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
目的 观察伴自杀意念(SI)首发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连接(FC)的时间动力学改变。方法 前瞻性纳入57例首发抑郁症伴SI患者(SI组)、42例首发抑郁症不伴SI患者(NSI组)及48名健康志愿者(HC组),行脑功能MRI和抑郁症相关量表评估;根据FC密度(FCD)标准差量化整个大脑、大脑半球间及半球内动态FCD(dFCD)的时间变异性,分析FC时间动力学改变。结果 SI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总分大于NSI组(P<0.05)。SI组左侧颞中回的全脑dFCD方差值高于NSI组和HC组(P均<0.05),SI组右侧颞中回半球内dFCD方差值高于HC组(P<0.05),而SI组和NSI组右侧额中回/额下回半球间dFCD方差值均低于HC组(P均<0.05)。结论 首发抑郁症伴SI患者额、颞叶FC存在动态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状况与家庭功能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2013年-2014年在本院门诊收集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未服药抑郁症患者26例,同时在社区招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29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评估其自杀意念程度以及家庭功能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中的绝望因子、乐观因子、睡眠因子以及总分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中的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以及总的功能得分均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P〈0.01)。抑郁症患者中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分别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以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中,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角色因子分是影响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的因素(校正R2=0.572,F=17.68,P=0.000)。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较强的自杀意念以及不良的家庭功能,家庭功能是影响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非临床抑郁症状(nCDSs)被试杏仁核及海马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特征。方法 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对1105名大学生进行抑郁症状评估,对其中17例符合nCDSs的被试(nCDSs组)及20名对照组被试进行静息态fMRI检查。以双侧杏仁核及海马为种子点,分别对全脑进行基于体素的rsFC分析,比较两组间的rsFC差异,并与nCDSs者的BDI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CDSs组以双侧杏仁核为种子点,右侧眶额叶内侧面rsFC均增强;以左侧海马为种子点,右侧枕叶舌回、双侧额叶直回及左侧楔前叶rsFC增强;以右侧海马为种子点,右侧小脑后叶、右侧枕叶舌回、双侧额叶直回、左侧楔前叶及左侧中央旁小叶rsFC增强。nCDSs被试双侧杏仁核及海马rsFC改变与BDI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nCDSs被试杏仁核及海马的rsFC存在异常,可能在nCDSs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精神科选取148例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治疗及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及自杀意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降低,自杀态度问卷量表(QSA)评分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临床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抑郁药治疗及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对其自杀意念的减轻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自杀意念、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9例惠爱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近3个月是否有自杀行为,将患者归入自杀行为组(n=28)和非自杀行为组(n=31);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伴自杀行为组自杀意念较未伴自杀行为组强烈(t=3.03,P<0.05),领悟社会支持度低于未伴自杀行为组(t=2.99,P<0.05)。中介效应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自杀意念会削弱抑郁症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导致自杀风险增加。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间发挥重要中介作用,故在自杀干预中既要丰富社会支持资源和支持方式,又要引导患者主动利用,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及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月医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10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2个月.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及功能连接算法探究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大脑神经元功能活动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血液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36例ESRD患者以及32例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接受rs-fMRI扫描,计算全脑的ReHo值,选取ReH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进行基于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ReH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与实验室检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RSD患者左侧颞极区、右眶部额下回、双侧直回的ReHo值显著升高(P<0.001,AlphaSim校正),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额下回、右侧颞上回、右侧缘上回的ReHo值显著降低(P<0.001,AlphaSim校正);ERSD患者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与左侧额下回、右侧缘上回...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基于全脑体素水平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功能连接强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strength,FCS)方法分析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脑网络水平改变。材料与方法对30例TLE患者(TLE组)和27名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rs-f MRI数据采集及行为学测评。对rs-f MRI数据后处理,得到全脑FCS图。两组被试间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各项临床基本资料以及各项神经心理学测评结果的差异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两组间性别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比较TLE组与正常对照组全脑FCS的差异。采用线性相关分析评价组间差异脑区的FCS值与行为学评分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LE组在左侧颞上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额上回以及右侧额中回等脑区FCS值显著减低(P0.05,错误发现率法校正)。TLE患者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右侧额上回FCS值呈负相关(r=-0.433,P=0.024);特质焦虑问卷评分与左侧颞上回FCS呈负相关(r=-0.434,P=0.024)。结论本研究发现TLE患者多个脑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强度明显降低,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颞叶癫痫发病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氟西汀合并MECT治疗,共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周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给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评定。结果:治疗后第1周起,观察组HAMD、SIOSS评分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后第2周起,对照组HAMD、SIOSS评分才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1、2、3、4周HAMD、SIO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观察组和对照组WSCT评分评分均好于治疗前(P<0.05),但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MECT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起效快,疗效确切,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技术研究网络成瘾青少年大脑半球功能连接的改变。材料与方法收集18名网络成瘾青少年以及18名配对正常对照组被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以及结构像数据,获取基于VMHC方法计算的被试大脑半球间的功能连接,分析组间VMHC差异以及差异脑区平均VMHC值与被试上网时间的关系,并分析VMHC对网络成瘾的诊断意义。结果网瘾组内侧前额叶VMHC显著增强(VMHC值网瘾组=0.45,VMHC值对照组=0.29,P<0.001),该脑区平均VMHC值与网瘾组被试周上网时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0.48,P=0.003)。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内侧前额叶平均VMHC值对于网瘾青少年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6,最佳阈值=0.41,敏感度为72%,特异度为94%]。结论内侧前额叶增强的VMHC值提示网瘾青少年两半球间功能连接改变,并为网络成瘾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Lee JH 《NeuroImage》2012,62(4):2244-2249
Optogenetic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MRI) is a novel approach that combines optogenetic control of neural circuits with high-field functional MRI. Optogenetics is a neuro-modulation technology in which light-activated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s are introduced into specifically targeted cell types to allow temporally precise, millisecond-scale activity modulation in vivo. By combining optogenetic control with fMRI readout, neural activity arising from specific circuit elements defined by genetic identity, cell body location, and axonal projection targets can be monitored in vivo across the whole brain. These unique features of ofMRI open new vistas for in vivo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nse plexus of neural connec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type and functionalit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persist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PSPD)丘脑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关系,探究PSPD功能连接强度与疼痛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纳入18例PSPD患者和16名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分别选择左、右侧丘脑作为感兴趣区,观察PSPD患者与正常对照双侧丘脑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改变情况。选择有改变的功能连接与用于评估疼痛程度的医疗结局用疼痛量表(medical outcome study pain measures,MOSPM)评分值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PS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丘脑与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左侧额下回眶部、左侧豆状核及左侧尾状核的功能连接增强,左侧丘脑与右侧颞下回的功能连接减弱。右侧丘脑与左侧尾状核功能连接强度与疼痛程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PSPD患者存在与丘脑相关的功能连接的异常,这种改变可能是引起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r s-f M R I)技术,研究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 o s t s t r o k e depression,PSD)患者静息状态下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选取13例发病在两周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7分且为首发抑郁的PSD患者,同时选择13名正常被试作为对照组(control)分别进行静息态f MRI扫描。分别选取双侧楔前叶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并比较两组被试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变化。结果与正常被试相比,PSD患者双侧顶下小叶、双侧额颞叶与右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减低;右侧顶下小叶、双侧额颞叶与左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减低,而未发现功能连接显著增高的脑区。结论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变化可能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22)
目的本研究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采用局部一致性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伴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分别较健康正常人和不伴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基础状态下的特征性脑功能改变。方法纳入4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根据睡眠情况将抑郁障碍患者分为伴睡眠障碍组(21例)和不伴睡眠障碍组(21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评估睡眠质量。在Matlab平台上应用SPM5依次进行时间校正、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去线性漂移、滤波平滑的预处理,应用REST 1.8分别对伴睡眠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和伴睡眠障碍组与不伴睡眠障碍组被试者脑区局部一致性进行双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伴睡眠障碍组左枕中回(t=3.828 3,P<0.01)、右颞中回(t=3.486 7,P<0.01)、右额叶运动区(t=3.844 2,P<0.01)局部一致性升高,左顶下回(t=-3.611 2,P<0.01)、右缘上回(t=-3.817 8,P<0.01)、左眶部额下回(t=-3.636 1,P<0.01)、右梭状回(t=-3.999 6,P<0.01)、左颞下回(t=-3.475 1,P<0.01)、左小脑后叶(t=-4.390 4,P<0.01)局部一致性降低。(2)与不伴睡眠障碍组相比,伴睡眠障碍组右小脑后叶(t=3.597 5,P<0.01)、右岛盖部额下回(t=3.966 8,P<0.01)、右额叶运动区(t=3.641 7,P<0.05)局部一致性升高,左顶下回(t=-3.390 9,P<0.01)、左颞中回(t=-4.819 9,P<0.01)、右颞下回(t=-4.045 5,P<0.01)、右小脑前叶(t=-4.268 8,P<0.01)局部一致性降低。结论伴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存在广泛脑功能异常,如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小脑,这些脑区的异常活动可能是伴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蒋瑞姝胡昔权邹艳康庄郑雅丹陈颖蓓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5)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运动相关皮质的激活代偿情况,探讨脑梗死后脑功能重组的规律。 方法选取16例初发单侧放射冠和/或基底核区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37~80岁,平均(61.0±11.3)岁;病程1~3月,平均 1.7个月。每位患者依次进行患侧、健侧腕关节被动屈伸运动,同时对患者进行fMRI检查。所得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离线后处理,比较所有患者健侧及患侧腕关节被动运动时大脑皮质激活情况。 结果脑梗死患者患侧腕关节被动运动时较健侧运动时激活大脑皮质区域更多、范围更广,其中患侧腕关节被动运动时激活脑区特点如下:①主要运动皮质区(M1)激活缺失,仅4例出现对侧M1区激活,有5例出现同侧M1区激活;②非主要运动区明显激活,包括运动前区(PMC)、补充运动区(SMA)、扣带回运动区(CMA)、顶下小叶(IPL)、前额叶皮质(PFC)及小脑(CRB)等,并呈现双侧激活现象。健侧腕关节被动运动时主要激活对侧第一运动区(M1)、第一感觉区(S1)以及同侧CRB,有少数出现PMC、SMA、CMA及IPL激活,但均以对侧脑区激活为主。 结论脑梗死后大脑皮质功能发生代偿性改变,包括主要运动区激活缺失,非主要运动区激活增加,并且运动区发生移位,有向周围扩展的趋势,另外还可见非运动区激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MRI(rs-f MRI)功能连接方法(FC)研究无灶性癫痫(NLE)的脑功能改变,探论FC对NLE的应用价值。加深对NLE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对43例NLE患者和46例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利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3.0 T超导MR扫描仪进行静息态功能序列扫描,然后将病例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FC分析,再对ALFF分析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分析,并分析FC统计脑图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右侧海马FC增加的脑区位于右颞上回、左颞下回、双颞中回、双前额内侧回,右额中回;左侧海马FC增加的脑区位于双颞上回、左海马旁回、左额叶、右前额内侧回、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右侧海马FC降低的脑区位于左内囊膝、左顶下小叶、右扣带回、左额上回、左额叶;左侧海马降低的脑区位于右小脑后叶、左小脑前叶、右颞上回、右丘脑。病例组右侧海马FC病程正相关的脑区位于:左额下回、左颞下回、左颞上回、右额叶、右楔前叶、右顶叶、右顶下小叶、右额中回;左侧海马FC与病程正相关的脑区位于左舌回、双额中回、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病例组右侧海马FC与病程呈负相关的脑区位于左小脑前叶、左内囊膝;病例组左侧海马FC与病程负相关的脑区位于左小脑扁桃体、左额上回、右颞上回、左楔前叶。结论 ALFF和FC方法可作为一种无创的脑功能研究方法,能检测出NLE静息态脑功能变化,了解与临床变量(病程)的相关性,为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