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干细胞(stem cell)是指在适当条件下,具有自我复制、自我更新以及全能或多能分化能力的细胞群. 目前,人们根据干细胞分化能力的不同将其分为3类:①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ial stem cells):可以分化形成所有的成体组织细胞,甚至发展成完整的个体,如胚胎干细胞; ②多能干细胞(multi- potential stem cell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形成除自身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细胞,如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③专能干细胞(unipotenital stem cells):维持某一特定组织细胞的自我更新,如肠上皮细胞等.……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的可塑性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细胞 ,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根据其分化潜能 ,可分为 3类 :①全能干细胞 :即受精卵 ,在受精后的头几个小时内 ,受精卵可以分裂为功能一致的全能细胞 ,将其中的任一细胞置于女性的子宫内均可发育为胎儿 ;②胚胎干细胞 :来源于囊胚期的内细胞团或原肠胚的生殖嵴细胞 ,它具有广泛的分化潜能 ,可生成除胎盘外的所有组织细胞 ;③多能干细胞 :它局限于器官的某些特定部位 ,可分化为所在组织的各种细胞 (如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细胞 )。在胚胎发育中 ,它的增殖和分化是器官、系统发生的基础 ;存在于成年组织…  相似文献   

3.
胚胎干细胞(ESCs)、造血干细胞(H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等属于全能或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骨细胞、生殖细胞等[1-2].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是一组以血细胞质、量异常和高风险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 (主要为髓系白血病 )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病。其发病机理至今仍不甚明确。一般认为是异常造血干细胞呈肿瘤性生长 ,并伴有血细胞的无效造血 ,本文从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及细胞过度凋亡两方面对 MDS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分化成熟障碍1.1 造血干细胞功能缺陷 MDS属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水平恶性变 ,导致异常克隆的缓慢增殖和分化障碍为特征的克隆性疾病。胡喜梅等 [1 ]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 45例原发性 MDS患者和 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大量文献报道了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系的建立,但大规模体外诱导分化造血祖细胞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的探讨。 目的:建立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形成造血祖细胞的方法。 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含有Oct4、Sox2、Nanog和Lin28全能性基因的慢病毒颗粒转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获得了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在诱导分化体系中添加了 Y-27632,克服干细胞扩增中的凋亡现象;运用OP9细胞产生的条件培养液建立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形成造血祖细胞的分化体系。 结果与结论:①前3代细胞克隆传代时,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发生凋亡的现象很多,很难大规模扩增培养。培养基中添加阻断 ROCK活化的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凋亡。②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在 OP9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下,经过体外诱导分化,形成CD34+造血祖细胞。  相似文献   

6.
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造血干细胞培养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六十年代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造血干细胞培养方法,为研究血细胞的起源、增殖、分化提供了实验手段。在囓齿类动物中已可测定多能干细胞,粒、红、巨核和淋巴系定向干细胞。人的粒、红、巨核系定向干细胞培养亦相继获得成功,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尤其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和骨髓移植研究上。以下主要就近两年有关再障的造血干细胞培养情况作一简介。一、再障的造血干细胞及其它因素1.CFU-C(粒系定向干细胞)理论上讲人 CFU-C 也是从多能干细胞(CFU-S)分化而来,并经历着向形态上可辨认的粒系细胞进一步分化增殖过程的定向干  相似文献   

7.
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研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发育成熟机体组织中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增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依据细胞的发育潜能,可将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全部机体组织细胞类型的能力)、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不同组织细胞类型的能力)和专能干细胞(只能分化为某一特定类型的组织细胞)。成体专能干细胞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其中造血干细胞和角膜干细胞已经成功应用于i临床,表皮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也取得了良好进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又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发育成熟的高等动物甚至人类的多种组织器官中(如骨髓和皮肤等)发现存在有成体多能干细胞。这些成体多能干细胞同样具有很强的分化潜能,甚至可以跨越传统的胚层概念的界限,分化为其他胚层来源的细胞。成体干细胞的发育来源是一重要的理论问题,对干细胞的研究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从发育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成体干细胞发育来源的一个设想模武,同时对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比较和成体干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联系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对成体干细胞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发育成熟机体组织中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增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依据细胞的发育潜能,可将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全部机体组织细胞类型的能力)、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不同组织细胞类型的能力)和专能干细胞(只能分化为某一特定类型的组织细胞)。成体专能干细胞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其中造血干细胞和角膜干细胞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表皮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也取得了良好进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又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发育成熟的高等动物甚至人类的多种组织器官中(如骨髓和皮肤等)发现存在有成体多能干细胞。这些成体多能干细胞同样具有很强的分化潜能,甚至可以跨越传统的胚层概念的界限,分化为其他胚层来源的细胞。成体干细胞的发育来源是一重要的理论问题,对干细胞的研究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从发育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成体干细胞发育来源的一个设想模式,同时对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比较和成体干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联系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对成体干细胞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体系条件下诱导多能干细胞(iPS)体外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的能力差异。方法:比较2种无滋养层培养液——E8和mTESR及经典ES培养体系下培养的iPS细胞,在体外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细胞共培养,诱导iPS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造血特异标志物的表达,比较3种培养液对iPS体外造血分化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培养液培养的iPS均可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经典ES培养体系培养的iPS诱导造血效率达28.4%,明显高于无滋养层E8和m TESR培养体系。结论:iPS与OP9共培养可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且使用经典ES培养液培养iPS更有利于其向造血系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红细胞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输氧气到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在胚胎与胎儿期,造血依次由卵黄囊、肝、脾和骨髓完成,出生后,骨髓成为主要的造血场所。红细胞生成经历了骨髓多能干细胞向红系分化以及红系祖细胞的继续分化和发育成熟等过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多能髓  相似文献   

11.
骨髓中主要包括两种多能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cell,HSC)和非造血干细胞,后者中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bymal stem cell,MSC)为主.MSC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中胚层和外胚层细胞,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  相似文献   

1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特异地作用于粒细胞系造血祖细胞,诱导其分化成熟,同时刺激成熟中性粒细胞发挥更大效应。因此对骨髓移植以及肿瘤化、放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G-CSF 作用的靶细胞包括:多能造血干细胞、粒系造血祖细胞(CFU-GM)及幼稚和成熟的粒细胞、单核细胞、胎盘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13.
造血微环境中的调节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肝脏和出生后的骨髓能作为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是因为有完善的造血微环境和严密的调节系统。为了保持机体在生理状态尤其是应激状态时造血的稳定性,需要两个相互重叠和互相补充的调节系统。一个是基质细胞及其粘附结构,通过与多能干细胞的密切接触,调节多能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永不衰竭;另一个是局部细胞因子的作用,调节干细胞和各系祖细胞的增殖及其终末分化,随时补充循环血液的需要。骨髓基质细胞有广阔的胞浆和细胞外基质。基质细胞分泌到细胞表面的各种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14.
非格司亭,英文名称Filgyasfin,是由DNA重组技术产生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本品可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而起作用,主要刺激粒细胞系造血,也可使多能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促进骨髓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调节中性粒细胞系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成熟,并驱使中性粒细胞释至血液,使外周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提高其功能。1996年10月-1998年5月我科应用非格司亭治疗因恶性肿瘤化疗时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1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肿瘤,其临床分期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CML分子遗传学特征为BCR/AB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编码出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癌蛋白,干扰细胞凋亡,导致粒细胞增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出现可使CML迅速得到缓解,但治疗过程中仍会出现耐药,疾病进展。Notch信号通路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1]),造血祖细胞,淋系、  相似文献   

16.
骨髓移植后骨髓或淋巴造血组织的重建,有力地说明在人的骨髓或在末梢血中,存在着多能造血干细胞。对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多能造血干细胞具有广泛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的能力,细胞培养和单克隆抗体是识别多能造血干细胞和研究其调节功能的两种方法。Johnson,Metcalf 首先培养出鼠的多能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 干细胞是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并可分化为多种不同靶细胞的细胞.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干细胞经历了从全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到多能干细胞再到定向干细胞,最终分化为不同的成熟组织细胞的演变过程.近来,各个阶段干细胞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脊椎动物的造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机体内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相关基因在各种不同转录因子的参与下通过诱导或沉默其表达从而促使造血干细胞向各系细胞分化与成熟。GATA-3属Ⅳ型锌指蛋白GATA家族,是辅助性T细胞(Th2)特异性转录因子,它不但直接参与T淋巴细胞的分化调控,诱导Th2细胞的生成,亦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参与红细胞、巨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K细胞的分化调控,同时对CD8 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转录因子GATA-3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椎动物的造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机体内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相关基因在各种不同转录因子的参与下通过诱导或沉默其表达从而促使造血干细胞向各系细胞分化与成熟。GATA-3属Ⅳ型锌指蛋白GATA家族,是辅助性T细胞(Th2)特异性转录因子,它不但直接参与T淋巴细胞的分化调控,诱导Th2细胞的生成,亦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参与红细胞、巨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K细胞的分化调控,同时对CD8+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调节造血的许多细胞因子如EPO,G-CSF及GM—CSF已用于临床。目前正研究作用于造血和免疫系统发育较早阶段的细胞因子,已知正性调节造血的因子(包括11种白介素)可直接影响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多谱系分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具有早期作用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及探讨临床应用的有效途径,必须了解造血干细胞的性质(译者注:此部分内容他处已有刊载,故略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