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35岁,因腰背部疼痛14年,双下肢麻痛行走不便3月余入院。神经系统检查:胸脊柱右弯畸形,T_4~L_1棘突叩击痛( ),左下肢肌力Ⅲ级,肌肉稍萎缩,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剑突平面以下痛温觉减弱。双下肢Babinski( )。胸腰椎x线照片:T_4~L_1脊柱右侧弯畸形。MR:胸椎管内硬脊膜下蛛网膜下腔囊肿。腰穿测压1.80KPa,奎氏试验提示不完全性梗阻。椎管脊髓造影,足高位时见T_(12)~L_1椎之间碘油通过缓慢,但胸椎侧弯段通畅,碘油到达T_(4.5)椎之间完全梗阻,造影剂顶端呈倒杯底状。足低位时,碘油到达T_(12)~L_1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性,38岁。因腰痛加重五年,下肢麻热、乏力于87年9月入院。 查体:脊柱无局限隆起,T_(12)~L_4压痛,双下肢肌张力稍低,肌力Ⅳ级。小腿部伸屈趾肌力0级,膝跟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 X线正侧位平片示T_(12)~L_3椎体后缘弧形压迹,相应附伴骨质吸收。椎弓根受压变扁,呈膨胀性增宽,典型八字形改变. 9月17日在全麻插管下作T_(11)~L_3正中直切口,逐层深入分离椎旁肌,咬除T_(12)~L_3上半椎板并尽量向右扩大。见T_(12)~L_3的关节突仅存菲薄关节面。膜外脂肪消失,硬膜紧张无搏动,几近透明,  相似文献   

3.
男性患者,19岁,突发性腰背疼痛伴双下肢无力8天。于8天前,在劳动中患者突感腰背部剧烈疼痛并向下肢放射,伴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立即住院,检查所见:双下肢肌力Ⅱ级,腱反射低,病理反射(±),双下肢痛觉减退,括约肌障碍。及时安排了脊髓血管造影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如下:核磁共振示 T_(12)—L_1水平脊髓异常粗大,考虑为脊髓血管畸形。脊髓血管造影见 T_(12)—L_1水平的动脉显示一异常血管团,直径1×1.5×2.5cm 大小,较均匀,  相似文献   

4.
例1女,36岁。右下肢痛觉减退3年,左下肢无力2年于1974年7月29日入院。查体:胸椎稍后突,右T_6以下痛觉消失,Babinski征(±)。左T_(6~7)平面痛觉减退,下肢肌力Ⅳ级,膝腱、跟腱反射活跃,肌张力增高,Babinski( )。胸椎平片及断层示T_(2~11)椎体及附件融合。T_(5~7)椎弓根间距增宽。管椎上行碘油造影见平T_9偏左呈杯  相似文献   

5.
脊柱动脉瘤性骨囊肿不常见,本文报告两例。 例1,男性,19岁。颈痛1年,左上肢麻木及麻刺感8月,双下肢进行性无力6月。查体:右下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2级,胸_4以下平面痛温觉减退。双下肢张力增加。X线片示胸_(1.2)棘突破坏。MRI见病变累及胸_(1.2)棘突和椎板,T_1加权像为等信号,T_2加权像为高信号,胸_(1.2)左侧椎弓根亦受累,T_2加权像上见椎体为高信号,病变在硬脊膜外从左后压迫脊膜囊。手术见肿瘤血管非常丰富,出血多,故分二期将肿瘤全切除。术后神经症状改善,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性骨囊肿。  相似文献   

6.
脊髓压迫症在临床工作中常有误诊误治的病例,往往发生严重合并症,乃至死亡。本文拟结合本组病例就误诊误治的某些问题作一探讨。病例报告例1 女,59岁。下肢瘫痪半年于1983年2月17日入院。半年前觉右季肋部疼痛、束带感、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逐渐加重。1971年曾患“卵巢癌”,行根治切除、乙状结肠造瘘;1976年腰_1压缩性骨折。检查:T_(12)、L_1脊椎后突,腹壁反射消失,左下肢略能移动,右下肢全瘫,左侧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阳性。浅感觉自 T_(10)以下明显减退。尿潴留。脊椎平片及断层见 T_9椎弓根窄小,侧位片 L_1呈楔形变向后移位,椎体边缘整齐。腰  相似文献   

7.
患者沈××,男,23岁。住院号121421,因胸背部疼痛一年余,左下肢乏力三个月于84年6月27日入院。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背正中部隐痛或胀痛,左侧胸部有紧缩感,咳嗽、用力疼痛加重,未予重视,三月前感左脚底发麻,左下肢乏力,走路欠灵活,二个月前双肩胛区疼痛、多汗。既往无结核病史、脊柱外伤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吐字清晰,颅神经(-),无肌肉萎缩,肌束颤动,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伸肌张力痉挛性增高,双上肢及右下肢肌力Ⅴ级,左下肢肌力Ⅳ级,腹壁、提睾反射存在,双上肢腱反射活跃,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C_3~T_(10)痛觉减退,触觉正常,深感觉正常,双侧 Babinski 氏征阳性。辅助检查:腰穿压力140mmH_2o,压颈试验为不完全性阻塞,脑脊液化验:蛋白505mg%,糖60mg%,氯化物700mg%,细胞数6个/mm~3。椎管碘油造影:下行性见造影剂至 C_3时为部分受阻,脊髓呈渐进性膨大,仅有少量造影剂从脊髓两侧缓慢下行,左侧受阻为著。再次上行性造影见造影剂至T_(10)水平时为部分性梗阻,脊髓无移位。  相似文献   

8.
脊髓髓内血吸虫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因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2月,双下肢乏力,麻木2周入院。患者既往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查体:L_1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右下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提睾反射消失,肛门反射减弱,双侧膝腱反射活跃,双侧巴彬斯基征及夏道克征阳性。MRI示T_(12)~L_1椎体水平脊髓髓内后方一椭圆形肿物影,约2.0cm×1.3cm×1.0cm,T_1加权像为等信号,T_2为异常信号灶。初诊:T_(12)~L_1脊髓髓内肿瘤。全麻下行T_(12)~L_1椎管探查术,术中见脊髓圆锥末端直径增粗、水肿,肿物位于后正中沟深面,色稍黄,质地比正常脊髓稍硬,边界不清,其内可见数条马尾神经穿出,手术显微镜下分块全切除肿物,并尽可能保留相关马尾神经。病理诊断:亚急性血吸虫病。术后2周双下肢肌力Ⅳ级,大小便功能基本恢复,术后1月感觉减退明显改善,院外继续行杀虫治疗。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4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6年.83年后出现下背部剧痛,有间断缓解.86年后卧床不起.查:双肩、腕及踝部肿胀,压痛.胸腰段脊柱明显后凸.无感觉与运动障碍.站立及行走时述疼痛.有关血清学检查结果阴性,无狼疮细胞.X线素片示腰椎有明显骨质疏松,胸腰段后凸40°.T_12~L_3椎体可见严重骨质破坏,其中T_12、L_1呈楔形变.X线断层示L_2椎体下缘有明显的侵蚀样改变.虽经药物及理疗仍不能遏止病情进展.至86年11月突发双下肢无力,3日后出现尿失禁.T_12至尾部皮肤感觉障碍,下肢反射消失.脊髓造影示L_(1、2)水平完全性梗阻.CT示椎体破坏程度加重.第6天行L_(1、2)椎板切除,并行Luque棍后侧固定.术中见明显滑膜组织增生,第1、2腰椎关节面破坏,椎间关节不稳定.右L_1神经根被肉芽组织挤压移位,  相似文献   

10.
黑色素瘤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者甚为罕见,目前国内报道不多,现将我院遇到二例原发性脑与脊髓的黑色素瘤报道如下: 例1,男性,32岁,因腰痛伴双下肢进行性无力,运动障碍4个月,于1984年12月24日入院。体检:皮肤及巩膜未见黑色素痣,颅神经未发现异常,左下肢肌力Ⅳ~0,右下肢肌力Ⅱ~0,双下肢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左提睾反射减弱,右侧消失。L_1平面以下痛觉消失,深感觉存在。血常规检查正常,椎管碘油造影提示脊髓圆锥受压,脑脊液蛋白292mg%。临床诊断为脊髓压迫症。于1985年1月10日在局麻下以T_(12)—L_1为中心行椎管探查术,术中见T_(10)—L_1硬脊膜外脂肪消失,脊髓无波动,脊髓表面被一层黑褐色的组织包裹,将其剥离后,可见脊髓背侧有大量过曲的畸形血管。术后病理诊断:脊髓恶性黑色素瘤。例2,男性,16岁,因间断性全身抽搐3个月,头痛伴呕吐1个月。于1987年1月  相似文献   

11.
神经节神经胶质瘤(Ganglioglioma)占脊髓肿瘤的1.1%,而脊髓园锥神经节神经胶质瘤在文献中尚未见报导。本文报告一例成功摘除后经组织学证实的园锥脊髓内神经节神经胶质瘤。患儿男性、2岁半,系正常妊娠和分娩,一岁时出现步态失调呈鸽步(Pigeonlike),入院前两周加重并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而于1983年3月2日入院。检查:步行时双踝外翻,双下肢肌无力,以近端为重,肌张力和腱反射均减低,左侧Babinski(十)。右侧T_(12)水平以下有感觉障碍。脊椎X线照片显示T_(10)~L_2椎管增宽,经腰部和C_(1-2)侧方穿刺行脊髓腔造影检查,椎管内梗阻显示为硬膜内髓内病变,病变位于L_2-T_(10)。将T_(10)-L_2椎板切除经探查证实为髓内肿瘤,肿瘤囊壁较厚、富于血管,在显微手术下行肿瘤切除,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神经节神经胶质瘤。术后近端肌力逐渐恢复,15个月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 病人,男性,51岁。双下肢无力伴排尿困难一年,于1996—10—16入院。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正常,左下肢远端感觉减退,双侧鞍区感觉迟钝,左侧提睾反射及肛门反射减退,腰骶部叩击痛( )。腰穿脑脊液压力1.57kPa(160mmH_2O),无色透明,蛋白0.25g/L,糖4.2 mmol/L,氯化物115mmol/L。腰骶椎X线拍片示,L_(2~4)锥体前缘骨质增生。磁共振成像(MRI)示:S_2水平偏左可见一类圆形影,大小约2cm×2cm×1.9cm,T_1W为低信号,T_2W为高信号,S_2椎体受压变形。经术前准备后,于1996—10—22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术中咬除S_2椎板及部分S_1椎板,见囊肿位于S_2左侧硬膜外,大小2.0cm×2.0cm×1.8cm,囊壁表面有2根骶神经跨越,囊肿向前压迫骶椎使其变形凹陷。显微镜下分离囊肿表面神经根,囊肿与周围少许粘连,全切囊肿,其囊  相似文献   

13.
脊髓肿瘤合并脑积水非常少见。我们近年发现3例,现报告如下。 例1 男,52岁,因进行性双下肢麻木,无力10个月,头痛、呕吐3个月于1985年7月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及出血,T_4水平以下深浅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Ⅰ级,未引出病理反射。腰穿压力3.8kPa,脑脊液蛋白120mg%。脊髓碘油造影示T_3水平梗阻,近似杯口状。胸椎CT扫描示T_4~T_3水平椎管内肿瘤。头颅CT扫描示双侧脑室及三脑室轻度扩张。手术:T_4~T_8椎板切除探查,发现髓内肿瘤向髓外生长,边界不清,考虑为胶质瘤,瘤体取活检,硬膜敞开减压。病理报告:纤维性星形细胞瘤。术后头痛、呕吐消失,视乳头水肿消退,腰穿压力1.37kPa,脑脊液蛋白110mg%,下肢肌力恢复至Ⅱ级。术后2周复查头颅CT扫描,脑室扩大无明显改变。术后19天出院。  相似文献   

14.
男性,60岁,因双侧胸壁疼痛半月,加重伴双下肢活动受限、小便失禁3天入院。查体:肋弓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左侧明显。右下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II级。双下肢肌张力较低。双下肢生理及病理反射均未引出。肺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影,纵隔淋巴结增大(图1)。图1肺部CT示患者肺部原发占位病灶胸椎MRI示:约T4-5水平椎管内髓外背侧硬膜下可见截面约1.2×0.8cm等T1长T2信号肿物,同层面脊髓受压信号不均。诊断:神经鞘瘤,转移瘤不除外。入院后CT椎管造影检查见肿瘤位于T4-5节段髓外硬膜下,肿瘤主体位于脊髓左侧,脊髓明显受压(图2)。图2CT椎管造影显示椎管内占位情况腰穿提示椎管内堵塞,压力为10cmH2O。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及椎管减压术。术中打开T5椎板后可见,硬膜外脂肪减少,硬膜张力较高。切开硬膜后见鱼肉样组织,与硬膜、脊髓及周围神经根粘连紧密,且血供丰富,完全切除肿瘤后可见脑脊液流出。缝合硬膜及肌肉各层。术后大小便功能较术前有所恢复,双下肢肌力改善不明显,但肋弓以下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病理报告为肺小细胞癌。术后行脑及其他部位检查,结果示肝内、颅内等处均有转移性病灶。  相似文献   

15.
硬脊膜外囊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最近收治1例胸段硬脊膜外囊肿,术前通过椎管腔造影即可作出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性,59岁,1986年8月18日因双下肢自下而上发展麻木、乏力3年多,不能行走及大小便困难2月余入院。检查:T_4~T_(10)平面痛、温觉减退,T_(10)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双下肢均力弱,肌力右下肢Ⅲ级,左下肢Ⅱ级。双侧巴氏征阳性,腰穿压力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22岁学生,因右肩背部剧痛1d入内科。查体:T_(5-8)压痛(十),双下肢肌力Ⅴ级。第2天出现双下肢乏力、尿潴留及第二肋以下平面痛觉消失;双下肢肌力为零。CT检查示C_7~T_2硬脊膜外血肿,脊髓向左侧移位,CT值为73Hu。MRI示C_7~T_2硬脊膜外有一肿物影,约2.2cm×4.1cm×2.0cm,T_1加权像为等信号,T_2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脊髓造影示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16年文献已报道弹片在脑内、椎管内或从脑向脊髓腔移动。作者报告一例男性、18岁,因左下腹枪弹伤入院。腹部平片发现子弹位于中线T_(11~12)水平,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剖腹探查发现多处肠穿孔而行修补术。术后第一天,病人发生下背部剧痛,向左腿放射。体格检查发现左足背屈无力,无感觉异常。复查X 线平片发现子弹已移至L_4~L_5水平。甲泛影酰胺(Metrizamide)椎管造影在L_4~L_5左侧有充盈缺损,未能发现子弹进入椎管的入口。行左侧椎板切除术,见骨结构及硬脊膜完整,切开硬膜,发现子弹在造影所示的部位,无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取出子弹,缝合硬脊膜及伤口。  相似文献   

18.
轻叩四头肌肌腱,并不引起膝关节伸直,反而导致股后肌的收缩和膝关节屈曲,此为膝反射逆转.作者报告二位具有膝反射逆转的病例,例1:女性,62岁,下肢渐进性无力6个月.查发现下肢髋关节屈曲和伸膝明显无力,双侧股四头肌反射逆转;踝反射,股后肌反射亢进,双侧伸蹠性反射.L_2~L_3节段皮肤感觉障碍.背髓造影显示对比剂在L_1脊椎水平完全阻塞.左侧T_(11)~L_1椎旁有一巨大肿块,活  相似文献   

19.
束某,女,46岁。主诉腰部扭伤后,右下肢放射性疼痛6年。1周来疼痛加剧,伴有臀部及会阴部麻木感和大小便困难。检查:马鞍区及膝关节以下感觉减退,肛门反射消失,两下肢肌力无明显异常。腰穿奎肯氏试验提示:椎管内梗阻。脑脊液细胞数正常,蛋白91mg%。椎管造影显示L_5~S_1平面梗阻。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于8月16日作L_4~S_1椎板切除,见局部隆起,切开硬脊膜后壁,发现L_5~S_1处马尾神经向后凸起,前方疝出的椎间盘穿破硬脊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 病人,男性,36岁。以进行性胸部束带感20d,双下肢麻木5d,于1994—01—04入院。于入院前20d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右胸闷痛、束带感,进行性加重,全胸不适,左下肢麻木无力,但尚能行走,经服药治疗无效。随后出现大便秘结,右下肢出现类似症状,行走不便,小便无异常。体检发现T_4以下水平感觉减退至消失,双下肢肌力Ⅱ~Ⅲ级。椎管碘水造影,T_4以下水平斜行充盈缺损。于1月8日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咬除椎板,打开脊髓腔,发现T_4水平硬脊膜饱满感,向上延长切口至C_7水平,剪开硬脊膜,见脊髓充盈,施行脊髓前后、左右探查,均未见肿瘤组织,在其最隆起部位纵行切开脊髓,即见有境界不清浅黄色肿块组织,作分块咬除,见部分肿块碎粒漂浮于水面,将肿块组织送冰冻切片检查,报告为髓内脂肪瘤,在T_4~C_7脊髓内将肿块大部摘除,术后双下肢肌力提高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