)35例、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37例、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D组)39例,常规组积极处理原发病,循环呼吸支持、止血、输血、输液、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每12 h 1次,连续用药5 d。C组加用乌司他丁针20万U静滴,每12 h 1次,5 d为一疗程。D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滴,每12 h 1次+乌司他丁20万U静滴,每12 h 1次,5 d为一疗程。4组患者均于第0、12、24、36、48、72、96、120小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并观察、统计和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生存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TNF-α、IL-6、IL-8在各个时段持续升高,而B组、C组及D组在36~48 h之后开始逐步下降。在96 h、120 h时段,D组下降幅度较B组、C组显著(P〈0.05),而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住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组比较,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的总住院时间略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联合组的总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4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或乌司他丁单独使用均可有效抑制血清炎症因子,使TNF-α、IL-6、IL-8下降,但对缩短总住院时间、住ICU院时间和降低病死率无影响。两者联合应用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更为明显,虽然对住ICU院时间和降低病死率无影响,但可以明显缩短总住院时间。提示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休克治疗组(Z组:26例)和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治疗组(U组:28例),U组在常规抗休克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0万U静注,1次/8h,连续用药7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ISS评分、APACHEⅢ评分、总的住院时间、住ICU治疗时间、MODS发生率、死亡率,以及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治疗前(发生创伤1h内)以及治疗后第1d、3d、5d、7d各时间点血中的含量。结果 U组和Z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入院时ISS评分、初始APACHEⅢ评分、总的住院时间、住ICU治疗时间、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MODS发生率和治疗第3d的APACHEⅢ评分较Z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与Z组患者在治疗第1d、3d、5d、7d各时间点检测血INF-α、IL-6浓度比较,U组较Z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TNF-α、IL-6是升高的,乌司他丁可降低这些细胞因子的水平;给予乌司他丁的干预治疗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积极作用,从而起到保护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薇  施贤清 《重庆医学》2015,(20):2790-2792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2013年1~12月,入住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56例SIRS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C组)和血必净治疗组(T组).C组采用常规治疗,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每日2次.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7d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动态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Ⅱ)、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的改变及MODS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7d后,T组较C组IL-6、TNF-a、IgG、IgM、IgA水平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生命指标亦较C组改善(P<o.05),两组MOD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IRS患者有一定的体液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常规治疗下加用乌司他丁(20万U Bid),血必净组常规治疗下加用血必净(50ml Bid),治疗组常规治疗下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及血必净.疗程均为一周,观察4组临床疗效.指标包括: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有更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刘厚鹏 《吉林医学》2014,(6):1180-1180
目的:分析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及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结果:4组患者经2周的治疗后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液中IL-6水平、中性粒细胞数目、白蛋白含量/血浆白蛋白均明显下降,肺顺应性提高,血气分析氧分压提高,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下降,肺功能改善,但均以联合治疗组的效果最好,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治疗重症肺炎,原因与强效抗感染、改善机体氧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查找有关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实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共计1 209例受试者(试验组615例,对照组594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单用乌司他丁或血必净或仅使用常规方案治疗脓毒症患者相比,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能够明显降低患者28天及7d后的病死率[RR=0.64,95%CI(0.43,0.95),P=0.026;RR=0.46,95%CI(0.32,0.66),P<0.01],降低患者7d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WMD=-4.92,95%CI(-6.55,-3.3),P<0.01],缩短机械通气时间[WMD=-3.11,95%CI(-3.96,-2.26),P<0.01],以及平均ICU住院时间[WMD=-3.41,95%CI(-4.22,-2.61),P<0.01]。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联用优于单用血必净、乌司他丁及常规治疗方案,但仍需长期随访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9月~2012年11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ICU接受治疗的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ARDS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于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检测ARD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治疗72 h后,对照组血清CRP、IL-1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SOD和GSH-Px的含量明显低于治疗组,而对照组MDA含量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可减轻ARDS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五步蛇咬伤中毒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98例五步蛇咬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抗蛇毒血清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5d,分别于患者入院24小时内、给药后1d、给药后3d及给药后5d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在治疗后各时间点TNF-α、IL-6及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SOD水平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各时间点TNF-α、IL-6及MDA水平均降低(P<0.05),SOD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五步蛇咬伤患者血清TNF-α、IL-6及MDA水平,升高SOD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及抑制炎症反应,因此有利于减轻五步蛇咬伤所致中毒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取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注射血必净。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价病情的危重程度,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评价炎症程度;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和PCT水平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血必净和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提高临床疗效,但尚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的临床效果。方法:胃肠癌手术患者30例为实验组,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术前1d ,术后1、3、5d的血清TNF-α、IL-6、血ALT、血肌酐及血α1-微球蛋白。结果:术后血清TNF-α、IL-6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ALT、血肌酐及血α1-微球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适当应用乌司他丁可抑制促炎介质释放,减轻重要器官组织损伤,增加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赛普(etanercept)对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  相似文献   

13.
李登辉 《安徽医学》2014,35(12):1627-1629
目的研究脓毒症大鼠早期血清中炎性因子与心肌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72只雌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6)和脓毒症组(n=36),分别行盲肠探查术、盲肠结扎穿孔术,均于术后3、9、24、36、48和72 h采腹主动脉血检测肌钙蛋白I(c Tn 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结果 TNF-α、IL-1于3 h达峰值,后逐渐降低,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c Tn I于3 h达峰值,后逐渐降低,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血清TNF-α、IL-1均与c Tn 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脓毒症早期炎症因子的升高与心肌损伤具有正相关性,可作为检测和诊断早期脓毒症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L—CN)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脂联素(APN)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80例MH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L—CN1.0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血液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每周3次,对照组予一般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PN、TNF-α、IL-6、L-CN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应用L—CN12周后,随着L—CN水平升高,TNF—α及IL-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N水平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静脉应用L—CN可能提高了APN受体的表达.改善MHD患者APN部分被抑制现象,减轻微炎症状态,有利于发挥APN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严秋亮  曹利平 《浙江医学》2011,33(7):1030-1031,105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天化疗前治疗组应用乌司他丁20万U,而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溶液250ml.观察两组在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化疗后U组组白细胞下降的水平较C组低;血清ALT水平较化疗前均明显升高,但U组升高的幅度小于C组,且U组指标恢复速度更快;化疗后第6天IL-6 和TNF-α浓度U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化疗期间使用乌司他丁可以减轻骨髓抑制,保护肝脏功能,减少化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病例及血液标本120例,试验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UA组),稳定型心绞痛组( SA组),对照组。对照组为同期冠脉造影显示无明显局限性狭窄者。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测定MMP-9、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IL-1β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与AMI组、UAP组比较MMP-9、TNF-α、IL-6、IL-1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SAP组与AMI组、UAP组比较MMP-9、TNF-α、IL-6、IL-1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MI组和UAP组MMP-9与TNF-α、IL-6显著相关(r=0.37,0.42,P<0.05;r=0.45,0.51,P<0.05),与IL-1β呈弱相关性(r=0.236,0.259,P<0.05);而SAP组和对照组MMP-9与IL-6、IL-1β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增高,并伴有TNF-α、IL-6、IL-1β水平的增高,且血清MMP-9增高的水平与TNF-α、IL-6、IL-1β水平相关;MMP-9及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提示了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可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其对SAP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d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SAP患者TNF-α分泌,下调IL-6水平,上调IL-I0水平,对SAP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乌司他丁组。分别检测胰腺缺血再灌注0h、6h、12h及24h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的各时点上TNF-α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乌司他丁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和乌司他丁组在6h、12h、24h的IL-1β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但乌司他丁组增高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抑制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急性炎性反应,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必净对大鼠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和治疗组,每组再分为4 h、8 h亚组。假手术组仅行开关腹手术,胰腺炎组以牛磺胆酸钠造模,治疗组以血必净干预。光镜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胰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L)-1β。结果治疗组胰腺组织损伤较胰腺炎组明显减轻,治疗组胰腺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显著低于胰腺炎组(P〈0.01)。结论血必净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的产生减轻胰腺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