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严试 《中外医疗》2009,28(4):98-98
按照中医理论,肛门属于胃之五窍之一,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痔疮,扩大了该法的治疗范围,可促进肛门血循环的改善,缩短治疗的疗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辛开苦降法是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方法,东汉张仲景开本法之先河,后又被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发展,一直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该文介绍了姜树民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王全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31-2132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脾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辛开苦降法治疗,对比分析2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临床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退出病例和脱落病例,且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是脾胃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完善了辛开苦降法的理论内涵,扩大了辛开苦降法的应用范围,创制了辛苦寒、辛苦温、辛苦热、辛苦淡法治疗脾胃疾病的方剂,发展了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口腔溃疡是以口腔粘膜反复溃烂、迁延难愈为主要临床表部灼热疼痛,进食尤其是食用固体食物时疼痛加重.一般无明现的常见口腔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轻者局部胀痛,重者局显的全身症状,而追踪其病史,往往有身体疲劳、睡眠不足、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大便不调等表现.在中医文献中概称为"口疮"、"口疳",或"口破".  相似文献   

7.
“辛开苦降”法在胃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开苦降法源于张仲景《伤寒论》,是将辛温与苦寒两种截然不同性味的药物配伍使用,本人将此法用以治疗胃痛的代表药物为黄连、吴茱萸,二药一辛一苦,一热一寒,一开一降,开散之中寓通泄,通泄之中寄开散,清热不忧寒,散寒不忧热,相反相成,调整气机,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首创5个泻心汤,总以苦降辛开之法,治疗不同成因的邪热互结,阻塞气机,升降失调之证。笔者随证加减,应用于湿热阻滞及邪热迫血妄行等证,每获良效,初步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及评价以辛开苦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病人随机分为相等例数的中药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并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论以辛开苦降法为指导的方剂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可取得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论述辛开苦降法在临床中的运用,详述其在方剂中的配伍机理,进一步探究辛开苦降法,有利于经方的活用及扩大辛开苦降法在临床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苦辛法治疗脾胃湿热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脾喜燥恶湿,最易被湿所困。湿热为患,氤氲弥漫,最易盘踞中焦,形成脾胃湿热证。若药之不当,缠绵难愈。笔者受其“湿热之邪非辛不通,非苦不降”之论的启示,临床用苦辛法治疗脾胃湿热证,每获效验。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不离乎肺而不止于肺。作者有感于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中脾胃对咳嗽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今从脾胃方面探讨咳嗽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脾有极丰富的血液循环,又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约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近年来特别对切脾后所致凶险感染的报道增多,创伤脾的处理从全脾切除术逐步发展到各种保脾手术及脾自体移植等,我科至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38例脾破裂患者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者38例,男性36例,女性2例,年龄3岁~50岁,平均年龄31岁,失血性休克16例,保守治疗22例脾切除患者12例,其中行脾大网膜移植5人;脾破裂修补术7人;脾动脉结扎4人。其中合并肋骨骨折者9例,合并肢外伤或骨折3例,合并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脾与胃同属中焦,互为表里,并以纳与化、升与降、燥与湿三种相反相成的特性,维持其生理功能。任何一方出现偏颇,都会影响对方。当脾或胃出现病变时,应根据其特性加以调整。苦辛通降法是运用苦寒和辛温两种不同性味的药物配伍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方法,适用于脾胃病之太阴、阳明同病的证候,有寄开于泄,寓通于降,相反相成,互制互济的效果。临床上脾胃病中出现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时当以苦辛通降法治之。王少华取法张仲景治疗痞证之苦辛通降法,将其从治疗少阳误下痞证,发展为治疗脾胃病之太阴、阳明同病的证候,广泛用于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肠炎、胃神经官能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等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抗肿瘤治疗尤当重视脾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肿瘤的进展过程,是人体正气被癌毒不断耗损的过程。抗肿瘤治疗中过于攻伐,损伤正气,抵御癌毒的能力下降,可发生扩散,病情恶化。治疗肿瘤时要注意保护好脾胃功能,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结合其它治法,调整机体内环境的紊乱,达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精神、体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和对抗肿瘤损伤的耐受力,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补益脾胃法结合虫类药对中后期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脊髓损伤中后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综合康复治疗和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予综合康复治疗和龙芪强肌饮及虫类药煎服,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FIM)评分以及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潜伏期。结果 两组治疗后ASIA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SEP潜伏期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ASIA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SEP潜伏期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益脾胃法结合虫类药能有效促进中后期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提出脾胃系病证的系统教学法,将具体疾病的教学与该系病证的整体特点及一般规律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对其它系统病证的学习可达触类旁通之效.  相似文献   

18.
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果创立脾胃学说的初衷与依据。探讨了《脾胃论》中的内伤热中证的病机即“阴火”所致,而阴火产生总属气火失调,详细阐述“阴火”产生的机理。提出治疗内伤热中证的两大法则即甘温除热与升阳散火,并取其代表方剂附以分析。简述李杲脾胃学说的沿袭与继承。  相似文献   

19.
不孕症可从脾胃论治。调理脾胃调气血经水、固冲任督带、治带下无子、化痰饮水湿、壮四肢肌肉、助药物运化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