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因及处理办退,其中女性6例,男性3例。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治73例室性心律失常病人口服胺碘酮后对甲状腺功能进行定期检测。结果73例病人中有9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鉴于胺碘酮易致甲状腺功能改变,在应用此药前,所有患者都应检测甲状腺功能,以便排除服用胺碘酮后易致的潜在甲状腺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6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用药前、用药后及停药1周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其中32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31.67%,在停药后甲状腺功能指标上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引发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在停药后可消失,无需终身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临床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充分肯定,但因胺碘酮含碘量较高(每200mg胺碘酮含碘75mg),故其对甲状腺功能会有一定影响,胺碘酮尚可能引起肺纤维化、心律失常等,本文主要讨论其对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安全性.为研究口服胺碘酮对老年患者甲状腺影响如何,我们对36例服用胺碘酮的老年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进行了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4.
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病因多见于器质性心内外疾患,如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等.用胺碘酮常可转复房颤和维持窦性心率.我们对近年来经治的5例老年患者服用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进行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被广泛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胺碘酮含碘量为37.5%,在体内生物转化后将大量的碘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大量的碘蓄积造成甲状腺功能和结构的破坏,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在开始使用胺碘酮之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甲状腺疾病病史和家族史,行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明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后再开始使用。本文就1例疑似胺碘酮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为类似病例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袁放  吴天凤  俞蔚  俞晓映  金行一 《浙江医学》2010,32(6):854-855,F0003
目的 结合尿碘水平探讨胺碘酮片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胺碘酮片治疗组和普罗帕酮片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后测定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含量;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B超检查甲状腺形态及测定射血分数、尿碘含量.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尿碘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且较之对照组治疗后亦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对照组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状腺B超检查异常2例,均为甲状腺小结节;对照组未发现甲状腺B超检查异常者.结论 胺碘酮片使用者体内碘含量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片使用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也有所增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也可能与本研究时间较短、样本量不大有关.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改变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胺碘酮自 2 0世纪 7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 ,因疗效确切而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居重要地位 ,被广泛用于治疗从阵发性心房纤颤到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多种心律失常。尽管该药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还具有类似Ⅰ类、Ⅱ类和Ⅳ类药物的作用 ,并且副作用较多 ,包括光过敏、角膜微粒沉着、肺损害、肝毒性、周围神经病变等〔1〕 ,其中最常见当属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发生于 14 %~ 18%长期服用胺碘酮者〔2〕 。本文就胺碘酮对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激素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胺碘酮对甲状腺的作用机制  胺碘酮是含 2个碘原子的脂溶性苯…  相似文献   

8.
田树旭  耿琛琛  陈思娇  毛廷辉 《医学综述》2011,17(12):1853-1855
胺碘酮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被广泛用于各种心率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在发挥抗心律失常生物效应的同时,释放大量的碘元素,增加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扰乱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正常代谢。并且通过直接的细胞毒性和间接反馈作用,致甲状腺组织损伤。对于胺碘酮诱发的甲状腺组织损伤,可以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手术以及放射性碘等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amiodarone,Am)最早于1961年由Labze实验室合成,最初是作为冠状动脉扩张剂问世。1976年Rosenbaum率先将其应用于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此后胺碘酮广泛应用于临床。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CAST)结果的发表,使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念发生了明显改变。Ⅰ类药物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被贬低,胺碘酮借助于广的抗心律失常谱,低的促心律失常作用,而且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者,使其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备受重视。但它的心外副作用不可忽视,包括甲状腺功能影响、肺损害、肝毒性、光过敏、角膜微粒沉着、周围神经病变等,其中最常见当属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发生于14%~18%长期服用胺碘酮者。本文就胺碘酮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认识甲状腺用好胺碘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著名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CAST)之后,抗心律失常用药有了革命性的变化,I类药明显少用,Ⅱ类与Ⅳ类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限,而Ⅲ类药,尤其是胺碘酮,因是惟一具有4类药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强且广,口服一般不抑制心功能,故而广为应用。但因每片胺碘酮200mg,含有机碘75mg,且结构似甲状腺素,而正常成人每日需碘仅150—200μg,因而久用可影响甲状腺功能。原来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若未识别,应用胺碘酮则可出现严重问题。目前对甲状腺功能的认识有不少进展,应予复习,以便在临床中更好地应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期应用胺碘酮后出现不良反应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胃肠道功能紊乱各5例,间质性肺炎、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各4例,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光敏感、震颤各1例。结论:需长期服用胺碘酮治疗患者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尽早识别胺腆酮不良反应,如能及时停药,可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事件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52例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甲状腺疾病的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控制心律失常的疗效、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控制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达76.9%,无1例心功能恶化,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胺碘酮可作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所致室性心律失常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缺血性心脏病所致室性心律失常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胺碘酮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促甲状腺激素(TSH)、心率(HR)、游离三碘甲状腺激素(FT_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TSH、FT_3、HR均较低,LVEF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与对照组(10.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胺碘酮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所致室性心律失常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可控制心律失常,改善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胺碘酮(Amiodarone)作为一种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被广泛用于临床,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1],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诱发的心律失常过程中的心律转复、维持窦性心律及防止复发等方面有较好效果,但长期用药毒副作用较大[2-4]。我院收治胺碘酮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或AIH)1例, 现报告如下,以提醒临床医生在应用胺碘酮过程中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并做好出院患者随访工作。1 病历报告患者,男,72岁。  相似文献   

15.
应用心脏电刺激技术,观察了实验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犬的心房电生理效应及其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24只犬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胺碘酮组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组。胺碘酮组犬予以胺碘酮口服,每日400mg,共4周.以甲状腺全切除术创作甲状腺机能减退模型。电生理实验结果表明,甲状腺机能减退状态与胺碘酮的心电生理效应有很高的一致性,两者均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心房功能传导期(AFCP)。不同的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状态对心房间传导时间(LACT)无影响,胺碘酮使之延长。甲状腺机能减退组和胺碘酮组持续性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SAT)的诱发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张雪莲  田飞 《新疆医学》2007,37(3):138-139
胺碘酮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目前被认为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具有益作用的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胺碘酮的广泛使用,有关该药的毒副作用也逐渐增多,包括肝功能损害,肺间质纤维化,尤其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近几年来我科使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引发的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做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4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口服胺碘酮,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3年。结果:46例能有效控制室性早搏;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完全终止;48例长期口服维持量患者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例,QT间期延长24例,无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肺损害发生。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美国FDA批准胺碘酮用于心律失常治疗至今已20余年,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已被临床医生所接受.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我院2004年3月-2007年3月应用胺碘酮静注治疗52例快速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采用先负荷量后小剂量(5mg/kg.d)维持方法治疗23例小儿室性早搏和5例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3个月,并观察疗效,同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和6月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T3,T4和TSH水平。结果:早搏治疗1周时的总有效率为65.2%,1个月总有效率为87%,3个月的总有效率达91%。治疗后1个月时T4和TSH水平较治疗前增高,T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以后维持稳定状态,但基本在正常值范围内,且未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结论: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16例,治疗组服用稳心颗粒及小剂量胺碘酮,对照组单服胺碘酮。均观察6个月并检测24 h动态心电图、胸片、甲状腺功能及肝肾功能。结果对照组胺碘酮组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8.79%,联合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2.2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服胺碘酮,可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