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中对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雄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 90 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常规组,各 45 例。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常规组行三 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单孔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后即刻、12 h、24 h,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术后切口美容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阑尾炎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三孔腹 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均具有恢复快、创伤小优点,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更好地维护形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采用肠镜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89 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 7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38 例患者采用腹 腔镜下全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38 例患者采用肠镜下无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及观察组患者手术 前后的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 于对照组,各项生命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 术后 1 d,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升高,血氧饱和度相较于手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 1 d,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 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超敏 C 反应蛋 白、肿瘤坏死因子 –α、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较手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采用肠镜下无痛技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 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炎症反应,提升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分析手术时机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南区医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 收治的 150 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时机分三组,发病时间≤ 48 h 手术病例 70 例;48 h <发病时间≤ 72 h 手术病例 40 例;发病时间> 72 h 手术病例 40 例。分析不同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发病时间> 72 h 手术病例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增加,住院 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说,在发病 72 h 之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 出血,降低手术风险、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荥阳市人民医院 收治的 100 例接受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输注乌司他丁)与对照组(等量 0.9 % 氯 化钠注射液),各 50 例。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及应激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1 d、3 d 血清皮质醇(Cor)、 S100β、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Cor、S100β、IL–8、IL–6、CRP 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 1 d、3 d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轻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抑制 S100β 的表达,减少 POCD 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效果研究。 方法:将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 在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人民医院外科治疗的 92 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 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及恢复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 术后 24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切口感染、 颈前区疼痛、颈部麻木、皮下结节、吞咽困难、切口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效果显著,切除效果更好,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湿热敷在预防与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季肋部疼痛、肩背酸痛等非切口疼痛的效果。 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腹腔镜术后患者 132 例,将 2020 年 8 月至 2020 年 11 月期间 67 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2021 年 8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 65 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照护,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湿热敷。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非切口疼痛评分、首次下床 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恶心呕吐例数、非切口疼痛例数、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24 h、 48 h 疼痛分数均低于初始疼痛分数,且术后 48 h 疼痛分数均低于 24 h 疼痛分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初始疼痛分数、术后 24 h、术后 48 h 疼痛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恶心情况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呕吐、非切口疼痛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术后 48 h 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术前、术后 24 降低,且术后 24 h 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48 h 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24 h 对照组患者 SAS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 SAS 评分比较,及术后 24 h 对照组患者 SAS 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24 h、48 h 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湿热敷可明显缓解妇科腹腔镜患者 术后季肋部疼痛、肩背酸痛等非切口疼痛,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研究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中采用完全剥离疝囊与横断疝囊的 效果。 方法:选取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 66 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依据 TAPP 术中疝囊处 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 33 例。观察组患者行横断疝囊术,对照组患者行完全剥离疝囊术,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指标、 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氧化应激反应及健康状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12 h、24 h、48 h 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血清 β– 内啡肽(β–EP)、皮质醇(Cro)及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健康状况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横断疝囊术可减轻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比较微创旋切术和传统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韶关市铁路医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 38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19 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旋切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 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与传统切除手术的 治疗效果相比,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讨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 院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67 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33 例)与观察组(34 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观察比较两 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应激反应、甲状腺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皮质醇(COR)、 去甲肾上腺素(NE)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 素(FT4)下降,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的 TSH、FT4、FT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继发出血、喉返神经麻痹、低钙抽搐、切口粘连总发生率(8.82 %) 低于对照组(30.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将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用于良性甲状腺病 变患者治疗中可改善手术一般情况,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分析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 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 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5.2 ± 0.8)分,较对照组的(7.8 ± 1.2)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感染、 出血、神经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6.67 %,低于对照组的 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 间、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 骨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3.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98名不孕症妇女,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连Ⅰ~Ⅲ级者,不孕时间要短于输卵管Ⅳ级的患者。腹腔镜组术后妊娠2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8例,异位妊娠5例;经腹术组术后妊娠1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0例,异位妊娠3例。两组输卵管粘连Ⅰ~Ⅲ级的妊娠率均明显高于Ⅳ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程永 《天津中医药》2012,29(6):552-555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方法。[方法]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解剖联系、肩周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生理上,肩关节与手六经之经筋和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相联属;病理上,分为"瘀沫期"、"经筋拘急期"、"筋结病灶形成期",但三病理过程相互杂揉与绞结;治疗上,宜遵循"以痛为俞"、采用粗银质针温针治疗,是解除瘀、沫、筋结病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认真探讨中医生理、解剖学,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穴位共计72个,使用频次为1005次;所用腧穴归属为督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频次最多,其累积频率达82.29%;其中风池穴的频率为19.11%;夹脊穴的频率为17.13%;百会穴的频率为12.3%,三穴累积频率达64.28%。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疏通局部经络,调节阴阳气血,临床选取督脉、足少阳胆经、奇穴以及风池、夹脊、百会三穴治疗最多。  相似文献   

20.
脾阴论是明代医家在继承丹溪养阴思想的基础上对东垣的脾胃学说的一次创新,由于后世胃阴学说的兴起,这部分理论逐渐被忽视。文章通过系统整理这部分理论,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致中和的治疗理念,以期能被合理地应用到某些疾病证候的治疗当中去,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