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对2002~2004年年初接诊的409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同时进行了淋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梅毒、生殖器疱疹、生殖器念珠菌及尖锐湿疣检查,以了解STD患者中合并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性病病原体实验室检测结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对785例疑似性传播疾病感染病人采用直接镜检、淋病奈瑟氏双球菌、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原体检测。结果疑似病例总阳性检出率为41.15%(323/785),阳性中检出淋病奈瑟氏双球菌121例(37.46%),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153例(47.37%),沙眼衣原体78例(24.15%),梅毒螺旋体5(1.5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未检出。结论本地区性传播疾病感染以支原体、淋球菌和衣原体为主,治疗前应进行病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荧光定量PCR检测HSV合并其他性传播感染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HSV)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的发病率及特点。方法采集18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的损害部位的组织液或阴道分泌物,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梅毒、抗H IV采用血清学试验。结果18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中,HSV阳性116例(63.7%),在116例阳性HSV中有32例(27.6%)合并有其他性传播感染,其中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11例(9.5%),梅毒8例(6.9%),沙眼衣原体4例(3.4%),解脲支原体9例(7.8%)。结论HSV感染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原因,并且容易合并其他性传播感染,应注意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性传播疾病(STD)以往称性病.传统所称的性病仅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软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是由沙眼衣原体、腹股沟肉芽肿是由肉芽肿夹膜杆菌引起的STD.1975年WHO正式决定以STD代替性病.现在的STD还包括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艾滋病、念珠菌病、滴虫病、传染性软疣、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等.19世纪以前,淋病和梅毒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同一种疾病,直至1879年奈瑟氏从患者分泌物中发现淋病双球菌(亦称奈瑟氏菌),淋病才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与HI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生殖器溃疡性疾病(GUD)的HIV感染状况及其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取GUD患者溃疡处分泌物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取上述患者和非溃疡性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尿道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念珠菌、滴虫及加特纳菌等检测;检测所有STD患者血清的HIV抗体及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在8962例病人中,就诊时生殖器有溃疡的STD与生殖器无溃疡的STD病人中HIV感染率分别为1.75%(5/285)和1.53%(133/8677),两者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OR=1.15,95%CI=0.47~2.81);梅毒、生殖器疱疹和其他STD病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81%(22/784)、0.74%(6/814)和1.49%(110/7364),梅毒病人的HIV感染率明显高于生殖器疱疹和其他STD病人的HIV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2.81%vs0.74%,χ2=9.92,P<0.005,OR=3.89,95%CI=1.67~9.05;2.81%vs1.49%,χ2=7.66,P<0.001,OR=1.90,95%CI=1.21~3.00).[结论]本研究提示本组GUD病人HIV感染率较国外低,梅毒与HIV感染有明显相关性;生殖器疱疹病人与HIV感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阴道毛滴虫在性罪错人群寄生的情况,探讨和分析阴道毛滴虫寄生与性罪错人群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对南通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性罪错人群以及本市某国营纺织厂健康纺织女工阴道毛滴虫的寄生情况进行了6个月~1年的连续性观察。对1998~2001年间南通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性罪错人群3490人和随机抽样国营纺织厂纺织女工284人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镜检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结果:性罪错人群中淋病双球菌、解脲文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平均阳性检出率为31.5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6%,7/284),差异非常显著(x~2=29.97,P<0.005),并且淋病双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梅毒螺旋体混合感染者,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纯淋病、解脲支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梅毒螺旋体感染者。结论:建议性罪错人群在接受淋病双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时,甚至包括艾滋病毒等特异性检测的同时,必须常规检查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尤其应当高度重视性传播疾病混合感染,务必选用抗性病和抗滴虫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迅速痊愈。  相似文献   

7.
STD病人念珠菌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澄迈县性传播疾病(STD)病人念珠菌感染情况。方法:对899例男女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及其外周皮损作革兰氏染色检查念珠菌(Ca)。对疑似各种性病如梅毒(Sr)、淋病(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尖锐湿疣(CA)、生殖器疱疹(GH)等进行检测。结果:899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及其外周皮损检查出Ca感染者177例,感染率为19.7%(177/899)。其中女性为35.9%(121/337),男性为10%(56/562)。结论: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及其外周皮损念珠感染最常见,尤其合并uu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在性传播疾病(STD)门诊,生殖器溃疡(GUD)并不少见,在男性易发现,也容易引起重视,但在女性由于生殖器部位的特殊结构,易被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忽视,为了能彻底治愈女性泌尿生殖系感染,杜绝STD蔓延,我们对STD门诊有GUD的38例女性患者做了生殖器疱疹(HSV)、梅毒螺旋体(TP)、淋病双球菌(NG)、沙眼衣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本地区淋病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培养、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对 2 5 0例淋病患者标本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12 0例 (4 8.0 % )淋病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或 (和 )沙眼衣原体感染 ,男女合并感染率分别为 40 .8% (5 8/ 142 )、5 7.4% (6 2 / 10 8)。结论 淋病易同时合并其他性病病原体感染 ,对此要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测 ,尽早发现隐匿感染 ,给予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泸州地区2010年至2011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检测结果,为制定性传播疾病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方法检测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梅毒。结果:在本轮2252例怀疑为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检测中,解脲支原体检出549例,占24.3%,在单纯感染中所占比例为73.9%;沙眼衣原体检出76例,占3.4%,在单纯感染中所占比例为10.2%;淋病检出率为47例,占2.08%,在单纯感染中所占的比例为6.3%。在复合感染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同时感染阳性率最高,为26例,占所有复合感染的46.4%;淋球菌和解脲支原体同时感染阳性率次之,为13例,占所有复合感染的23.2%,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同时感染阳性率居第三位,为7例,在复合感染中所占的比例为12.5%。结论:泸州地区性传播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其前三位分别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我们应该进行相应的预防知识的宣传,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危害,并做出相应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孕妇梅毒感染其它性传播疾病的情况。方法 对深圳市龙岗区2003年7月~2004年7月所发现的184例孕妇梅毒,分别进行SrD、淋病、支原体、衣原体等性病实验检查。结果 184例孕妇梅毒中,淋病感染3例,占1.63%,衣原体11例,占5.98%,解脲支原体13例,占7.06%,衣原体加解脲支原体6例,占3.26%,尖锐湿疣5例,占2.72%,生殖器疱疹7例,占3.80%。结论 孕妇梅毒患者不仅是单一病原体感染,而且还存在着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因此,对于孕妇梅毒必须进行全面性病病原体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本地区男性生殖道感染的原因.方法 时462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检测淋病奈瑟氏双球菌(GN)、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检出淋球菌128例(27.71%),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96例(20.78%),沙眼衣原体67例(14.50%).结论 本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以GN、Uu和Ct为主,治疗前应进行病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疑似性病的患者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选取韶关地区2012年1-9月份临床诊断为五种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衣原体)2460例患者进行了实验室诊断的比对。结果:临床诊断2460例患者中,淋病未确认率为8.24%;梅毒未确认率为12.97%;尖锐湿疣未确认率为90.30%;生殖器疱疹未确认率为67.92%;衣原体未确认率为3.47%。结论:五种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衣原体)中未确认率从高至低为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淋病、衣原体。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清我市各类性病感染现状,我们于1997~1998年对我市1510例预防医学门诊性病患者进行了淋病双球菌(NG)、梅毒螺旋体(TP)、艾滋病(HSV)、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梅毒、滴虫9项病原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性病门诊中男性尿道感染发病情况及病原学结构构成。方法对急性尿道炎、慢性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三组病人采取男性尿道标本和前列腺液做常规实验室检查,免疫荧光和细菌学分离鉴定。结果在120例男性尿道炎中检出94例病原学阳性(78.3%),其中淋病双球菌35例(37.2%),沙眼衣原体21例(22.3%),解脲支原体37例(39.3%),金黄色葡萄球菌20例(21.0%)。结论依次以解脲支原体、淋病双球菌、沙眼衣原体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男性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6.
张伟  张波 《西部医学》2010,22(9):1684-1685,1688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治疗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加替沙星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94.7%,淋球菌清除率分别为100.0%、97.4%,沙眼衣原体清除率分别为86.7%、85.7%,解脲支原体清除率分别为95.5%、91.3%,两组间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2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00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三种病原体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男、女患者对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的易感性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在可疑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来自本院门诊的1000例(男360例、女640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标本,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结果:淋病奈瑟菌在可疑人中的感染率88/1000(8.8%),其中男性30/360(8.0%)、女性58/640(9.1%),沙眼衣原体感染率198/1000(19.8%),其中男性77/360(21.4%)、女性121/640(19.0%),解脲支原体感染率321/1000(32.1%),男性66/360(18.3%)、女性255/640(40%),三重复合感染0.7%,二重复合感染8.3%。结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男、女性感染率无差异(P>0.05),解脲支原体男、女感染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在可疑人中的感染率分别为8.8%、19.8%、32.1%,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在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216例PID患者的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及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 216例PID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检出率为19.9%(43/216),其中10例为混合感染;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13.9%(30/216),其中25例为混合感染;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39.8%(86/216),其中32例为混合感染.结论 淋病奈瑟菌在PID发病中主要以单一感染形式起作用;解脲支原体既可以单一感染在发病中起作用,也可以混合感染在发病中起协同作用;而沙眼衣原体在盆腔炎性疾病发病中主要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料显示:性传播疾病139例中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共60例占首位,其他依次为尖锐湿疣、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非淋病的病原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  相似文献   

20.
性传播疾病(发下简称"性病")是主要通过性接触而发生传播的一组传染病性疾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梅毒和淋病的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卫生部2010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统计,梅毒与淋病发病率列甲乙类传染病的第3、6位.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也是我国常见的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