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透刺电针加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2例,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2例采用针刺加硝酸一叶荻碱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刺情况下加穴位注射能有效提高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1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顽固性面瘫是临床较为难治的一种病症 ,其由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的周围性面瘫经多种方法治疗效差迁延而致 ,我采用电针三组六针加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157例 ,男 80例 ,女 77例。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6 7岁 ,平均年龄 35岁 ;病程时间 2~ 4月 95例 ,4~ 6月 4 7例 ,6月以上 15例 ;左侧面瘫76例 ,右侧面瘫 81例 ;临床诊断以一侧额纹消失或变浅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口角歪向健侧 ,患侧不能抬眉、皱额、鼓腮、露齿等动作为准。2 治疗方法2 .1 电针 采用上、中、下 3组 6针进行治…  相似文献   

4.
面瘫,俗称“面中风“、“口眼歪斜“、“口僻“,现代医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邪侵阳明、少阳,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发病.因其发病不分季节和年龄,并且影响容貌美观,常常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笔者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面瘫54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7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39例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痊愈率892%,总有效率946%;对照组痊愈率385%,总有效率693%。提示电针配合穴注硝酸一叶碱较单纯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Bell''''s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玲  李宁  吴滨 《四川中医》2004,22(1):91-92
目的研究穴位注射配合电针与传统针灸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在治疗顽固性面瘫中的作用,以探讨更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临床半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案,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痊愈率、平均痊愈时间.结果穴注配合电针治疗方案无论在临床痊愈率还是平均痊愈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针灸治疗方案(P<0.05).结论建议在顽固性Bell's面瘫患者针灸治疗中推广应用穴注配合电针治疗方案,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8.
穴位注射加艾灸治疗顽固性面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穴位注射加艾灸治疗顽固性面瘫:以患侧局部取穴为主。取穴分为两组,第一组颊车、太阳、迎香、合谷;第二组下关、阳白、地仓、太冲。每日治疗取一组穴位,两组穴位轮换使用。每日治疗一次,十次为一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3天。在施术穴位上,先用碘酒消毒,然后再用75...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杨梅坤(266700)1一般资料本组86例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8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86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经一般治疗,即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等穴,治疗1~5...  相似文献   

10.
正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周围性面瘫经过1个~2个月针灸治疗能痊愈或基本恢复正常。然而,一部分面瘫经过常规治疗后,不能或只能稍微改善症状,从而成为顽固性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个人形象,极大地打击患者的自信心。因此,顽固性面瘫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针灸理疗科于2013年至今,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顽固性面瘫,有效地缓解了面瘫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运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局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顽固性面瘫诊断、纳入标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每次选取2穴位,隔日1次。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面瘫指面部肌肉瘫痪,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亦叫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眼歪邪”、“口僻”等。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临床以周围性面瘫为多见。周围性面瘫发病后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得法,可成为顽固性、难治性面瘫。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加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的一种病证。该病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出现在多种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属偶然发作,大多轻微,或刺鼻取嚏,或突然给以惊恐,或闭气不令出入,皆可取效。而在一些慢性疾病过程中,其发作可昼夜不停,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休息及对原发病的治疗。对此类顽固性  相似文献   

14.
<正>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的一种病证。该病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出现在多种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属偶然发作,大多轻微,或刺鼻取嚏,或突然给以惊恐,或闭气不令出入,皆可取效。而在一些慢性疾病过程中,其发作可昼夜不停,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休息及对原发病的治疗。对此类顽固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97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电针加穴位注射组和普通针刺组,分别应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普通针刺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电针加穴位注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普通针刺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电针加穴位注射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普通针刺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法进行治疗,优势明显,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玉东  孙飞 《河北中医》2002,24(2):108-108
1998~ 2 0 0 1年 ,笔者运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 1 48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48例 ,门诊患者 5 2例 ,住院患者 96例 ;男 91例 ,女 5 7例 ;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70岁 ;病程最短 1h ,最长 6个月。1 2 治疗方法1 2 1 电针治疗1 2 1 1 针刺取穴 主穴 :足三里 (双 )、内关(双 )、神门 (双 )。配穴 :饮食不节加中脘、天枢(双 ) ;情志不和加人中、太冲 (双 ) ;正气亏虚加血海 (双 )、关元。1 2 1 2 操作 患者仰卧位 ,穴位常规消毒 ,右手持针快速进针 ,手法用强刺激 ,以患者能…  相似文献   

17.
<正>周围性面瘫是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是面神经损伤的最常见的类型,临床上又称为贝尔麻痹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一般为单侧受累,但也有累及双侧,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导致本病的病因。一般将病程在2个月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仍留下了后遗症者称为顽固性面瘫,亦称为难治性面瘫、重症面瘫。顽固性面瘫给病人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电针治疗,分别在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和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6.4%,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分别为32.2%和79.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与疗效关系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68.4%,对照组为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有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能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9.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面瘫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长山 《中国针灸》1999,19(8):463-464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7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39例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痊愈经89.2%,总有效率94.6%;对照组痊愈率38.5%,总有效率69.3%。提示电针配合穴注硝酸一叶蕃碱较单纯电针顽因性面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